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前,我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期望走出学校大门,接受组织分配跨入统计的门槛,成为一名统计人——这个被认为即清贫又艰苦的职业,使我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期间我几乎将所有统计专业干过,就这样不知不觉在统计战线上奋斗了二十七年。在我的周围,到处都有把青春献给了统计事业的人。有训练有素、作风过硬的转业兵;有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有在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的行业精英;还有参加工作就扎根统计,几十年如一日,在数海里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老统计。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凭借对统计工作的无限热爱,书写自己的数字人生,回忆过去,我在变,大家也在变,统计人在一步步走向成熟。我深深感受到以往的统计世界是这样的缤纷和精彩。
一、“统计”和“土地”混为一谈。
1985年从学校毕业,我被分配到内蒙古乌海市统计局工作,刚到统计局,给我的感触却很深。每当遇到熟人问起我在哪个单位工作,我说:“统计局”,“土地,土地爷,好单位”,当我向其明确解释后,人家只听说过“财政局、审计局、土地局”,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统计局”。什么是统计?统计工作是干什么的?一无所知,眼前一片茫然,就这样在朦朦胧胧中开始了我长达27年的统计生涯。
二、从“手摇电话”到“网上直报”系统
记得刚参加工作,统计报表的报送靠人工送和电话报,然而当时的乌海市统计局总共有5部手摇电话,每到月初电话不断,为保证统计报表的线路畅通,电话不许找人闲聊。记得一次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物资处的金纬同志因工作找乌海统计局,我单位统计前辈老孙接的电话,告知对方目前电话等报表,不给找人,金纬说“我是金纬”,老孙由于着急催报表,说:“我管你是经委还是计委”,结果闹出个小笑话。统计工作的发展取决于不断深化改革,统计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统计生产力,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现如今统计系统已实现“统计数据传输、采集、处理和汇总的网络化”。当前“网上直报系统” 使统计工作进入“云时代”
三、诚实—理解—信任
刚到统计局时,正赶上1985的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局领导让我去北京购买工业普查培训录像带,由于当时的通讯不畅,我在北京住了10天,汇款也没有到,我只好等,我当时又是第一次到北京,见什么都新鲜,身上的钱很快花光了,我当时住的国家统计局的一个招待所,住宿费也没了着落,只好与招待所说明了情况,招待所领导说“天下统计一家人,不用结了”。于是我销售录像带的单位联系,将介绍信压在对方,带着近3000元的录像带回到了乌海。这件事,深深打动了我,使我对统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干统计、干好统计的信心与决心。
四、“统计法”是“统计罚”。
记得1987年参加在内蒙古海拉尔召开的全自治区物资能源统计会议,与一位统计老前辈住在一起,谈论起统计和统计法,他很感慨的对我讲:干统计很苦,地位不高,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清水衙门,至于《统计法》是不被理解和重视的“软法”。我很不服气的与其辩论,他看着我意味深长的说:“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统计法》会直起腰杆的,你们会赶上好时候的”。一年后的一次催报表,使我深深的体会到统计执法的艰辛,一家工业企业由于统计员更换频繁,报表不能及时上报,数据也不符合逻辑,于是我将电话打到企业负责人那里,要求其核查并重新上报统计数据,这位企业负责人在电话里讲:“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你们估一下,不就行了吗”。当我不同意并向其说明这样不符合《统计法》,他不耐烦的说:“统计法,我知道,你们不就是罚款吗,你们《统计法》只有罚,没有奖,干脆把《统计法》改“统计罚”算了”。放下电话的我,想了许多,但最让我回味的是那位统计前辈的话,“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统计法》会直起腰杆的”,坚信统计的春天一定会到来。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乌海市统计局法制科开设的《统计法十日谈》,不仅加大了宣传统计法力度,而且扩大了社会影响.
