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 政 部
1999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出现快速增长势头,中央财政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扶持力度继续加大,企业技术开发特别是新产品开发投入增长较快,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首次超过0.8%。
一、科技经费筹集
1999年全国共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460.6亿元,比上年增加170.9亿元,同口径增长12.5%。按总人口计算的全国人均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116元,比上年增加12.7元。
1999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543.9亿元,比上年增加105.3亿元,实际增长26.8%,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1%。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拨款均增长较快,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6%,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1%。
表1. 1999年财政科技拨款情况
|
财政科技拨款额 (亿元) |
实际增长 % |
占拨款总额 的比重% |
合 计 |
543.9 |
26.8 |
— |
其中:科学事业费 |
168.1 |
13.2 |
30.9 |
科技三项费 |
272.8 |
46.9 |
50.2 |
科研基建费 |
52.9 |
14.4 |
9.7 |
其中:中央 |
355.6 |
25.5 |
65.4 |
地方 |
188.3 |
29.3 |
34.6 |
二、科技经费使用
1999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1284.9亿元,比上年增加156.5亿元,同口径增长13%。
分执行部门看,企业支出654.6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6.6%;研究与开发机构支出496.9亿元,增长9.4%;高等学校支出85.1亿元,增长16.3%。各执行部门支出占全部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0.9%、38.7%和6.6%。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增长较快,全年技术开发经费支出567.2亿元,比上年增加88.6亿元,增长18.5%。其中用于新产品开发支出304.6亿元,比上年增加59.4亿元,增长24.2%。
从支出用途看,劳务费支出270.2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2.7%;业务费支出434.8亿元,增长16.1%;固定资产购建支出357.4亿元,增长15.7%;其他支出222.5亿元,增长3.9%。各种用途支出占支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1.0%、33.9%、27.8%和17.3%。
分地区看,科技经费支出额排前5位的地区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山东,5个地区支出额合计达到610亿元,占各省科技经费支出合计的51.6%;科技经费增长幅度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的有:北京、河北、内蒙古、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海南、贵州、宁夏和新疆。
三、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1999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额为678.9亿元,比上年增加127.8亿元,同口径增长17.7%,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0.83%,为历年来最高水平;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当量)计算的人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8.3万元,比上年增加1万元。
分执行部门看,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336.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9.7%;研究与开发机构支出261.2亿元,增长11.4%;高等学校支出63.5亿元,增长10.8%。各执行部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额的比重分别为49.6%、38.5%和9.3%。
分研究类型看,基础研究支出为33.9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3.7%;应用研究支出为151.6亿元,增长19.2%;试验发展支出为493.5亿元,增长17.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0%、22.3%和72.7%。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额排前5位的地区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和四川,5个地区支出额合计达到315.4亿,占各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合计的54.1%。
附表1. 1999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情况
地 区 |
地方财政科技 拨款(亿元) |
实际增长 % |
占地方财政 支出的比重% |
合 计 |
188.3 |
29.3 |
2.07 |
北 京 |
9.4 |
51.7 |
2.65 |
天 津 |
3.5 |
28.5 |
2.22 |
河 北 |
6.9 |
13.1 |
1.96 |
山 西 |
3.6 |
21.3 |
1.92 |
内 蒙 古 |
2.9 |
19.7 |
1.44 |
辽 宁 |
11.1 |
15.1 |
2.43 |
吉 林 |
4.4 |
14.7 |
1.85 |
黑 龙 江 |
7.1 |
4.4 |
2.08 |
上 海 |
10.8 |
33.6 |
1.98 |
江 苏 |
10.5 |
10.8 |
2.17 |
浙 江 |
9.5 |
32.5 |
2.75 |
安 徽 |
4.0 |
42.3 |
1.39 |
福 建 |
9.7 |
46.6 |
3.47 |
