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河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河北省统计局
2006年1月7日
为了全面掌握我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注1]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各级政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要求和统一部署,我省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全省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注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经过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我省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全部完成。现将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如下。
一、综合情况
(一)基本单位
2004年,我省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20.97万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0.93万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4.09万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0.26万个,其他法人单位5.69万个。产业活动单位26.22万个,其中,第二产业7.24万个,第三产业18.98万个。个体经营户261.82万户,其中,第二产业49.76万户,第三产业212.06万户。
在企业法人单位数中,国有企业[注3]0.81万个,占7.41%;集体企业2.04万个,占 18.66%;股份制企业1.41万个,占12.90%;私营企业6.21万个,占56.82%;其他内资企业0.25万个,占2.2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0.21万个,占1.92%。
全省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超过2万个的有4个设区市,依次是:石家庄3.51万个,保定2.96万个,唐山2.74万个,邯郸2.18万个(详见表1)。
个体经营户占全省比重在10%以上的有5个设区市:石家庄占13.49%,保定占13.08%,唐山占12.80%,邢台占11.29%,邯郸占11.27%。
表1:单位与个体经营户的地区分布
|
法人单位(万个) |
产业活动单位(万个) |
个体经营户(万户) |
|
法人单位(万个) |
产业活动单位(万个) |
个体经营户(万户) |
全 省 |
20.97 |
26.22 |
261.82 |
廊 坊 |
1.34 |
1.56 |
22.86 |
石家庄 |
3.51 |
4.03 |
35.32 |
保 定 |
2.96 |
3.45 |
34.25 |
承 德 |
1.12 |
1.87 |
12.10 |
沧 州 |
1.93 |
2.32 |
25.10 |
张家口 |
1.29 |
1.79 |
12.41 |
衡 水 |
1.21 |
1.50 |
17.18 |
秦皇岛 |
1.03 |
1.24 |
10.01 |
邢 台 |
1.66 |
2.17 |
29.56 |
唐 山 |
2.74 |
3.34 |
33.51 |
邯 郸 |
2.18 |
2.95 |
29.52 |
在产业活动单位中,占比重超过10%的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30.74%,制造业占23.07%,教育占13.12%,批发和零售业占12.70%(详见表2)。
表2:产业活动单位的行业分布
|
单位数(万个) |
比重(%) |
总 计 |
26.22 |
100 |
一、采矿业 |
0.66 |
2.52 |
二、制造业 |
6.05 |
23.07 |
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0.14 |
0.53 |
四、建筑业 |
0.39 |
1.49 |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0.32 |
1.22 |
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0.21 |
0.80 |
七、批发和零售业 |
3.33 |
12.70 |
八、住宿和餐饮业 |
0.35 |
1.33 |
九、金融业 |
0.51 |
1.94 |
十、房地产业 |
0.29 |
1.11 |
十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0.48 |
1.83 |
十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0.29 |
1.11 |
十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0.13 |
0.50 |
十四、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0.18 |
0.69 |
十五、教育 |
3.44 |
13.12 |
十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1.20 |
4.58 |
十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0.19 |
0.72 |
十八、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8.06 |
30.74 |
在个体经营户中比较集中的五个行业是:工业44.60万户,占17.03%;交通运输业53.11万户,占20.28%;批发和零售业112.00万户,占42.78%;住宿和餐饮业13.67万户,占5.2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1.08万户,占8.05%(详见表3)。
表3:个体经营户的行业分布
|
户数(万户) |
比重(%) |
总 计 |
261.82 |
100 |
工业* |
44.60 |
17.03 |
建筑业 |
5.16 |
1.97 |
交通运输业 |
53.11 |
20.29 |
批发和零售业 |
112.00 |
42.78 |
住宿和餐饮业 |
13.67 |
5.22 |
房地产业 |
0.15 |
0.0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38 |
0.91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21.08 |
8.05 |
教育 |
0.31 |
0.12 |
卫生和社会福利业 |
8.65 |
3.30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0.71 |
0.27 |
* 工业中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就业人员
2004年,我省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注4]数为1772.85万人。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930.30万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842.55万人。在就业人员中,单位就业人员969.38万人,占54.68%;个体经营人员803.46万人,占45.32%。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328.81万人,占33.92%。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占比重较大的前6个行业依次为:制造业381.39万人,占39.34%;建筑业128.70万人,占13.2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11.58万人,占11.51%;教育79.24万人,占8.17%;采矿业59.22万人,占6.11%;批发和零售业54.40万人,占5.61%(详见表4)。
表4:单位就业人员行业分布
|
就业人员(万人) |
比重(%) |
总 计 |
969.38 |
100 |
一、采矿业 |
59.22 |
6.11 |
二、制造业 |
381.39 |
39.34 |
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6.59 |
1.71 |
四、建筑业 |
128.70 |
13.28 |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8.84 |
2.98 |
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8.87 |
0.92 |
七、批发和零售业 |
54.40 |
5.61 |
八、住宿和餐饮业 |
13.22 |
1.36 |
九、金融业 |
18.45 |
1.90 |
十、房地产业 |
9.05 |
0.93 |
