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国际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召开
5月16-18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国际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召开。联合国粮农组织David Mashell先生、美国农业部统计署Larry Sivers先生、韩国统计协会申贤均先生、辛坰根先生等国际农业普查著名专家应邀参加会议。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张淑英、曾玉平、盛来运、徐志全以及有关业务人员出席会议。
会上,徐志全同志向国际专家介绍了我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总的时间表和目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普查的基本内容、组织形式和领导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
方案组从方案设计的背景、普查目标、普查对象和范围、普查标准时间、方案设计思路和基本原则、普查表式、农业用地调查、数据处理模式、与第一次农业普查的比较、质量控制等10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试点方案。国际专家对普查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方案的总体设计、具体指标的设置和指标的统计口径等,与方案设计人员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讨论,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国际专家强调,普查方案设计要特别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在统计分类标准上尽可能与国际一般标准保持一致,以利于普查结果在国际间的相互比较。与其它国家仅对农业进行普查有所不同,中国的农业普查是“三农”普查,如何与国际一般标准保持一致,方案设计时要从技术上充分考虑和处理好这个问题;二是普查的内容不能太多。世界各国开展普查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各方面对普查数据的需求很大、要求很多,但普查涉及面大,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要取得高质量的普查数据不容易。方案设计时必须对各方面的需求有所取舍,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三是普查方案要通俗易懂,不能只有设计者明白,必须要让普查的所有参加者,包括普查员和普查对象都很容易搞清楚,才能保证普查方案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四是指标设计手法要细腻,不能太粗糙,要考虑数据的可用性。同时,也要考虑数据收集的难易程度,考虑分析研究趋势性问题的需求。
这次国际专家咨询会不仅向世界宣传了我国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而且国际专家们也把世界各国的普查经验介绍给了中国,对方案设计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将充分吸收国际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普查方案进行认真评估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尽快研究制定出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一般标准接轨,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的高水平的农业普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