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住户调查(18)

2023/10/09 12:00

|

Aa

字体:
|

  1 问:住户调查包括哪些内容?国家统计局是如何开展住户调查的?

 

  答:住户调查是以住户及其家庭成员为调查对象的数据搜集方法,因调查对象群体庞大,一般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组织实施。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住户调查主要包括:城乡居民的收支和生活状况、农民工监测调查、农民工市民化监测调查、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和农户固定资产投资调查等。住户调查如何开展,以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为例简要说明。

 

  第一,调查户是如何抽选的。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将所有人口按常住地纳入调查范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市、区)抽选确定了约2000个调查县(市、区)内的16万调查户。这个调查规模可以使全国居民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抽样误差控制在1%以内。

 

  第二,调查数据是如何采集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基础数据来源于调查户记账(包括纸质记账和电子记账)以及调查人员入户访问。调查户要将每天发生的现金和实物收支情况,比如工资、奖金、福利、津贴、出售农产品、购买商品、自产自用等信息,逐项登记。记账时,调查户要一项一项分开记清所有收支项目的数量、单位、金额。对于实物收入和消费,要按规定方法折算成现金收入和支出。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民生状况等资料由调查人员入户访问,使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

 

  每季度末,调查人员对调查户的记账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编码、录入、审核,并直接上报国家统计局,由国家统计局直接汇总计算出全国居民的主要收支数据。

 

  第三,调查结果是如何使用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时汇总发布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重要民生数据,为客观监测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好地满足研究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城乡低保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也为解决低收入困难家庭申请专项救助、调整民事赔偿标准等民生问题服务。

 

  2 问:怎样查找居民收支等数据?

 

  答: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按季发布,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季度新闻稿(具体发布时点请参考《国家统计局主要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和国家统计数据发布库查找;包括居民收支状况在内的其他居民生活情况数据还可以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住户调查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数据发布库等渠道查找。

 

  3 问:国家统计局在统计工资性收入时,是使用税前工资收入,还是扣除四险一金后的个人实际税收收入?

 

  答: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统计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其统计口径为包含个人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等的应发收入。

 

  4 问:住户调查中的转移性收入和转移性支出具体包括哪些?转移净收入的公式是什么?

 

  答:住户调查中的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惠农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报销医疗费、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以及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

 

  转移性支出指调查户对国家、单位、住户或个人的经常性或义务性转移支付。包括缴纳的税款、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支出以及其他经常转移支出等。

 

  在可支配收入中: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5 问:如何统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量?

 

  答:居民人均食品消费量来源于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基础数据主要使用记账方式采集,调查户每日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的日记账本和记账要求将日常购买的食品消费数量记录下来。如果是农户,还要再加上农户自产自用的食品,这些基础数据经过审核后上报至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通过统一的数据处理程序加权超级汇总。其中,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是指居民在家消费的所有粮、油、菜、肉、蛋、奶、水产品等食品,在外饮食消费的食品一般记录在“在外饮食”项目中,但只记录消费金额,不记录消费数量。

 

  6 问:统计年鉴中居民消费支出与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区别在哪里?

 

  答:住户调查中居民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共八大类。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现金消费支出,也包括实物消费支出。

 

  实物消费支出主要指居民从单位或雇主、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获得的实物产品和服务,如单位免费或低价提供的工作餐,政府免费或低价给低保户提供的住宿,过年过节慰问居民时发放的米面等。实物消费支出还包括居民自产自用的产品和服务,如居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的蔬菜、自己养殖的鸡鸭等。

 

  7 问:全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中的“奶类”具体包含哪些品类?是否有折算成原奶计算?

 

  答:全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中的奶类包括鲜奶、酸奶、奶粉以及其他奶制品。不包括豆奶、代乳粉、糕干粉等以粮食或豆类为主加工的制品,也不包含奶量很低的各种加工品,例如果奶饮料、酸奶饮料等。计算时没有折算成原奶。

 

  8 问: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的划分标准是什么?相关数据如何查找?

