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

2024/07/01 10:01

|

Aa

字体:
|

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是中国第一家地方性的统计资料展示馆,是展现上海统计系统形象的重要窗口,全面展示了统计历史、上海统计系统职能及统计成果,清晰凸显了上海统计特点,充分体现了上海统计精神。

一、基本概况

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凯城路189号,展陈面积约1000平方米,运用图文展板、实物展陈、视频纪实、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统计由古至今的发展轨迹,形象描绘了上海统计机构的前世今生,生动刻画了开拓进取的上海统计精神。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于2003年初建,承担着收存和管理上海统计资料、统计图书、统计视频、管理和维护统计资料展示的职责。展厅自建成以来,接待社会各界人士上万人,先后接待过国家局领导、各委办局、高校及社会公众前来考察和参观。

2013年展馆改建,恰逢上海市统计局成立六十周年,根据机构职能的调整,重新布局了专业统计介绍部分,同时新增了影视播映厅、多媒体统计信息查询平台和统计小常识。2019年又新设功能性、多元性、智能性相结合的资料实体馆。

截至2023年11月,馆藏资源共有统计类书籍543本、纸质文件284张、照片152幅、图文展板90块、其他展品87件、音视系统4套、播映系统1套以及互动平台4套。

二、展厅布局

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共分为三个展厅,统计渊源馆、统计发展馆以及统计普及馆。

在第一展厅之前,是朱镕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不出假数”和“真实可信”。

第一展厅为统计渊源馆,由“领导关怀”“中国古代统计”“上海近代统计”“官方统计机构的建立”和“解放后上海政府统计”五部分组成。全面形象展示了中国历朝历代所进行的重大统计活动和建立的统计制度、上海近代统计史上的特殊产物——租界统计、国民政府时期的官方统计机构以及上海市统计局的前世今生。

第二展厅为统计发展馆,展示了上海市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指示批示,充分反映市级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关心和肯定。并从统计制度方法、统计调查法治保障、服务政府与公众、国情国力普查、专业统计调查、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教育与科研、国际统计交流以及特展区域等九个方面展示上海统计事业近70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图文、展品等形式展现了统计数据生产流程、统计调查法治保障、上海市重大普查流程和成果、上海市统计局各处室单位的职能、从古至今的计算工具、《上海统计》等刊物、上海统计与国际交流的活动以及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展厅为统计普及馆,由多媒体统计信息查询平台、影视播映厅和统计小常识组成。多媒体统计信息查询平台可供参观者查询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行政审批、数据信息和数据服务影视播映厅通过《统计数据是如何产生的?》等影片使参观者进一步观察统计、感受统计统计小常识则通过一些趣味的展板丰富参观者的统计知识。

三、展馆特色

古代统计第一展馆

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第一展厅生动刻画了从古至今的统计渊源,比如“中国古代统计大年事表”,列举了从夏商直到1906年清政府建立统计局之前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所进行的重大统计活动和建立的统计制度展柜中展示了反映夏朝国势调查的重要文献《尚书·禹贡》复制版,《禹贡》把全国分为九州,按土质的优劣把九州的田赋进行了复合分组,共分三等九级,这在世界统计史上具有领先地位。

人普全息影像沪语版

人口普查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准确的人口数据,有助于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特设了人口普查全息影像投屏展示,通过沪语的模式生动展现了上海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居民家中普查的全过程。

多媒体交互式影音系统有声音频、瀑布流、统计史视频

为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参观形式,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设立了多媒体交互式影音系统。一是为展示馆第一展厅制作了有声音频介绍,通过扫描墙上的二维码听取展厅解说,引导参观和了解第一展厅内的各个场景内容。解说包括“前言”“中国古代统计大事年表”“源远流长的统计历史”“上海近代统计的发展”“三位近代统计学家简介”“上海官方统计机构的建立”“解放初期上海政府统计机构”与“上海市统计局的历史变迁”八部分,参观者能够在手机上直观、清晰地听到第一展厅内重点展示的展品介绍和音频解说。二是为实体馆配置了瀑布流电子阅览机,精选300多种图书期刊,且每月更新荐读。参观者可以直接点击阅读或扫码,把书带回家。同时还可以通过这台机器观看视频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参观者学习的需求。三是先后制作了《古代统计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初期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十八大以来》以及《上海统计变迁史》等一系列统计史视频。

特展区域

特展区域为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的可变展陈部分,亦是展馆最具创新的一次改造,结合不同时点、不同事件不定期的进行专题性、主题性展示,展陈方式加入了图表、数据,更加多元直观。现展出的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上海经济、人口、就业等方面的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比较更直观地展现了上海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馆藏电子化

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建立时间早,为了使展馆信息资源能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本馆借助技术将馆内资源进行数字化,包括老旧文献10余本、书籍20余本、文件30余份、图片200余张。通过这些数字化资源,参观者即使不到现场也能浏览馆中藏品,同时能将馆藏内容永久保存、使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是中国第一家地方性的统计资料展示馆,是展现上海统计系统形象的重要窗口,全面展示了统计历史、上海统计系统职能及统计成果,清晰凸显了上海统计特点,充分体现了上海统计精神。

