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 王文森:求新求实求用——纪念中国统计六十年


国家统计局 2012-08-06 09:01:12



  今天是2012622,端午节。暴雨下,龙舟水涨,珠江上赛龙夺锦,好不热闹。在时阴时晴中,想起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突然想起,这诗句应该拿来作为纪念文章的开头。

 

  中国统计,走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六十年,对人生来说是过大半,进入耳顺之年;六十年,对历史长河来说,只是那么的一小段,有如浪花翻滚、昙花一现而已。但这六十年,对中国统计来说,却可以称得上是“路漫漫其修长”的六十年,几代统计人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求索”。

 

  毕业后进入统计部门工作,时光飞逝,如今也已十年有六。十六年的时间,无法历遍六十年的事情,但可以体会,可以感受,可以发出一点感叹。回顾这十多年的亲身经历,觉得可以用“求新、求实、求用”来概括中国统计的变化和发展。

 

  求新:中国统计保持旺盛生命力之源泉

 

  毕业参加工作不久,我就被安排去学习工业生产指数计算方法,之后和同事一起试算全省工业生产指数,一直到2003年。那一年,国家局决定采用价格紧缩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放弃工业生产指数法。那一年的秋天,我也离开了工业处。当2010年春天我又回到工业处时,发现工业统计又有了新的变化,统计口径变了,速度计算方法也调整了,“并不好玩了”。这十多年来,工业统计领域一直处于改革、创新之中,处于一种探索、求解的状态中。从工业这个领域,我们可以放大,放大到整个中国统计,那么你也会发现,整个中国统计也处于不断变革和创新中。最大的改革,可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全更弦易辙,放弃了MPS体系,从1992年起正式实施了SNA体系,这是中国统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需要的明智之举。GDP核算是龙头,当这个龙头舞动起来,农业、工业、商业等其他领域也随着进行了变革。2012218,全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中国统计的另一重大改革的扬帆起航,从此中国统计的主要数据采集方式、中国统计部门的业务处理方式都将发生全新的变化。这一变化,是统计生产力的变化,它必然会刺激和改变以往的统计生产关系,因此,这一变革值得永远铭记。从小处看,中国统计的变革也在时刻地进行着,比如企业划型在十多年里起码变化了三次,工业全面统计的口径调整了四次之多,工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也在生产法和收入法之间艰难地比较和选择,国民经济行业代码不仅有2002年的版本,还有2011年的版本。

 

  这一切,不仅让各级统计工作者觉得麻烦,也给企业统计人员和统计数据使用者带来疑问和困惑:统计制度怎么又变了?但麻烦也好,抱怨也好,什么都阻止不了历史前进的车轮。变才是真理,中国统计求新求变,唯一的目的是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这就是中国统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缺乏创新的勇气和实际行动,统计事业只会像断了源头的泉水一样变得枯竭。

 

  求实:中国统计安身立命之根基

 

  若干年前,一位前辈告诉我:统计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从事统计工作很有意义,在国外,统计备受重视,但我们生不逢时。这位前辈的意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中国干统计工作不受重视,统计部门的地位不高;另一方面,在中国干统计,受到太多的制约,难以实现统计自身的价值。受不受重视、地位高不高,那是次要的,关键是统计的基本工作准则能否得到尊重和坚持。统计的基本工作准则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统计的生命线,离开它,统计的科学性无从谈起,统计工作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不是曾有人戏说过吗?随便找个中学生就可以干统计了,甚至说统计部门可以撤销,没必要存在。回想起来,这么多年来,这种声音不绝于耳。但这几十年来,中国的一代代统计人,前赴后继,为了维护“实事求是”这个金字招牌而不断思考、不断抗争、不断追求!《统计法》诞生于1983年,经历了1996年和2009年两次大的修改,目的是维护统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真正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的作用。三支国家局直属调查队的成立乃至2005年的重组,都是为了确保国家统计调查数据的独立和权威,确保数据生产各环节的不受干扰。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下管一级、下算一级,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核算的科学性,尽量减少核算环节的人为干扰,保证全国和地方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今年推行的全国三上企业联网直报,剑锋更是直指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干扰,目的在于净化统计工作环境,保证数据的真实可信。