 

  答: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为中间偏上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自2013年起,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是居民按照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可通过国家数据发布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住户调查年鉴》等方式直接查询相关数据。

 

  9 问:生活性借贷款利息支出的口径是什么?包括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吗?

 

  答:生活贷款利息支出包括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和其他生活贷款利息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指住户由于购买住房向金融机构贷款所支付的利息;其他生活贷款利息支出指住户由于向金融机构申请汽车贷款、教育贷款以及其他消费贷款而支付的利息。

 

  10 问:住户调查中居民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计算使用的什么方法?

 

  答: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指现住房产权为自有住房(含自建、自购住房等)的住户为自身消费提供住房服务的折算价值扣除折旧后得到的净租金。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的计算方法为:自有住房年度折算净租金=自有住房年度折算租金–购建房年度分摊成本。自有住房年度折算租金主要是依据自有住房的市场估值和使用年限进行折算,而购建房年度分摊成本是按照购建房的价格和相应的年折旧率进行计算。由于大多数的农村区域并不存在住房交易市场,难以对其进行估值,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针对城镇居民计算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需要注意,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是一种实物收入。

 

  11 问: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如何测算的?

 

  答: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根据每一调查户的住房建筑面积,加权汇总得出调查户的总建筑面积,再除以调查户的加权汇总人口。该面积是当年城镇居民实际居住的住房面积,无论该住房是何种房屋来源,均统计在内。

 

  12 问:怎样理解基尼系数?全国居民基尼系数怎么查找?

 

  答: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间收入差距的综合指标。该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20世纪初提出。社会中每个人的收入都一样、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是0。全社会的收入都集中于1个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是1。现实生活中,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发生。每个人的收入有多有少,差距大时,基尼系数就高,差距小时,基尼系数就低。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即收入分布曲线计算的。

 

  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能预报、预警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组织或教科书给出最适合的基尼系数标准。通常而言,与面积或人口较小的国家相比,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国家的基尼系数会高一些;经济处于起步阶段或工业化前期的国家,基尼系数要大一些;而发达经济体特别是实施高福利政策国家的基尼系数要小一些。

 

  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国家统计数据发布库”(http://data.stats.gov.cn/)查询。

 

  13 问:农村家庭中在城镇地区常住的子女,给家中寄送的钱如何统计?

 

  答:住户的概念不等同于家庭,如果子女在城镇地区常住,那么在农村住户中就不包括该子女了,这个在城镇生活的子女应作为一个城镇的住户进行处理。

 

  举例说明:假如一户农村家庭,儿子去城市务工,长期在城市居住,月工资收入为4000元,每月给家里的父母寄1000元。那么,寄给农村父母的1000元,应该作为农村父母的赡养收入记在转移性收入中。子女的4000元收入是其工资性收入,给农村父母的1000元作为转移性支出,将从子女的可支配收入中扣除。

 

  14 问:历史上贫困标准经历了几次变化?在哪儿查询?

 

  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贫困标准也会提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共采用过三条不同生活水平的贫困标准。分别是“1978年标准”、“2008年标准”和“2010年标准”。

 

  “1978年标准”是一条低水平的生存标准,按1978年价格为每人每年100元。该标准基本能保证每人每天2100大卡热量,但食物质量较差,主食中粗粮比重较高,副食中肉蛋比重很低,只能勉强果腹。

 

  “2008年标准”是一条基本温饱标准,按2008年价格为每人每年1196元。该标准在“1978年标准”基础上,适当扩展非食物消费支出,基本保证实现“有吃、有穿”。

 

  “2010年标准”是一条稳定温饱标准,按2010年价格为每人每年生活水平2300元。该标准与“两不愁、三保障”相结合,是农村居民跨入小康的门槛,能满足“吃饱、适当吃好”的稳定温饱需求,还能满足基本衣着、用品、水电、交通通讯等非食物需求,并能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到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10年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由于物价水平变化,同一标准在不同年份需要进行年度调整,以确保其代表的生活水平不变。获取农村贫困标准数据可以查阅《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15 问:历年贫困发生率是怎么计算的?