江 西 |
2.0 |
-3.9 |
0.95 |
山 东 |
12.5 |
28.9 |
2.27 |
河 南 |
6.6 |
43.8 |
1.71 |
湖 北 |
4.4 |
17.9 |
1.32 |
湖 南 |
7.5 |
100.3 |
2.4 |
广 东 |
30.2 |
72.0 |
3.13 |
广 西 |
3.6 |
24.8 |
1.61 |
海 南 |
0.56 |
-2.1 |
0.90 |
重 庆 |
2.5 |
8.7 |
1.08 |
四 川 |
6.1 |
8.4 |
1.68 |
贵 州 |
2.5 |
18.6 |
1.47 |
云 南 |
6.6 |
16.8 |
1.74 |
西 藏 |
0.4 |
79.7 |
0.67 |
陕 西 |
3.8 |
22.2 |
1.86 |
甘 肃 |
2.0 |
11.4 |
1.34 |
青 海 |
0.6 |
37.8 |
1.04 |
宁 夏 |
1.1 |
59.3 |
2.32 |
新 疆 |
2.0 |
24.2 |
1.19 |
附表2. 1999年各地区科技经费支出情况
地 区 |
科技经费 支出额(亿元) |
增 长 % |
科技活动人员 人均经费(万元) |
合 计 |
1183.0 |
13.6 |
5.0 |
东部地区 |
783.0 |
14.4 |
6.5 |
中部地区 |
216.3 |
14.2 |
3.3 |
西部地区 |
183.7 |
9.1 |
3.6 |
|
|
|
|
北 京 |
200.9 |
17.4 |
11.2 |
天 津 |
29.6 |
5.1 |
4.9 |
河 北 |
26.6 |
21.3 |
3.8 |
山 西 |
15.8 |
4.6 |
3.0 |
内 蒙 古 |
5.7 |
23.7 |
2.2 |
辽 宁 |
55.4 |
8.3 |
4.5 |
吉 林 |
19.9 |
5.7 |
3.3 |
黑 龙 江 |
23.7 |
-1.8 |
3.3 |
上 海 |
124.9 |
3.5 |
9.3 |
江 苏 |
102.5 |
12.6 |
5.0 |
浙 江 |
31.6 |
8.5 |
5.7 |
安 徽 |
24.0 |
25.8 |
3.7 |
福 建 |
17.6 |
22.6 |
5.2 |
江 西 |
11.9 |
20.8 |
2.3 |
山 东 |
85.5 |
33.7 |
4.5 |
河 南 |
32.4 |
12.4 |
2.8 |
湖 北 |
57.0 |
16.8 |
4.2 |
湖 南 |
25.9 |
28.7 |
3.2 |
广 东 |
96.3 |
18.0 |
8.3 |
广 西 |
9.4 |
3.1 |
2.4 |
海 南 |
2.7 |
54.1 |
6.3 |
重 庆 |
15.9 |
11.9 |
3.4 |
四 川 |
67.3 |
8.8 |
4.1 |
贵 州 |
7.3 |
25.1 |
2.1 |
云 南 |
12.0 |
-3.8 |
4.3 |
西 藏 |
0.3 |
0.1 |
5.4 |
陕 西 |
51.3 |
5.6 |
3.6 |
甘 肃 |
15.5 |
10.7 |
3.1 |
青 海 |
2.7 |
3.9 |
2.0 |
宁 夏 |
3.5 |
27.5 |
4.2 |
新 疆 |
7.8 |
38.1 |
3.1 |
注:本表统计范围为研究与开发机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
附表3. 1999年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
地 区 |
R&D经费 支出(亿元) |
研究与发展人员 人均R&D经费(万元) |
合 计 |
583.4 |
8.1 |
东部地区 |
388.5 |
9.9 |
中部地区 |
100.0 |
5.7 |
西部地区 |
95.0 |
6.2 |
|
|
|
北 京 |
120.4 |
13.8 |
天 津 |
12.5 |
6.4 |
河 北 |
13.6 |
6.8 |
山 西 |
7.5 |
5.2 |
内 蒙 古 |
1.8 |
2.4 |
辽 宁 |
29.4 |
6.7 |
吉 林 |
7.4 |
3.6 |
黑 龙 江 |
14.4 |
6.6 |
上 海 |
49.7 |
12.5 |
江 苏 |
43.7 |
7.8 |
浙 江 |
11.2 |
7.5 |
安 徽 |
10.6 |
5.9 |
福 建 |
9.2 |
7.2 |
江 西 |
6.1 |
4.4 |
山 东 |
31.5 |
6.8 |
河 南 |
13.4 |
4.8 |
湖 北 |
26.8 |
8.1 |
湖 南 |
11.9 |
6.0 |
广 东 |
64.0 |
14.5 |
广 西 |
2.0 |
2.7 |
海 南 |
1.3 |
13.4 |
重 庆 |
5.9 |
4.7 |
四 川 |
37.6 |
7.4 |
贵 州 |
2.9 |
5.1 |
云 南 |
5.7 |
6.0 |
西 藏 |
0.1 |
4.6 |
陕 西 |
31.2 |
6.2 |
甘 肃 |
7.4 |
4.9 |
青 海 |
0.8 |
5.2 |
宁 夏 |
0.9 |
5.8 |
新 疆 |
2.5 |
3.5 |
注:本表统计范围为研究与开发机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
指标解释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指统计年度内独立核算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运输邮电企业以及农业企事业单位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科技活动经费(含科研基建费)。包括财政拨款、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科研活动收入、国外援助、捐助和其他经费。
财政科技拨款:指统计年度内由各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的用于从事科技活动的款项。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研基建费以及其他科研事业费等。
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指统计年度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科技服务活动的实际经费支出。包括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以及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人员的劳务费、科研用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费、科研管理费、非基建投资购建的固定资产、科研基建支出以及其他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额:指统计年度内各执行单位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人员劳务费、管理费、固定资产购建费及其他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实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