五、执着、认真、不畏困难与艰辛的统计人。
记得1986年,我和乌海市统计局的靳科长前往西卓子山水泥厂搞调查,当时班车只通到海南区路口,路口到西卓子山水泥厂厂区有10公里的路程不通班车,更谈不上出租车和三轮车了,没有办法,我和靳科长只好步行,当时我的脚都磨起了泡。回想起这些,统计工作让我快乐,因为工作让我不断成长。27年来,先后从事过工业、能源、物资、商业、劳动工资、综合、住户、物价、工业品、固定资产、农调等十几个专业。搞过了所有的普查(两次工业普查和人口普查,一次三产普查、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可以说是,演尽了统计的生、净、旦、白、丑“五类角色”,尝尽了统计的酸、甜、苦、辣、麻“五味佳肴”,历尽了统计的喜、怒、哀、乐、愁“人生五态”,与统计结下了不解之情缘。梳理阅历,岁月留痕千千万万,20多年来,为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我始终把学习和钻研业务放在首位,使自己成为统计工作的行家里手,统计局的业务骨干,可以说统计培养了我,统计造就了我,感恩统计。
六、统计的春天来了。
近年来,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统计信息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由最初统计前辈们的算盘、尺子、铅笔、打字机、腊纸、复写纸等办公工具已经被打字机、复印机、计算器代替;特别是当电脑走进了统计人的生活后,统计数据处理变得简单快捷,统计数据传输也由传统的纸介质邮寄、人工报送改为电子网络传输、网上直报等,这一切都使统计信息的质量和传递效率有了全面提升,统计信息也真正成为一种仪表,一种信号灯,一种指示器。记得在当时统计系统利用电脑走在各个部门的前头,1990年人口普查更新了一批机器,统计局计算站退下一台M24计算机给了我们城调队,大家哪个兴奋,每到上报家济报表(现在的住户调查),大家都抢机器,早晨早来,中午不回是常事。现如今统计人人手一台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鸟枪换炮了。正是因为有了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变革,我们欣喜地看到,每当国家统计局发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PI的升降,就成为股价涨跌,股民投资与否以及政府货币政策变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每当国家统计局发布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PPI的升降就成为生产者和投资人决策的指挥棒。此外,大洋彼岸美股的涨跌,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国际黄金期货价格的升降,企业经济景气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化等,一切统计信息,都被人们重视,都被人们关注,使我深深的感到统计的“春天”已来临。
七、多方支持,为普查开绿灯。
记得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在乌达区进行,我们普查办的9名同志前往验收,工作的比较晚了,班车没有了,当时我们只有一辆2020吉普车,没办法,大家只好都挤在2020吉普车上,回到海勃湾正赶上夜查,警察问:“你们坐了多少人”,我们告知六、七个,结果乌海市统计局刘科长说:“少了,13个” ,警察感到惊奇,让我们都下来,看一看怎么能够坐下13个人。后来警察了解我们的情况后,让我们多注意安全,对我们2020吉普车坐9个人,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这样一批统计调查人员不畏困难与艰辛,顽强拼搏,挥洒的汗水换来了调查工作丰硕的成果,调查工作的正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实效性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调查户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看到你们那样敬业、那样执著、那样细致,我们不配合都会感觉良心有愧。”简洁话语,是最好见证与总结我们统计调查工作的成功,正是社会各界理解和帮助,支持了我们的事业
星斗转移,岁月流失,27年来,我由20多的小伙,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不断成长,于2006年走上国家统计局乌海调查队副队长的领导岗位。同时我也多次获得嘉奖、先进工作者称号,多篇分析报告被领导批示、刊物刊载,被评为优秀统计分析,数次体验了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所有这些,都无不凝结着对统计调查事业的忠诚、热爱和孜孜追求。我用深深地思考和凝重的感情唱出其心中的歌---我热爱这数字联成的事业,更爱党赋予的工作,我会用勤劳的汗水,在我热爱的统计事业上,与统计同行,体验统计的严肃与快乐,感恩统计。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内蒙古乌海调查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