十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9.65 |
1.00 |
十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1.90 |
1.23 |
十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6.17 |
0.64 |
十四、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2.34 |
0.24 |
十五、教育 |
79.24 |
8.17 |
十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5.02 |
2.58 |
十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4.75 |
0.49 |
十八、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11.58 |
11.51 |
* 此表数据不包括个体经营户就业人员。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43%、7.12%、15.77%、33.13%和43.55%;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9.18%、37.26%和53.56%;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1.78%、6.54%、39.07%和52.61%(详见表5)。
表5:单位就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
就业人员(万人) |
|
女性比重(%) |
|
女性 |
一、就业人员合计 |
969.38 |
328.81 |
33.92 |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 |
4.14 |
1.27 |
30.68 |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 |
69.05 |
27.54 |
39.88 |
具有大专学历者 |
152.88 |
66.14 |
43.26 |
具有高中学历者 |
321.12 |
109.33 |
34.05 |
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者 |
422.17 |
124.53 |
29.50 |
二、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合计 |
183.06 |
75.04 |
40.99 |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 |
16.80 |
5.15 |
30.65 |
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 |
68.21 |
27.49 |
40.30 |
具有初级技术职称者 |
98.05 |
42.40 |
43.24 |
三、具有技术等级证书人员合计 |
112.19 |
23.23 |
21.71 |
高级技师 |
2.00 |
0.27 |
13.50 |
技师 |
7.34 |
0.82 |
11.17 |
高级工 |
43.83 |
9.58 |
21.86 |
中级工 |
59.02 |
12.56 |
21.28 |
(三)企业实收资本
2004年,我省第二、三产业10.93万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注5]总额为4413.25亿元。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中,由国家投入的资本2120.84亿元,占48.06%;集体投入的资本352.35亿元,占7.98%;个人投入的资本1520.07亿元,占34.44%;港澳台商投入的资本126.60亿元,占2.87%;外商投入的资本293.40亿元,占6.65%。
(四)数据质量
河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分层随机等距整群抽样方法,对全省11个市的22个村(居)委会进行了抽查验收。抽查法人单位1433个,产业活动单位289个(抽查比例约为6.6‰),个体经营户5090户(抽查比例约为2‰)。抽查汇总结果显示,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0.92%,录入综合差错率为0.71%,数据质量符合要求,反映了我省实际。
二、第二产业情况
(一)工业
1、企业单位数和就业人员
2004年,我省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65614个,就业人员457.10万人;工业个体经营户445983户,就业人员277.70万人。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1181个,占1.80%;集体企业8831个,占13.46%;私营企业44815个,占68.3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50个,占0.84%;外商投资企业1155个,占1.76%。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就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80.11万人,占17.53%;集体企业50.24万人,占10.99%;私营企业175.35万人,占38.3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68万人,占2.77%;外商投资企业20.44万人,占4.47%。
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6。
表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计量 |
产量 |
|
计量 |
产量 |
单位 |
单位 |
原煤 |
万吨 |
8651.97 |
水泥 |
万吨 |
7585.47 |
天然原油 |
万吨 |
537.78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7136.96 |
卷烟 |
亿支 |
560.04 |
粗钢 |
万吨 |
5704.49 |
纱 |
万吨 |
74.14 |
钢材 |
万吨 |
5056.95 |
硫酸(折100%) |
万吨 |
121.58 |
金属切削机床 |
万台 |
0.34 |
烧碱(折100%) |
万吨 |
56.88 |
汽车 |
万辆 |
16.61 |
纯碱(碳酸钠) |
万吨 |
167.18 |
程控交换机 |
万线 |
18.66 |
化肥(折纯量) |
万吨 |
231.73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1255.56 |
3、能源消费
2004年工业企业分品种能源消费总量[注6]见表7。
表7:工业企业分品种能源消费总量
|
计量单位 |
消费总量 |
|
计量单位 |
消费总量 |
|
|
煤炭 |
万吨 |
18290.11 |
煤油 |
万吨 |
1.23 |
焦炭 |
万吨 |
3223.2 |
柴油 |
万吨 |
65.66 |
焦炉煤气 |
亿立方米 |
26.95 |
燃料油 |
万吨 |
47.87 |
高炉煤气 |
亿立方米 |
175 |
液化石油气 |
万吨 |
4.89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8.71 |
炼厂干气 |
万吨 |
30.23 |
原油 |
万吨 |
924.25 |
热力 |
万吉焦[注7] |
7602.03 |
汽油 |
万吨 |
36.17 |
电力 |
亿千瓦时 |
938.33 |
4、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9563.36亿元,负债合计5685.16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注8]3878.20亿元(详见表8)。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为59.45%。其中,采矿业为49.06%,制造业为60.8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59.80%。
表8: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行业分布(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
|
总 计 |
9563.36 |
5685.16 |
3878.20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543.14 |
332.96 |
210.18 |
|
采矿业 |
1025.52 |
503.10 |
522.42 |
医药制造业 |
333.19 |
201.84 |
131.35 |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443.48 |
235.61 |
207.87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63.38 |
41.36 |
22.02 |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259.54 |