 

  答:贫困发生率也称贫困人口比重指数,指生活在贫困标准以下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会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公布。

 

  国家统计局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按照全国统一的贫困标准,使用分户收入和消费数据,先分省计算生活在贫困标准以下的人口比重,即分省贫困发生率。然后推算出分省贫困人口和全国贫困人口。根据全国贫困人口占全部农村人口的比重,进而测算出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

 

  16 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范围是什么?

 

  答: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农民工调查包括,一是2008年建立的农民工监测调查,从输出地农村的角度反映农民工的规模、流向和分布;二是2015年建立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化监测调查(简称农民工市民化调查),从输入地城镇的角度反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现状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

 

  农民工监测调查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就业、收支、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以省为总体,按照科学抽样方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区抽取约8600个村、8.6万户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入户访问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调查。

 

  农民工市民化调查反映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生活、居住状况和社会融合等基本情况,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地域,按照科学抽样方法抽取了4万户进城农民工样本,由调查员使用手持电子采集终端(PAD),直接入户面访,每年10月开展年度一次性调查。

 

  17 问:在统计时,农民工收入是纳入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答:农民工群体并没有简单归为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居民。判断居民的城乡属性主要是看居民是城镇还是农村的常住成员,按照《国家统计局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中的规定,判定常住成员的标准有三个:1.过去三个月或未来三个月居住时间超过一个半月的人;2.在外居住在工棚、集体宿舍、工作场所、帐篷船屋等且每月都回本住宅居住的人;3.本住户供养的在校学生。因此,若该农民工是城镇地区的常住成员,属于城镇居民,其收入纳入城镇居民收入;若该农民工是农村地区的常住成员,属于农村居民,其收入纳入农村居民收入。

 

  18 问:农民工数据如何发布?

 

  答:国家统计局每年4月通过官网发布《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全面反映上年农民工规模、流动、分布,以及进城农民工住房、随迁子女教育、享受公共服务等情况。国家统计局季度发布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情况,年度发布农民工规模和月均收入。

 

  1 问:住户调查包括哪些内容?国家统计局是如何开展住户调查的?

 

  答:住户调查是以住户及其家庭成员为调查对象的数据搜集方法,因调查对象群体庞大,一般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组织实施。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住户调查主要包括:城乡居民的收支和生活状况、农民工监测调查、农民工市民化监测调查、农村贫困监测调查和农户固定资产投资调查等。住户调查如何开展,以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为例简要说明。

 

  第一,调查户是如何抽选的。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将所有人口按常住地纳入调查范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市、区)抽选确定了约2000个调查县(市、区)内的16万调查户。这个调查规模可以使全国居民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抽样误差控制在1%以内。

 

  第二,调查数据是如何采集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基础数据来源于调查户记账(包括纸质记账和电子记账)以及调查人员入户访问。调查户要将每天发生的现金和实物收支情况,比如工资、奖金、福利、津贴、出售农产品、购买商品、自产自用等信息,逐项登记。记账时,调查户要一项一项分开记清所有收支项目的数量、单位、金额。对于实物收入和消费,要按规定方法折算成现金收入和支出。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民生状况等资料由调查人员入户访问,使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

 

  每季度末,调查人员对调查户的记账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编码、录入、审核,并直接上报国家统计局,由国家统计局直接汇总计算出全国居民的主要收支数据。

 

  第三,调查结果是如何使用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时汇总发布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重要民生数据,为客观监测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好地满足研究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城乡低保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也为解决低收入困难家庭申请专项救助、调整民事赔偿标准等民生问题服务。

 

  2 问:怎样查找居民收支等数据?

 

  答: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按季发布,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季度新闻稿(具体发布时点请参考《国家统计局主要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和国家统计数据发布库查找;包括居民收支状况在内的其他居民生活情况数据还可以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住户调查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数据发布库等渠道查找。

 

  3 问:国家统计局在统计工资性收入时,是使用税前工资收入,还是扣除四险一金后的个人实际税收收入?

