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3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2023/03/15 16:08

|

Aa

字体:
|

2023315日)

 

 

  第一财经记者:

 

  请问,您如何评价今年中国经济的开局?前两月的数据显示出经济运行哪些亮点和积极变化?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非常关心,1-2月份的数据出来以后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总的来看,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稳经济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主要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生产需求回升向好。从生产来看,工业和服务业双双回升。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上年12月份为增长1.3%,回升了1.1个百分点。考虑到上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基数较高,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了4.9%,回升幅度较大。从服务业来看,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去年12月份是下降的,实现了由降转增。从服务业分行业指数来看,8个分项指数中有7个回升,说明服务业整体改善是比较明显的。从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都在改善。从消费来看,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限额以上18类商品零售额中有12类回升。从投资来看,今年的投资保持了平稳增长,1-2月份投资同比增长5.5%,比去年全年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生产需求改善对于整体经济运行好转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从就业看,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保持基本稳定。从月度看,1月份是5.5%2月份是5.6%2月份略有上升,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我们知道,在春节过后都有调换工作的需求。今年12月份之间失业率的变化,和历史相比变化幅度相对比较小。总的看,就业保持了总体稳定。从价格看,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明显较低,中国价格稳定和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1-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0.8%,也是保持总体稳定。

 

  三是经济循环逐步改善。去年由于疫情等多方面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运行循环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年以来出现明显改善。从生产端来看,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速回升。从消费端来看,18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有12类增速回升。从交通运输指标来看,前2个月货运量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增长,铁路、航空客运量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些情况都表明经济循环逐步改善。

 

  四是市场主体活力趋于增强。今年前两个月企业预期都出现了明显改善。从制造业PMI来看,2月份制造业PMI回升到52.6%,达到了近年来较高水平。同时,服务业PMI也达到了55.6%,达到了近期高点,说明市场主体发展预期改善。还有一个指标,小微企业的生产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当中,1-2月份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快于大型企业。2月份制造业PMI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已经回升到临界点以上,去年很长时间处于临界点以下。这些情况都表明企业活力、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总的看,1-2月份经济运行整体上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当然也要看到,今年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世界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主要经济体通胀问题比较突出,地缘政治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从国内来看,目前经济仍然处在初步恢复阶段,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稳定经济运行、促进经济整体好转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下阶段,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谢谢。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今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大家认为略低于预期,您怎么看?从1-2月份的经济表现来看,您认为今年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吗?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对于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大家也比较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社会上有观点认为去年基数比较低,今年增长会不会比较快,也有观点认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较多,5%左右的目标能否实现,看法不一。我们认为,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是符合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符合我国发展实际和需要。首先,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由于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为4.5%,就业压力比较大。面对这样的困难,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障了就业总体稳定。促进就业稳定,关键还是要发展经济。要推动经济稳定增长,5%左右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高于过去三年经济平均增速,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其次,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增速目标如果过低,可能导致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风险就会增加。如果经济增速目标设定过高,会导致资源要素条件比较紧张,不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5%的预期增长目标符合当前发展实际。最后,从资源要素支撑条件来看,能够支撑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5%-7%之间,设定5%的目标基本符合潜在增长水平。

 

  第二,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从国际看,今年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全球经济增长趋于下行,主要国际组织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都低于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份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2.9%,比2022年低0.5个百分点,说明世界经济增长是放缓的。还有国际通胀问题,一些主要经济体大幅加息,今年通胀水平比去年有望回落,但总的来看还是属于高通胀。高通胀情况下,一些经济体的紧缩货币政策趋势可能还会延续,这也会进一步抑制全球经济增长。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问题将加大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总量去年达到了121万亿元,当前1个百分点的增长,相当于过去几个百分点的增长,增量是非常巨大的。看绝对量,现在一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年的经济总量。所以,要实现这样的增长非常不容易。今年经济运行在逐步恢复,但是也要看到,疫情冲击的这几年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受损,还需要时间修复。加之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还比较突出,推动经济增长需要付出努力。

 

  第三,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充满信心。首先,我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物质技术基础已经非常雄厚,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完善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质还在不断提高,创新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其次,今年疫情对生产需求的抑制性作用会较大幅度消除,有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三是扩大内需政策会持续加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发布信息显示,各部门已经在筹划今年扩大内需方面相关政策,会对实现全年预期目标起到促进作用。四是党的二十大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将极大激励和振奋各方面发展信心。

