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是如何做的

2023/01/01 08:13

|

Aa

字体:
|

        如何通过测量方法搞清楚一亩地的粮食产量有多少 可以用“查颗数粒”估计法、“全收全测”法等;但要准确、及时地搞清楚全省、全国平均每亩产多少粮食, 那就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样本的调查来推算全省、全国的粮食产量,“实割实测”就是一种调查手段。


        一、基本情况


        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是在粮食作物产量抽样调查中 , 对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现场调查、推算总体过程的通称。实割实测“割取”的是样本,“测量”是样本数据,“推算”的是总体,这是它区别与其他测产方法的主要特征。


        目前,全国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其他地区都开展了粮食产量实割实测工作。测产作物一般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并报国家核准。各地的测产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等。


        二、主要作用


        在粮食产量抽样调查中,“实割实测”起到的是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具有决定意义。它的优点表现在方法科学、客观性强、操作简便、经济可行、全流程可控等方面,是确保粮食产量数据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国际上公认并普遍使用的测产方法。


        1962 年抽样调查方法首次从印度借鉴到我国的粮食产量统计工作中,开启了抽样调查方法在新中国粮食产量统计中应用的先河。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抽样调查中的“实割实测”调查手段得到了全面贯彻,方法不断完善,操作过程更加规范。


        三、示例


        以某省应用小麦产量实割实测方法为例。


        某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抽样调查样本村共有 20 个 , 其中有小麦播种面积的村 10 个,这些村就是实测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抽样框。在得到每个村小麦单产水平预计后,实施小麦产量实割实测的村样本、地块样本抽选及现场调查工作, 并推算全省的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步骤如下:


        (一)抽选样本村。采用二相系统抽样的方法,从该省有小麦播种面积的调查样本村中抽选实割实测样本村。


        播种面积调查样本村是采用概率与耕地规模成比例方法抽选的(PPS),在抽样设计时已经确定了每个样本村的面积扩展因子(入样概率的倒数)。本例中, 村的耕地面积、扩展因子、小麦播种面积、小麦扩展播种面积,小麦单产预计分别在下表中列出,排列顺序按小麦预计单产。


        本例中,需要抽取 3 个小麦实割实测样本村。抽样距离 =(54.9447+78.3207+…)/3=457.6771/3=152.6;即小麦扩展播种面积之和 /3。从一个随机起点开始, 本例从第 2 个村开始,每间隔 152.6 亩抽一个村,抽的结果用“√”表示。



        实割实测样本村的抽选


        (二)抽选样本地块。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实割实测地块样本。在小麦收获季节,在样本村内进行“踏田估产”,估计每个小麦种植自然地块的单产。按预计单产排队,从自然地块中抽选 3—5 个测产样本地块。


        (三)放置小样本。在实割实测地块样本内,按斜线、“品”字形等,随机起点, 等距放置 3—5 个实割实测小样本。小样本面积为 10 平方市尺,用量规确定位置和范围。


        (四)计算样本地块单产。对确定范围的实割实测小样本内的小麦进行割取、装袋、标记,然后进行脱粒、烘干、测水、称重并扣损,按照计算公式得到地块样本的小麦亩产。



 

        (五)推算实测作物单产。将全部地块样本小麦亩产进行简单平均计算,推算出全省的小麦亩产量。公式如下:



        为了确保数据质量,在实割实测村样本抽选时,采用系统抽样的计算公式计算抽样误差,只有在相对误差系数低于 2% 时,才能完成样本的抽选。在抽样调查实施过程中,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并按规范的操作流程,对实割实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评估,严密控制非抽样误差。



        四、调查手段的改革


        在粮食产量实割实测的调查手段上,部分地区依然使用杆秤、弹簧秤等传统工具。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作物收获时间快速缩短,调查的时效性、适应性面临严峻挑战,调查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主要的方向是应用地面农学传感器与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方法区域测产,以及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方法精确测产。


