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三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川省统计局
2005年12月22日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省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第三产业总体状况
(一)第三产业单位总体情况
2004年末,全省第三产业法人单位204441个,从业人员412.85万人,资产总计21935.35亿元,全年营业收入6355.34亿元。从行业大类观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从业人员均占第三产业总体比重最大,分别为49.2%、42.4%、24.4%;而批发和零售、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所占比重也较大。从资产总计看,金融业比重最大,占4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次之,占10.3%,房地产、批发和零售业资产总计分列第三、四位。从营业收入比较,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最大,达40.2%;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比重也较大(详见表1)。
表1、第三产业全部法人单位基本情况
|
全部法人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万人) |
资产总计 (亿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
|
总 计 |
204441 |
412.85 |
21935.35 |
6355.34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268 |
44.4 |
2252.01 |
532.38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4773 |
7.42 |
959.09 |
407.82 |
|
批发和零售业 |
26374 |
45.60 |
1589.40 |
2549.80 |
|
住宿和餐饮业 |
4151 |
17.26 |
316.10 |
98.30 |
|
金融业 |
1752 |
19.05 |
10557.81 |
757.44 |
|
房地产业 |
5530 |
17.09 |
1811.20 |
538.30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9492 |
14.77 |
1348.50 |
149.50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0109 |
17.98 |
408.46 |
180.81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532 |
7.41 |
399.54 |
40.69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2350 |
3.61 |
53.61 |
20.95 |
|
教育 |
16286 |
82.99 |
753.96 |
297.35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12729 |
27.80 |
362.30 |
183.92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4519 |
5.85 |
124.34 |
56.58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00576 |
101.62 |
999.03 |
541.50 |
|
(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基本情况
2004年末,全省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60368个,从业人员177.75万人,资产总计18914.94亿元,全年营业收入4959.40亿元。(详见表2)。
表2、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
|
企业法人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 (万人) |
资产总计(亿元) |
全年营业收入(亿元) |
|
|
总 计 |
60368 |
177.75 |
18914.94 |
4959.40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786 |
40.67 |
2194.59 |
481.30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4183 |
6.78 |
606.74 |
240.29 |
|
批发和零售业 |
26370 |
45.60 |
1589.30 |
2549.70 |
|
住宿和餐饮业 |
4112 |
17.10 |
313.00 |
97.51 |
|
金融业 |
1681 |
18.51 |
10405.29 |
749.80 |
|
房地产业 |
5416 |
16.91 |
1811.20 |
538.29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472 |
13.18 |
1263.01 |
136.65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2398 |
7.09 |
237.02 |
91.10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13 |
1.68 |
284.27 |
17.35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2066 |
3.23 |
42.28 |
17.91 |
|
教育 |
1917 |
3.29 |
28.45 |
9.06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622 |
1.57 |
82.68 |
8.24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931 |
2.14 |
57.11 |
22.20 |
|
(三)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主要情况
2004年末,全省从事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216.3万户,从业人员381.1万人,固定资产原值1032.73亿元,全年营业收入2658.02亿元。从户平资料看,个体经营户户平从业人员1.8人,固定资产原值4.8万元,年营业收入12.3万元,营业支出9.6万元。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4年末,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2786个,从业人员40.67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行政事业法人单位482个,从业人员40.33万人;个体交通运输经营户3.98万户,从业人员54.07万人。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中,交通运输业占92.6%,仓储业占6.3%,邮政业占1.1%;从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91.9%,仓储业占1.4%,邮政业占6.7%(详见表3)。
表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
(个) |
从业人员
(万人) |
合 计 |
2786 |
40.68 |
交通运输业 |
2579 |
37.39 |
铁路运输业 |