 

  总的看,今年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但是也要看到,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更有信心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关键是要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做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工作,奋力实现发展预期目标。谢谢。

 

  路透社记者:

 

  刚才提到今年的发展目标,在这种背景下,您说也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从政策的角度,您觉得会有什么样的政策支撑?今年的发展,您觉得主要动力在哪儿,是消费还是投资?还是出口?请从需求的角度再给解释一下。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您主要关心今年政策。关于今年的政策,从《政府工作报告》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您都可以找到主要政策取向。具体的政策,各部门在筹划。目前来看,今年在政策上着重还是要扩大国内需求。刚才讲到,目前从国际环境来讲,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还比较多,为了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还是要把力量放在自身发展的基点上,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同时,坚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和各国的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您谈到的关于今年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目前总的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相对去年会有明显提升。疫情对于消费的抑制性因素在逐步消除,随着就业逐步恢复,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会明显改善。同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继续显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资本存量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需要加大投资。随着创新驱动的发展,在创新领域特别在科技投入还需要增加,我们还是有很大潜力。由于外部的不确定性,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去年可能会有所减弱。但总的来看,我国外贸发展的韧性还是非常强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相信外贸对增长还会起到拉动作用。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CPI小幅回升到2.1%之后,2月份又跌落至1%,其中核心CPI上涨仅为0.6%。请问,国家统计局如何看待CPI近期走势,对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是否还会延续?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确实,今年以来大家对价格问题比较关注,从整个国际情况来看,通胀水平比较高,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美国和欧元区等,通胀水平都还在6%以上。我国的价格保持了总体稳定,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看,CPI价格同比上涨1.5%,保持温和上涨。从1-2月份的变化来看,1月份同比上涨2.1%2月份回落到1%,这种价格变化主要由于春节错月的影响。去年春节影响主要是在2月份,今年春节主要是在1月份。随着春节节后市场需求季节性回落,2月份CPI环比由上月的上涨转为下降,同比涨幅回落,从结构上来看,食品中的猪肉、鲜菜价格环比下降幅度都比较大。同比变化是由于春节错月的影响。

 

  从价格走势来看,随着国内需求的逐步改善,对相关价格的拉动可能会有所增强。从国际因素来看,国际输入性因素比去年有所降低,但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高位,还会对国内有一定的输入性影响。尽管有这样一些压力,但是全年保持价格总体稳定还是有很好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比较充裕。目前猪肉产能处于合理水平,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二是能源供应有保障。去年国际能源价格波动比较大,我们主体能源是煤炭,去年有效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稳定了能源价格。近些年,石油、天然气增产比较明显,我国能源自给率在80%以上,这些都有利于稳定能源价格。三是工业消费品、服务供给比较充裕。总的看,在保供稳价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失业率,您说过现在失业率上升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如果不考虑季节性因素的话,您是如何看待失业率的前景?第二是今天人民银行增加了对于经济的贷款率,这样做是否因为政府认为经济现在需要更多货币的流动性?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去年就业压力比较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稳就业措施,去年12月份失业率降到了5.5%。从数据来看,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月份比1月份略有上升,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大家也比较关注今年就业形势。未来,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有非常好的条件和基础。

 

  一是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国内需求有望逐步扩大,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二是服务业恢复对就业带动大。1-2月份的数据显示,服务业恢复加快,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服务业就业容量比较大,服务业逐步恢复也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三是今年扩大就业政策力度会加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新增就业1200万,比去年增加,稳就业政策力度也在提升。四是近年在推动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随着整体经济的好转,创业创新加快,新的就业形态也会持续增加,为就业稳定提供新的支撑。

 

  第二,关于您提到的信贷方面的情况。当前经济运行正在逐步恢复,企业资金需求较多,我们会积极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正常融资需要的同时,也会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这些都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2.6%,较上月上升了2.5个百分点,创下了130个月的新高,制造业景气水平不断地继续上升。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趋势?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过程中今年将如何发力?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一。经过长期的积累,我国制造业规模比较大、体系比较全、竞争力较强。去年,由于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制造业企业预期有所波动,去年四季度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从今年的情况看,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国内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预期改善,就像您刚才讲到的,2月份制造业PMI已经回升到了52.6%,说明企业的预期在好转,也表明经济企稳回升是有很好的微观基础支撑的。

