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 正文

农业普查工作简报第三十四期


2006-09-13 09:22:51

来源: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甘肃省综合试点有特色

    八月份甘肃省在武威市凉州区开展了省级农业普查综合试点,省农普办在试点规划和组织过程中,着眼于普查工作大局,着力于研究解决普查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思路比较清晰,试点效果比较好。

一、模拟了农业普查全过程

省农普办、武威市及凉州区农普办紧紧围绕《甘肃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省级综合试点方案》、《甘肃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农业用地调查试点方案》,层层成立了试点领导机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通过划分小区、宣传动员、业务培训、清查登记、审核编码、质量控制、数据审核等环节先后对2个镇30个村的14000多户农户进行了普查登记,模拟了农业普查的整个过程,探索了全省农业普查工作的组织经验和技术路线,先后对14个市州及武威市三县一区农普办业务骨干和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进行了培训工作。为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全面学习理解普查方案,探索了普查的有效组织方式

试点表明,农业普查方案总体设计合理,思路明晰,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经过试点共发现组织层面及业务技术方面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共120多条,为准确贯彻全国普查方案,对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提供了全方位的实践经验。

(一)尝试了培训的组织形式。主要采取大会培训的方式,通过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进行集中讲解,结合分组讨论、集中解答问题、试填普查登记表、组织考试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为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省农普办将业务培训的内容按不同层次和对象进行了划分。首先由省农普办对各市州业务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人员、凉州区农普办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侧重于系统性、全面性和指导性,主要是对普查方案、实施细则、登记原则、指标体系等进行全面培训。其次由区农普办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是清查摸底、现场登记、质量控制等实施细则和各普查表的指标解释、填表要求。最后,由督导员在清查摸底和登记入户时填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现场培训。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及不同阶段重点问题的培训,实现了应知应会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探索了农业用地调查的方法。此次农业用地调查按照国务院农普办与国土资源部达成的“统一标准、分工合作、共同核实、共同发布、信息共享”工作原则,专门成立了省、市、区第二次农业普查农业用地调查试点工作组,制定了《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用地调查试点方案》,一是探索了耕地调查的最佳组织模式。即耕地调查由农业普查办公室牵头,以国土部门为主,统计、调查等部门参与的组织模式;二是建立了分工合作机制。国土、农普、统计、农调四部门,既分工,又合作。农普办负责组织协调,国土部门负责基本资料的提供,承担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数据的实地核实,编写农业用地数据核实报告等。统计局、农普办、农调队制定样本抽选方案,确定调查样本,参与农业用地数据的实地核实;三是实地进行了耕地核实方法的实践;四是建立了部门共同讨论认定数据机制,为全省耕地面积调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建立普查员日志和专题讨论制度。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和总结普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统一印制了《普查员日志》,发放到每一个普查员手中,要求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对每天的工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上报。同时制定了疑难问题发现与解决的鼓励机制。对工作扎实、日志记载认真,上报问题多而准确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了表彰奖励。从培训开始,几乎每天晚上都召开专题讨论会,讨论解决当天发现的问题。从试点动员会到试点结束,共召开各类讨论会议13次,有力地保证了试点工作各阶段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

(四)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调查技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大型普查,往往受经济主体利益多元化的影响,调查对象的顾虑较多,配合程度降低,因而广大普查员担负着既做宣传员又做普查员的双重职责,熟练掌握调查技巧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入户登记,他们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技巧,并将其运用到以后的实践中去,以赢得普查对象的理解、配合与支持,取得更为可靠的统计数据。

(五)探索了普查登记的最佳方式。为了探索普查登记的最有效途径,他们在两个试点乡镇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普查登记,为正式普查探索经验。在清源镇采取先填草表,再过录到正式表的登记办法。而在金羊镇则采取直接发放正式表先在预填处填写,再誊写到光电录入格的办法登记。同时选择在清源镇王庄村尝试依据有关资料造册登记摸底表,不入户摸底直接开展登记调查。

(六)建立了乡镇干部包村责任制度。乡镇普查办公室是普查工作的重要组织者,村组干部是此次普查试点登记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在试点中高度重视乡镇政府的作用,沿用了乡镇干部包村制度,每个抽调到普查办的乡镇干部承包一个村的普查工作。干部包村责任制的建立增强了普查指导员的责任意识,使村组的普查工作任务落到了实处。

(七)试点收集的乡镇、村、单位、户数据全部进行数据处理、并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通过对普查数据的评估,进一步回顾和总结普查培训及组织工作的经验与漏洞。

三、锻炼了普查队伍

此次试点,严格按照方案的规定,模拟了普查的全过程,使参加试点的人员熟悉和掌握了普查各环节和各阶段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首先,提高了各级农普办的组织协调能力。农业普查组织实施难度大,需要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这次试点就是对各级普查骨干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一次重大的考验,实践证明,我们的普查队伍是一支经得起考验的队伍;其次,提高了普查队伍的业务水平。这次普查表式种类多、指标复杂,指标之间关联性强,通过试点培训和实际操作,14个市州的农普办业务骨干经历了严格的训练,达到了锻炼普查队伍,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为下一步各市州组织农业普查试点和普查工作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对基层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对普查工作的认识程度。


 附件
 相关文档
  • 甘肃经普办要求全力以赴搞好经普工作
  • 2005年甘肃省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 甘肃省政府与各市州经普领导小组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
  • 嘉峪关市局对普查对象宣讲《条例》
  • 甘肃省发布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
  •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