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重庆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重庆市统计局
(2002年11月1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和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继1996年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之后,我市于2001年进行了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1年12月31日,普查对象为重庆市辖区内除城乡住户和个体工商户以外的所有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现将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单位总体状况
2001年末,全市共有产业活动单位141965个,比1996年减少920个,减少0.6%。其中,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70327个,占49.5%,比1996年增加2621个,增长3.9%;非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71638个,占50.5%,比1996年减少3541个,减少4.7%。
2001年末,全市共有法人单位90306个,比1996年减少1709个,减少1.9 %,主要是行政事业法人单位减少3233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44297个,占49.1 %;事业法人单位15563个,占17.2%;机关法人单位6013个,占6.7%,社会团体法人单位2190个,占2.4%;居(村)委会20427个,占22.6%;其他法人单位1816个,占2.0%。
表1:按单位类别分组的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情况
|
单位数(个) |
比重(%) |
产业活动单位 |
141965 |
100.0 |
其中:生产经营性单位 |
70327 |
49.5 |
非生产经营性单位 |
71638 |
50.5 |
法人单位 |
90306 |
100.0 |
其中:企业法人 |
44297 |
49.1 |
事业法人 |
15563 |
17.2 |
机关法人 |
6013 |
6.7 |
社团法人 |
2190 |
2.4 |
居(村)委会 |
20427 |
22.6 |
其他法人 |
1816 |
2.0 |
二、单位分布状况
2001年末,在各类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单位24749个,比1996年减少3850个;从事第三产业的单位116003个,增加3020个。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224.7万人,比1996年减少39.6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171.0万人,增加10.9万人。从业人员逐渐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正成为我市扩大社会劳动就业的主渠道。
从国民经济行业的门类分布看,2001年末,在各类产业活动单位中,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含基层群众自治组织)32621个,占23.0%;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单位26279个,占18.5%;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单位19023个,占13.4%;制造业单位18065个,占12.7%。以上四个行业,共占全市产业活动单位的67.6%。在各类产业活动单位从业的人员中,从事制造业的122.9万人,占30.9%;从事建筑业的76.9万人,占19.3%;从事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的35.3万人,占8.9%;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32.4万人,占 8.1%。以上四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共占各类产业活动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67.2%。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从业人员仅占7.0%。
表2: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的产业活动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
行业(门类) |
单位数(个) |
比重(%) |
从业人员 (万人) |
比重(%) |
总 计 |
141965 |
100.0 |
397.8 |
100.0 |
农、林、牧、渔业 |
5497 |
3.9 |
5.3 |
1.3 |
采掘业 |
1935 |
1.4 |
17.4 |
4.4 |
制造业 |
18065 |
12.7 |
122.9 |
30.9 |
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383 |
1.0 |
7.4 |
1.9 |
建筑业 |
3366 |
2.4 |
76.9 |
19.3 |
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
601 |
0.4 |
1.4 |
0.4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
4235 |
3.0 |
18.9 |
4.8 |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26279 |
18.5 |
32.4 |
8.1 |
金融、保险业 |
4625 |
3.3 |
6.8 |
1.7 |
房地产业 |
3050 |
2.1 |
10.4 |
2.6 |
社会服务业 |
7427 |
5.2 |
15.7 |
3.9 |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
10821 |
7.6 |
11.6 |
2.9 |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
19023 |
13.4 |
35.3 |