 

  从下阶段来看,制造业预期会保持总体稳定。今年经济有望整体好转,市场需求会扩大,带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今年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会加大。这些年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是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方面、信贷方面积极支持制造业发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一直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8.1%,高技术制造业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升级态势比较明显。从这些情况来看,今年企业预期会保持总体稳定。

 

  关于您谈到的未来制造强国怎么发展,关键还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制造业生产等还面临一些薄弱环节,通过创新驱动补强生产、销售、研发方面的短板,我们还要下更大的功夫。谢谢。

 

  俄通塔斯社记者:

 

  正处在世界百年之大变局,为了避免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影响,达成发展的目标,中国会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在比较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市场是否仍然会给别的国家包括俄罗斯提供比较好的发展机会?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您关心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推进新发展格局,首先要推进国内大循环,要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来畅通国内大循环。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市场潜力非常巨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未来增长的重要支撑。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高质量供给不足。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满足市场需要,是我们要持续努力的。在推进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我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还要走开放道路。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与世界各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我们将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合作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前两个月的消费数据?对于未来一段时间消费趋势有何预判?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消费的改善和回升。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实现了由降转增的变化,说明消费市场活力在回升。具体来看,消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接触型消费、服务消费回升比较明显。随着疫情对消费场景的限制消除,加上今年一二月份正逢我国春节,居民出行旅游、文化娱乐消费明显恢复。春节期间,旅客发送量增长了71.2%,国内游客出游人次增长23.1%,旅行社及相关行业收入均出现大幅增长。春节餐饮活动明显增加,1-2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较大幅度的回升。

 

  二是商品零售多数改善。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类别中,有12类比上年12月回升,其中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比如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增速都保持较快增长。

 

  三是实体店零售明显改善。1-2月份,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中,百货店零售增长5.5%,明显好于去年。与此同时,网上零售保持稳定增长。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3%

 

  这些情况表明,消费回升态势增强。从后期走势看,消费回升向好值得期待,主要有:一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二是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会逐步增强。同时,疫情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会逐步消除,这些都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三是今年在扩大消费方面政策还会持续发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相关部门在积极推进,各地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消费增长。总的看,全年消费恢复向好有很多有利条件。谢谢。

 

  浙报集团潮新闻记者:

 

  问一个关于房地产的问题。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从1-2月份的数据来看没有明显的起色,请问您怎么评价这种表现?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房地产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房地产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增长。房地产在整个经济中地位重要,上下游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一些头部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出现了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住房交付困难的问题。对此,中央高度重视,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出台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去年保交楼政策对民生保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年来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随着经济转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销售降幅明显收窄。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了3.6%,降幅比去年全年大幅收窄;商品房销售额下降0.1%,也明显收窄。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开工、投资方面也在改善。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7%,去年全年为下降10%。总的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处在调整阶段,后期随着经济逐步改善,市场预期转好,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谢谢。

 

  中宏网记者: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外贸开局平稳,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中国对东盟进出口保持增长,但是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出口出现下降。请问,对今年前两个月的外贸数据如何评价?如何预判今年的外贸走势?相比去年,今年外贸对稳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对于外贸问题大家比较关注。去年我国外贸保持较好增长,在复杂困难的局面下,进出口突破了40万亿元,达到42.1万亿元,同比增长7.7%,贸易规模又创新高。从今年看,外需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前面也讲到了,世界经济增长比去年有所趋缓,外部需求趋于减弱。近期,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都处在临界点以下,外需的变化,不可避免对我们的进出口造成一定影响。1-2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8%

 

  尽管面临很大压力,但外贸促稳提质有不少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外贸增长建立在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较强生产能力基础上。前几年,受疫情冲击影响,防疫物资、消费电子产品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我国产业体系比较完整,调整能力比较强,我们很快调整产能,适应了外部需求变化,带动了外贸高增长,这些是外贸最重要的基础。二是我们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效果不断显现。去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9.4%,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保持较快增长,对于稳定外贸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今年的情况看,前两个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0.1%,其中出口增长15.2%,有利于外贸稳定。三是外贸新动能逐步增强。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速度非常快,未来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贸易可能成为外贸新的增长点。

 

  综合这些因素,全年实现外贸增长有一定挑战,但也有很多有利条件,我们对外贸促稳提质发展充满信心。谢谢。

 

