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重庆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2011/02/12 16:41

|

Aa

字体:
|

重庆市第二次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重庆市统计局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根据重庆市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现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R&D及相关活动主要指标公布如下:

 

一、开展R&D活动企业[2]分布情况

 

2009年,我市开展R&D活动的工业企业549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6%。其中,开展R&D活动的大中型企业277个,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41.3%

 

在开展R&D活动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80,14.6%;其他内资企业409个,占74.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3个,占4.2%外商投资企业37个,占6.7%(分登记注册类型情况详见表1)。

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R&D企业及所占比重

 

R&D活动的企业数()

占同类型企业的比重

(%)

合计

549

8.6

内资企业

489

8.0

国有企业

45

27.6

集体企业

8

4.5

股份合作企业

3

7.9

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121

20.7

    #国有独资公司

35

36.5

股份有限公司

33

24.6

私营企业

279

5.6

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3

21.5

外商投资企业

37

20.2

二、R&D投入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R&D人员33065人,是2000年的2.3倍;其中女性7352人,占22.2%。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23254人年,是2000年的3.0倍。

 

2009年,工业企业R&D经费56.49亿元,是2000年的9.7倍,年平均增长28.7%;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3] 0.85%,比2000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R&D经费52.19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1.20%,比2000年提高0.58个百分点。

 

在工业企业R&D经费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R&D经费18.39亿元,占32.6%;其他内资企业32.90亿元,占58.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2亿元,占2.0%;外商投资企业4.08亿元,占7.2%

 

按行业分,制造业R&D经费55.70亿元,占98.6%(分行业情况详见表2)。

2  按行业分R&D经费情况

 

行业

 

R&D经费

投入

(万元)

R&D投入

强度

%

行业

R&D经费

投入

(万元)

R&D投入

强度

%

   

564856.2

0.8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7534.6

1.26

采矿业

5463.2

0.15

医药制造业

28234.6

1.8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996.0

0.13

化学纤维制造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橡胶制品业

1262.6

0.3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346.1

1.70

塑料制品业

639.6

0.1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412.1

0.33

非金属矿采选业

121.1

0.0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7795.2

0.26

制造业

557015.7

0.9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2635.3

0.76

农副食品加工业

3882.2

0.16

金属制品业

7275.0

0.71

食品制造业

3727.1

0.49

通用设备制造业

67353.6

2.05

饮料制造业

5052.9

0.61

专用设备制造业

78479.8

4.94

烟草制造业

72.8

0.0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19206.9

0.96

纺织业

2506.5

0.1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9170.7

0.5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53.5

0.0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9865.1

0.97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452.9

0.1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2708

1.76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480.0

0.48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950.6

0.85

家具制造业

1255.5

0.37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40.0

0.03

造纸及纸制品业

1325.2

0.1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377.3

0.05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683.6

0.16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290.5

0.06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86.8

0.0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3959.8

0.9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按一圈两翼分,一小时经济圈工业企业R&D经费53.92亿元,占95.5%;渝东北翼工业企业R&D经费2.12亿元,占3.7%;渝东南翼工业企业R&D经费0.45亿元,占0.8%(分地区情况详见表3)。

 

三、R&D项目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共开展R&D项目3726项,项目人员全时当量18235人年,项目经费45.58亿元。

 

按项目技术经济目标[4]分,开发全新产品的项目经费占66.6%,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项目经费占20.1%,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项目经费占4.5%,减少环境污染项目经费占2.3%,提高劳动生产率项目经费占2.1%,节约原材料项目经费占0.8%,技术原理研究项目经费占0.7%,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项目经费占0.1%,其他项目经费占2.8%

 

按项目来源分,企业自选的项目经费占75.7%,国家科技项目经费占10.4%,地方科技项目经费占6.7%,其他企业委托项目经费占5.4%;其他项目经费占1.8%

3  按地区分企业R&D经费情况

 

R&D经费

(万元)

 

R&D经费

(万元)

 

R&D经费

(万元)

 

 564856.2

长寿区

11766.0

武隆县

431.8

万州区

15733.2

江津区

36578.9

 

