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三号)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5年12月16日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单位数和就业人员
2004年末,全国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7.3万个,就业人员[注1]760.7万人;个体交通运输经营户621.7万户,就业人员933.4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行政事业法人单位0.8万个,就业人员40.8万人。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交通运输业[注2]占83.5%,仓储业占14.0%,邮政业占2.5%;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85.9%,仓储业占5.2%,邮政业占8.9%(详见表1)。
表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
|
法人单位
(个) |
就业人员
(万人) |
合 计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城市公共交通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仓储业
邮政业 |
72753
182
30356
5759
4700
459
39
19247
10177
1834 |
760.7
172.5
203.1
123.5
69.0
20.6
1.6
63.0
39.9
67.5 |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35763.2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89.2%,仓储业占7.2%,邮政业占3.6%;负债合计17050.2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87.7%,仓储业占10.5%,邮政业占1.8%;所有者权益合计18713.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90.7%,仓储业占4.2%,邮政业占5.1%。(详见表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为47.7%。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业为46.8%,仓储业为69.5%,邮政业为24.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为747.5亿元。
表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
|
合 计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城市公共交通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仓储业
邮政业 |
35763.2
9972.5
9181.3
1864.1
4736.4
3771.4
662.1
1729.0
2578.0
1268.4 |
17050.2
2656.7
5190.4
1006.0
2451.6
2369.8
341.3
931.2
1791.4
311.6 |
18713.0
7315.8
3990.9
858.1
2284.8
1401.6
320.8
797.8
786.6
956.8 |
|
(三)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1661.1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87.5%,仓储业占7.7%,邮政业占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业务收入288.2亿元。交通运输个体户营业收入7701.7亿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1022.4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98.8%,仓储业占2.3%(详见表3)。
表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城市公共交通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仓储业
邮政业 |
11661.1
2126.1
2481.0
647.3
2048.8
1406.3
101.2
1389.5
897.0
563.8 |
1022.4
77.4
309.3
25.8
372.2
98.4
15.8
110.9
23.6
-11.0 |
二、房地产业
(一)单位数和就业人员
2004年末,全国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2.9万个,年末就业人员396.3万人(详见表4);房地产业个体经营户3.8万户,就业人员9.1万人。
表4 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
|
法人单位
(万个) |
比重(%) |
就业人员
(万人) |
比重(%) |
合 计 |
12.9 |
100 |
396.3 |
100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5.9 |
45.7 |
158.5 |
40.0 |
物业管理 |
3.2 |
24.8 |
143.4 |
36.2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2.0 |
15.5 |
23.5 |
5.9 |
其他房地产活动 |
1.8 |
14.0 |
70.9 |
17.9 |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为69774.7亿元,负债合计为50653.0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121.7亿元。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负债率为72.6%,分行业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为74.1%,物业管理业为62.5%,中介服务业为54.9%,其他房地产业为61.0%(详见表5)。
表5 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合 计 |
69774.7 |
50653.0 |
19121.7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61790.0 |
45784.1 |
16005.9 |
物业管理 |
2779.6 |
1736.1 |
1043.5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718.3 |
394.1 |
324.2 |
其他房地产活动 |
4486.8 |
2738.7 |
1748.1 |
(三)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为14740.6亿元,利润总额1225.5亿元(详见表6)。房地产业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为51.9亿元。
表6 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
14740.6 |
1225.5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13315.0 |
1035.2 |
物业管理 |
682.1 |
41.2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211.1 |
46.6 |
其他房地产活动 |
532.4 |
102.5 |
(四)房地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2004年,商品房建设施工面积147683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5263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536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972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2601.3亿元。住宅销售额为10359.6亿元。
物业管理企业在管房屋建筑面积288252万平方米;中介服务业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面积8662万平方米,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5052.3亿元。
三、批发和零售业
(一)单位数、就业人员和商品销售额
2004年末,全国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88.4万个,就业人员1382.5万人。批发和零售业全年商品销售额[注3]合计123152.4亿元,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02042.4亿元,零售业销售额21110.0亿元(详见表7)。
批发业个体经营户214.8万户,就业人员503.0万人,零售业个体经营户1616.2万户,就业人员2792.3万人。
表7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及销售额
|
法人单位(万个) |
就业人员 (万人) |
销售额(亿元) |
其中:零售额(亿元) |
合 计
批发业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其他批发 |
88.4
53.1
2.9
4.4
5.4
2.0
1.6
17.5
15.0
0.8
3.5 |
1382.5
772.8
83.0
116.7
68.2
22.4
43.7
224.9
167.2
8.0
38.7 |
123152.4
102042.4
