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 的编制方法

2024/11/29 10:00

|

Aa

字体:
|

一、基本情况

PPI的编制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全国和各省(区、市)PPI由国家统计局编制并发布。2010年,PPI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改革,自2011年开始计算以2010年为基期的定基价格指数,并且每5年进行一次基期轮换。根据统计制度规定,2021—2025年编制和发布以2020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

二、调查范围

PPI调查采取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抽选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作为调查对象。目前,全国有4万余家工业企业作为代表企业参与调查。

三、调查分类及主要产品、规格品目录

PPI调查分类及主要产品目录(简称调查目录)包含了41个工业行业大类(实际调查40个工业行业大类),207个工业行业中类,666个工业行业小类,1310个基本分类。PPI调查目录由国家统计局制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品、规格品进行补充。PPI调查目录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确定调查目录。

二是确保覆盖全部工业行业的主导产品,保证调查目录的覆盖面和代表性。

三是在使用上尽可能满足工业统计对分行业价格指数的需求。

四是粗细结合,对一些未来一段时期可能持续存在的重要产品,特别是重要生产资料,分类尽可能详细。

四、代表产品(规格品)的选择

编制PPI,是以一组代表产品(规格品)的价格变动来反映全部产品的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选择代表产品(规格品)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按工业行业选择基本分类和代表产品(规格品)。各个主要工业大类行业(其他采矿业除外)和重点中类行业,一般应选择足够数量的基本分类和代表产品(规格品),以使价格指数较好地反映各行业价格变动情况。

二是选择对国计民生影响大的产品。一般来看,销售产值大的产品对国计民生影响较大,应选择作为代表产品(规格品)。

三是选择生产较为稳定的产品。一旦被选为代表产品(规格品),就要连续调查较长时期。因此选择代表产品(规格品)时一定要考虑其生产的稳定性,试生产、经济寿命短的产品不应被选为代表产品(规格品)。

四是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品。部分产品如电子产品、生物制品、新材料等,尽管其当期销售产值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市场份额占比可能逐步升高,可选为代表产品(规格品)纳入调查。而部分产品尽管一时销售产值较大,但已是国家明令淘汰或是将被市场淘汰的,则不应选为代表产品(规格品)。

五是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一些产品具有地方特色,也可以被选为代表产品(规格品)。

五、代表企业的选择

代表企业,即填报工业品价格的调查企业。准确选择代表企业是保证价格指数代表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前提。PPI调查采用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为保障调查企业具有代表性,抽选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作为调查对象。目前,全国有4万余家工业企业作为代表企业参与调查。对于每个基本分类,各地区应尽可能选择多个企业进行填报。在选择代表企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按工业行业选择调查企业。调查企业要合理分布,尽量多选大型、代表性强的企业,也不能过于集中。编制指数的地区选择调查企业时,原则上应覆盖当地的重点中类行业。

二是优先选择大型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为使PPI更加全面地反映客观实际,优先选择大型企业,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其他规模企业。

三是选择生产稳定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应通过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方式关注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在其失去代表性后及时进行更换。

六、权数的确定

权数是衡量调查“商品篮子”中每个调查产品重要性的指标。由于各个调查行业在工业经济中的销售产值占比不同,其价格变动对PPI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为合理反映价格变化的平均趋势,PPI由各调查行业价格指数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所以,在计算PPI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权数。

一是基本分类及以上分类一般每5年调整一次。其中,基本分类以上分类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确定。

二是权数资料来源。PPI统计调查中,小类及以上分类的权数资料来源于工业统计中分行业销售产值数据资料,基本分类的权数资料来源于每5年开展一次的权数专项调查。基本分类以下不设置权数。

七、价格数据的收集与汇总

PPI调查实行月报方式,调查日期为调查月的5日和20日。PPI统计调查资料的上报采取“国家统计局一套表联网直报”方式,原则上全部调查企业于当月月底前,通过联网直报平台上报基础价格数据,由各级统计机构逐级进行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各调查总队汇总各省(区、市)数据后,于次月月初上报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负责全国及省级PPI的审核汇总。

八、PPI的计算方法

(一)省(区、市)级指数汇总方法

1.基本分类指数的计算

(1)代表产品月环比指数的计算。根据该代表产品下所属代表规格品价格变动相对数,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其中,Gi1,Gi2,……,Gin分别为i代表产品下第一个至第n个规格品报告期(t)价格与上期(t-1)价格对比的相对数。

(2)基本分类月环比指数的计算。

其中,K1,K2,……,Kn分别为第i个基本分类下第一个至第n个代表产品的月环比价格指数。

(3)基本分类定基指数的计算。

其中,为第i个基本分类基期中第1月的定基指数,按基期定基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得出。分别为第i个基本分类基期第2月至报告期各期的月环比指数。

