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天下定,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真实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实情,科学制定“三农”政策,离不开农村统计调查信息,农村统计调查信息是认识国情、研究问题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广大农村统计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辛勤工作,积极推进农村统计调查改革与建设,广泛应用科学的调查技术,农村统计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效服务,为社会各界了解“三农”提供了丰富信息,圆满完成了各项农村统计调查任务。农村统计调查在曲折中奋进,不断发展壮大,见证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
新中国农村统计调查工作始于1951年,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统计总处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农业生产总结基本报表,布置各地执行,由此揭开了新中国农村统计调查事业的新篇章。农村统计调查与时代同行,历经曲折,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渐建设成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
各级政府领导下的分级统计体系。为满足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信息需求,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政府机构中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批准成立国家统计局,省、地、县三级人民政府也相应设置统计机构,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的业务工作受国家统计局领导。在国家统计局中,农村统计作为一个重要部门单独设置,专职负责建立农业统计制度和指导全国农业统计数据采集工作,从此我国农村统计调查有了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队伍,农村统计工作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目前,不仅全国所有的省、地、县都有统计机构和专职的农村统计人员,在很多乡镇还建立了统计站,配备有专业设备和专职人员,形成了系统的农村统计体系。分级统计体系符合中国国情,较好地满足了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国家统计局垂直管理的抽样调查体系。农村统计发展伊始就高度关注世界统计理论的发展,十分重视应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1954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开展农民家计调查,标志着以抽样调查为代表的统计调查新技术和新理念在农村统计中开始生根发芽。196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直属国家统计局领导的全国农产量抽样调查队,在全国24个省区开展粮食产量抽样调查,为抽样调查方法在我国农村统计中广泛应用开辟了新天地。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抽样调查在农村统计中迅速发展。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农村抽样调查队,1988年,“农村抽样调查队”更名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5年,“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与“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企业调查总队”合并,在全国31省区市建立成立直属国家统计局领导的调查总队。目前的全国农村抽样调查调查网点,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超过1/3的县、4000多个乡镇、6万多个村和20多万农户。抽样调查体系具有独立调查、独立上报的独特优势,不仅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统计工作的新形势,而且节约了成本,丰富了信息,提高了效率,满足了国家宏观决策的信息需求。农村抽样调查体系曾被国内媒体誉为“世界级”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伍,国外杂志著文称“中国农村数据是可信的”,世界银行官员称赞“中国的农村贫困监测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之一”。
日渐丰富的农村统计调查内容
建国之初,农村统计调查以实物量统计为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全面发展,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农村统计调查的需求越来越多。适应时代的发展,农村统计改革不断走向深入,调查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1984年农业统计拓展为农村经济社会统计。农业总产值统计转变为农村社会总产值统计,农业固定资产统计转变为农村固定资产统计,农业劳动力统计转变为农村劳动力统计,农民家计调查由收支调查转变为全面反映农村居民社会经济活动的农村住户调查。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状况的统计,建立了县域和乡镇社区社会经济统计。2000年开始创建农业核算体系。目前,农村统计已建立起以周期性全国农业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农业核算为龙头的多元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调查制度。现行常规农村统计调查开展的主要统计调查内容包括:农业经济核算、农民收入与消费调查、农产品产量调查、农业生产要素统计、农产品价格统计,以及农村贫困监测、农村小康监测、农民工监测、农村主要畜禽生产监测、退耕还林监测、农村专项调查等。全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1996年成功开展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2006年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主题多元、内容丰富的农村统计调查制度,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系统、全面、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也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农村信息,为微观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
优质的信息咨询服务
农村统计本着建成最权威的“三农”信息采集机构、最优秀的“三农”问题研究机构、最贴心的“三农”服务机构的建设理念,依托常规统计调查制度、重大信息调查报告制度、快速专项调查和农村统计信息网络,收集资料、开展分析研究,准确、及时地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大量农村社会经济基本数据、重要信息、专题分析报告和咨询意见,及时了反映党和国家各项农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三农”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党和政府研究农村问题、宏观决策和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积极开展对外统计合作与交流,广泛宣传我国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为世界深入了解和认识我国农村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快建设的现代化农村统计调查
适应新形势要求,农村统计工作正朝着统计数据真实可信,信息服务及时有效,指标设计科学全面,调研分析突出重点的目标,不断深化农村统计调查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统计信息技术含量,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村统计调查。一是顺应信息需求不断扩大的要求,不断完善和丰富统计调查内容,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农村统计调查制度;二是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统计调查中的应用,目前已建立起联通省总队、县队的信息网络框架体系,研制了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处理及管理系统,建立了农村统计调查数据仓库,正在开展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农户电子记账器的应用研究和试点,农村统计调查现代化正在加速推进。
全面建设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广大农村统计调查人员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数据质量、提高统计调查能力、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思想为指导,奋发进取,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方法制度创新,着力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队伍执行力,力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