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西藏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1/04/22 17:34

|

Aa

字体:
|

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自治区统计局  发改委  科技厅

教育厅  财政厅 卫生厅农牧厅

 

2010121

   

    为全面掌握我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1](R&D,以下简称R&D)活动情况,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宏观管理的需求,按照《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的通知》要求,自治区统计局、发改委 、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卫生厅、农牧厅于2009年联合开展了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此次清查的标准时点为20091231,时期资料为2009年度。清查对象是国民经济中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2]的法人单位。清查的主要内容包括R&D人员、R&D经费、R&D项目(课题)、各类研究开发机构以及R&D活动产出等情况。

 

经过广大科技统计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区R&D资源清查的数据采集、质量核查、汇总及评估工作已经结束。经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和确认,现将我区清查主要指标公布如下:

 

一、R&D人员情况

 

2009年全区R&D人员1916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431人,占74.7%;女性人员649人,占33.9%

 

2009年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3]1332人年,其中研究人员[4]698人年,占52.4%R&D人员全时当量是2000年的     5.2倍。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222人年,占16.7%;应用研究人员558人年,占41.9%;试验发展人员552人年,占41.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分别是2000年的4.7倍、5.3倍和5.5倍。

 

二、R&D经费情况

 

2009年全区R&D总经费14385万元,2000年的6.0倍,年平均增长21.9%R&D经费与当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为0.33%

 

按经费来源分,政府资金8263万元,占57.4%;企业资金5828万元,占40.5%;其他资金294万元,占2.1%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经费1635万元,占11.4%;应用研究经费3976万元,占27.6%;试验发展经费8774万元,占61.0%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是2000年的1.7倍、10.1倍和8.5倍。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制造业R&D经费3408万元,占23.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6244万元,占43.4%;教育1637万元,占11.4%。(详见附表1)。

 

从分地区情况来看,2009R&D经费投入最多的为拉萨市,共投入8235万元,占57.2%(详见附表2)。

 

三、R&D项目(课题) [5]情况

 

2009年全区各类单位共开展R&D项目420项,参加项目人员全时当量1128人年,项目经费10448万元。开展项目数和参加项目人员全时当量分别是2000年的5.0倍和4.3倍。

 

按社会经济目标[6]分,工商业发展项目经费4516.1万元,占43.8%;农林牧渔业发展项目1654.2万元,占16.0%;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项目1114.7万元,占10.8%;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项目381.2万元,占3.7%;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项目470.1亿元,占4.5%;非定向研究1461.2万元,占14.2%;其他项目721.2万元,占7.0%

 

四、研究开发机构[7]情况

 

2009年全区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35个。机构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902人,2000年的2.4倍,其中博士和硕士117人,占13.0%。机构R&D经费7580万元,2000年的6.7倍。机构中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原价13996万元,2000年的7.6倍。

 

按学科分,自然科学领域4个,占11.4%;农业科学领域9个,占25.7%;医药科学领域1个,占2.9%;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18个,占51.4%;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3个,占8.6%

 

附表1

 

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

 

R&D人员全时当量

R&D经费

总量

(人年)

比重

(%)

总量

(万元)

比重

(%)

总计

1332

14385

农、林、牧、渔业

10

0.75

15

0.1

采矿业

6

0.45

2968

20.6

制造业

372

27.9

3408

23.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金融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39

33.0

6244

43.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397

29.8

1637

11.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08

8.1

113

0.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附表2

2009年各地区R&D投入情况

 

R&D人员

全时当量

(人年)

R&D经费

(万元)

R&D经费与GDP之比

(%)

拉萨

557

8235

0.53

昌都

20

2998

0.52

山南

94

83

0.02

日喀则

48

626

0.08

那曲

 

 

 

阿里

 

 

 

林芝

613

2443

0.53

 

 

 

 

 

 

 

 

 

 

 

 

注释:

 

[1]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即R&D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也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 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依据第一次全国R&D资源清查及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摸底调查结果确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3]R&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指R&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例如:有2R&D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9年和1)3R&D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2年、0.3年和0.7),则R&D人员全时当量=1+1+0.2+0.3+0.7=3.2(人年)

 

[4]研究人员指R&D人员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学位)的人员。

 

[5]R&D项目(课题)指调查单位在当年立项并开展研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究的研究开发项目或课题,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究工作已告失败的研发项目或课题。

 

[6]按社会经济目标分组不含工业企业立项经费不足10万元的项目。

 

