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级高度重视农普 扎实搞好普查业务培训
培训是农业普查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着普查数据质量的高低,甚至关系着普查工作的成败。山东各级高度重视培训环节,扎扎实实做好培训的各项工作,为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是领导重视,准备充分。省、市、县(市、区)农普领导小组组长或农普办主任,亲临开班仪式,并做动员讲话,强调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出搞好培训的具体要求。以国家培训课件为基础,结合省、市、县三级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和农业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状况,细化了培训方案,修改、调整、充实了培训课件。如突出了以普查登记工作基础步骤为主线的授课方法,将普查区的界定和判断难的问题,变成了具体的流程操作;对普查地图绘制规则和清查摸底方法进行了细化,充实了地址编码知识;增加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普查登记与复查规范》等课件。省、市农普办业务组人员讲课前精心准备,试讲试听,反复修改培训教案。济宁、莱芜等市还根据本市实际编写了自己的培训教材。
二是形式灵活,注重实际。采取了课堂面授、学员做练习、集中讨论、测试、试填和现场问题解答相结合的办法,并结合试点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提高了授课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增强了培训的直观性。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着重强调和讲解,明确每个指标内涵和外延及数据来源渠道,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力争不留后遗症,以保证整个普查工作的一致性。济南、烟台等市还根据本地实际,采取了培训与试填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了培训质量。
三是跨级培训、压茬进行。山东培训工作采取了跨级培训、压茬进行的方式,即省直接培训到县,市直接培训到乡镇,县直接培训到普查指导员,乡镇直接培训到普查员,这种方式使每个受训人员参加培训都在两遍以上,保证了培训质量。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市为了更好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普查队伍,还主动扩大培训规模,如青岛每乡镇至少培训3人,有的乡镇培训5人以上。
四是统一规范,提高培训效率。省级试点、培训结束后,针对大家普查反映的问题,省农普办及时召开了由各市业务主任参加的研究会议,对普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做出了统一规定,制定下发了《山东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问题解答》。同时,对工作安排、物资准备等情况做出了详细安排。从而解决了基层培训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提高了培训效率,为切实搞好农业普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上级对下一级培训采取抽查的方式,确保了培训质量。市级培训,省抽查了9个市。市对县的培训,省要求各地要采取过硬措施,保证培训质量。从各地做法看,也的确涌现出了好的经验,如泰安市采取“五看一考”的方式,即一看培训方案,二看培训内容。三看培训时间,四看培训纪律,五看培训水平,一考就是由市农普办统一出题,并随机每期抽查20人进行考试,从而确保了培训质量。县级个数较少的莱芜市则采取了由市级普查人员直接到各区参与培训的办法,提高了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