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兵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
2006年1月18日
为全面掌握兵团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覆盖第二、第三产业中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名录库及经济普查数据库,为研究制定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各级领导决策与管理水平提供基础信息,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3]29号)文件精神,兵团下发了《关于开展兵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新兵发[2004]6号)文件,按照国务院、自治区的统一部署,于2004年在全兵团范围内开展了经济普查。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兵团经济普查的对象是隶属兵团管理和在兵团管辖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考虑兵团的实际情况和建立、健全完整的兵团单位名录库的需要,兵团的普查对象扩大到第一产业法人单位及第一产业活动单位。第一产业法人单位只填报《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第一产业活动单位只填报《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表》。
经济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就业人员情况、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经过兵团各师(市)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兵团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基本完成。兵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兵团统计局将分三次向社会发布普查公报。现将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04年末,全兵团共有法人单位[注1]4358个,与2001年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以下简称“二普”)相比,增长18.4%。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065个,增长67.7%;机关法人单位679个,增长11.5%;事业法人单位1087个,下降24.6%;社会团体法人单位221个,增长12.2%;其他法人单位(包括农牧团场)306个。产业活动单位[注2]7007个,与二普相比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注3]3037个,增长12.0%;第二产业1211个,下降15.1%;第三产业2759个,增长25.0%(详见表1)。
表1:兵团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分布情况
指 标 |
单 位 数
(个) |
比重
(%) |
2001年 单位数 (个) |
2004年比
2001年增减% |
法人单位 |
4358 |
100.0 |
3681 |
18.4 |
按类别分 |
|
|
|
|
企业法人 |
2065 |
47.4 |
1397 |
67.7 |
事业法人 |
1087 |
24.9 |
1442 |
-24.6 |
机关法人 |
679 |
15.6 |
608 |
11.5 |
社会团体法人 |
221 |
5.1 |
197 |
12.2 |
其他法人 |
306 |
7.0 |
37 |
81.5 |
按行业分 |
|
|
|
|
第一产业 |
230 |
5.3 |
204 |
12.7 |
第二产业 |
630 |
14.4 |
365 |
72.6 |
工业 |
480 |
11.0 |
301 |
59.5 |
建筑业 |
150 |
3.4 |
64 |
134.4 |
第三产业 |
3498 |
80.3 |
3112 |
12.4 |
其中:批零住宿餐饮业 |
809 |
18.7 |
455 |
77.8 |
房地产业 |
144 |
3.3 |
62 |
132.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83 |
4.2 |
110 |
66.4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59 |
1.4 |
40 |
47.5 |
教 育 |
431 |
9.9 |
475 |
-9.3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305 |
7.0 |
356 |
-14.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67 |
1.4 |
97 |
-30.9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064 |
24.4 |
829 |
28.3 |
产业活动单位 |
7007 |
|
6345 |
10.4 |
第一产业 |
3029 |
43.2 |
2704 |
12.0 |
第二产业 |
1211 |
17.3 |
1426 |
-15.1 |
第三产业 |
2767 |
39.5 |
2213 |
25.0 |
注:1、2004年其他法人单位数包括农牧团场,而2001年农牧团场在企业法人中反映,增减%按可比口径计算;2.2004年兵团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包括农林牧渔业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也包括农林牧渔业为第二、三产业法人兼营的第一产业活动单位。
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本次经济普查的法人企业单位数为4358个,与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同口径比较,增加了677个,增长了18.4%。其中:国有企业2643个,减少436个,下降14.3%;集体企业25个,减少53个,下降68.0%;股份制企业50个,增加25个,增长1倍;私营企业1055个,增加772个,增长2.7倍;其他内资企业115个,增加76个,增长2.2倍,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4个,减少1个,下降6.7% (详见表2) 。
表2:法人单位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及构成
指 标 |
法人单位(个) |
