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知识竞赛题
主办单位: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 ,制定《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C.国务院的有关条例 D.《全国人口普查条例》
2.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 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A.农业、农村和农民 B.农业和农民 C.农业 D.农民
3. 应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户外广告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农业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
A.各级政府 B.各级农业普查办公室 C.各级宣传部门 D.省级宣传部门
4.农业普查所需经费,由 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
A.中央政府 B.地方政府 C.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 D.基层组织
5.农业普查每 进行一次。
A.5年 B.7年 C.10年 D.15年
6.尾数逢 的年份为农业普查年度。
A.5 B.6 C.7 D.8
7.农业普查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 。
A.12月31日12时 B.12月31日24时
C.12月31日0时 D.1月1日24时
8.特殊地区的农业普查登记时间经 批准,可以适当调整。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9.农业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
A.农业服务业生产经营单位 B.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C.城镇服务业生产经营单位 D.农业生产单位
10.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 。
A.农林牧渔服务业 B.渔业服务业 C.种植业服务业 D.畜牧业服务业
11.农业普查采用 的方法。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决定对特定内容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跟踪调查
12.农业普查采用 标准。
A.国际分类 B.国家统计分类 C.国家行业分类 D.国家经济分类
13.农业普查方案由 统一制订。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国家统计局D.省级农业普查办公室
14.省级普查办公室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农业普查附表,报经 批准后实施。
A.国务院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国家统计局 D.各地农业普查办公室
15. ,国务院做出了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决定。
A.2005年3月29日 B.2005年4月29日 C.2005年5月29日 D.2005年6月29日
16.温家宝总理于 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实施《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A.2006年6月23日 B.2006年7月23日 C.2006年8月23日 D.2006年9月23日
17.党中央、国务院把“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为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明确写入 。
A.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 B.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C.2006年中央1号文件 D.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18.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具体负责农业普查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A.国务院 B.国务院办公厅 C.农业部 D.国家统计局
19.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作为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 ,参与农业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A.协作单位 B.成员单位 C.关系单位 D.下属单位
20.村民委员会应当在 的指导下做好本区域内的农业普查工作。
A.省政府 B.县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 D.普查员
21.农村的普查现场登记按普查区进行。普查区以 管理地域为基础划分,每个普查区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普查小区。
A.县(市) B.乡镇 C.村民委员会 D.村民小组
22.每个普查小区配备 普查员,负责普查的访问登记工作。
A.一名 B.二名 C.三名 D.四名
23.普查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用或者从其他有关单位借调人员从事农业普查工作。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推荐 的人员从事农业普查工作。
A.符合条件 B.年轻力壮 C.离退休 D.闲置
24.地方普查办公室应当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 的人员颁发全国统一的普查指导员证或者普查员证。
A.个人申请 B.群众推荐 C.考核合格 D.上级指定
25.普查员的选聘和培训是整个普查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这次农业普查,大约需要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万人左右。
A.200 B.500 C.700 D.1000
26.普查员应当依法直接访问普查对象,当场进行询问、填报。普查表填写完成后,应当由 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A.普查员 B.普查对象 C.普查辅导员 D.村干部
27.农业普查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办法,由 制订。地方普查办公室应当按照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数据处理,并按时上报普查数据。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国家统计局D.国家信息中心