2023315日)

 

 

  第一财经记者:

 

  请问,您如何评价今年中国经济的开局?前两月的数据显示出经济运行哪些亮点和积极变化?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非常关心,1-2月份的数据出来以后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总的来看,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稳经济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主要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生产需求回升向好。从生产来看,工业和服务业双双回升。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上年12月份为增长1.3%,回升了1.1个百分点。考虑到上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基数较高,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了4.9%,回升幅度较大。从服务业来看,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去年12月份是下降的,实现了由降转增。从服务业分行业指数来看,8个分项指数中有7个回升,说明服务业整体改善是比较明显的。从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都在改善。从消费来看,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限额以上18类商品零售额中有12类回升。从投资来看,今年的投资保持了平稳增长,1-2月份投资同比增长5.5%,比去年全年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生产需求改善对于整体经济运行好转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从就业看,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保持基本稳定。从月度看,1月份是5.5%2月份是5.6%2月份略有上升,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我们知道,在春节过后都有调换工作的需求。今年12月份之间失业率的变化,和历史相比变化幅度相对比较小。总的看,就业保持了总体稳定。从价格看,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明显较低,中国价格稳定和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1-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0.8%,也是保持总体稳定。

 

  三是经济循环逐步改善。去年由于疫情等多方面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运行循环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年以来出现明显改善。从生产端来看,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速回升。从消费端来看,18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有12类增速回升。从交通运输指标来看,前2个月货运量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增长,铁路、航空客运量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些情况都表明经济循环逐步改善。

 

  四是市场主体活力趋于增强。今年前两个月企业预期都出现了明显改善。从制造业PMI来看,2月份制造业PMI回升到52.6%,达到了近年来较高水平。同时,服务业PMI也达到了55.6%,达到了近期高点,说明市场主体发展预期改善。还有一个指标,小微企业的生产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当中,1-2月份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快于大型企业。2月份制造业PMI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已经回升到临界点以上,去年很长时间处于临界点以下。这些情况都表明企业活力、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总的看,1-2月份经济运行整体上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当然也要看到,今年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世界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主要经济体通胀问题比较突出,地缘政治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从国内来看,目前经济仍然处在初步恢复阶段,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稳定经济运行、促进经济整体好转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下阶段,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谢谢。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今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大家认为略低于预期,您怎么看?从1-2月份的经济表现来看,您认为今年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吗?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对于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大家也比较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社会上有观点认为去年基数比较低,今年增长会不会比较快,也有观点认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较多,5%左右的目标能否实现,看法不一。我们认为,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是符合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符合我国发展实际和需要。首先,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由于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为4.5%,就业压力比较大。面对这样的困难,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障了就业总体稳定。促进就业稳定,关键还是要发展经济。要推动经济稳定增长,5%左右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高于过去三年经济平均增速,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其次,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增速目标如果过低,可能导致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风险就会增加。如果经济增速目标设定过高,会导致资源要素条件比较紧张,不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5%的预期增长目标符合当前发展实际。最后,从资源要素支撑条件来看,能够支撑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5%-7%之间,设定5%的目标基本符合潜在增长水平。

 

  第二,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从国际看,今年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全球经济增长趋于下行,主要国际组织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都低于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份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2.9%,比2022年低0.5个百分点,说明世界经济增长是放缓的。还有国际通胀问题,一些主要经济体大幅加息,今年通胀水平比去年有望回落,但总的来看还是属于高通胀。高通胀情况下,一些经济体的紧缩货币政策趋势可能还会延续,这也会进一步抑制全球经济增长。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问题将加大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总量去年达到了121万亿元,当前1个百分点的增长,相当于过去几个百分点的增长,增量是非常巨大的。看绝对量,现在一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年的经济总量。所以,要实现这样的增长非常不容易。今年经济运行在逐步恢复,但是也要看到,疫情冲击的这几年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受损,还需要时间修复。加之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还比较突出,推动经济增长需要付出努力。

 

  第三,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充满信心。首先,我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物质技术基础已经非常雄厚,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完善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质还在不断提高,创新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其次,今年疫情对生产需求的抑制性作用会较大幅度消除,有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三是扩大内需政策会持续加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发布信息显示,各部门已经在筹划今年扩大内需方面相关政策,会对实现全年预期目标起到促进作用。四是党的二十大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将极大激励和振奋各方面发展信心。