构成(%) |
|
|
总 计 |
4358 |
100.0 |
|
国有企业 |
2643 |
60.6 |
|
集体企业 |
25 |
0.6 |
|
股份合作企业 |
6 |
0.1 |
|
联营企业 |
2 |
… |
|
国有联营企业 |
2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454 |
10.4 |
|
国有独资公司 |
17 |
0.4 |
|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
437 |
10.0 |
|
股份有限公司 |
44 |
1.0 |
|
私营企业 |
1055 |
24.2 |
|
私营独资企业 |
394 |
9.0 |
|
私营合伙企业 |
41 |
0.9 |
|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
595 |
13.7 |
|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
25 |
0.6 |
|
其他内资企业 |
115 |
2.8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4 |
0.1 |
|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
2 |
… |
|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 |
2 |
… |
|
外商投资企业 |
10 |
0.2 |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6 |
0.1 |
|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2 |
… |
|
外商独资企业 |
2 |
… |
|
2、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普查资料显示,法人单位主要分布在国民经济行业中的五个行业中。制造业法人单位占全部法人单位的10.3%;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占16.3%;教育法人单位占9.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法人单位占7.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占24.4%。五个行业的法人单位占全部法人单位的67.9%。
产业活动单位主要集中在国民经济行业中的六个行业中。农、林、牧、渔业产业活动单位占全部产业活动单位的43.4%;制造业产业活动单位占9.3%;建筑业产业活动单位占6.0%;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占6.2%;、金融业产业活动单位占9.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产业活动单位占10.7%。这六个行业的产业活动单位占全部产业活动单位的85.1%(详见表3)。
表3、法人单位按产业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组及构成
指标 |
法人单位
(个) |
构成(%) |
产业活动单位(个) |
构成(%) |
|
|
总 计 |
4358 |
100.0 |
7007 |
100.0 |
|
按三次产业分组 |
|
|
|
|
|
第一产业 |
230 |
5.3 |
3029 |
43.4 |
|
第二产业 |
630 |
14.4 |
1211 |
17.3 |
|
第三产业 |
3498 |
80.3 |
2767 |
39.3 |
|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
|
|
|
|
|
农、林、牧、渔业 |
230 |
5.3 |
3029 |
43.4 |
|
采矿业 |
12 |
0.3 |
55 |
0.7 |
|
制造业 |
448 |
10.3 |
649 |
9.3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0 |
0.5 |
89 |
1.3 |
|
建筑业 |
150 |
3.5 |
418 |
6.0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4 |
1.2 |
67 |
1.0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17 |
2.7 |
6 |
0.1 |
|
批发和零售业 |
711 |
16.3 |
435 |
6.2 |
|
住宿和餐饮业 |
98 |
2.2 |
105 |
1.5 |
|
金融业 |
41 |
1.0 |
672 |
9.5 |
|
房地产业 |
144 |
3.3 |
72 |
1.0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83 |
4.2 |
158 |
2.3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84 |
4.2 |
42 |
0.4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0 |
0.9 |
78 |
1.1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59 |
1.4 |
111 |
1.6 |
|
教育 |
431 |
9.9 |
121 |
1.7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305 |
7.0 |
98 |
1.4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67 |
1.4 |
56 |
0.8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064 |
24.4 |
746 |
10.7 |
|
3、按师分组
兵团法人单位数名列前五位的单位依次是:八师、六师、一师、国资公司、三师。兵团产业活动单位主要集中在八师、国资公司、六师、一师、三师等单位(详见表四)。
表4:兵团单位的分布
指 标 |
法人单位 |
产业活动单位 |
个数(个) |
构成(%) |
个数(个) |
构成(%) |
总计 |
4358 |
100.0 |
7007 |
100.0 |
一 师 |
241 |
5.5 |
588 |
8.4 |
二师 |
188 |
4.3 |
548 |
7.8 |
三师 |
222 |
5.1 |
661 |
9.5 |
四师 |
192 |
4.4 |
633 |
9.0 |
五师 |
182 |
4.2 |
234 |
3.4 |
六师 |
259 |
5.9 |
732 |
10.4 |
七师 |
215 |
4.9 |
419 |
6.0 |
八师 |
1750 |
40.2 |
1004 |
14.3 |
九师 |
131 |
3.0 |
276 |
3.9 |
十师 |
132 |
3.0 |
271 |
3.9 |
建工师 |
115 |
2.6 |
210 |
3.0 |