28.农业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由 普查办公室组织实施。
A.省级 B.县级 C.设区的市级以上 D.乡镇
29. 应当做好数据备份和加载入库工作,建立健全农业普查数据库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更新。
A.普查办公室 B.国家统计局 C.县统计局 D.省统计局
30. 应当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复查和验收。
A.普查辅导员 B.普查人员 C.普查员 D.统计人员
31. 统一组织农业普查数据的事后质量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国或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依据。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国家统计局 D.省级农业普查办公室
32.2006年8月23日,温家宝总理签发国务院第 号令,颁发《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A.473 B.437 C.438 D.483
33.农业普查经费中应当对村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安排适当的 。
A.劳动报酬 B.工作补贴 C.工资 D.奖金
34.普查人员应当对其负责登记、审核、录入的普查资料与普查对象签字盖章的普查资料的 负责。
A.一致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合格性
35.国家建立农业普查资料 制度。
A.保存 B.公布 C.收集 D.汇总
36.农业普查汇总资料,除依法予以 的外,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A.保密 B.保存 C.处理 D.收集
37.地方普查办公室发布普查公报,应当报经 普查办公室核准。
A.国家级 B.同级 C.上一级 D.下一级
38.普查办公室和普查人员对在农业普查工作中搜集的 的资料,应予保密,不得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
A.所有普查 B.多个普查对象 C.其他普查 D.单个普查对象
39.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农业普查结果,对有关常规统计的历史数据进行 ,具体办法由国家统计局规定。
A.保管 B.修正 C.整理 D.汇总
40.对认真执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 。
A.奖励 B.表扬 C.上光荣榜 D.鼓励
41.农业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之一: 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依法进行调查的。
A.反对 B.拒绝或者妨碍 C.变相反对 D.坚决阻止
42.农业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之三: 提供与农业普查有关的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
A.未按时 B.不能 C.不愿 D.拒绝
43.农业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之四: 依法进行的农业普查执法检查的。
A.反对 B.不同意 C.躲避 D.拒绝、推诿和阻挠
4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成立,它担负起了组织和协调世界各国农业普查的工作。
A.联合国粮食计划署 B.联合国粮农组织 C.联合国统计司 D.联合国统计署
45.农业普查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各国推荐的一种重要的农业统计方法,它在许多国家的农业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收集 起着重大的作用。
A.农业经济数据 B.服务业经济数据 C.商业经济数据 D.世界经济数据
46.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开展,借鉴和参考了 的定义、概念、标准和准则。
A.粮农组织《198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B.粮农组织《200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C.粮农组织《199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D.粮农组织《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二、多项选择题
47.农业普查工作按照 、部门分工协作、 的原则组织实施。
A.全国统一领导 B.各级政府参与 C.地方政府领导 D.地方分级负责
48.各级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依法独立行使 、 、 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A.调查 B.报告 C.监督 D.查处
49.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 和 依法提供的农业普查资料不得自行修改,不得强令、授意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不得对拒绝、抵制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打击报复。
A.普查办公室 B.统计局 C.普查人员 D.普查对象
50.农业普查经费应当 、 、从严控制支出。
A.统一管理 B.部门分别管理 C.灵活使用 D.专款专用
51.农业普查对象应当 普查人员的询问, 农业普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和迟报。
A.如实回答 B.按时填报 C.根据自身利益回答 D.根据自己的时间填报
52.农业普查对象应当配合 和 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A.国家统计局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53.农业普查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 、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情况。
A.农业土地利用 B.乡镇企业发展情况 C.农作物产量 D.农村劳动力及就业
54.为保障全国各地农业普查经费落实工作,2006年3月9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三家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农普办字[2006]9号)。
A.财政部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家统计局 D.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55.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 并 普查办公室开展农业普查工作。
A.各自为政 B.积极参与 C.相互独立 D.密切配合
56.聘用人员应当由 支付劳动报酬。借调人员的工资由 支付,其福利待遇保持不变。