3092.3
10805.7
7797.2
1772.9
3649.7
51031.6
19381.0
839.0
3673.1 |
22295.5
4319.4
95.3
388.8
123.7
84.4
523.4
2062.9
949.3
10.7
81.0 |
零售业
综合零售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
35.3
4.6
3.3
3.7
2.7
2.4
4.8
5.6
4.9
3.3 |
609.7
229.6
48.7
51.0
34.1
43.0
67.4
63.6
40.8
31.5 |
21110.0
6437.0
735.5
809.9
798.5
1004.4
7024.9
2629.2
920.4
750.1 |
17976.1
5773.1
573.1
700.6
698.7
772.8
5832.9
2242.1
770.2
612.6 |
在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国有联营和国有独资公司共占8.3%,集体、集体联营和股份合作企业共占12.8%,私营企业占63.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3%,外商投资企业占0.8%,其余类型企业共占14.8%。
在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法人企业就业人员中,国有、国有联营和国有独资公司共占20.0%,集体、集体联营和股份合作企业共占12.7%,私营企业占39.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9%,外商投资企业占2.0%,其余类型企业共占25.2%(详见表8)。
表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及就业人员
|
法人单位(万个) |
就业人员(万人) |
|
法人单位(万个) |
就业人员
(万人) |
合 计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
88.4
7.0
8.6
2.6
0.1
0.1
0.1
0.1 |
1382.5
260.5
143.5
30.4
2.7
1.7
1.5
1.9 |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
其他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
0.2
10.2
1.6
55.7
1.1
0.3
0.7 |
13.0
247.3
89.5
542.1
9.5
11.9
27.0 |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61795.8亿元,负债合计43163.8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8632.0亿元。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为69.8%,分行业看,批发业为70.7%,零售业为66.6%(详见表9)。
表9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合 计
批发业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其他批发 |
61795.8
48420.7
5393.0
5762.2
3782.2
1072.8
1905.6
17091.4
9728.2
1578.7
2106.6 |
43163.8
34249.8
5077.5
3764.6
2574.1
673.5
1561.7
11662.1
6664.4
900.8
1371.1 |
18632.0
14170.9
315.5
1997.6
1208.1
399.3
343.9
5429.3
3063.8
677.9
735.5 |
零售业
综合零售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
13375.1
4491.8
891.8
781.4
728.1
646.8
2936.4
1384.8
826.4
687.5 |
8914.0
3238.1
698.3
520.7
400.5
436.9
1853.9
912.0
473.2
380.3 |
4461.1
1253.7
193.5
260.7
327.6
209.9
1082.5
472.8
353.2
307.2 |
(三)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10924.5亿元,利润总额2149.6亿元(详见表10)。
批发业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13944.5亿元;零售业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27438.7亿元。
表10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批发业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其他批发 |
110924.5
92242.7
2921.7
9665.3
7191.4
1558.3
3282.9
45527.7
17497.3
1104.3
3493.8 |
2149.6
1900.1
-97.6
593.7
89.8
34.4
35.0
871.9
281.2
27.8
63.9 |
零售业
综合零售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
18681.8
5472.8
681.7
707.1
705.0
890.6
6273.5
2467.6
806.0
677.5 |
249.5
72.3
1.9
15.4
15.6
5.9
73.3
26.4
21.7
17.0 |
四、住宿和餐饮业
(一)单位数、就业人员和营业额
2004年末,全国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9.3万个,就业人员429.3万人,全年营业额[注4]3106.7亿元(详见表11)。
住宿业个体经营户17.8万户,就业人员50.5万人,餐饮业个体经营户276.1万户,就业人员904.8万人。
表11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及营业额
|
法人单位
(个) |
就业人员
(万人) |
营业额
(亿元) |
合 计
住宿业
旅游饭店
一般旅馆
其他住宿服务 |
92820
39262
12244
24058
2960 |
429.3
205.6
137.0
61.3
7.3 |
3106.7
1567.0
1226.2
299.5
41.3 |
餐饮业
正餐服务
快餐服务
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服务 |
53558
43093
3452
2834
4179 |
223.7
188.9
21.8
3.9
9.1 |
1539.7
1240.3
226.8
20.4
52.2 |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国有联营和国有独资公司共占14.7%,集体、集体联营和股份合作企业共占18.3%,私营企业占50.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6%,外商投资企业占2.1%,其余类型企业共占12.8%。
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就业人员中,国有、国有联营和国有独资公司共占20.5%,集体、集体联营和股份合作企业共占9.9%,私营企业占38.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5.5%,外商投资企业占7.4%,其余类型企业共占18.6%(详见表12)。
表1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
|
法人单位(个) |
就业人员(万人) |
|
法人单位(个) |
就业人员(万人) |
合 计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
92820
13293
12861
3905
150
251
119
177 |
429.3
83.7
30.9
10.8
1.5
0.6
0.6
0.7 |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
其他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
240
7669
1684
46892
2146
1495
1938 |
2.8
59.8
13.3
163.7
5.8
23.5
31.6 |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为6975.8亿元,负债合计为4222.2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753.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负债率为60.5%,分行业看,住宿业为61.3%,餐饮业为58.1%(详见表13)。
表13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合 计
住宿业
旅游饭店
一般旅馆
其他住宿服务 |
6975.8
5258.3
4223.1
922.9
112.3 |
4222.2
3224.9
2698.2
470.7
56.0 |
2753.6
2033.4
1524.9
452.2
56.3 |
餐饮业
正餐服务
快餐服务
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服务 |
1717.5
1490.7
133.1
24.1
69.6 |
997.3
874.4
79.7
11.6
31.6 |
720.2
616.3
53.4
12.5
38.0 |
(三)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649.6亿元,利润总额27.5亿元(详见表14)。
个体住宿业营业收入为243.4亿元;个体餐饮业营业收入为5344.4亿元。
表14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
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住宿业
旅游饭店
一般旅馆
其他住宿服务 |
1649.6
689.9