105.53 |
154.01 |
橡胶制品业 |
69.70 |
36.47 |
33.23 |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236.55 |
118.30 |
118.24 |
塑料制品业 |
183.62 |
107.25 |
76.37 |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6.46 |
8.27 |
8.1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688.00 |
402.88 |
285.12 |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69.13 |
35.20 |
33.93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988.65 |
1331.15 |
657.51 |
|
其他采矿业 |
0.37 |
0.20 |
0.18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05.18 |
61.58 |
43.60 |
|
制造业 |
7196.86 |
4380.17 |
2816.69 |
金属制品业 |
249.53 |
138.84 |
110.69 |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65.51 |
154.91 |
110.60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19.74 |
187.47 |
132.26 |
|
食品制造业 |
140.21 |
66.17 |
74.05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73.12 |
193.21 |
79.91 |
|
饮料制造业 |
181.56 |
121.99 |
59.57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331.91 |
187.30 |
144.61 |
|
烟草制品业 |
43.31 |
30.75 |
12.56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215.87 |
122.08 |
93.79 |
|
纺织业 |
357.60 |
209.78 |
147.82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83.93 |
42.04 |
41.89 |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97.87 |
52.84 |
45.03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28.95 |
16.46 |
12.49 |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74.49 |
38.35 |
36.14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31.60 |
17.97 |
13.64 |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37.45 |
17.70 |
19.75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2.56 |
0.63 |
1.93 |
|
家具制造业 |
38.87 |
17.36 |
21.51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340.97 |
801.89 |
539.08 |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43.80 |
80.88 |
62.92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218.56 |
735.20 |
483.37 |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66.45 |
32.47 |
33.98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49.49 |
31.56 |
17.92 |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9.83 |
3.79 |
6.05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72.92 |
35.13 |
37.79 |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227.85 |
131.70 |
96.15 |
|
|
|
|
|
5、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9955.30亿元。其中,采矿业占8.68%,制造业占82.2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9.03%。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的行业有4个: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646.37亿元。其中,采矿业占19.69%,制造业占71.1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9.18%。利润总额超过50亿元的行业有4个: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详见表9)。
表9: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行业分布(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总 计 |
9955.30 |
646.37 |
|
|
|
采矿业 |
863.79 |
127.25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526.11 |
22.00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85.71 |
11.16 |
医药制造业 |
187.63 |
15.03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188.34 |
57.18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33.68 |
0.43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319.08 |
51.67 |
橡胶制品业 |
81.47 |
6.21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2.45 |
1.24 |
塑料制品业 |
181.76 |
9.65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57.76 |
5.9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66.03 |
39.59 |
其他采矿业 |
0.44 |
0.00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628.10 |
148.84 |
制造业 |
8192.58 |
459.77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49.18 |
3.12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493.18 |
21.26 |
金属制品业 |
271.62 |
15.31 |
食品制造业 |
198.29 |
9.69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39.15 |
23.29 |
饮料制造业 |
126.90 |
5.05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30.73 |
9.06 |
烟草制品业 |
45.48 |
3.69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316.18 |
22.07 |
纺织业 |
425.06 |
23.07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231.47 |
16.45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109.40 |
8.16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55.47 |
3.52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制品业 |
200.84 |
18.15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18.51 |
1.59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68.26 |