8.9 |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
1141 |
0.8 |
3.3 |
0.8 |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
32621 |
23.0 |
27.7 |
7.0 |
其他行业 |
1896 |
1.3 |
4.4 |
1.1 |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2001年末,都市发达经济圈拥有产业活动单位47030个,占全市的33.1%;渝西经济走廊40842个,占28.8%;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54093个,占38.1%。都市发达经济圈拥有法人单位32022个,占全市的35.5%;渝西经济走廊24745个,占27.4%;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33539个,占37.1%。
表3: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在三大经济区的分布情况
|
产业活动单位(个) |
比重 (%) |
法人单位 (个) |
比重 (%) |
都市发达经济圈 |
47030 |
33.1 |
32022 |
35.5 |
渝西经济走廊 |
40842 |
28.8 |
24745 |
27.4 |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
54093 |
38.1 |
33539 |
37.1 |
分区、县(自治县、市)看,2001年末,拥有产业活动单位数名列全市前10位的依次是:渝中区、九龙坡区、万州区、永川市、江津市、沙坪坝区、涪陵区、渝北区、合川市、江北区,占全市的43.9%。拥有法人单位数名列全市前10位的依次是:渝中区、九龙坡区、万州区、永川市、沙坪坝区、江津市、渝北区、江北区、南岸区、涪陵区,占全市的45.3%。
表4: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在各区、县(自治县、市)的分布情况
|
|
产业活动单位(个) |
法人单位(个) |
全市合计 |
141965 |
90306 | |
都市发达经济圈 |
渝中区 |
10852 |
6824 |
沙坪坝区 |
5578 |
3710 | |
九龙坡区 |
8334 |
5949 | |
江北区 |
4239 |
2982 | |
渝北区 |
4685 |
3146 | |
北碚区 |
4143 |
2771 | |
南岸区 |
3961 |
2941 | |
巴南区 |
3481 |
2397 | |
大渡口区 |
1757 |
1302 | |
渝西经济走廊 |
璧山县 |
3418 |
2114 |
万盛区 |
1750 |
1022 | |
永川市 |
6338 |
4183 | |
綦江县 |
3040 |
1911 | |
荣昌县 |
2949 |
1791 | |
合川市 |
4342 |
2661 | |
铜梁县 |
3732 |
2217 | |
潼南县 |
3395 |
1772 | |
江津市 |
5777 |
3351 | |
大足县 |
3159 |
2085 | |
南川市 |
2589 |
1331 | |
双桥区 |
353 |
307 | |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
万州区 |
6815 |
5007 |
涪陵区 |
5357 |
2778 | |
黔江区 |
1781 |
1111 | |
长寿区 |
3747 |
1869 | |
梁平县 |
3240 |
1706 | |
城口县 |
1306 |
849 | |
丰都县 |
2401 |
1558 | |
垫江县 |
2960 |
1391 | |
武隆县 |
1882 |
1352 | |
忠 县 |
3823 |
1833 | |
开 县 |
3857 |
2639 | |
云阳县 |
3471 |
2325 | |
奉节县 |
2901 |
2041 | |
巫山县 |
2173 |
1507 | |
巫溪县 |
2134 |
1031 | |
石柱县 |
1249 |
901 | |
秀山县 |
1455 |
1123 | |
酉阳县 |
1682 |
1290 | |
彭水县 |
1859 |
1228 |
三、企业状况
2001年末,全市共有法人单位90306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44297个,占49.1%。
1、企业所有制结构
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看,2001年末,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集体企业法人(包括国有联营、国有独资、集体联营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占40.9%,私营企业占41.9%,股份制企业占14.7%,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1%,外商投资企业占0.7%, 联营企业占0.3%,其他内资企业占0.4%。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企业占51.3%,私营企业占22.9%,股份制企业占22.0%,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9%,外商投资企业占1.4%,联营企业占0.3%,其他内资企业占0.2%。
表5: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组的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
|
企业法人(个) |
比 重 (%) |
从业人员 (万人) |
比 重 (%) |
总 计 |
44297 |
100.0 |
310.2 |
100.0 |
国有企业 |
4964 |
11.2 |
91.7 |
29.5 |
集体企业 |
13133 |
29.7 |
67.5 |
21.8 |
私营企业 |
18557 |
41.9 |
71.2 |
22.9 |
联营企业 |
142 |
0.3 |
0.8 |
0.3 |
股份制企业 |
6486 |
14.7 |
68.2 |
22.0 |
外商投资企业 |
322 |
0.7 |
4.3 |
1.4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498 |
1.1 |
5.8 |
1.9 |
其 他 |
195 |
0.4 |
0.8 |
0.2 |
从企业的实收资本构成看,2001年末,在各类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中,公有经济成分占56.2%,非公有经济成分占43.8%,非公有经济成分比1996年上升16.8个百分点。在非公有经济成分中,私营经济成分占86.5%;港澳台经济成分占7.1%、外商投资经济成分占6.4%。