422.2
237.3
30.4 |
27.5
-1.4
2.3
-2.9
-0.8 |
餐饮业
正餐服务
快餐服务
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服务 |
959.7
802.3
102.1
15.5
39.8 |
28.9
22.7
5.7
-0.8
1.3 |
五、其他第三产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4年末,全国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注5]的法人单位240.1万个,就业人员5852.8万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48.9万个,就业人员1412.3万人,行政事业及其他非企业单位191.2万个,就业人员4440.5万人。全国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582.5万户,就业人员1201.8万人。单位数和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详见表15。
表15 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
|
法人单位(万个) |
就业人员(万人) |
企业 |
行政事业
及其他 |
企业 |
行政事业
及其他 |
合 计 |
48.9 |
191.2 |
1412.3 |
4440.5 |
金融业 |
2.2 |
0.1 |
353.9 |
20.8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6.2 |
1.1 |
228.3 |
10.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9.7 |
5.2 |
380.9 |
67.4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7.0 |
6.7 |
167.7 |
158.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3 |
3.2 |
41.8 |
142.2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7.0 |
1.4 |
116.6 |
19.5 |
教育 |
1.5 |
28.4 |
33.7 |
1488.1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1.7 |
16.5 |
31.7 |
518.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3 |
4.2 |
57.7 |
89.7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
124.4 |
—— |
1925.2 |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合计为435680.2亿元,负债合计358138.0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77542.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2.2%(详见表16)。
表16 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
合计 |
合 计 |
435680.2 |
358138.0 |
77542.2 |
金融业 |
322862.7 |
308258.3 |
14604.4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22896.2 |
9066.4 |
13829.8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1713.1 |
31552.6 |
40160.5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7425.9 |
3882.4 |
3543.5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063.2 |
2285.9 |
1777.3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2748.6 |
1278.7 |
1469.9 |
教育 |
717.3 |
289.0 |
428.3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581.9 |
270.9 |
311.0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671.3 |
1253.8 |
1417.5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
―― |
―― |
(三)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44479.4亿元,利润总额4550.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金融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是54.4%、17.1%、15.6%,三个行业合计占87.1%。利润总额中,上述三个行业分别占20.0%、36.8%、32.6%,合计占89.4%(详见表17)。
表17 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
44479.4 |
4550.1 |
金融业 |
24191.2 |
909.4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7607.5 |
1674.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938.1 |
1482.7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2887.9 |
271.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87.9 |
23.3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937.7 |
67.9 |
教育 |
253.6 |
47.1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93.2 |
11.9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882.3 |
61.9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
―― |
(四)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收入和支出
2004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合计141950.8亿元,全年收入28827.0亿元,全年支出27129.2亿元(详见表18)。
表18 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收入和支出
单位:亿元
|
年末资产 |
全年收入 |
全年支出 |
|
|
合计 |
141950.8 |
28827.0 |
27129.2 |
|
金融业 |
78676.6 |
1840.6 |
1183.5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250.6 |
80.9 |
76.4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549.5 |
452.2 |
409.2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3368.9 |
1521.9 |
1436.8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288.6 |
712.4 |
703.7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305.2 |
115.0 |
109.6 |
|
教育 |
15602.0 |
6472.1 |
6347.2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6848.9 |
4505.5 |
4321.9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112.4 |
915.2 |
864.7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28948.1 |
12211.2 |
11676.2 |
|
注释:
[注1]就业人员:是指2004年12月31日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岗的就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就业人员。
[注2]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注3]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商品销售额:是指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售予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商品金额,包括零售额和批发额两部分,其中零售额包括售予居民和社会集团商品的金额,批发额包括售予生产经营单位商品的金额和出口商品的金额。
[注4]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是指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因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等取得的收入,包括: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
[注5]其他第三产业:包括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