4.76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42.68 |
3.21 |
家具制造业 |
48.00 |
3.83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3.45 |
0.24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78.40 |
10.51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898.94 |
59.34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52.15 |
4.36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874.65 |
60.77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12.90 |
0.89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9.93 |
-0.17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370.51 |
6.71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4.36 |
-1.25 |
6、企业科技活动
2004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注9]中开展科技活动[注10]的有961个,占10.35%。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34.59%,小型工业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占6.87%。
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科技活动经费56.07亿元。其中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21.92亿元,占39.09%。科技活动人员6.92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25万人,占61.42%。
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26.04亿元,投入强度[注11]为0.30%。其中,大中型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4.90亿元,投入强度为0.42%。
分行业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亿元的行业有8个: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塑料制品业。投入强度在0.50%以上的行业有7个: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2亿元的设区市有四个:唐山、石家庄、保定和秦皇岛。
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注12]产值369.81亿元,占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4.26%。全年专利申请量为120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98件,占33.03%。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102.54亿元,技术引进经费支出13.76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1.94亿元。
(二)建筑业
1、企业单位数和就业人员
2004年,全省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 3417个,就业人员128.70万人;建筑业个体经营户5.16万户,就业人员66.70万人。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61.02%,建筑安装业占14.99%,建筑装饰业占18.55%,其他建筑业占5.44%。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8.15%,建筑安装业占6.24%,建筑装饰业占2.63%,其他建筑业占2.98%(详见表10)。
表10: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
合 计 |
资质内企业 |
资质外企业 |
企业法人(个) |
就业人员(万人) |
企业法人(个) |
就业人员(万人) |
企业法人(个) |
就业人员(万人) |
合 计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
3417
2085
512
634
186 |
128.70
113.45
8.03
3.39
3.83 |
2512
1674
311
395
132 |
123.32
110.14
6.91
2.67
3.60 |
905
411
201
239
54 |
5.38
3.31
1.12
0.72
0.23 |
2、建筑业总产值
2004年,全省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1040.81亿元。其中,资质内企业[注13]1008.67亿元,资质外企业完成32.14亿元。非建筑业企业法人附营的建筑业产业活动单位经营收入14.12亿元(详见表11)。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9.27%,建筑安装业占6.95%,建筑装饰业占2.15%,其他建筑业占1.63%。
表11: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建筑业总产值的行业分布(单位:亿元)
|
合 计 |
资质内企业 |
资质外企业 |
合 计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
1040.81
929.16
72.31
22.42
16.92 |
1008.67
907.57
67.09
18.77
15.24 |
32.14
21.59
5.22
3.65
1.68 |
3、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
2004年,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注1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169.1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636.56万平方米,竣工价值431.75亿元。
2004年,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主要建筑材料消耗量,钢材583.69万吨,木材159.44万立方米,水泥2199.74万吨,铝材23.98万吨。
4、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全省建筑业企业的资产合计为1000.92亿元,负债合计为584.79亿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16.13亿元,所有者权益占资产的比重为41.6%(详见表12)。
表12: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行业分布(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合 计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
1000.92
870.73
75.33
33.23
21.63 |
584.79
517.83
43.47
16.90
6.59 |
416.13
352.90
31.86
16.33
15.04 |
5、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全省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1015.00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8.89%,建筑安装业占7.22%,建筑装饰业占2.36%,其他建筑业占1.53%;利润总额25.26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7.32%,建筑安装业占8.06%,建筑装饰业占2.04%,其他建筑业占2.58%(详见表13)。
表13: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
工程结算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
1015.00
902.27
73.17
24.00
15.56 |
25.26
22.06
2.03
0.52
0.65 |
三、第三产业情况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4年,全省交通运输[注15]、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1902个,就业人员24.42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行政事业法人单位391个,就业人员3.26万人(详见表14)。