A.当地人民政府 B.农普办 C.原单位 D.聘用单位
57.普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普查方案,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不得 、 普查对象提供虚假的普查资料。
A.强令 B.提示 C.要求 D.授意
58.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执行农业普查任务时,应当出示 或者 。
A.身份证 B.普查指导员证 C.普查员证 D.工作证
59.普查办公室应当对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 和 。
A.质量控制 B.检查验收 C.严格管理 D.监督检查
60.普查人员应当坚持 ,恪守 ,拒绝、抵制农业普查工作的违法行为。
A.实事求是 B.联系群众 C.职业道德 D.法律法规
61.军队、武警部队所属农业生产单位的农业普查工作,由 、 部队分别负责组织实施。
A.当地农普办 B.当地统计局 C.军队 D.武警
62.农业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之二:提供 或者 的农业普查资料的。
A.修改 B.虚假 C.不完整 D.伪造
63.农业普查对象的违法行为之五:在接受农业普查执法检查时, 、 、 、 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普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
A.转移 B.隐匿 C.篡改 D.毁弃
64.普查办公室应当做好农业普查资料的 等工作,并对农业普查资料进行 。
A.保存、管理和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B.整理和使用 C.开发和应用 D.公布和使用
65.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农业普查数据,由 审定并会同 公布。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C.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家统计局
66.住户普查表分为4张表。户1表 、户2表农业生产经营情况、户3表 、户4表 。
A.住户基本情况 B.集体户人口情况 C.住户普查长表 D.农业用地普查表
67.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自行修改农业普查资料,强令、授意普查办公室、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对拒绝、抵制篡改农业普查资料或者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 或者 ,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给予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
A.刑事责任 B.通报批评 C.纪律处分 D.行政处分
68.普查人员不执行普查方案, 、 普查资料,强令、授意普查对象提供 普查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并可以给予通报批评。
A.伪造 B.篡改 C.虚假 D.涂改
69.农业普查对象若有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给予 ;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或者 。
A.责令改正 B.通报批评 C.行政处分 D.纪律处分
70.普查人员 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并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给予 。
A.失职 B.渎职 C.失职、渎职 D.通报批评
71.普查办公室应当设立 ,接受社会各界对农业普查违法行为的 ,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 。
A.表扬 B.举报电话和信箱 C.检举和监督 D.奖励
72.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考虑的基层数据是:社区是否易遭受自然灾害、服务设施如道路、电力、卫生和学校的有效性、食品及农业投入品的供应情况、 、 。
A.社区经济活动 B.农民组织 C.农村妇女情况 D.农村儿童死亡率
73.普查区以下设置 。普查小区原则上以 划分。
A.普查区 B.普查小区 C.村民委员会 D.村民小组
74.农业普查 、单位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和乡镇普查表将采用 录入数据。
A.住户普查表 B.住户情况快速汇总表 C.光电扫描方式 D.手工键入方式
75. 的编码为 位。
A.普查行政区 B.普查小区 C.12 D.14
76.农村普查区按 的办法对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村其他住户进行摸底。城镇普查区按 的原则查找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A.有户就查 B.抽样调查 C.以地(设施)找户 D.居住情况
参赛须知
本次竞赛题主要依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等拟定,有关文件可上中国农业普查网站(www.stats.gov.cn/zgnypc)查阅。
一、答卷采取涂抹方式,参赛者将“答题卡”中正确的部分用黑色圆珠笔或钢笔涂满,不正确的不涂。答题卡复印有效。
二、请将竞赛题的答题卡沿线剪下,贴在信封的背面(装在信封内的答题卡无效)寄至组委会办公室。单位组织的由单位统一邮寄。回收答卷截止日期为2006年12月10日(以寄出邮戳为准),答题卡必须详细填写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和联系电话等方为有效。
三、竞赛题在《农民日报》、《中国信息报》、《中国统计》杂志、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中国农业普查网站(www.stats.gov.cn/zgnypc)和中国信息报网站(www.zgxxb.com.cn)上发布。参赛者如从网上下载竞赛题,可将竞赛题答题卡打印,填写答题卡后贴在信封的背面(装在信封内的答题卡无效)寄至组委会办公室。
四、竞赛题的正确答案将于2006年12月底在《中国信息报》上公布。
五、2007年1月底进行统一抽奖,并在《中国信息报》上公布获奖者名单。
六、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本次抽奖活动将由公证处公证,竞赛组委会及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及亲属不得参赛。
奖励标准:
一等奖3名,奖金3000元/名;
二等奖5名,奖金1000元/名;
三等奖30名,奖金500元/名;
优秀组织奖10名,奖金1000元/名;
参与奖300名,颁发奖品1份。
联系方式:
本次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中国信息报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7号中国信息报社
邮编:100826
电话:010-63376714
联系人:余成瑶

答题卡也可在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