 

  答: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统计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其统计口径为包含个人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等的应发收入。

 

  4 问:住户调查中的转移性收入和转移性支出具体包括哪些?转移净收入的公式是什么?

 

  答:住户调查中的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惠农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报销医疗费、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以及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

 

  转移性支出指调查户对国家、单位、住户或个人的经常性或义务性转移支付。包括缴纳的税款、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支出以及其他经常转移支出等。

 

  在可支配收入中: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5 问:如何统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量?

 

  答:居民人均食品消费量来源于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基础数据主要使用记账方式采集,调查户每日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的日记账本和记账要求将日常购买的食品消费数量记录下来。如果是农户,还要再加上农户自产自用的食品,这些基础数据经过审核后上报至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通过统一的数据处理程序加权超级汇总。其中,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是指居民在家消费的所有粮、油、菜、肉、蛋、奶、水产品等食品,在外饮食消费的食品一般记录在“在外饮食”项目中,但只记录消费金额,不记录消费数量。

 

  6 问:统计年鉴中居民消费支出与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区别在哪里?

 

  答:住户调查中居民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共八大类。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现金消费支出,也包括实物消费支出。

 

  实物消费支出主要指居民从单位或雇主、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获得的实物产品和服务,如单位免费或低价提供的工作餐,政府免费或低价给低保户提供的住宿,过年过节慰问居民时发放的米面等。实物消费支出还包括居民自产自用的产品和服务,如居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的蔬菜、自己养殖的鸡鸭等。

 

  7 问:全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中的“奶类”具体包含哪些品类?是否有折算成原奶计算?

 

  答:全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中的奶类包括鲜奶、酸奶、奶粉以及其他奶制品。不包括豆奶、代乳粉、糕干粉等以粮食或豆类为主加工的制品,也不包含奶量很低的各种加工品,例如果奶饮料、酸奶饮料等。计算时没有折算成原奶。

 

  8 问: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的划分标准是什么?相关数据如何查找?

 

  答: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为中间偏上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自2013年起,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是居民按照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可通过国家数据发布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住户调查年鉴》等方式直接查询相关数据。

 

  9 问:生活性借贷款利息支出的口径是什么?包括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吗?

 

  答:生活贷款利息支出包括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和其他生活贷款利息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指住户由于购买住房向金融机构贷款所支付的利息;其他生活贷款利息支出指住户由于向金融机构申请汽车贷款、教育贷款以及其他消费贷款而支付的利息。

 

  10 问:住户调查中居民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计算使用的什么方法?

 

  答: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指现住房产权为自有住房(含自建、自购住房等)的住户为自身消费提供住房服务的折算价值扣除折旧后得到的净租金。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的计算方法为:自有住房年度折算净租金=自有住房年度折算租金–购建房年度分摊成本。自有住房年度折算租金主要是依据自有住房的市场估值和使用年限进行折算,而购建房年度分摊成本是按照购建房的价格和相应的年折旧率进行计算。由于大多数的农村区域并不存在住房交易市场,难以对其进行估值,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针对城镇居民计算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需要注意,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是一种实物收入。

 

  11 问: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如何测算的?

 

  答: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根据每一调查户的住房建筑面积,加权汇总得出调查户的总建筑面积,再除以调查户的加权汇总人口。该面积是当年城镇居民实际居住的住房面积,无论该住房是何种房屋来源,均统计在内。

 

  12 问:怎样理解基尼系数?全国居民基尼系数怎么查找?

 

  答: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间收入差距的综合指标。该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20世纪初提出。社会中每个人的收入都一样、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是0。全社会的收入都集中于1个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是1。现实生活中,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发生。每个人的收入有多有少,差距大时,基尼系数就高,差距小时,基尼系数就低。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即收入分布曲线计算的。

 

  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能预报、预警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组织或教科书给出最适合的基尼系数标准。通常而言,与面积或人口较小的国家相比,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国家的基尼系数会高一些;经济处于起步阶段或工业化前期的国家,基尼系数要大一些;而发达经济体特别是实施高福利政策国家的基尼系数要小一些。

 

  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国家统计数据发布库”(http://data.stats.gov.cn/)查询。

 

  13 问:农村家庭中在城镇地区常住的子女,给家中寄送的钱如何统计?

