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统计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2024/10/30 10:00

|

Aa

字体:
|

统计是一种认识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统计与人类生产活动并存,并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统计可以使人类对客观事物及其相互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一、什么是统计

(一)统计含义

一般来说,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经济社会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统计资料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一定经济社会现象总体或自然现象总体的特征或规律的数字资料、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为统计活动提供数量研究和认识规律的科学方法,核心是关于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纳、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如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目前的主流观点是,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中作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

(二)统计特点

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三大特点。

数量性是统计的基本特点,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研究事物数量表现和数量规律,从而定量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在统计学中,无论是各种现象的规模、速度、结构、质量、水平,还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质与量互变的数量界限,都是通过具体的数量来表现的。它是统计最重要的特征。

总体性是指统计的数量研究不在于了解个体现象,而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只有以总体为研究对象,才能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正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如,进行城镇住户调查,需要对具体的居民家庭进行调查,但是其目的并不在于了解个别居民家庭的生活状况,而是要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

变异性是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前提,指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如,各种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每天不同,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统计,编制股票指数等指标。总体各单位的变异表现出个别现象的特殊性和偶然性,而对现象总体的数量研究则是通过大量观察,从各单位的变异中归纳概括出其共同特征,揭示出现象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二、政府统计及其职能

(一)政府统计由来

在英文中,统计为statistics,它与“国家”为同一词根。统计的最初功能,就是为统治者了解国情和管理国家提供数据依据。现代意义的统计学创立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当时统计学理论最主要的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都表明了统计与国家管理的密切关系。在此后的300多年发展中,虽然统计的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反映国情国力、为国家管理提供基础信息的职能却始终未变并且不断得到强化。为此,在大多数国家中,都有特定的机构专门负责经济和社会的统计工作,为人们提供关于一个国家现状和发展前景的重要的数量化信息。这就是政府统计。

(二)政府统计职能

政府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政府统计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即政府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指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地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和提供大量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职能。统计信息是按国家统计制度采集的规范的、系统的信息,是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信息,因而是经济社会信息的主体,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了解情况、研究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咨询职能,是指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统计信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过程,通过大量深入系统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透过表层的数量关系,探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党和国家提供可供选择的各种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对科学决策和管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

监督职能,是指根据统计调查和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使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明确指出,统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统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并就进一步提升统计监督效能,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提出总体要求。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数字化治理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统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性基础性作用越来越突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数据作支撑。与此同时,统计学作为搜集和分析数据、研究数量表现和数量规律的科学正在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学科之一,统计数据作为经济社会信息主体也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基于统计的管理”正在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渗透。公共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服务,企业进行市场竞争,专家学者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广大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等,都越来越离不开统计数据。重视统计、运用统计正在成为时代潮流和社会共识。

统计是一种认识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统计与人类生产活动并存,并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统计可以使人类对客观事物及其相互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一、什么是统计

(一)统计含义

一般来说,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经济社会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统计资料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一定经济社会现象总体或自然现象总体的特征或规律的数字资料、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为统计活动提供数量研究和认识规律的科学方法,核心是关于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纳、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如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目前的主流观点是,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中作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

(二)统计特点

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三大特点。

数量性是统计的基本特点,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研究事物数量表现和数量规律,从而定量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在统计学中,无论是各种现象的规模、速度、结构、质量、水平,还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质与量互变的数量界限,都是通过具体的数量来表现的。它是统计最重要的特征。

总体性是指统计的数量研究不在于了解个体现象,而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只有以总体为研究对象,才能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正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如,进行城镇住户调查,需要对具体的居民家庭进行调查,但是其目的并不在于了解个别居民家庭的生活状况,而是要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

变异性是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前提,指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如,各种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每天不同,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统计,编制股票指数等指标。总体各单位的变异表现出个别现象的特殊性和偶然性,而对现象总体的数量研究则是通过大量观察,从各单位的变异中归纳概括出其共同特征,揭示出现象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二、政府统计及其职能

(一)政府统计由来

在英文中,统计为statistics,它与“国家”为同一词根。统计的最初功能,就是为统治者了解国情和管理国家提供数据依据。现代意义的统计学创立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当时统计学理论最主要的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都表明了统计与国家管理的密切关系。在此后的300多年发展中,虽然统计的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反映国情国力、为国家管理提供基础信息的职能却始终未变并且不断得到强化。为此,在大多数国家中,都有特定的机构专门负责经济和社会的统计工作,为人们提供关于一个国家现状和发展前景的重要的数量化信息。这就是政府统计。

(二)政府统计职能

政府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政府统计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即政府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指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地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和提供大量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职能。统计信息是按国家统计制度采集的规范的、系统的信息,是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信息,因而是经济社会信息的主体,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了解情况、研究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咨询职能,是指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统计信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过程,通过大量深入系统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透过表层的数量关系,探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党和国家提供可供选择的各种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对科学决策和管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

监督职能,是指根据统计调查和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使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明确指出,统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统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并就进一步提升统计监督效能,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提出总体要求。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数字化治理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统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性基础性作用越来越突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数据作支撑。与此同时,统计学作为搜集和分析数据、研究数量表现和数量规律的科学正在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学科之一,统计数据作为经济社会信息主体也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基于统计的管理”正在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渗透。公共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服务,企业进行市场竞争,专家学者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广大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等,都越来越离不开统计数据。重视统计、运用统计正在成为时代潮流和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