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统计监测反映乡村振兴发展情况?

2024-09-12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迫切需要科学全面客观及时的统计监测支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乡村振兴统计监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2023年国家统计局在原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报表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乡村振兴统计监测一套表制度》,通过县、乡、村三个层面的指标全面反映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全貌,实现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统计保障。


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包含哪些内容?


《乡村振兴统计监测一套表制度》包括《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三级社会经济统计报表,是观测县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


统计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人口就业、财政、综合经济、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贸易外经、固定资产投资、科教文卫、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农田水利、集体经济、村组建设等指标,基本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共270多个指标,统计范围为全国31个省(区、市),其中县(市)年报调查对象是全国所有的县、县级市、旗和辖区范围内有一个及以上乡(镇)的区,约2000多个;乡(镇)年报的调查对象是全国所有的乡、镇和涉农街道办事处,约3.5万个;村年报的调查对象是全国所有的行政村和有农业经营活动的社区,约50多万个。


目前国家统计局依托乡村振兴统计监测一套表制度,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选取了核心有代表性指标,构建了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开展乡村振兴指数研究。下一步,国家统计局将根据乡村振兴统计监测一套表监测结果,科学测算全国、各地区、2000多个县的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成效,查找并深入剖析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