个体交通运输经营户531080户,就业人员90.16万人。
表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
|
企业法人(个) |
就业人员(万人) |
合 计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城市公共交通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仓储业
邮政业 |
1902
8
884
165
24
6
1
402
390
22 |
24.42
6.07
7.45
2.45
2.33
0.15
0.12
1.88
1.34
2.63 |
2、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1618.42亿元,负债合计815.41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803.01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为50.38%。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业为49.35%,仓储业为80.80%,邮政业为24.35%(详见表1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为30.65亿元。
表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
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
|
合 计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城市公共交通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仓储业
邮政业 |
1618.42
464.91
386.15
9.31
268.19
6.19
167.79
194.84
83.17
37.87 |
815.41
130.35
251.08
5.56
143.27
1.30
72.62
134.81
67.20
9.22 |
803.01
334.56
135.07
3.75
124.92
4.89
95.17
60.03
15.97
28.65 |
|
3、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417.13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业务收入14.79亿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72.23亿元(详见表16)。
表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
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城市公共交通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仓储业
邮政业 |
417.13
117.97
126.84
6.72
52.88
8.74
7.56
40.59
35.26
20.57 |
72.23
25.02
21.08
0.12
5.09
0.75
-3.16
23.70
0.14
-0.51 |
(二)房地产业
1、单位数和就业人员
2004年,全省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525个,年末就业人员8.43万人(详见表17)。
表17:房地产企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
|
企业法人(个) |
比重(%) |
就业人员(万人) |
比重(%) |
合 计
房 地 产 开 发
物 业 管 理
中 介 服 务
其 它 房 地 产 |
2525
1651
486
230
158 |
100
65.39
19.25
9.11
6.25 |
8.43
5.14
2.24
0.31
0.74 |
100
60.97
26.57
3.68
8.78 |
2、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房地产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为837.47亿元,负债合计611.48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225.98亿元。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所有者权益占资产的比重为26.98%。其中,房地产开发业为26.50%,物业管理业为27.31%,中介服务业为60.86%,其他房地产业为33.46%(详见表18)。
表18:房地产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合 计
房地产开发
物业管理
中介服务
其它房地产 |
837.47
776.12
33.83
6.72
20.80 |
611.48
570.42
24.59
2.63
13.84 |
225.98
205.69
9.24
4.09
6.96 |
3、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63.14亿元,利润总额10.59亿元(详见表19)。
表19:房地产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房地产开发
物业管理
中介服务
其它房地产 |
263.14
252.46
6.93
1.95
1.80 |
10.59
10.27
0.21
0.17
-0.06 |
4、房地产开发业生产完成情况
2004年,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351.25亿元,商品房建设施工面积3753.05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536.8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440.9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74.7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32.32亿元,住宅销售额为188.9亿元。
2004年,物业管理企业在管房屋建筑面积4715.71万平方米,中介服务业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面积35.85万平方米,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40.46亿元。
(三)批发零售业
1、单位数及就业人员和商品销售额
2004年,全省共有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4677个,就业人员54.40万人。批发零售业全年商品销售额[注16]合计2681.17亿元,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978.97亿元,零售业销售额702.20亿元(详见表20)。
2004年,全省批发业个体经营户245309户,就业人员64.54万人,零售业个体经营户874649户,就业人员181.79万人。
表20: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及销售额
|
法人单位(个) |
就业人员 (万人) |
销售额(亿元) |
其中:零售额(亿元) |
批发业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其他批发 |
14152
1902
1338
523
224
497
5890
2958
93
727 |
27.41
3.82
4.44
1.36
0.33
2.13
9.68
4.39
0.15
1.11 |
1978.97
120.43
272.81
80.54
22.72
131.82
1039.08
254.46
5.24
51.87 |
185.42
7.08
9.71
3.85
2.02
21.42
104.45
34.14
0.07
2.68 |
零售业
综合零售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
10525 |
26.99 |
702.20 |
544.01 |
2061 |
13.21 |
229.90 |
210.26 |
1010 |
1.97 |
21.97 |
15.19 |
930 |
1.88 |
19.82 |
14.86 |
682 |
1.19 |
22.49 |
20.55 |
570 |
1.24 |
21.90 |
16.34 |
2186 |
3.18 |
264.01 |
169.79 |
1253 |
2.15 |
71.88 |
61.64 |
1167 |
1.43 |
30.41 |
19.53 |
666 |
0.74 |
19.82 |
15.85 |
2、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4年,全部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1590.79亿元,负债合计1067.15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523.64亿元,所有者权益占资产的比重为32.90%(详见表21)。