 

  答:住户的概念不等同于家庭,如果子女在城镇地区常住,那么在农村住户中就不包括该子女了,这个在城镇生活的子女应作为一个城镇的住户进行处理。

 

  举例说明:假如一户农村家庭,儿子去城市务工,长期在城市居住,月工资收入为4000元,每月给家里的父母寄1000元。那么,寄给农村父母的1000元,应该作为农村父母的赡养收入记在转移性收入中。子女的4000元收入是其工资性收入,给农村父母的1000元作为转移性支出,将从子女的可支配收入中扣除。

 

  14 问:历史上贫困标准经历了几次变化?在哪儿查询?

 

  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贫困标准也会提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共采用过三条不同生活水平的贫困标准。分别是“1978年标准”、“2008年标准”和“2010年标准”。

 

  “1978年标准”是一条低水平的生存标准,按1978年价格为每人每年100元。该标准基本能保证每人每天2100大卡热量,但食物质量较差,主食中粗粮比重较高,副食中肉蛋比重很低,只能勉强果腹。

 

  “2008年标准”是一条基本温饱标准,按2008年价格为每人每年1196元。该标准在“1978年标准”基础上,适当扩展非食物消费支出,基本保证实现“有吃、有穿”。

 

  “2010年标准”是一条稳定温饱标准,按2010年价格为每人每年生活水平2300元。该标准与“两不愁、三保障”相结合,是农村居民跨入小康的门槛,能满足“吃饱、适当吃好”的稳定温饱需求,还能满足基本衣着、用品、水电、交通通讯等非食物需求,并能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到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10年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由于物价水平变化,同一标准在不同年份需要进行年度调整,以确保其代表的生活水平不变。获取农村贫困标准数据可以查阅《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15 问:历年贫困发生率是怎么计算的?

 

  答:贫困发生率也称贫困人口比重指数,指生活在贫困标准以下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会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公布。

 

  国家统计局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按照全国统一的贫困标准,使用分户收入和消费数据,先分省计算生活在贫困标准以下的人口比重,即分省贫困发生率。然后推算出分省贫困人口和全国贫困人口。根据全国贫困人口占全部农村人口的比重,进而测算出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

 

  16 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范围是什么?

 

  答: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农民工调查包括,一是2008年建立的农民工监测调查,从输出地农村的角度反映农民工的规模、流向和分布;二是2015年建立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化监测调查(简称农民工市民化调查),从输入地城镇的角度反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现状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

 

  农民工监测调查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就业、收支、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以省为总体,按照科学抽样方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区抽取约8600个村、8.6万户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入户访问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调查。

 

  农民工市民化调查反映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生活、居住状况和社会融合等基本情况,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地域,按照科学抽样方法抽取了4万户进城农民工样本,由调查员使用手持电子采集终端(PAD),直接入户面访,每年10月开展年度一次性调查。

 

  17 问:在统计时,农民工收入是纳入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答:农民工群体并没有简单归为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居民。判断居民的城乡属性主要是看居民是城镇还是农村的常住成员,按照《国家统计局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中的规定,判定常住成员的标准有三个:1.过去三个月或未来三个月居住时间超过一个半月的人;2.在外居住在工棚、集体宿舍、工作场所、帐篷船屋等且每月都回本住宅居住的人;3.本住户供养的在校学生。因此,若该农民工是城镇地区的常住成员,属于城镇居民,其收入纳入城镇居民收入;若该农民工是农村地区的常住成员,属于农村居民,其收入纳入农村居民收入。

 

  18 问:农民工数据如何发布?

 

  答:国家统计局每年4月通过官网发布《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全面反映上年农民工规模、流动、分布,以及进城农民工住房、随迁子女教育、享受公共服务等情况。国家统计局季度发布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情况,年度发布农民工规模和月均收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