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近日,天津市统计局组织召开202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综合试点研讨会。会议以“总结经验、剖析问题、部署任务”为主题,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正式调查工作夯实基础、积蓄力量。
会议详细介绍了天津市红桥区综合试点工作的创新做法和显著成效,重点分享了深化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利用基层治理平台赋能人口登记数据等经验。随后,和平区等部分区统计局代表聚焦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启动以来的各项重点工作,围绕区域科学划定、“两员”精准选聘与系统培训、宣传动员覆盖、物资精准保障、数据质量管控等核心环节进行了研讨交流。代表发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就如何提升调查对象配合度、如何应对复杂居住情况登记、如何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如何强化两员队伍管理效能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实现了经验互鉴、智慧共享。
会议强调,本次综合试点是正式调查前一次至关重要的压力测试和实战预演,其工作成果将直接关系到全市调查工作的成败。各区务必高度重视本次综合试点发现问题的梳理与解决,既要及时提炼固化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又要针对存在的短板弱项迅速制定并落实改进方案。
会议要求,全市统计系统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全力以赴投入后续工作。一是绘好“一张图”,夯实调查基础。充分调动全市各区、各街乡镇和各村居委会的工作力量,确保在10月20日前高质量完成全市村级边界的地图标绘、建筑物标绘和调查小区划分工作,切实做好住房单元核实,为后期住房单元抽样和调查任务分配提供坚实基础。二是建好“两支队伍”,强化人力保障。扎实做好调查指导员、调查员的“两员”选聘培训,重点选聘具备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工作经验的人员,组建以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物业管理人员、小区楼(门、栋)长为补充的调查队伍,加强业务培训,落实经费发放,为高质量人口调查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三是织好“四级网”,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方式方法,严格按照全市宣传工作方案部署要求,着力构建“市—区—街—村”四级立体宣传矩阵,充分利用1%人口抽样调查专题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宣传载体,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及时报送工作亮点信息,共同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四川
自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启动以来,四川省精心谋划部署,以提升工作质效为核心目标,以强化工作专班综合能力为关键抓手,创新实践“周一学习制度”,通过“四学四提升”推动人口调查工作提质增效。
学理论强根基,提升政治素养。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习借鉴“第一议题”制度机制,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关于人口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等,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学党建促融合,提升综合素质。针对专班成员“全员党员+1名发展对象”的鲜明特点,同步落实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有机融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教育,深化党员先锋岗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我为调查献良策”等系列比学赶超活动,通过构建“党建引领业务、业务检验党建成效”的工作格局,激发专班成员“个个争先锋、人人当表率”的干事活力,实现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双提升。
学政策明方向,提升业务能力。逐字逐句学习上级印发的1%人口抽样调查系列文件,精准把握指标内涵、流程规范和质量要求。围绕《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方案》《数据处理方案》(征求意见稿)开展深度研讨,重点聚焦调查表式、核心指标释义等关键内容进行讨论。通过“吃透文件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重点”的递进式学习,为调查工作高质量开展筑牢业务根基。
学经验炼方法,提升工作效能。坚持“总结经验-创新方法-提质增效”的工作路径,系统梳理历次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的成功做法,从“两员”角度出发提炼形成《优秀调查员是怎样“炼”成的——对把控调查采集数据质量初始关的探索》,得到上级刊载推介。制定《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确保各工作组任务明确、时序清晰、责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