十二师 |
73 |
1.7 |
237 |
3.4 |
十三师 |
110 |
2.5 |
211 |
3.0 |
十四师 |
80 |
1.8 |
75 |
1.1 |
国资公司 |
229 |
5.4 |
803 |
11.5 |
新天集团 |
14 |
0.3 |
24 |
0.3 |
中基公司 |
12 |
0.3 |
15 |
0.2 |
兵直单位 |
213 |
4.9 |
66 |
0.9 |
二、就业人员
2004年末,全兵团就业人员[注4]90.4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49.09万人, 占54.3%;第二产业就业人员13.23万人,占14.6%;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8.09万人,占31.1%。在合计中,单位就业人员75.79万人,占83.8%;个体经营人员14.62万人,占16.2%。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其中第一产业49.09万人,占64.8%;第二产业11.47万人,占15.1%;第三产业15.23万人,占20.1%。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33.46万人,占44.2%。
单位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以下六个行业中,其中农、林、牧、渔业49.09万人,占64.8%;制造业5.67万人,占7.5%;建筑业4.51万人,占5.9%;批发和零售业1.44万人,占1.9%;教育4.12万人,占5.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17万人,占2.8%(详见表5)。
表5:单位就业人员行业分布
指 标 |
就业人员(人) |
构成(%) |
总 计 |
757856 |
100.0 |
第一产业 |
490895 |
64.8 |
农、林、牧、渔业 |
490895 |
64.8 |
第二产业 |
114652 |
15.1 |
采矿业 |
4671 |
0.6 |
制造业 |
56663 |
7.5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8209 |
1.1 |
建筑业 |
45109 |
5.9 |
第三产业 |
152309 |
20.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932 |
0.5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627 |
0.1 |
批发和零售业 |
14392 |
1.9 |
住宿和餐饮业 |
5108 |
0.7 |
金融业 |
14570 |
1.9 |
房地产业 |
3289 |
0.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059 |
0.9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5734 |
0.8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8047 |
1.1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145 |
0.2 |
教育 |
41238 |
5.4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3292 |
3.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199 |
0.3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21677 |
2.8 |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2%、5.8%、16.4%、27.6%和50.0%。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6.5%、32.0%和61.5%。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1.3%、3.6%、35.9%和59.2%(详见表6)。
表6:单位就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指 标 |
就业人员(人) |
构成(%) |
|
女性 |
构成(%) |
就业人员合计 |
757856 |
100.0 |
334618 |
44.2 |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 |
1675 |
0.2 |
481 |
28.7 |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 |
44211 |
5.8 |
18618 |
42.1 |
具有大专学历者 |
124483 |
16.4 |
57584 |
46.3 |
具有高中学历者 |
209045 |
27.6 |
91267 |
43.7 |
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者 |
378584 |
50.0 |
166678 |
44.0 |
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合计 |
145806 |
100.0 |
66181 |
45.4 |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 |
9484 |
6.5 |
3069 |
32.4 |
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 |
46584 |
32.0 |
21117 |
45.3 |
具有初级技术职称者 |
89738 |
61.5 |
41995 |
46.8 |
具有技术等级证书人员合计 |
65292 |
100.0 |
19941 |
30.5 |
高级技师 |
822 |
1.3 |
218 |
26.5 |
技师 |
2351 |
3.6 |
506 |
21.5 |
高级工 |
23435 |
35.9 |
7756 |
33.1 |
中级工 |
38684 |
59.2 |
11461 |
29.6 |
就业人员较多的前五个师依次是:八师16.7万人,占22.0%;一师8.3万人,占10.9%;四师7.3万人,占9.6%;六师6.9万人,占9.1%;三师6.1万人,占8.0%(详见表7)。
表7:兵团单位就业人员地区分布
指标 |
就业人员 (个) |
构成(%) |
总计 |
757856 |
100.0 |
一 师 |
82605 |
10.9 |
二师 |
55527 |
7.3 |
三师 |
60673 |
8.0 |
四师 |
72747 |
9.6 |
五师 |
38699 |
5.1 |
六师 |
69263 |
9.1 |
七师 |
56783 |
7.5 |
八师 |
166968 |
22.0 |
九师 |
19409 |
2.6 |
十师 |
22386 |
3.0 |
建工师 |