 

  “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统计工作没有真实可言,统计数字想要多少有多少。翻看薄一波同志写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跃进的热情、浮夸风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有个不断鼓动和追加的过程,如果不能坚持实事求是,浮夸风的形成就有其合理的逻辑性。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但能够记取历史教训的并不多。时至今日,“大跃进、浮夸风”的幽灵仍时不时地在二十一世纪的上空游荡。追求政绩所编造的统计数字,犹如“皇帝的新装”,但仍有人乐此不疲,原因只有一个:逐利。新时期的统计工作者,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但他们知道,压力再大也得继续前行,因为实事求是是统计的安身立命之本,没有了这个,中国统计就真的不复存在了。在今年的联网直报中,笔者听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企业统计员生病住院了,还带着手提电脑,在医院联网提交统计报表!这个统计员的工作责任心令人敬佩!事业,往往就因为每个人的那份认真、负责和执着而成功而长青,我坚信,实事求是的统计之路,没有理由不越走越宽。

 

  求用:中国统计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之途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说,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所有的统计工作者,心中都希望通过努力的工作去实现统计的自我价值,这个自我价值就是统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简单来说就是统计的有用之处。在统计系统内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有为才有位”,意思是通过努力做出一番作为,得到领导和公众的认可,从而获得地位,体现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统计的功用得到充分的体现。统计,已经从幕后一步步地走向台前,各级党政对统计日益倚重,博士局长在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社会普罗大众不知统计部门所干何事、不知GDP为何物的历史也已经慢慢远去。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统计成果的最大展现是每年的一份统计公报、一本统计年鉴、一批统计报告。而今的统计资料品种从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统计资料的传播方式从扁平的纸介质模式发展到由纸介质、光盘、电子邮件、专用网络、互联网、新闻发布会等媒介所构成的立体式模式;统计资料的发布频率也大大加快,有的甚至采用了旬报。近几年,社会公众对统计工作的了解倍增,然而有意思的是,这种了解倍增却是从批判开始。当“房价被降低”、“工资被增长”、“群众被幸福”等新时代用语在网络流行起来,当统计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起来,中国统计与老百姓的距离变得不那么疏远了。通过每年的中国统计开放日主题活动,通过把公众请进中国统计资料中心参观,通过公布统计制度和方法的详情和细节,大大提高了中国统计的透明度,“阳光统计”的形象日益清晰。近几个月来,在网络发布微博的统计部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十多年前,在人大校园经常可以听到熟悉的新闻广播语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某某某发布了什么信息”,那时听起来有一种傻傻的自豪感。时过境迁,现在随时一上网,就可以看到大量的统计信息,这些就是统计部门的杰作,是我们追求“大用”的成果。

 

  统计作用在提升,统计地位在提高。这种地位的提高,我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真的提高,一种是假的提高。真的提高指统计工作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作出了贡献,得到百姓的认可和赞颂。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也。假的提高是地方党政领导看中统计数字本身,这个数字可以帮忙粉饰太平、虚领政绩,而不是真的重视统计工作。《庄子》有句名言:“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真正有用的东西,似乎看起来没有用啊。统计是一个长青的事业,是一项基础的事业,统计需要的是一种甘当奠基石、甘为人梯的精神,这就是统计的“大用”,唯有往这个方向走去,才不至于迷失前途,流为“无用”。

 

  往事经年,可堪回首。巾短话长,难以尽诉。对六十年的统计历程的回顾,我也没有本领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很欣赏一位有深沉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的智者的肺腑之言:“统计诸公齐努力,不信真实唤不回。”

 

  六十年风雨,一路走来。六十年后,若我们还健在,头脑还清醒,就让我们再回首,看看走过的路有何不同。

 

  (作者单位:广东省统计局)

 
 
 
 
 
  中国统计移动资讯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统计信息服务,包括统计新闻、统计数据、统计热点、指标解释和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等。
客户端下载:
iPhone

iPad

android2.2-2.3版本
android3.0及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