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各地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现场登记工作质量
为确保农业普查现场登记工作质量,湖北省各级农普办采取多种措施,做好现场登记工作,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首先,加强检查,落实责任。自元月1日开始,省农普办组成5个巡查组,分赴各地检查入户登记工作。根据巡查中了解的情况,以及部分地方农民的反映,省农普办于8日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农业普查现场登记工作质量控制的紧急通知》,对登记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严格规定。各市、州、县农普办也针对所掌握的情况召开紧急会议,下发紧急通知,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登记质量。同时各级政府领导和农普办人员亲临一线巡回检查指导。许多县、乡农普领导小组、农普办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南漳县巡检镇和东巩镇党委、政府实行农业普查“一票否决”考核乡镇干部工作实绩。
其次,周密部署,具体落实。谷城县南河镇统一在普查员证上贴上普查员的照片,既激发了普查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提高了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的信任度。襄樊市、神农架林区、嘉鱼县等地农普办将正式登记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纠正办法及早归纳成普查员须知。宜城市农普办编制了《入户访问技巧“二十四字诀”》。大冶市保安镇农普办将本次农业普查的主要指标如家庭户籍(居住)人口、承包(经营)面积、2006年粮食作物(其他农作物)及畜禽存栏等指标进行明细分类制成表格,同时还将主要农产品价格制成明细表一并分发到各普查员和农户手中,确保不重不漏和H158-H161指标的便利测算。钟祥市冷水镇要求普查员在遇到农民不愿说实话或不清楚家中经营情况时,先问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通过播种面积推算实际经营耕地面积,进而推算出自留地、开荒地面积。
第三,控制进度,质量至上。各乡村普遍采取及时召开业务会、现场会的形式,总结前一天的入户情况,查找问题,研究遇到的难题,提出解决办法,指导普查员登记。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裴庙村村委会在区农普办的统一部署下,入户登记头五天将本村各种类型的农户分别登记一户,查找登记中出现的问题,再由镇农普办的业务人员集中所有普查员进行答疑。钟祥市农普办就前期农普入户登记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下发了市长签发的《关于停止农业普查登记对“两员”再培训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就出现的问题对“两员”进行集中强化再培训、再练兵,确保农业普查入户登记数据质量。
第四,层层把关,反复审查。各地农普办均制定了严密细致的普查表审核办法,采取普查员与普查对象随填随审、定期集中自查互查、巡回检查、随机抽查等办法,重点查普查小区地图,看房屋编号和户编号是否一致、是否跳码、是否遗漏登记对象;查住户户籍和土地经营权证等资料,看户籍人口和农业生产资源是否遗漏、登记是否准确;查登记质量,看普查员是否入户登记、填写是否规范、普查表保管是否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