5 |
16.50 |
道路运输业 |
1482 |
10.87 |
城市公共交通业 |
358 |
5.70 |
水上运输业 |
104 |
0.46 |
航空运输业 |
34 |
1.12 |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
596 |
2.75 |
仓储业 |
175 |
0.58 |
邮政业 |
32 |
2.71 |
2004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企业单位数中,内资企业占99.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2%,外商投资企业占0.5%。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2194.59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96.2%,仓储业占2.0%,邮政业占1.8%;负债合计833.25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94.4%,仓储业占3.9%,邮政业占1.7%;资产负债率为38.0%,其中,交通运输业37.3%,仓储业73.1%,邮政业34.3%;所有者权益合计1361.34亿元,所有者权益占资产比重为62.0%,其中铁路运输业达86.7%,邮政业达65.7%(详见表4)。
2004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资产为40.66亿元。
表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
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合 计 |
2194.59 |
833.25 |
1361.34 |
交通运输业 |
2109.89 |
786.89 |
1323.00 |
铁路运输业 |
1027.24 |
136.58 |
890.76 |
道路运输业 |
821.23 |
470.89 |
350.34 |
城市公共交通业 |
56.98 |
28.50 |
28.48 |
水上运输业 |
4.32 |
2.49 |
1.83 |
航空运输业 |
184.57 |
142.42 |
42.15 |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
15.55 |
6.11 |
9.44 |
仓储业 |
44.60 |
32.61 |
11.99 |
邮政业 |
40.10 |
13.75 |
26.35 |
(三)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481.33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94.4%,仓储业占2.1%,邮政业占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业务收入15.35亿元。交通运输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309.12亿元。
200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43.15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45.57亿元,仓储业0.15亿元,邮政业亏损2.57亿元(详见表5)。
表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
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
481.13 |
43.15 |
铁路运输业 |
220.62 |
26.19 |
道路运输业 |
99.19 |
3.33 |
城市公共交通业 |
25.64 |
1.67 |
水上运输业 |
1.99 |
-0.20 |
航空运输业 |
94.83 |
14.11 |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
12.05 |
0.47 |
仓储业 |
10.17 |
0.15 |
邮政业 |
16.84 |
-2.57 |
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4年末,全省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法人单位4183个,从业人员6.78万人。在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分别占16.9%和68.4%;计算机服务业分别占71.6%和19.9%;软件业分别占11.5%和11.7%。行政事业及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590个,从业人员0.64万人。
(二)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全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法人企业资产合计606.74亿元,负债合计293.94亿元,所有者权益312.80亿元;所有者权益占资产的比重为51.6%,资产负债率48.4%。
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分别占90.9%、92.3%和89.6%;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占9.1%、7.7%和10.4%。
(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全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3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1.08亿元。其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分别占87.1%和94.2%,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占12.9%和5.8%。
(四)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收入和支出
2004年末,全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合计13.39亿元,全年收入6.82亿元,全年支出6.62亿元。其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分别占99.7%、99.6%和99.5%;计算机服务业分别占0.3%、0.4%和0.5%。
四、房地产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4年末,全省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5530个,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753个,物业管理业1571个,中介服务业701个,其他房地产业505个。房地产业个体经营户2973户。
2004年末,全省房地产业企业从业人员合计17.08万人,其中,房地产开发业8.78万人,物业管理业6.22万人,中介服务业0.89万人,其他房地产业1.19万人。房地产业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0.73万人。
(二)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全省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额为1811.2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1642.62亿元,物业管理业77.09亿元,中介服务业21.20亿元,其他房地产业70.29亿元;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226.21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1125.27亿元,物业管理业45.97亿元,中介服务业10.11亿元,其他房地产业44.86亿元;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所有者权益合计584.99亿元,所有者权益占资产的比重为32.3%,资产负债率为67.7%。