1431.6

涪陵区

18630.5

合川区

711.3

 

2176.4

渝中区

2003.0

永川区

21501.5

云阳县

203.8

大渡口区

13441.5

南川区

4220.8

奉节县

 

江北区

52642.9

綦江县

3879.8

巫山县

 

沙坪坝区

73634.0

潼南县

1785.0

巫溪县

240.0

九龙坡区

106421.3

铜梁县

1564.9

石柱县

440.4

南岸区

27989.5

大足县

1121.8

秀山县

2064.4

北碚区

28037.9

荣昌县

9406.1

酉阳县

1507.5

万盛区

622.7

璧山县

18787.3

彭水县

 

双桥区

7439.6

梁平县

25.1

 

 

渝北区

51868.4

城口县

 

 

 

巴南区

45114.0

丰都县

359.6

 

 

黔江区

92.9

垫江县

980.8

 

 

 

按项目合作形式分,企业独立完成的项目经费占72.7%,与国内高校合作项目经费占9.6%,与国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项目经费占3.5%,与境内其他企业合作项目经费占5.5%,与境外机构合作项目经费占3.1%,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项目经费占0.4%,与其他合作形式项目经费占5.2%

 

四、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436个,比2000年增长60.9%。机构人员23618人,是2000年的2.3倍;其中博士和硕士2080人,占8.8%200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年机构经费49.00亿元,是2000年的6.5倍。机构拥有科研用仪器和设备的原价93.97亿元,是2000年的15.5倍。

 

五、R&D活动产出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5]产值2226.65亿元,是2000年的10.9倍。全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902.98亿元,是2000年的10.7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8.7%,比2000年提高10.2个百分点。

 

2009年,工业企业申请专利5567件,是2000年的14.1倍;其中发明专利1217件,是2000年的12.4倍。

 

注释: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2]开展R&D活动企业:指有组织地开展R&D活动且有相应经费支出的企业。

 

[3]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指企业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4]本公报中按项目技术经济目标分、按项目来源分以及按项目合作形式分的数据,均只包括立项经费在10万元及以上的R&D项目。

 

[5]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

 

重庆市第二次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重庆市统计局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根据重庆市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现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R&D及相关活动主要指标公布如下:

 

一、开展R&D活动企业[2]分布情况

 

2009年,我市开展R&D活动的工业企业549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6%。其中,开展R&D活动的大中型企业277个,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41.3%

 

在开展R&D活动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80,14.6%;其他内资企业409个,占74.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3个,占4.2%外商投资企业37个,占6.7%(分登记注册类型情况详见表1)。

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R&D企业及所占比重

 

R&D活动的企业数()

占同类型企业的比重

(%)

合计

549

8.6

内资企业

489

8.0

国有企业

45

27.6

集体企业

8

4.5

股份合作企业

3

7.9

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121

20.7

    #国有独资公司

35

36.5

股份有限公司

33

24.6

私营企业

279

5.6

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3

21.5

外商投资企业

37

20.2

二、R&D投入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R&D人员33065人,是2000年的2.3倍;其中女性7352人,占22.2%。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23254人年,是2000年的3.0倍。

 

2009年,工业企业R&D经费56.49亿元,是2000年的9.7倍,年平均增长28.7%;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3] 0.85%,比2000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R&D经费52.19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1.20%,比2000年提高0.58个百分点。

 

在工业企业R&D经费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R&D经费18.39亿元,占32.6%;其他内资企业32.90亿元,占58.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2亿元,占2.0%;外商投资企业4.08亿元,占7.2%

 

按行业分,制造业R&D经费55.70亿元,占98.6%(分行业情况详见表2)。

2  按行业分R&D经费情况

 

行业

 

R&D经费

投入

(万元)

R&D投入

强度

%

行业

R&D经费

投入

(万元)

R&D投入

强度

%

   