一、基本概况

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凯城路189号,展陈面积约1000平方米,运用图文展板、实物展陈、视频纪实、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统计由古至今的发展轨迹,形象描绘了上海统计机构的前世今生,生动刻画了开拓进取的上海统计精神。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于2003年初建,承担着收存和管理上海统计资料、统计图书、统计视频、管理和维护统计资料展示的职责。展厅自建成以来,接待社会各界人士上万人,先后接待过国家局领导、各委办局、高校及社会公众前来考察和参观。

2013年展馆改建,恰逢上海市统计局成立六十周年,根据机构职能的调整,重新布局了专业统计介绍部分,同时新增了影视播映厅、多媒体统计信息查询平台和统计小常识。2019年又新设功能性、多元性、智能性相结合的资料实体馆。

截至2023年11月,馆藏资源共有统计类书籍543本、纸质文件284张、照片152幅、图文展板90块、其他展品87件、音视系统4套、播映系统1套以及互动平台4套。

二、展厅布局

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共分为三个展厅,统计渊源馆、统计发展馆以及统计普及馆。

在第一展厅之前,是朱镕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不出假数”和“真实可信”。

第一展厅为统计渊源馆,由“领导关怀”“中国古代统计”“上海近代统计”“官方统计机构的建立”和“解放后上海政府统计”五部分组成。全面形象展示了中国历朝历代所进行的重大统计活动和建立的统计制度、上海近代统计史上的特殊产物——租界统计、国民政府时期的官方统计机构以及上海市统计局的前世今生。

第二展厅为统计发展馆,展示了上海市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指示批示,充分反映市级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关心和肯定。并从统计制度方法、统计调查法治保障、服务政府与公众、国情国力普查、专业统计调查、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教育与科研、国际统计交流以及特展区域等九个方面展示上海统计事业近70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图文、展品等形式展现了统计数据生产流程、统计调查法治保障、上海市重大普查流程和成果、上海市统计局各处室单位的职能、从古至今的计算工具、《上海统计》等刊物、上海统计与国际交流的活动以及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展厅为统计普及馆,由多媒体统计信息查询平台、影视播映厅和统计小常识组成。多媒体统计信息查询平台可供参观者查询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行政审批、数据信息和数据服务影视播映厅通过《统计数据是如何产生的?》等影片使参观者进一步观察统计、感受统计统计小常识则通过一些趣味的展板丰富参观者的统计知识。

三、展馆特色

古代统计第一展馆

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第一展厅生动刻画了从古至今的统计渊源,比如“中国古代统计大年事表”,列举了从夏商直到1906年清政府建立统计局之前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所进行的重大统计活动和建立的统计制度展柜中展示了反映夏朝国势调查的重要文献《尚书·禹贡》复制版,《禹贡》把全国分为九州,按土质的优劣把九州的田赋进行了复合分组,共分三等九级,这在世界统计史上具有领先地位。

人普全息影像沪语版

人口普查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准确的人口数据,有助于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特设了人口普查全息影像投屏展示,通过沪语的模式生动展现了上海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居民家中普查的全过程。

多媒体交互式影音系统有声音频、瀑布流、统计史视频

为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参观形式,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设立了多媒体交互式影音系统。一是为展示馆第一展厅制作了有声音频介绍,通过扫描墙上的二维码听取展厅解说,引导参观和了解第一展厅内的各个场景内容。解说包括“前言”“中国古代统计大事年表”“源远流长的统计历史”“上海近代统计的发展”“三位近代统计学家简介”“上海官方统计机构的建立”“解放初期上海政府统计机构”与“上海市统计局的历史变迁”八部分,参观者能够在手机上直观、清晰地听到第一展厅内重点展示的展品介绍和音频解说。二是为实体馆配置了瀑布流电子阅览机,精选300多种图书期刊,且每月更新荐读。参观者可以直接点击阅读或扫码,把书带回家。同时还可以通过这台机器观看视频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参观者学习的需求。三是先后制作了《古代统计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初期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十八大以来》以及《上海统计变迁史》等一系列统计史视频。

特展区域

特展区域为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的可变展陈部分,亦是展馆最具创新的一次改造,结合不同时点、不同事件不定期的进行专题性、主题性展示,展陈方式加入了图表、数据,更加多元直观。现展出的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上海经济、人口、就业等方面的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比较更直观地展现了上海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馆藏电子化

上海市统计资料展示馆建立时间早,为了使展馆信息资源能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本馆借助技术将馆内资源进行数字化,包括老旧文献10余本、书籍20余本、文件30余份、图片200余张。通过这些数字化资源,参观者即使不到现场也能浏览馆中藏品,同时能将馆藏内容永久保存、使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