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气温 指空气的平均温度,我国一般以摄氏度(℃)为单位表示。气象观测的温度表是放在离地面约
月平均气温是将全月各日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该月的天数而得。
年平均气温是将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累加后除以12而得。
降水量 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深度。其统计方法为:
月降水量是将全月各日的降水量累加而得。
年降水量是将12个月的月降水量累加而得。
日照时数 指太阳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其统计方法与降水量相同。
活立木总蓄积量 指一定范围内土地上全部树木蓄积的总量,包括森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
森林面积 指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林地或冠幅宽度
森林蓄积量 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计算森林覆盖率时,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计算公式为:
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