21474 |
2.8 |
十二师 |
24029 |
3.2 |
十三师 |
20533 |
2.7 |
十四师 |
8826 |
1.2 |
国资公司 |
20122 |
2.7 |
新天集团 |
5150 |
0.6 |
中基公司 |
1402 |
0.2 |
兵直单位 |
11260 |
1.5 |
三、企业实收资本
2004年末,全兵团2065个企业法人单位实收资本[注5]总额197.60亿元。其中:由国家投入的资本113.79亿元,占57.6%;集体投入的资本3.68亿元,占1.9%;个人投入的资本20.67亿元,占10.5%;港澳台商投入的资本0.92亿元,占0.5%;外商投入的资本0.57亿元,占0.3%(详见表8)。
表8:企业实收资本来源构成
指标名称 |
实收资本(万元) |
|
|
|
|
|
国家资本 |
集体资本 |
个人资本 |
港澳台资 本 |
外商资本 |
总计 |
1975959 |
1137856 |
36786 |
206716 |
9155 |
5696 |
内资企业 |
1953038 |
1133243 |
36786 |
206716 |
50 |
328 |
国有企业 |
606558 |
510409 |
889 |
4434 |
|
|
集体企业 |
2070 |
83 |
1438 |
492 |
30 |
30 |
股份合作企业 |
2316 |
4 |
179 |
52 |
|
|
联营企业 |
472 |
422 |
|
25 |
|
|
国有联营企业 |
472 |
422 |
|
25 |
|
|
有限责任公司 |
897342 |
488416 |
31306 |
52163 |
20 |
298 |
国有独资公司 |
324826 |
323185 |
|
31 |
|
|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
572516 |
165231 |
31306 |
52132 |
20 |
298 |
股份有限公司 |
344304 |
129804 |
85 |
88991 |
|
|
私营企业 |
98877 |
4015 |
2749 |
60055 |
|
|
私营独资企业 |
12875 |
1696 |
|
9412 |
|
|
私营合伙企业 |
2668 |
849 |
418 |
1335 |
|
|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
75504 |
1470 |
2282 |
42594 |
|
|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
7831 |
|
49 |
6714 |
|
|
其他企业 |
1100 |
91 |
139 |
504 |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5596 |
2850 |
|
|
2481 |
|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
4205 |
2850 |
|
|
1090 |
|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 |
1391 |
|
|
|
1391 |
|
外商投资企业 |
17325 |
1763 |
|
|
6624 |
5367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12153 |
384 |
|
|
6624 |
1799 |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5172 |
1379 |
|
|
|
3568 |
四、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营业收入情况
2004年末,兵团法人企业资产总计1577.25亿元,从行业分布看,占比重较大的有:“农、林、牧、渔业”, 资产总计359.03亿元,占22.8%;“制造业”,资产总计206.78亿元,占13.1%;“批发和零售业”,资产总计267.44亿元,占17.0%;“金融业”,资产总计373.15亿元,占23.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资产总计151.33亿元,占9.6%。这五个行业拥有兵团86.2%的资产。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个行业拥有兵团40%的资产。
法人企业营业收入总计729.04亿元,从行业分布看,占比重较大的有:“农、林、牧、渔业”法人企业营业收入195.45元,占26.8%;“制造业”法人企业营业收入 98.52亿元,占13.5%;“建筑业”法人企业营业收入67.73亿元,占9.3%;“批发和零售业”法人营业收入237.13亿元,占32.5%;“金融业”法人企业营业收入85.78亿元,占11.8%。这五个行业营业收入占全兵团法人企业营业收入93.9%(详见表9)。
表9:企业法人和全年营业收入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指 标 |
资产总计
(亿元) |
构成(%) |
全年营业收入(亿元) |
构成(%) |
总计 |
1577.25 |
100.0 |
729.04 |
100.0 |
农、林、牧、渔业 |
359.03 |
22.8 |
195.45 |
26.8 |
采矿业 |
9.79 |
0.6 |
2.21 |
… |
制造业 |
206.78 |
13.1 |
98.52 |
13.5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9.11 |
3.1 |
10.40 |
1.4 |
建筑业 |
63.98 |
4.1 |
67.73 |
9.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9.41 |
0.6 |
5.04 |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0 |
… |
0.22 |
… |
批发和零售业 |
267.44 |
17.0 |
237.13 |
32.5 |
住宿和餐饮业 |
11.24 |
0.7 |
2.80 |
… |
金融业 |
373.15 |
23.7 |
85.78 |
11.8 |
房地产业 |
65.56 |
4.2 |
16.93 |
2.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51.33 |
9.6 |
3.24 |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2.04 |
… |
1.24 |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6.23 |
… |
1.76 |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0.40 |
… |
0.24 |
… |
教育 |
0.21 |
… |
0.19 |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0.44 |
… |
0.14 |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0.12 |