2.各类定基指数的计算

其中,L为定基指数,ptq2020为固定篮子产品的金额,,t为报告期,t-1为报告期的上一期,Ji为对应分类的环比指数。

(二)全国指数的计算

全国指数根据各省(区、市)指数加权平均计算。

(三)指数的换算方法


一、基本情况

PPI的编制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全国和各省(区、市)PPI由国家统计局编制并发布。2010年,PPI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改革,自2011年开始计算以2010年为基期的定基价格指数,并且每5年进行一次基期轮换。根据统计制度规定,2021—2025年编制和发布以2020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

二、调查范围

PPI调查采取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抽选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作为调查对象。目前,全国有4万余家工业企业作为代表企业参与调查。

三、调查分类及主要产品、规格品目录

PPI调查分类及主要产品目录(简称调查目录)包含了41个工业行业大类(实际调查40个工业行业大类),207个工业行业中类,666个工业行业小类,1310个基本分类。PPI调查目录由国家统计局制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品、规格品进行补充。PPI调查目录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确定调查目录。

二是确保覆盖全部工业行业的主导产品,保证调查目录的覆盖面和代表性。

三是在使用上尽可能满足工业统计对分行业价格指数的需求。

四是粗细结合,对一些未来一段时期可能持续存在的重要产品,特别是重要生产资料,分类尽可能详细。

四、代表产品(规格品)的选择

编制PPI,是以一组代表产品(规格品)的价格变动来反映全部产品的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选择代表产品(规格品)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按工业行业选择基本分类和代表产品(规格品)。各个主要工业大类行业(其他采矿业除外)和重点中类行业,一般应选择足够数量的基本分类和代表产品(规格品),以使价格指数较好地反映各行业价格变动情况。

二是选择对国计民生影响大的产品。一般来看,销售产值大的产品对国计民生影响较大,应选择作为代表产品(规格品)。

三是选择生产较为稳定的产品。一旦被选为代表产品(规格品),就要连续调查较长时期。因此选择代表产品(规格品)时一定要考虑其生产的稳定性,试生产、经济寿命短的产品不应被选为代表产品(规格品)。

四是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品。部分产品如电子产品、生物制品、新材料等,尽管其当期销售产值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市场份额占比可能逐步升高,可选为代表产品(规格品)纳入调查。而部分产品尽管一时销售产值较大,但已是国家明令淘汰或是将被市场淘汰的,则不应选为代表产品(规格品)。

五是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一些产品具有地方特色,也可以被选为代表产品(规格品)。

五、代表企业的选择

代表企业,即填报工业品价格的调查企业。准确选择代表企业是保证价格指数代表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前提。PPI调查采用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为保障调查企业具有代表性,抽选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作为调查对象。目前,全国有4万余家工业企业作为代表企业参与调查。对于每个基本分类,各地区应尽可能选择多个企业进行填报。在选择代表企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按工业行业选择调查企业。调查企业要合理分布,尽量多选大型、代表性强的企业,也不能过于集中。编制指数的地区选择调查企业时,原则上应覆盖当地的重点中类行业。

二是优先选择大型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为使PPI更加全面地反映客观实际,优先选择大型企业,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其他规模企业。

三是选择生产稳定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应通过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方式关注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在其失去代表性后及时进行更换。

六、权数的确定

权数是衡量调查“商品篮子”中每个调查产品重要性的指标。由于各个调查行业在工业经济中的销售产值占比不同,其价格变动对PPI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为合理反映价格变化的平均趋势,PPI由各调查行业价格指数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所以,在计算PPI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权数。

一是基本分类及以上分类一般每5年调整一次。其中,基本分类以上分类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确定。

二是权数资料来源。PPI统计调查中,小类及以上分类的权数资料来源于工业统计中分行业销售产值数据资料,基本分类的权数资料来源于每5年开展一次的权数专项调查。基本分类以下不设置权数。

七、价格数据的收集与汇总

PPI调查实行月报方式,调查日期为调查月的5日和20日。PPI统计调查资料的上报采取“国家统计局一套表联网直报”方式,原则上全部调查企业于当月月底前,通过联网直报平台上报基础价格数据,由各级统计机构逐级进行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各调查总队汇总各省(区、市)数据后,于次月月初上报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负责全国及省级PPI的审核汇总。

八、PPI的计算方法

(一)省(区、市)级指数汇总方法

1.基本分类指数的计算

(1)代表产品月环比指数的计算。根据该代表产品下所属代表规格品价格变动相对数,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其中,Gi1,Gi2,……,Gin分别为i代表产品下第一个至第n个规格品报告期(t)价格与上期(t-1)价格对比的相对数。

(2)基本分类月环比指数的计算。

其中,K1,K2,……,Kn分别为第i个基本分类下第一个至第n个代表产品的月环比价格指数。

(3)基本分类定基指数的计算。

其中,为第i个基本分类基期中第1月的定基指数,按基期定基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得出。分别为第i个基本分类基期第2月至报告期各期的月环比指数。

2.各类定基指数的计算

其中,L为定基指数,ptq2020为固定篮子产品的金额,,t为报告期,t-1为报告期的上一期,Ji为对应分类的环比指数。

(二)全国指数的计算

全国指数根据各省(区、市)指数加权平均计算。

(三)指数的换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