 

  总的看,今年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但是也要看到,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更有信心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关键是要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做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工作,奋力实现发展预期目标。谢谢。

 

  路透社记者:

 

  刚才提到今年的发展目标,在这种背景下,您说也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从政策的角度,您觉得会有什么样的政策支撑?今年的发展,您觉得主要动力在哪儿,是消费还是投资?还是出口?请从需求的角度再给解释一下。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您主要关心今年政策。关于今年的政策,从《政府工作报告》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您都可以找到主要政策取向。具体的政策,各部门在筹划。目前来看,今年在政策上着重还是要扩大国内需求。刚才讲到,目前从国际环境来讲,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还比较多,为了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还是要把力量放在自身发展的基点上,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同时,坚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和各国的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您谈到的关于今年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目前总的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相对去年会有明显提升。疫情对于消费的抑制性因素在逐步消除,随着就业逐步恢复,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会明显改善。同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继续显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资本存量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需要加大投资。随着创新驱动的发展,在创新领域特别在科技投入还需要增加,我们还是有很大潜力。由于外部的不确定性,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去年可能会有所减弱。但总的来看,我国外贸发展的韧性还是非常强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相信外贸对增长还会起到拉动作用。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CPI小幅回升到2.1%之后,2月份又跌落至1%,其中核心CPI上涨仅为0.6%。请问,国家统计局如何看待CPI近期走势,对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是否还会延续?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确实,今年以来大家对价格问题比较关注,从整个国际情况来看,通胀水平比较高,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美国和欧元区等,通胀水平都还在6%以上。我国的价格保持了总体稳定,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看,CPI价格同比上涨1.5%,保持温和上涨。从1-2月份的变化来看,1月份同比上涨2.1%2月份回落到1%,这种价格变化主要由于春节错月的影响。去年春节影响主要是在2月份,今年春节主要是在1月份。随着春节节后市场需求季节性回落,2月份CPI环比由上月的上涨转为下降,同比涨幅回落,从结构上来看,食品中的猪肉、鲜菜价格环比下降幅度都比较大。同比变化是由于春节错月的影响。

 

  从价格走势来看,随着国内需求的逐步改善,对相关价格的拉动可能会有所增强。从国际因素来看,国际输入性因素比去年有所降低,但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高位,还会对国内有一定的输入性影响。尽管有这样一些压力,但是全年保持价格总体稳定还是有很好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比较充裕。目前猪肉产能处于合理水平,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二是能源供应有保障。去年国际能源价格波动比较大,我们主体能源是煤炭,去年有效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稳定了能源价格。近些年,石油、天然气增产比较明显,我国能源自给率在80%以上,这些都有利于稳定能源价格。三是工业消费品、服务供给比较充裕。总的看,在保供稳价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失业率,您说过现在失业率上升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如果不考虑季节性因素的话,您是如何看待失业率的前景?第二是今天人民银行增加了对于经济的贷款率,这样做是否因为政府认为经济现在需要更多货币的流动性?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去年就业压力比较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稳就业措施,去年12月份失业率降到了5.5%。从数据来看,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月份比1月份略有上升,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大家也比较关注今年就业形势。未来,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有非常好的条件和基础。

 

  一是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国内需求有望逐步扩大,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二是服务业恢复对就业带动大。1-2月份的数据显示,服务业恢复加快,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服务业就业容量比较大,服务业逐步恢复也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三是今年扩大就业政策力度会加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新增就业1200万,比去年增加,稳就业政策力度也在提升。四是近年在推动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随着整体经济的好转,创业创新加快,新的就业形态也会持续增加,为就业稳定提供新的支撑。

 

  第二,关于您提到的信贷方面的情况。当前经济运行正在逐步恢复,企业资金需求较多,我们会积极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正常融资需要的同时,也会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这些都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2.6%,较上月上升了2.5个百分点,创下了130个月的新高,制造业景气水平不断地继续上升。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趋势?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过程中今年将如何发力?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一。经过长期的积累,我国制造业规模比较大、体系比较全、竞争力较强。去年,由于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制造业企业预期有所波动,去年四季度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从今年的情况看,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国内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预期改善,就像您刚才讲到的,2月份制造业PMI已经回升到了52.6%,说明企业的预期在好转,也表明经济企稳回升是有很好的微观基础支撑的。