(三)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全省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收资本440.5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385.83亿元,物业管理业26.05亿元,中介服务业8.52亿元,其他房地产业20.14亿元;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538.28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507.57亿元,物业管理业16.38亿元,中介服务业4.88亿元,其他房地产业9.45亿元;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22.1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1.70亿元,物业管理业亏0.07亿元,中介服务业0.12亿元,其他房地产业0.39亿元。
2004年,全省房地产业企业资产总额中成都占了62.8%,达1137.53亿元。
2004年,全省房地产业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2.70亿元。
(四)房地产业企业生产完成情况
2004年,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547.25亿元,商品房建设施工面积7489.16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3059.8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616.5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416.70亿元。在商品房销售中,住宅销售面积2282.81万平方米,销售额为308.51亿元。
2004年,物业管理业在管房屋建筑面积9868.03万平方米。
2004年,中介服务业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面积162.80万平方米,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金额40.41亿元。
五、批发零售业
(一)单位数及从业人员和商品销售额
2004年末,全省共有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6374个,产业活动单位41625个,从业人员44.58万人。批发零售业全年商品销售额[注1]合计2815.60亿元,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181.52亿元,零售业销售额634.08亿元。按行业分组详见表6。
2004年末,全省批发业个体经营户16.21万户,从业人员31.49万人;零售业个体经营户99.61万户,从业人员155.10万人。
表6、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及销售额
|
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 (万人) |
销售额
(亿元) |
其中:零售额 (亿元) |
批发业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其他批发 |
15625
1224
1667
755
395
707
5480
4344
78
975 |
23.79
2.31
4.99
1.22
0.46
2.64
6.58
4.67
0.08
1.23 |
2181.52
77.95
424.77
76.48
45.55
158.26
981.17
326.45
607.00
84.20 |
114.48
4.89
11.44
3.55
3.66
13.51
52.11
22.92
0.29
2.13 |
零售业
综合零售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
10749
1557
1040
1073
930
876
1787
1851
990
645 |
20.79
7.68
1.61
1.86
1.25
1.66
2.66
2.46
0.93
0.67 |
634.08
175.07
26.62
114.34
28.76
26.04
227.15
96.30
16.14
15.38 |
549.81
163.68
19.19
19.92
26.42
20.74
196.38
79.80
13.21
10.07 |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从业人数和全年商品销售额:国有[注2]分别为2236个、7.51万人、676.40亿元;集体为3773个、3.51万人、151.50亿元;私营为14489个、16.51万人、795.32亿元;港澳台商为35个、0.31万人、18.20亿元;外商为70个、0.61万人、52.82亿元。
(二)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全部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1577.47亿元,负债合计1123.88亿元,实收资本421.45亿元。按行业分组情况详见表7。
表7、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实收资本(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 |
实收资本 |
批发业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其他批发 |
1169.67
121.32
279.49
48.53
32.27
86.72
375.17
176.01
6.87
43.29 |
847.59
117.83
20.70
35.47
17.08
62.31
250.49
123.42
4.89
29.09 |
322.08
3.49
258.79
13.06
15.19
24.41
124.68
52.59
1.98
14.20 |
287.62
20.29
37.83
17.25
11.31
20.53
109.82
56.24
1.95
13.12 |
零售业
综合零售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
407.80
104.45
53.30
23.88
24.72
9.40
101.19
48.13
17.84
14.88 |
276.29
79.08
52.41
11.83
12.26
6.12
63.76
29.80
9.32
7.87 |
131.51
25.37
0.89
12.05
12.46
3.28
37.43
18.33
8.53
7.01 |
133.83
28.03
10.10
8.47
8.79
4.10
32.79
23.61
7.45
6.05 |
(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全部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505.24亿元,利润总额49.74亿元,按行业分组情况详见
表8。
2004年,批发业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448.11亿元,零售业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1207.02亿元。
表8、批发零售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表(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批发业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其他批发 |