(撰稿:宋勇军 韦革)

        如何通过测量方法搞清楚一亩地的粮食产量有多少 可以用“查颗数粒”估计法、“全收全测”法等;但要准确、及时地搞清楚全省、全国平均每亩产多少粮食, 那就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样本的调查来推算全省、全国的粮食产量,“实割实测”就是一种调查手段。


        一、基本情况


        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是在粮食作物产量抽样调查中 , 对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现场调查、推算总体过程的通称。实割实测“割取”的是样本,“测量”是样本数据,“推算”的是总体,这是它区别与其他测产方法的主要特征。


        目前,全国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其他地区都开展了粮食产量实割实测工作。测产作物一般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并报国家核准。各地的测产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等。


        二、主要作用


        在粮食产量抽样调查中,“实割实测”起到的是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具有决定意义。它的优点表现在方法科学、客观性强、操作简便、经济可行、全流程可控等方面,是确保粮食产量数据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国际上公认并普遍使用的测产方法。


        1962 年抽样调查方法首次从印度借鉴到我国的粮食产量统计工作中,开启了抽样调查方法在新中国粮食产量统计中应用的先河。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抽样调查中的“实割实测”调查手段得到了全面贯彻,方法不断完善,操作过程更加规范。


        三、示例


        以某省应用小麦产量实割实测方法为例。


        某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抽样调查样本村共有 20 个 , 其中有小麦播种面积的村 10 个,这些村就是实测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抽样框。在得到每个村小麦单产水平预计后,实施小麦产量实割实测的村样本、地块样本抽选及现场调查工作, 并推算全省的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步骤如下:


        (一)抽选样本村。采用二相系统抽样的方法,从该省有小麦播种面积的调查样本村中抽选实割实测样本村。


        播种面积调查样本村是采用概率与耕地规模成比例方法抽选的(PPS),在抽样设计时已经确定了每个样本村的面积扩展因子(入样概率的倒数)。本例中, 村的耕地面积、扩展因子、小麦播种面积、小麦扩展播种面积,小麦单产预计分别在下表中列出,排列顺序按小麦预计单产。


        本例中,需要抽取 3 个小麦实割实测样本村。抽样距离 =(54.9447+78.3207+…)/3=457.6771/3=152.6;即小麦扩展播种面积之和 /3。从一个随机起点开始, 本例从第 2 个村开始,每间隔 152.6 亩抽一个村,抽的结果用“√”表示。



        实割实测样本村的抽选


        (二)抽选样本地块。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实割实测地块样本。在小麦收获季节,在样本村内进行“踏田估产”,估计每个小麦种植自然地块的单产。按预计单产排队,从自然地块中抽选 3—5 个测产样本地块。


        (三)放置小样本。在实割实测地块样本内,按斜线、“品”字形等,随机起点, 等距放置 3—5 个实割实测小样本。小样本面积为 10 平方市尺,用量规确定位置和范围。


        (四)计算样本地块单产。对确定范围的实割实测小样本内的小麦进行割取、装袋、标记,然后进行脱粒、烘干、测水、称重并扣损,按照计算公式得到地块样本的小麦亩产。



 

        (五)推算实测作物单产。将全部地块样本小麦亩产进行简单平均计算,推算出全省的小麦亩产量。公式如下:



        为了确保数据质量,在实割实测村样本抽选时,采用系统抽样的计算公式计算抽样误差,只有在相对误差系数低于 2% 时,才能完成样本的抽选。在抽样调查实施过程中,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并按规范的操作流程,对实割实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评估,严密控制非抽样误差。



        四、调查手段的改革


        在粮食产量实割实测的调查手段上,部分地区依然使用杆秤、弹簧秤等传统工具。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作物收获时间快速缩短,调查的时效性、适应性面临严峻挑战,调查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主要的方向是应用地面农学传感器与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方法区域测产,以及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方法精确测产。


(撰稿:宋勇军 韦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