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指数

2025/07/14 10:00

|

Aa

字体:
|

财经新闻中经常出现指数概念,如2023年9月1日上证指数收盘上涨至3133.25点,涨幅为0.43%;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的居民消费价格数据,2023年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2023年7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3.9点,环比上升1.3%,与2022年7月同期相比仍下跌11.8%;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升至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全国天气网发布的洗车指数、穿衣指数和感冒指数等。指数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工具,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一、指数的概念

统计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是表明复杂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复杂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由于各个部分性质不同而在研究数量特征时不能直接相加或直接对比,但可依据统计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指数反映总体的综合变动。

二、指数的作用

(一)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或对比的经济社会现象的总动态。如商场洗衣机、电冰箱等不同商品的销售量不能直接相加,但是乘以各自销售价格得到销售额后就可以相加,通过编制总销售额指数可反映商场总体销售形势和变化。

(二)运用指数可以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如通过编制销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析销售量或销售价格的变动各自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三)运用指数可以对经济社会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如用中国创新指数综合评定中国的创新进步程度等。

(四)运用指数可以分析研究经济社会现象长期变动趋势。利用连续编制的动态指数数列,可以分析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现象发展的趋势,如用2000—2022年工业生产指数数列,可以分析这期间工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三、指数的分类

按所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指数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数量指数也称物量指数,是表明总体单位数量、规模等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如产品产量指数和商品销售量指数等。质量指数是表明总体单位水平、工作质量等质量变动的相对数,如各种价格指数、单位成本指数和劳动生产率指数等。

按所反映现象的范围不同,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个体指数是表明某单一要素构成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个别产品的物量指数和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等。综合指数是表明多种要素构成现象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按计算形式的不同,指数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综合指数是指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出来的指数。平均数指数是依据非全面统计资料编制,实质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平均数指数可分为算术平均数指数、调和平均数指数和几何平均数指数。

按比较的基期不同,指数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定基指数指在数列中以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作对比基准的指数。环比指数则是以其前一时期的水平作为对比基准的指数。

四、指数的应用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编制方法是在众多商品和服务中选择代表品,计算个体物价指数,再以居民消费分类支出为权数,逐级计算类价格指数,直至总价格指数。CPI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重要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如2020—2022年,我国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2.5、100.9和102.0,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消费品市场供给和需求形势是大体平衡的,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

(二)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是度量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水平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股票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很多,一般以报告期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综合,即以每日各种股票的价格乘以发行量后求和得到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再乘以基期指数(比如100点)求得。我国股票市场经常发布的股价指数有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分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等。股价指数可以为投资者和分析师研究、判断股市动态提供信息,可以作为投资业绩评价的标尺,提供一个股市投资的“基准回报”,也可以是指数衍生产品和其他金融创新的基础。

(三)消费者信心指数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度量消费者信心强弱的相对数,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重要指标,对于监测经济周期变化具有较好的作用。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加权平均取得,其中满意指数是指消费者对当前就业形势、当前家庭收入情况和购买时机的判断,预期指数是指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就业形势和家庭收入情况的预期。如图1所示,2021年上半年各月,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在120点以上的高景气区间(100为临界值);7月份,受局部地区散发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7月指数明显回落5.0点至117.8点,但仍明显高于临界值;9月服务业经营状况修复、中秋国庆双节来临推动指数明显回升;四季度,指数保持在120点左右的高景气水平。

图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财经新闻中经常出现指数概念,如2023年9月1日上证指数收盘上涨至3133.25点,涨幅为0.43%;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的居民消费价格数据,2023年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2023年7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3.9点,环比上升1.3%,与2022年7月同期相比仍下跌11.8%;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升至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全国天气网发布的洗车指数、穿衣指数和感冒指数等。指数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工具,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一、指数的概念

统计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是表明复杂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复杂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由于各个部分性质不同而在研究数量特征时不能直接相加或直接对比,但可依据统计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指数反映总体的综合变动。

二、指数的作用

(一)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或对比的经济社会现象的总动态。如商场洗衣机、电冰箱等不同商品的销售量不能直接相加,但是乘以各自销售价格得到销售额后就可以相加,通过编制总销售额指数可反映商场总体销售形势和变化。

(二)运用指数可以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如通过编制销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析销售量或销售价格的变动各自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三)运用指数可以对经济社会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如用中国创新指数综合评定中国的创新进步程度等。

(四)运用指数可以分析研究经济社会现象长期变动趋势。利用连续编制的动态指数数列,可以分析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现象发展的趋势,如用2000—2022年工业生产指数数列,可以分析这期间工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三、指数的分类

按所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指数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数量指数也称物量指数,是表明总体单位数量、规模等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如产品产量指数和商品销售量指数等。质量指数是表明总体单位水平、工作质量等质量变动的相对数,如各种价格指数、单位成本指数和劳动生产率指数等。

按所反映现象的范围不同,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个体指数是表明某单一要素构成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个别产品的物量指数和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等。综合指数是表明多种要素构成现象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按计算形式的不同,指数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综合指数是指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出来的指数。平均数指数是依据非全面统计资料编制,实质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平均数指数可分为算术平均数指数、调和平均数指数和几何平均数指数。

按比较的基期不同,指数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定基指数指在数列中以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作对比基准的指数。环比指数则是以其前一时期的水平作为对比基准的指数。

四、指数的应用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编制方法是在众多商品和服务中选择代表品,计算个体物价指数,再以居民消费分类支出为权数,逐级计算类价格指数,直至总价格指数。CPI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重要指标,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如2020—2022年,我国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2.5、100.9和102.0,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消费品市场供给和需求形势是大体平衡的,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

(二)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是度量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水平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股票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很多,一般以报告期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综合,即以每日各种股票的价格乘以发行量后求和得到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再乘以基期指数(比如100点)求得。我国股票市场经常发布的股价指数有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分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等。股价指数可以为投资者和分析师研究、判断股市动态提供信息,可以作为投资业绩评价的标尺,提供一个股市投资的“基准回报”,也可以是指数衍生产品和其他金融创新的基础。

(三)消费者信心指数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度量消费者信心强弱的相对数,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重要指标,对于监测经济周期变化具有较好的作用。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加权平均取得,其中满意指数是指消费者对当前就业形势、当前家庭收入情况和购买时机的判断,预期指数是指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就业形势和家庭收入情况的预期。如图1所示,2021年上半年各月,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在120点以上的高景气区间(100为临界值);7月份,受局部地区散发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7月指数明显回落5.0点至117.8点,但仍明显高于临界值;9月服务业经营状况修复、中秋国庆双节来临推动指数明显回升;四季度,指数保持在120点左右的高景气水平。

图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