1967.88
78.49
390.68
70.05
35.93
139.69
876.55
183.99
5.92
80.52 |
44.72
-1.59
23.94
-0.02
1.00
0.34
18.23
0.95
0.00
2.69 |
零售业
综合零售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
537.36
125.33
25.72
20.41
26.05
12.34
204.09
85.08
14.84
14.94 |
5.02
1.42
-0.23
0.83
0.36
0.22
1.18
0.89
0.26
0.27 |
六、住宿和餐饮业
(一)单位数、从业人员和营业额
2004年末,全省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4150个,从业人员17.26万人,全年营业额[注3]99.66亿元。按行业分组情况见表9。
2004年末,全省住宿业个体经营户共有1.1万户,从业人员3.09万人;餐饮业个体经营户23.15万户,从业人员63.77万人。
表9、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及营业额
|
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数
(万人) |
营业额
(亿元) |
住宿业
旅游饭店
一般旅馆
其他住宿服务 |
1817
613
1043
161 |
8.78
5.88
2.59
0.31 |
52.54
41.59
9.96
0.99 |
餐饮业
正餐服务
快餐服务
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服务 |
2333
1732
47
270
284 |
8.44
7.07
0.32
0.41
0.54 |
47.12
39.55
4.07
1.24
2.26 |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不同行业具有各自的特点。在住宿业中,国有、集体企业目前仍占有较大比重,而在餐饮业中,私营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在住宿和餐饮的企业数比重还不大。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和年营业额:私营分别是为627个、2.51万人、13.41亿元;国有为439个、2.52万人、18.31亿元;集体为440个、29.41万人、4.72亿元;餐饮业私营分别为1437个、4.81万人、26.10亿元;国有为85个、0.41万人、1.81亿元;集体为340个、0.71万人、3.72亿元。
在全部住宿业法人企业中,二、三、四、五星级分别为133个、129个、41个和10个,2004年营业额分别为4.80亿元、11.31亿元、9.20亿元和5.61亿元。一星及以下的法人单位数为1504个,全年营业额为21.62亿元。
(二)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全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为315.43亿元,负债合计为180.43亿元,实收资本130.64亿元,按行业分组情况详见表10。
表10、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实收资本 |
住宿业
旅游饭店
一般旅馆
其他住宿服务 |
239.34
192.70
41.86
4.78 |
138.18
116.35
19.89
1.94 |
101.16
76.35
21.97
2.84 |
97.38
74.37
21.07
1.94 |
餐饮业
正餐服务
快餐服务
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服务 |
76.09
64.65
2.79
3.50
5.15 |
42.25
36.55
1.89
1.33
2.48 |
33.84
28.10
0.90
2.17
2.67 |
33.26
27.18
1.14
2.19
2.80 |
(三)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全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95.32亿元,利润总额为亏3.68亿元。
2004年,个体住宿业营业收入15.81亿元;个体餐饮业营业收入253.60亿元。
七、金融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4年末,全省共有金融企业法人单位1681个,其中,银行业占81.5%,证券业占1.7%,保险业占11.5%,其他金融活动占5.3%;从业人员18.51万人,其中,银行业占61.9%,证券业占1.4%,保险业占36.2%,其他金融活动占0.5%(详见表11)。
表11、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万人) |
金融业 |
1681 |
18.51 |
银行业 |
1370 |
11.45 |
证券业 |
29 |
0.26 |
保险业 |
193 |
6.70 |
其他金融活动 |
89 |
0.09 |
2004年末,全省共有金融行政事业法人 71个,其中,银行业68个,占95.8%,其他金融业3个,占4.2%;从业人员 5420人,其中,银行业从业人员5404人,其他金融业从业人员16人。
(一)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全省金融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10405.29亿元,其中,银行业占97.1%,证券业占0.6%,保险业占2.2%,其他金融业占0.1%;负债合计10319.3亿元,其中,银行业占97.3% ,证券业占0.4%;保险业占2.2%。
2004年末,全省金融企业法人所有者权益[注4]合计为85.99亿元,其中,银行业为60.73亿元,占70.6%,证券业为17.09亿元,占19.9%,保险业和证券业分别为2.78亿元和5.39亿元,占3.2%和6.3%。(详见表12)。
表12、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单位:亿元)
|
资产总计 |
负债总计 |
所有者权益 |
金融业 |
10405.29 |
10319.3 |
85.99 |
银行业 |
10101.87 |
10041.14 |
60.73 |
证券业 |
62.98 |
45.89 |
17.09 |
保险业 |
233.67 |
230.89 |
2.78 |
其他金融活动 |
6.77 |
1.38 |
5.39 |
2004年末,全省金融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为152.52亿元。
(二)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全省金融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749.78亿元,其中,银行业占79.1%,证券业占1.0%,保险业占19.8%,其他金融业业占0.1%;利润总额合计41.22亿元,其中,银行业利润43.34亿元,证券业利润0.65亿元,保险业亏损2.8亿元,其他金融业利润0.03亿元(详见表13)。
表13、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
营业收入 |
利润总额 |
金融业 |
749.78 |
41.22 |
银行业 |
593.04 |
43.34 |
证券业 |
7.54 |
0.65 |
保险业 |
148.71 |
-2.8 |
其他金融活动 |
0.49 |
0.03 |
2004年,全省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收入7.66亿元,支出 11.33亿元。
