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捐:上半年CPI总体平稳 PPI低位运行

2025/07/16 10:00

|

Aa

字体:
|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宏观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消费领域价格总体平稳,生产领域价格低位运行。

  一、消费领域价格总体平稳,核心CPI逐步回升

  上半年,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降幅与一季度相同,运行总体平稳。分月看,12月份,受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CPI同比有所波动,分别上涨0.5%和下降0.7%35月份,CPI同比降幅有所收窄,稳定在0.1%;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影响,加之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6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逐步回升,上半年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降幅收窄。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对CPI的下拉影响比一季度减少约0.11个百分点。其中,鲜果和水产品价格由一季度下降转为上涨,上半年分别上涨2.7%0.8%,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8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5.3%,降幅比一季度有所收窄,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猪肉价格15月份连续上涨,6月份转为下降,上半年平均上涨3.8%,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牛肉价格15月份连续下降,6月份转为上涨,上半年平均下降6.9%,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

  能源价格降幅扩大。上半年,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1个百分点,对CPI的下拉影响比一季度增加约0.17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汽油价格下降7.1%,降幅比一季度扩大4.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

  核心CPI逐步回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月度同比自3月份起逐步回升,6月份上涨0.7%,创14个月以来新高。服务价格涨幅扩大。上半年,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5个百分点。居民出行需求淡旺季波动明显,出行类服务价格各月波动较大,上半年平均飞机票和旅行社收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2%0.9%,降幅较一季度均有收窄。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继续扩大。上半年,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金价上行影响,金饰品价格上涨36.4%,涨幅比一季度扩大2.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降幅逐步收窄,上半年分别下降4.5%4.0%,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服装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

  二、生产领域价格低位运行

  上半年,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8%。分月看,12月份,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PPI同比分别下降2.3%2.2%3月份,受输入性价格传导及部分行业需求季节性减弱等影响,同比降幅扩大至2.5%4月份起,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导致出口承压叠加部分行业需求不足,同比降幅逐步扩大至6月份的3.6%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国内石油、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走势分化。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整体震荡下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月度同比降幅在1.3%17.3%之间,上半年平均下降9.6%。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连续6个月上涨,涨幅在0.9%9.5%之间,上半年平均上涨6.2%,其中金冶炼、铝冶炼、铜冶炼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4.7%6.2%4.7%

  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承压。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出口预期,上半年纺织业价格同比下降2.3%,金属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同比下降2.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同比下降1.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1.7%

  供给相对充足叠加需求阶段性不足带动部分行业价格下行。上半年煤炭生产保持稳定,电厂、港口存煤充足,加之新能源发电替代作用增强,电煤需求减少,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15.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同比下降1.4%。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供应充足、需求偏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1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3.2%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带动部分行业价格企稳回升。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治理力度加大,上半年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提振消费等政策效应显现,可选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2.3%,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6%,体育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0.4%。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部分高技术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上涨4.1%,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价格上涨2.2%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原文链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507/t20250715_2408801.shtml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宏观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消费领域价格总体平稳,生产领域价格低位运行。

  一、消费领域价格总体平稳,核心CPI逐步回升

  上半年,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降幅与一季度相同,运行总体平稳。分月看,12月份,受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CPI同比有所波动,分别上涨0.5%和下降0.7%35月份,CPI同比降幅有所收窄,稳定在0.1%;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影响,加之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6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逐步回升,上半年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降幅收窄。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对CPI的下拉影响比一季度减少约0.11个百分点。其中,鲜果和水产品价格由一季度下降转为上涨,上半年分别上涨2.7%0.8%,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8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5.3%,降幅比一季度有所收窄,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猪肉价格15月份连续上涨,6月份转为下降,上半年平均上涨3.8%,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牛肉价格15月份连续下降,6月份转为上涨,上半年平均下降6.9%,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

  能源价格降幅扩大。上半年,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1个百分点,对CPI的下拉影响比一季度增加约0.17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汽油价格下降7.1%,降幅比一季度扩大4.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

  核心CPI逐步回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月度同比自3月份起逐步回升,6月份上涨0.7%,创14个月以来新高。服务价格涨幅扩大。上半年,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5个百分点。居民出行需求淡旺季波动明显,出行类服务价格各月波动较大,上半年平均飞机票和旅行社收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2%0.9%,降幅较一季度均有收窄。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继续扩大。上半年,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金价上行影响,金饰品价格上涨36.4%,涨幅比一季度扩大2.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降幅逐步收窄,上半年分别下降4.5%4.0%,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服装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

  二、生产领域价格低位运行

  上半年,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8%。分月看,12月份,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PPI同比分别下降2.3%2.2%3月份,受输入性价格传导及部分行业需求季节性减弱等影响,同比降幅扩大至2.5%4月份起,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导致出口承压叠加部分行业需求不足,同比降幅逐步扩大至6月份的3.6%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国内石油、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走势分化。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整体震荡下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月度同比降幅在1.3%17.3%之间,上半年平均下降9.6%。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连续6个月上涨,涨幅在0.9%9.5%之间,上半年平均上涨6.2%,其中金冶炼、铝冶炼、铜冶炼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4.7%6.2%4.7%

  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承压。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出口预期,上半年纺织业价格同比下降2.3%,金属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同比下降2.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同比下降1.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1.7%

  供给相对充足叠加需求阶段性不足带动部分行业价格下行。上半年煤炭生产保持稳定,电厂、港口存煤充足,加之新能源发电替代作用增强,电煤需求减少,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15.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同比下降1.4%。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供应充足、需求偏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1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3.2%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带动部分行业价格企稳回升。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治理力度加大,上半年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提振消费等政策效应显现,可选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2.3%,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6%,体育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0.4%。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部分高技术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上涨4.1%,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价格上涨2.2%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原文链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507/t20250715_24088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