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
近日,滕州局召开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综合试点工作会议,要求加速物资筹备,完成材料印制、宣传资料及“两员”证件样品制作;优化接待方案,高标准制定会议指南等相关材料;规范档案管理,系统整理试点全流程文书资料;强化基层督导,指导试点镇街提升办公场所环境、充实人员力量。
为营造良好调查氛围,滕州局还加大了宣传力度。编制《综合试点宣传实施方案》,制定“六个一”宣传工作计划,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以及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折页、播放宣传片、设立宣传点、推送手机短信等灵活方式宣传人口抽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提高调查小区内每个调查对象对试点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达到“关注调查、支持调查”的目的,打消调查对象对入户调查的顾虑。
为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滕州局积极对接供电部门、通信运营商、测绘等单位,探索行政记录等大数据在调查工作中的运用。同时,建立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对调查数据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加大对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审核、评估力度,提高调查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综合试点任务,滕州局近期及时组织了试点工作人员学习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有关调查方案、调查表内容、调查指标含义等专业内容,力求业务精进、稳中求进;并通过推进会、部署会、研讨会、座谈会,细化工作安排,层层压实主体责任,集中力量解决试点筹备工作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
德阳
今年以来,四川省德阳市统计局立足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这一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任务,聚焦“组织架构、任务推进、宣传动员、数据质控”四个方面,将调查工作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为人口抽样调查顺利推进筑牢根基。
德阳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积极构建起“市级统筹、区县主责、乡镇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由市政府分工副秘书长与市统计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双组长,组建包含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18个部门的“调查铁军”正式集结,形成“部门协同、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截至5月底,全市84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调查领导小组组建,实现从市级指挥部到村(社区)调查点的责任链条全覆盖。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体系,让每一项任务都能精准落地到‘最后一公里’。”德阳市统计局分管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高效落实,德阳市统计局还为市县两级量身订制了“三图作战法”——任务书细化到“小区划分、入户摸底、数据录入”等具体工作,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时间表以月度为单位倒排工期,8月底前完成电子绘图和建筑物标绘,10月前完成调查员选聘和培训,11月1日正式启动入户登记等分阶段节点;作战图标注出各片区的责任区域,每个调查小区都标注责任领导、联络人及工作进度,确保各阶段任务按时完成。
怎样营造好人口抽样调查的工作氛围?德阳市统计局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精心制定并实施《德阳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宣传活动计划》,着力构建“线上+线下+法治”三维一体宣传矩阵,各项宣传工作有序推进并初见成效。他们线上线下一起发力——线上借助“德阳统计”微信公众号信息平台,并同步在局官网开设专题专栏,积极转发和参与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宣传标语和口号征集活动,扩大社会知晓面;线下以统计法治基地为核心,将人口抽样调查知识融入常态化法治宣传体系,创新设立“人口调查宣传角”,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重点阐释公民依法配合调查的义务、调查数据的严格保密措施以及调查成果服务宏观决策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价值,消解公众疑虑,提升配合意愿,营造理解、支持、配合人口调查的社会氛围。
怎样守好数据质量生命线?德阳局正着力搭建“数据采集整理、数据处理分析、数据质量安全”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一方面,采取行政记录比对机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获取公安户籍、流动人口、卫健出生、民政死亡等行政数据和村(居)委会基本信息,建立“人口调查基础信息库”。另一方面,成立由工作协调组、数据处理组、指导检查组、安全保障组等要素部门构成的工作专班,为确保完成各阶段任务和保障调查数据客观真实提供坚实基础。
“这些调查数据将为德阳‘十四五’规划评估总结提供精准‘人口坐标’,为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等民生决策装上‘智慧大脑’。”德阳市统计局主要负责人在工作推进会上的话语,道出了这场调查的深层意义。
当夜幕降临,德阳街头的调查宣传灯箱与楼宇灯光交相辉映,勾勒出城市人口流动的脉络。这场抽样调查,不仅是对人口发展的“精准画像”,更是德阳以统计现代化推动治理能力提升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