八、其他第三产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4年末,全省共有其他第三产业[注5]法人单位158588个,从业人员262.02万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5818个,从业人员32.18万人;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单位142771个,从业人员229.84万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详见表14。
表14、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法人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万人) |
企业 |
行政事业单位
及其他 |
企业 |
行政事业单位
及其他 |
合计 |
15818 |
142771 |
32.18 |
229.8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472 |
2017 |
13.18 |
1.57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2398 |
7711 |
7.09 |
10.89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13 |
2119 |
1.68 |
5.73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2066 |
284 |
3.23 |
0.39 |
教育 |
1917 |
14369 |
3.29 |
79.70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622 |
12107 |
1.57 |
26.2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931 |
3588 |
2.14 |
3.71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100576 |
|
101.62 |
(二)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合计为1994.82亿元,负债合计为1039.01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955.81亿元,所有者权益占资产的比重为47.9%(详见表15)。
表15、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合计 |
1994.82 |
1039.01 |
955.8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263.01 |
601.08 |
661.93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237.00 |
143.47 |
93.5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84.27 |
164.30 |
119.97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42.30 |
18.04 |
24.26 |
教育 |
28.45 |
15.15 |
13.30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82.68 |
72.62 |
10.0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57.11 |
24.35 |
32.76 |
(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86.55亿元,利润总额19.9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3.6%、31.1%、7.4%,三个行业合计占82.1%;利润总额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利润达14.05亿元,占70.3%。
表16、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计 |
286.55 |
19.98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24.85 |
14.05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89.10 |
5.2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6.84 |
-1.94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7.46 |
-0.41 |
教育 |
8.83 |
0.64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8.22 |
-0.2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1.25 |
2.68 |
(四)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收入和支出
2004年,其他第三产业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全年收入1169.85亿元,支出1132.27亿元,年末资产总计2454.90亿元(详见表17)。
表17、其他第三产业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
法人单位资产、收入和支出(单位:亿元)
|
年末资产 |
全年收入 |
全年支出 |
合计 |
2454.90 |
1169.85 |
1132.2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85.49 |
12.74 |
12.76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71.46 |
89.70 |
84.59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15.27 |
23.41 |
24.29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1.31 |
3.00 |
2.87 |
教育 |
725.51 |
288.31 |
275.97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79.62 |
175.67 |
167.80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67.23 |
34.43 |
32.65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999.01 |
542.59 |
531.34 |
注释:
[注1]批发零售业企业商品销售额:指批发零售业企业售予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商品金额,包括零售额和批发额两部分,其中零售额包括售予居民和社会集团商品的金额,批发额包括售予生产经营单位商品的金额和出口商品的金额。
[注2]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公司;集体企业:包括集体、集体联营、股份合作企业。
[注3]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指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因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等取得的收入,包括: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
[注4]所有者权益: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汇局和外资金融机构所有者权益没有在本级中全面反映。
[注5]其他第三产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