 

  从下阶段来看,制造业预期会保持总体稳定。今年经济有望整体好转,市场需求会扩大,带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今年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会加大。这些年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是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方面、信贷方面积极支持制造业发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一直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8.1%,高技术制造业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升级态势比较明显。从这些情况来看,今年企业预期会保持总体稳定。

 

  关于您谈到的未来制造强国怎么发展,关键还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制造业生产等还面临一些薄弱环节,通过创新驱动补强生产、销售、研发方面的短板,我们还要下更大的功夫。谢谢。

 

  俄通塔斯社记者:

 

  正处在世界百年之大变局,为了避免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影响,达成发展的目标,中国会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在比较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市场是否仍然会给别的国家包括俄罗斯提供比较好的发展机会?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您关心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推进新发展格局,首先要推进国内大循环,要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来畅通国内大循环。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市场潜力非常巨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未来增长的重要支撑。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高质量供给不足。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满足市场需要,是我们要持续努力的。在推进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我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还要走开放道路。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与世界各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我们将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合作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前两个月的消费数据?对于未来一段时间消费趋势有何预判?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消费的改善和回升。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实现了由降转增的变化,说明消费市场活力在回升。具体来看,消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接触型消费、服务消费回升比较明显。随着疫情对消费场景的限制消除,加上今年一二月份正逢我国春节,居民出行旅游、文化娱乐消费明显恢复。春节期间,旅客发送量增长了71.2%,国内游客出游人次增长23.1%,旅行社及相关行业收入均出现大幅增长。春节餐饮活动明显增加,1-2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较大幅度的回升。

 

  二是商品零售多数改善。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类别中,有12类比上年12月回升,其中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比如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增速都保持较快增长。

 

  三是实体店零售明显改善。1-2月份,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中,百货店零售增长5.5%,明显好于去年。与此同时,网上零售保持稳定增长。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3%

 

  这些情况表明,消费回升态势增强。从后期走势看,消费回升向好值得期待,主要有:一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二是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会逐步增强。同时,疫情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会逐步消除,这些都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三是今年在扩大消费方面政策还会持续发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相关部门在积极推进,各地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消费增长。总的看,全年消费恢复向好有很多有利条件。谢谢。

 

  浙报集团潮新闻记者:

 

  问一个关于房地产的问题。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从1-2月份的数据来看没有明显的起色,请问您怎么评价这种表现?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房地产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房地产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增长。房地产在整个经济中地位重要,上下游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一些头部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出现了问题,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住房交付困难的问题。对此,中央高度重视,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出台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去年保交楼政策对民生保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年来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随着经济转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销售降幅明显收窄。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了3.6%,降幅比去年全年大幅收窄;商品房销售额下降0.1%,也明显收窄。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开工、投资方面也在改善。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7%,去年全年为下降10%。总的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处在调整阶段,后期随着经济逐步改善,市场预期转好,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谢谢。

 

  中宏网记者: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外贸开局平稳,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中国对东盟进出口保持增长,但是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出口出现下降。请问,对今年前两个月的外贸数据如何评价?如何预判今年的外贸走势?相比去年,今年外贸对稳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对于外贸问题大家比较关注。去年我国外贸保持较好增长,在复杂困难的局面下,进出口突破了40万亿元,达到42.1万亿元,同比增长7.7%,贸易规模又创新高。从今年看,外需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前面也讲到了,世界经济增长比去年有所趋缓,外部需求趋于减弱。近期,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都处在临界点以下,外需的变化,不可避免对我们的进出口造成一定影响。1-2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8%

 

  尽管面临很大压力,但外贸促稳提质有不少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外贸增长建立在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较强生产能力基础上。前几年,受疫情冲击影响,防疫物资、消费电子产品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我国产业体系比较完整,调整能力比较强,我们很快调整产能,适应了外部需求变化,带动了外贸高增长,这些是外贸最重要的基础。二是我们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效果不断显现。去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9.4%,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保持较快增长,对于稳定外贸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今年的情况看,前两个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0.1%,其中出口增长15.2%,有利于外贸稳定。三是外贸新动能逐步增强。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速度非常快,未来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贸易可能成为外贸新的增长点。

 

  综合这些因素,全年实现外贸增长有一定挑战,但也有很多有利条件,我们对外贸促稳提质发展充满信心。谢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