从国有及国有控股情况看,2001年末,国有及国有控股(包括相对控股)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企业法人的14.6%,其资本金及年营业收入分别占65.5%和56.0%。分行业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本金和年营业收入,在采掘业中分别占89.0%和71.1%(其中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中分别占99.7%和98.4%);在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分别占90.4%和95.1%;在金融、保险业中分别占89.3%和84.3%;在铁路运输业中分别占99.4%和98.3%;在航空运输业中分别占99.4%和97.3%;在邮电通信业中分别占94.1%和97.9%。
2、企业规模结构
从企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看,2001年末,在全部企业法人中,50人以下的企业34645个,占78.2%,比1996年增加了2768个;50-299人的企业7820个,占17.6%,比1996年减少了825个;300-999人的企业1409个,占3.2%,比1996年减少了169个;1000人以上的企业423个,占1.0%,比1996年减少了21个。
表6:按从业人员规模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情况
|
单位数(个) |
比重(%) |
比1996年增减(个) |
总 计 |
44297 |
100.0 |
1753 |
7人以下 |
11834 |
26.7 |
4271 |
8-19人 |
12960 |
29.3 |
-2322 |
20-49人 |
9851 |
22.2 |
819 |
50-99人 |
4341 |
9.8 |
-190 |
100-299人 |
3479 |
7.8 |
-635 |
300-499人 |
794 |
1.8 |
-141 |
500-999人 |
615 |
1.4 |
-28 |
1000-4999人 |
396 |
0.9 |
-10 |
5000人以上 |
27 |
0.1 |
-11 |
从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看,2001年末,全市年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法人单位27617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数的62.4%,比1996年减少1834个;年营业收入在100-499万元的企业法人单位10157个,占22.9%,比1996年增加1788个;年营业收入在500-999万元的企业法人单位2461个,占5.5%,比1996年增加469个;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法人单位4062个,占9.2%,比1996年增加1330个。
表7:按营业规模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情况
|
单位数 (个) |
比重(%) |
比1996年增减(个) |
总 计 |
44297 |
100.0 |
1753 |
50万元以下 |
22532 |
50.9 |
-1673 |
50-99万元 |
5085 |
11.5 |
-161 |
100-499万元 |
10157 |
22.9 |
1788 |
500-999万元 |
2461 |
5.5 |
469 |
1000-4999万元 |
3024 |
6.8 |
899 |
5000-9999万元 |
602 |
1.4 |
262 |
1亿元以上 |
436 |
1.0 |
169 |
从企业的资产规模看,2001年末,全市固定资产原值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法人单位27580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数的62.3%,比1996年减少4414个;固定资产原值在50-99万元以上的企业法人单位5175个,占11.7%,比1996年增加1831个;固定资产原值在100-499万元以上的企业法人单位7192个,占16.2%,比1996年增加2218个;固定资产原值在500-999万元以上的企业1868个,占4.2%,比1996年增加886个;固定资产原值在1000-4999万元以上的企业1829个,占4.1%,比1996年增加906个;固定资产原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53个,占1.5%,比1996年增加326个。
表8:按资产规模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情况
|
单位数 (个) |
比重 (%) |
比1996年增减(个) |
总 计 |
44297 |
100.0 |
1753 |
50万元以下 |
27580 |
62.3 |
-4414 |
50-99万元 |
5175 |
11.7 |
1831 |
100-499万元 |
7192 |
16.2 |
2218 |
500-999万元 |
1868 |
4.2 |
886 |
1000-4999万元 |
1829 |
4.1 |
906 |
5000-9999万元 |
313 |
0.7 |
126 |
1-4.99亿元 |
265 |
0.6 |
145 |
5-9.99亿元 |
37 |
0.1 |
29 |
10亿元以上 |
38 |
0.1 |
26 |
四、普查数据质量
经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办公室对我市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和抽查,单位漏报率为1.3%,指标差错率为0.7%,数据质量符合普查要求,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注:本次普查的基本单位划分标准和第一次普查基本相同,其中:
1、法人单位:是指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单位。
2、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组织生产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资料的单位。产业活动单位附属于法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