564856.2

0.8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7534.6

1.26

采矿业

5463.2

0.15

医药制造业

28234.6

1.8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996.0

0.13

化学纤维制造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橡胶制品业

1262.6

0.3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346.1

1.70

塑料制品业

639.6

0.1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412.1

0.33

非金属矿采选业

121.1

0.0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7795.2

0.26

制造业

557015.7

0.9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2635.3

0.76

农副食品加工业

3882.2

0.16

金属制品业

7275.0

0.71

食品制造业

3727.1

0.49

通用设备制造业

67353.6

2.05

饮料制造业

5052.9

0.61

专用设备制造业

78479.8

4.94

烟草制造业

72.8

0.0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19206.9

0.96

纺织业

2506.5

0.1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9170.7

0.5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53.5

0.0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9865.1

0.97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452.9

0.1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2708

1.76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480.0

0.48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950.6

0.85

家具制造业

1255.5

0.37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40.0

0.03

造纸及纸制品业

1325.2

0.1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377.3

0.05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683.6

0.16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290.5

0.06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86.8

0.0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3959.8

0.9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按一圈两翼分,一小时经济圈工业企业R&D经费53.92亿元,占95.5%;渝东北翼工业企业R&D经费2.12亿元,占3.7%;渝东南翼工业企业R&D经费0.45亿元,占0.8%(分地区情况详见表3)。

 

三、R&D项目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共开展R&D项目3726项,项目人员全时当量18235人年,项目经费45.58亿元。

 

按项目技术经济目标[4]分,开发全新产品的项目经费占66.6%,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项目经费占20.1%,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项目经费占4.5%,减少环境污染项目经费占2.3%,提高劳动生产率项目经费占2.1%,节约原材料项目经费占0.8%,技术原理研究项目经费占0.7%,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项目经费占0.1%,其他项目经费占2.8%

 

按项目来源分,企业自选的项目经费占75.7%,国家科技项目经费占10.4%,地方科技项目经费占6.7%,其他企业委托项目经费占5.4%;其他项目经费占1.8%

3  按地区分企业R&D经费情况

 

R&D经费

(万元)

 

R&D经费

(万元)

 

R&D经费

(万元)

 

 564856.2

长寿区

11766.0

武隆县

431.8

万州区

15733.2

江津区

36578.9

 

1431.6

涪陵区

18630.5

合川区

711.3

 

2176.4

渝中区

2003.0

永川区

21501.5

云阳县

203.8

大渡口区

13441.5

南川区

4220.8

奉节县

 

江北区

52642.9

綦江县

3879.8

巫山县

 

沙坪坝区

73634.0

潼南县

1785.0

巫溪县

240.0

九龙坡区

106421.3

铜梁县

1564.9

石柱县

440.4

南岸区

27989.5

大足县

1121.8

秀山县

2064.4

北碚区

28037.9

荣昌县

9406.1

酉阳县

1507.5

万盛区

622.7

璧山县

18787.3

彭水县

 

双桥区

7439.6

梁平县

25.1

 

 

渝北区

51868.4

城口县

 

 

 

巴南区

45114.0

丰都县

359.6

 

 

黔江区

92.9

垫江县

980.8

 

 

 

按项目合作形式分,企业独立完成的项目经费占72.7%,与国内高校合作项目经费占9.6%,与国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项目经费占3.5%,与境内其他企业合作项目经费占5.5%,与境外机构合作项目经费占3.1%,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项目经费占0.4%,与其他合作形式项目经费占5.2%

 

四、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436个,比2000年增长60.9%。机构人员23618人,是2000年的2.3倍;其中博士和硕士2080人,占8.8%200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年机构经费49.00亿元,是2000年的6.5倍。机构拥有科研用仪器和设备的原价93.97亿元,是2000年的15.5倍。

 

五、R&D活动产出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5]产值2226.65亿元,是2000年的10.9倍。全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902.98亿元,是2000年的10.7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8.7%,比2000年提高10.2个百分点。

 

2009年,工业企业申请专利5567件,是2000年的14.1倍;其中发明专利1217件,是2000年的12.4倍。

 

注释: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2]开展R&D活动企业:指有组织地开展R&D活动且有相应经费支出的企业。

 

[3]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指企业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4]本公报中按项目技术经济目标分、按项目来源分以及按项目合作形式分的数据,均只包括立项经费在10万元及以上的R&D项目。

 

[5]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