[7]研究开发机构包括各类独立的研究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办的非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

 

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自治区统计局  发改委  科技厅

教育厅  财政厅 卫生厅农牧厅

 

2010121

   

    为全面掌握我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1](R&D,以下简称R&D)活动情况,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宏观管理的需求,按照《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的通知》要求,自治区统计局、发改委 、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卫生厅、农牧厅于2009年联合开展了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此次清查的标准时点为20091231,时期资料为2009年度。清查对象是国民经济中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2]的法人单位。清查的主要内容包括R&D人员、R&D经费、R&D项目(课题)、各类研究开发机构以及R&D活动产出等情况。

 

经过广大科技统计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区R&D资源清查的数据采集、质量核查、汇总及评估工作已经结束。经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和确认,现将我区清查主要指标公布如下:

 

一、R&D人员情况

 

2009年全区R&D人员1916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431人,占74.7%;女性人员649人,占33.9%

 

2009年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3]1332人年,其中研究人员[4]698人年,占52.4%R&D人员全时当量是2000年的     5.2倍。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222人年,占16.7%;应用研究人员558人年,占41.9%;试验发展人员552人年,占41.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分别是2000年的4.7倍、5.3倍和5.5倍。

 

二、R&D经费情况

 

2009年全区R&D总经费14385万元,2000年的6.0倍,年平均增长21.9%R&D经费与当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为0.33%

 

按经费来源分,政府资金8263万元,占57.4%;企业资金5828万元,占40.5%;其他资金294万元,占2.1%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经费1635万元,占11.4%;应用研究经费3976万元,占27.6%;试验发展经费8774万元,占61.0%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是2000年的1.7倍、10.1倍和8.5倍。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制造业R&D经费3408万元,占23.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6244万元,占43.4%;教育1637万元,占11.4%。(详见附表1)。

 

从分地区情况来看,2009R&D经费投入最多的为拉萨市,共投入8235万元,占57.2%(详见附表2)。

 

三、R&D项目(课题) [5]情况

 

2009年全区各类单位共开展R&D项目420项,参加项目人员全时当量1128人年,项目经费10448万元。开展项目数和参加项目人员全时当量分别是2000年的5.0倍和4.3倍。

 

按社会经济目标[6]分,工商业发展项目经费4516.1万元,占43.8%;农林牧渔业发展项目1654.2万元,占16.0%;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项目1114.7万元,占10.8%;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项目381.2万元,占3.7%;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项目470.1亿元,占4.5%;非定向研究1461.2万元,占14.2%;其他项目721.2万元,占7.0%

 

四、研究开发机构[7]情况

 

2009年全区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35个。机构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902人,2000年的2.4倍,其中博士和硕士117人,占13.0%。机构R&D经费7580万元,2000年的6.7倍。机构中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原价13996万元,2000年的7.6倍。

 

按学科分,自然科学领域4个,占11.4%;农业科学领域9个,占25.7%;医药科学领域1个,占2.9%;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18个,占51.4%;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3个,占8.6%

 

附表1

 

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

 

R&D人员全时当量

R&D经费

总量

(人年)

比重

(%)

总量

(万元)

比重

(%)

总计

1332

14385

农、林、牧、渔业

10

0.75

15

0.1

采矿业

6

0.45

2968

20.6

制造业

372

27.9

3408

23.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金融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39

33.0

6244

43.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397

29.8

1637

11.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08

8.1

113

0.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附表2

2009年各地区R&D投入情况

 

R&D人员

全时当量

(人年)

R&D经费

(万元)

R&D经费与GDP之比

(%)

拉萨

557

8235

0.53

昌都

20

2998

0.52

山南

94

83

0.02

日喀则

48

626

0.08

那曲

 

 

 

阿里

 

 

 

林芝

613

2443

0.53

 

 

 

 

 

 

 

 

 

 

 

 

注释:

 

[1]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即R&D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也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 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依据第一次全国R&D资源清查及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摸底调查结果确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3]R&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指R&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例如:有2R&D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9年和1)3R&D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2年、0.3年和0.7),则R&D人员全时当量=1+1+0.2+0.3+0.7=3.2(人年)

 

[4]研究人员指R&D人员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学位)的人员。

 

[5]R&D项目(课题)指调查单位在当年立项并开展研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究的研究开发项目或课题,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究工作已告失败的研发项目或课题。

 

[6]按社会经济目标分组不含工业企业立项经费不足10万元的项目。

 

[7]研究开发机构包括各类独立的研究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办的非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