企业景气指数的编制方法

2024/11/29 10:00

|

Aa

字体:
|

一、基本情况

企业景气指数是通过企业景气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编制的,我国企业景气调查借鉴了国外实践。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计委(后改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进行了企业景气调查的尝试。1992年,国家统计局开始研究企业景气调查方法,并于1994年组织实施局部性调查,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查。1999年,企业景气调查正式列入国家统计调查制度。2012年,企业景气调查制度进行了较大调整,更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2016年起,企业景气调查纳入《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每年由统计设计管理司牵头相关专业对报表进行修订完善。目前,国家统计局信息民调中心负责对全行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计算企业景气指数,并在《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定期刊载发布。

二、企业景气调查问卷

我国企业景气调查为季度调查,问卷以定性问题为主。被调查企业需要填报一张调查单位基本情况表和一份生产经营景气状况问卷。调查单位基本情况表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名录信息及所处行业、地区、规模、登记注册类型等信息,主要目的是对调查结果按行业、地区、规模、登记注册类型等企业标识进行分组分析。生产经营景气状况问卷按行业分共有6份,分别为《工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建筑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批发和零售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住宿和餐饮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和《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

企业景气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力求简洁,问题数量尽可能少,以方便调查对象回答。问卷设计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所问问题为企业经营中最核心的问题;二是所问问题一般不能或不能及时从常规统计数据中获得;三是尽可能了解预期信息,用于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判。

上述6份问卷设置有共性问题,也设置有个性问题。共性问题是指所有6个行业都需了解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本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及未来预期,对企业所在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判断和预期,对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对企业盈利、用工计划、投资计划以及订单等指标动态变化的判断。个性问题则多根据行业特征而设定,如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利用情况”各项指标,建筑业企业“新开工工程量”等。

企业景气调查问卷属于封闭式定性调查问卷,即每个问题事先设定若干个答案,由调查对象从中选择一个最接近自己判断的答案。企业景气调查的答案选项一般设为三个,分别代表“好”“一般”“差”,或“增加”“持平”“减少”,或“乐观”“一般”“不乐观”,分别代表对该问题的积极、中性或消极的判断,企业经营者仅需对每一个问题从上述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即可。企业景气调查有时也会设计少数开放式问题,用以收集企业对政策举措的意见建议、了解企业面临困难等。

三、指数计算方法

企业景气指数是即期企业景气指数和预期企业景气指数加权计算而成的综合指数,用B表示。即:

其中,即期企业景气指数反映当前经济现状,用A表示;预期企业景气指数反映未来经济走势,用E表示。分别为即期和预期企业景气指数的权重,。为充分体现企业景气指数的预判功能,对预期企业景气指数赋予60%的权重,对即期企业景气指数赋予40%的权重。

企业景气指数的分类分项指数均采用净差额法计算,即:

企业景气指数(B)、即期企业景气指数(A)和预期企业景气指数(E)的取值范围在0—200之间。当B(或A、E)=0时,表明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差”,反映经济极度令人悲观;当B(或A、E)=200时,表明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好”,反映经济极度乐观;当B(或A、E)=100时,表明选择“好”的企业与选择“差”的企业比重相等,反映经济处于好与坏的边缘,100也因此作为景气与不景气的临界点。也就是说,当B(或A、E)大于100时,表明经济处于景气区间,指数值越大(越接近200)景气度越高;当B(或A、E)小于100时,表明经济处于不景气区间,指数值越小(越接近0)景气度越低。

一、基本情况

企业景气指数是通过企业景气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编制的,我国企业景气调查借鉴了国外实践。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计委(后改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进行了企业景气调查的尝试。1992年,国家统计局开始研究企业景气调查方法,并于1994年组织实施局部性调查,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查。1999年,企业景气调查正式列入国家统计调查制度。2012年,企业景气调查制度进行了较大调整,更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2016年起,企业景气调查纳入《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每年由统计设计管理司牵头相关专业对报表进行修订完善。目前,国家统计局信息民调中心负责对全行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计算企业景气指数,并在《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定期刊载发布。

二、企业景气调查问卷

我国企业景气调查为季度调查,问卷以定性问题为主。被调查企业需要填报一张调查单位基本情况表和一份生产经营景气状况问卷。调查单位基本情况表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名录信息及所处行业、地区、规模、登记注册类型等信息,主要目的是对调查结果按行业、地区、规模、登记注册类型等企业标识进行分组分析。生产经营景气状况问卷按行业分共有6份,分别为《工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建筑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批发和零售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住宿和餐饮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和《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问卷》。

企业景气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力求简洁,问题数量尽可能少,以方便调查对象回答。问卷设计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所问问题为企业经营中最核心的问题;二是所问问题一般不能或不能及时从常规统计数据中获得;三是尽可能了解预期信息,用于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判。

上述6份问卷设置有共性问题,也设置有个性问题。共性问题是指所有6个行业都需了解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本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及未来预期,对企业所在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判断和预期,对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对企业盈利、用工计划、投资计划以及订单等指标动态变化的判断。个性问题则多根据行业特征而设定,如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利用情况”各项指标,建筑业企业“新开工工程量”等。

企业景气调查问卷属于封闭式定性调查问卷,即每个问题事先设定若干个答案,由调查对象从中选择一个最接近自己判断的答案。企业景气调查的答案选项一般设为三个,分别代表“好”“一般”“差”,或“增加”“持平”“减少”,或“乐观”“一般”“不乐观”,分别代表对该问题的积极、中性或消极的判断,企业经营者仅需对每一个问题从上述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即可。企业景气调查有时也会设计少数开放式问题,用以收集企业对政策举措的意见建议、了解企业面临困难等。

三、指数计算方法

企业景气指数是即期企业景气指数和预期企业景气指数加权计算而成的综合指数,用B表示。即:

其中,即期企业景气指数反映当前经济现状,用A表示;预期企业景气指数反映未来经济走势,用E表示。分别为即期和预期企业景气指数的权重,。为充分体现企业景气指数的预判功能,对预期企业景气指数赋予60%的权重,对即期企业景气指数赋予40%的权重。

企业景气指数的分类分项指数均采用净差额法计算,即:

企业景气指数(B)、即期企业景气指数(A)和预期企业景气指数(E)的取值范围在0—200之间。当B(或A、E)=0时,表明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差”,反映经济极度令人悲观;当B(或A、E)=200时,表明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好”,反映经济极度乐观;当B(或A、E)=100时,表明选择“好”的企业与选择“差”的企业比重相等,反映经济处于好与坏的边缘,100也因此作为景气与不景气的临界点。也就是说,当B(或A、E)大于100时,表明经济处于景气区间,指数值越大(越接近200)景气度越高;当B(或A、E)小于100时,表明经济处于不景气区间,指数值越小(越接近0)景气度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