… |
0.03 |
… |
五、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
2004年末,兵团共有个体经营户[注6]76112个,就业人员14.61万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3.73亿元。全年营业收入89.65亿元(详见表10、11)。
表10:个体经营户行业分布情况
指 标 |
户数
(户) |
就业人员
(人) |
营业收入(万元) |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
总 计 |
76112 |
146069 |
896490 |
337346 |
第二产业 |
2269 |
17651 |
113529 |
36906 |
工 业 |
1901 |
12384 |
85280 |
31433 |
建筑业 |
368 |
5267 |
28249 |
5473 |
第三产业 |
73843 |
128418 |
782961 |
30044 |
交通运输业 |
19114 |
32888 |
173511 |
153653 |
批发和零售业 |
34153 |
51811 |
442945 |
69385 |
住宿和餐饮业 |
7951 |
22617 |
92328 |
42204 |
房地产业 |
88 |
133 |
2283 |
24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98 |
795 |
4118 |
2169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0353 |
17352 |
55920 |
26227 |
教育 |
93 |
281 |
564 |
624 |
卫生和社会福利业 |
638 |
1111 |
5052 |
214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755 |
1430 |
6240 |
3788 |
表11:兵团分师个体经营户户数和就业人数情况
指 标 |
户数(户) |
构成(%) |
就业人数(人) |
构成(%) |
总 计 |
76112 |
100.0 |
146069 |
100.0 |
一 师 |
6055 |
7.9 |
12852 |
8.8 |
二 师 |
7532 |
9.9 |
13827 |
9.5 |
三 师 |
3735 |
4.9 |
6117 |
4.2 |
四 师 |
8344 |
10.9 |
15119 |
10.3 |
五 师 |
3760 |
4.9 |
5659 |
3.9 |
六 师 |
8586 |
11.3 |
16514 |
11.3 |
七 师 |
7149 |
9.4 |
13853 |
9.5 |
八 师 |
16561 |
21.8 |
37416 |
25.6 |
九 师 |
3497 |
4.6 |
6015 |
4.1 |
十 师 |
2855 |
3.8 |
4325 |
3.0 |
建 工 师 |
422 |
0.6 |
752 |
0.5 |
十 二 师 |
3623 |
4.8 |
6998 |
4.8 |
十 三 师 |
2328 |
3.0 |
3096 |
2.1 |
十 四 师 |
625 |
0.8 |
1244 |
0.9 |
国资公司 |
760 |
1.0 |
1683 |
1.1 |
新天集团 |
160 |
0.2 |
198 |
0.1 |
兵团直属 |
120 |
0.2 |
401 |
0.3 |
六、普查数据质量情况
兵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对十四个师的数据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查623个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抽查比例约为55‰),个体经营户123个(抽查比例约为1.6‰)。抽查汇总结果,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3.4‰,数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注释:
[注1]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⑴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⑵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⑶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在有关部门登记为法人,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单位,普查中未作为法人单位统计。
[注2]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且具备以下条件:⑴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⑵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⑶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生产核算资料)。
[注3]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
[注4]就业人员是指2004年12月31日在第一、二、三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岗的就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就业人员,如保姆、家教、自由职业者等。
[注5]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等。企业实收资本的登记范围不含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注6]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包括:(1)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 (2)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并领取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3)没有领取执照或证书,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年内实际从事个体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的城镇、农村个体户。但不包括农民家庭以辅助劳力或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的一些兼营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