表21: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单位:亿元)
|
法人单位(个) |
就业人员 (万人) |
销售额(亿元) |
其中:零售额(亿元) |
批发业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其他批发 |
14152
1902
1338
523
224
497
5890
2958
93
727 |
27.41
3.82
4.44
1.36
0.33
2.13
9.68
4.39
0.15
1.11 |
1978.97
120.43
272.81
80.54
22.72
131.82
1039.08
254.46
5.24
51.87 |
185.42
7.08
9.71
3.85
2.02
21.42
104.45
34.14
0.07
2.68 |
零售业
综合零售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
10525 |
26.99 |
702.20 |
544.01 |
2061 |
13.21 |
229.90 |
210.26 |
1010 |
1.97 |
21.97 |
15.19 |
930 |
1.88 |
19.82 |
14.86 |
682 |
1.19 |
22.49 |
20.55 |
570 |
1.24 |
21.90 |
16.34 |
2186 |
3.18 |
264.01 |
169.79 |
1253 |
2.15 |
71.88 |
61.64 |
1167 |
1.43 |
30.41 |
19.53 |
666 |
0.74 |
19.82 |
15.85 |
3、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全部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462.45亿元,利润总额51.15亿元(详见表22)。
表22:批发零售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批发业
农畜产品批发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贸易经纪与代理
其他批发 |
1841.99 |
38.33 |
117.38 |
-7.28 |
246.39 |
12.86 |
78.82 |
0.23 |
21.02 |
0.27 |
118.34 |
-1.21 |
966.03 |
29.65 |
238.10 |
2.75 |
7.48 |
-0.10 |
48.43 |
1.16 |
零售业
综合零售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
620.46 |
12.82 |
180.03 |
1.88 |
18.89 |
-1.86 |
17.21 |
-0.06 |
20.77 |
0.90 |
20.26 |
-0.21 |
251.10 |
9.14 |
65.06 |
0.66 |
28.09 |
1.70 |
19.05 |
0.67 |
(四)住宿和餐饮业
1、单位数、就业人员和营业额
2004年,全省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2740个,就业人员13.05万人,全年营业额[注17]63.86亿元(详见表23)。
2004年,全省住宿业个体经营户共有6871户,就业人员2.99万人,餐饮业个体经营户129832户,就业人员47.33万人。
表23: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及营业额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就业人数
(万人) |
营业额
(亿元) |
住宿业
旅游饭店
一般旅馆
其他住宿服务 |
1294 |
7.90 |
39.49 |
484 |
4.76 |
26.47 |
767 |
2.94 |
11.85 |
43 |
0.20 |
1.17 |
餐饮业
正餐服务
快餐服务
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服务 |
1446 |
5.14 |
24.37 |
1347 |
4.99 |
23.58 |
47 |
0.07 |
0.33 |
19 |
0.02 |
0.15 |
33 |
0.06 |
0.31 |
2、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主营业务收入
2004年,全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为191.73亿元,负债合计为107.16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84.57亿元(详见表24);所有者权益占资产的比重,住宿业为44.22%,餐饮业为43.53%。全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65.11亿元。
表24: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单位:亿元)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住宿业
旅游饭店
一般旅馆
其他住宿服务 |
162.07 |
90.41 |
71.66 |
119.63 |
68.01 |
51.62 |
39.80 |
21.43 |
18.37 |
2.64 |
0.97 |
1.67 |
餐饮业
正餐服务
快餐服务
饮料及冷饮服务
其他餐饮服务 |
29.66 |
16.75 |
12.91 |
28.98 |
16.60 |
12.38 |
0.31 |
0.08 |
0.23 |
0.11 |
0.01 |
0.10 |
0.26 |
0.06 |
0.20 |
(五)其他第三产业
1、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4年,全省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注18]的法人单位108087个,就业人员277.98万人;全省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331339户,就业人员71.96万人(详见表25)。
表25: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
|
法人单位数(个) |
就业人员(万人) |
企业 |
行政事业
及其他 |
企业 |
行政事业
及其他 |
合计 |
8449 |
99638 |
46.48 |
231.50 |
金融业 |
1156 |
32 |
17.73 |
0.73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289 |
124 |
8.61 |
0.2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613 |
1384 |
7.67 |
1.98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064 |
1413 |
6.43 |
5.4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77 |
692 |
1.38 |
4.79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043 |
270 |
1.91 |
0.43 |
教育 |
273 |
17221 |
0.63 |
78.61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432 |
6219 |
0.91 |
24.1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02 |
1290 |
1.21 |
3.54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
70993 |
― |
111.58 |
2、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4年,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1355.37亿元,利润总额71.4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金融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是60.79%、16.75%、8.84%,三个行业合计占86.38%。利润总额中,三个行业分别占16.45%、58.38%、10.50%,合计占85.33% (详见表26)。
表26: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合 计 |
1355.37 |
71.41 |
金融业 |
823.94 |
11.75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227.09 |
41.6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19.81 |
7.50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42.30 |
10.70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6.61 |
-0.73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9.79 |
-0.10 |
教育 |
4.31 |
0.44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5.73 |
-0.49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5.79 |
0.65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
― |
3、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收入和支出
2004年,其他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合计3178.36亿元,全年收入969.05亿元,全年支出966.72亿元(详见表27)。
表27: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收入和支出(单位:亿元)
|
年末资产 |
全年收入 |
全年支出 |
|
|
合计 |
3178.36 |
969.05 |
966.72 |
|
金融业 |
1007.67 |
5.73 |
28.79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4.07 |
1.81 |
1.82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8.35 |
5.64 |
5.44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77.26 |
39.59 |
36.49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14.06 |
20.05 |
19.21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4.48 |
1.62 |
1.51 |
|
教育 |
556.12 |
232.61 |
237.26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40.14 |
151.23 |
144.43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41.35 |
19.94 |
19.13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094.86 |
490.73 |
472.64 |
|
注释:
[注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
[注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⑴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⑵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⑶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在有关部门登记为法人,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或作为产业活动单位普查,或并入上一级法人。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且具备以下条件:⑴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⑵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⑶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包括:(1)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2)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并领取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3)没有领取执照或证书,或按照有关规定免于登记,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年内实际从事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的城镇、农村个体户。但不包括农民家庭以辅助劳力或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的一些兼营性活动。
[注3] 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公司;集体企业包括集体、集体联营、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包括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它企业:包括国有与集体联营、其他联营、其他。
[注4]就业人员:是指2004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岗的就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就业人员。
[注5]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等。
[注6]能源消费总量:是指能源品种的实际消费量,包括终端消费和用作加工转换的投入量。
[注7]吉焦:是“热力”的计量单位。1吉焦=10 千焦
[注8]所有者权益: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即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投资者最初投入实际到位资产以及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注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法人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法人。
[注10]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是指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并有相应经费支出的企业。
[注1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注12]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开发研制,但尚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投产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注13]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指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已经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指虽然没有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实际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业企业。
[注14]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分为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总承包企业指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的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指获得专业承包资质,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的企业。
[注15] 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注16] 批发零售业企业商品销售额:指批发零售业企业售予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商品金额,包括零售额和批发额两部分,其中零售额包括售予居民和社会集团商品的金额,批发额包括售予生产经营单位商品的金额和出口商品的金额。
[注17]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指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因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等取得的收入,包括: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
[注18] 其他第三产业:包括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