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重庆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重庆市统计局
2010年3月
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重庆市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发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3480个,从业人员194.9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55.9%和30.5%。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645个,占1.9%;集体企业1235个,占3.7%;私营企业28543个,占85.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52个,占0.5%;外商投资企业255个,占0.8%。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10.3%,集体企业占2.9%,私营企业占64.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2%,外商投资企业占3.9% (详见表1)。
表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2008年 |
企业法人(个) |
从业人员(万人) |
合 计 |
33480 |
194.9 |
国有企业 |
516 |
8.7 |
集体企业 |
1235 |
5.6 |
股份合作企业 |
319 |
1.4 |
国有联营企业 |
6 |
0.1 |
集体联营企业 |
31 |
0.1 |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
5 |
… |
其他联营企业 |
21 |
... |
国有独资公司 |
129 |
11.3 |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
1527 |
20.5 |
股份有限公司 |
476 |
8.6 |
私营企业 |
28543 |
126.2 |
其他内资企业 |
265 |
0.6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52 |
4.2 |
外商投资企业 |
255 |
7.6 |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3389个,制造业28221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870个,分别占10.1%、84.3%和5.6%。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14.3%,制造业占81.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3.8%。在工业行业大类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居前三位,分别占21.8%、10.4%和10.4%(详见表2)。
表2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
|
2008年 |
企业法人
(个) |
从业人员
(万人) |
合 计 |
33480 |
194.9 |
采矿业 |
3389 |
27.9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1195 |
20.2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18 |
0.2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207 |
1.4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32 |
0.1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919 |
5.9 |
其他采矿业 |
18 |
0.1 |
制造业 |
28221 |
159.7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284 |
7.9 |
食品制造业 |
972 |
3.7 |
饮料制造业 |
1137 |
3.6 |
烟草制品业 |
4 |
0.6 |
纺织业 |
1416 |
7.6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411 |
2.2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492 |
3.3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639 |
1.6 |
家具制造业 |
975 |
2.3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598 |
2.5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876 |
2.4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65 |
0.2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63 |
0.9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072 |
9.0 |
医药制造业 |
232 |
3.1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19 |
0.1 |
橡胶制品业 |
259 |
1.7 |
塑料制品业 |
900 |
3.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051 |
20.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319 |
3.8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82 |
3.9 |
金属制品业 |
1535 |
5.7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744 |
10.1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891 |
6.5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5176 |
42.5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693 |
4.7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83 |
2.0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473 |
3.1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346 |
1.1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114 |
0.3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870 |
7.3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067 |
4.7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56 |
1.0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647 |
1.6 |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产品种类 |
计量单位 |
2008年 |
产量 |
原煤 |
万吨 |
4389.4 |
卷烟 |
亿支 |
451.0 |
啤酒 |
万千升 |
68.0 |
化肥(折纯) |
万吨 |
138.8 |
硫酸(折100%) |
万吨 |
177.2 |
合成氨(无水氨) |
万吨 |
105.9 |
水泥 |
万吨 |
3279.0 |
焦炭 |
万吨 |
281.5 |
生铁 |
万吨 |
335.3 |
粗钢 |
万吨 |
351.5 |
钢材 |
万吨 |
502.7 |
氧化铝 |
万吨 |
30.2 |
汽车 |
万辆 |
76.6 |
其中:轿车 |
万辆 |
40.8 |
摩托车 |
万辆 |
775.4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457.2 |
其中:火电 |
亿千瓦小时 |
284.9 |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6337.18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100.5%;负债合计3689.17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93.2%;所有者权益合计[1]2648.01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111.8%(详见表4)。
表4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行业分布 |
|
2008年 |
资产合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所有者权益
合计(亿元) |
合 计 |
6337.18 |
3689.17 |
2648.01 |
采矿业 |
330.05 |
171.13 |
158.9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25.31 |
124.67 |
100.64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16.76 |
3.12 |
13.64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27.17 |
14.53 |
12.64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2.19 |
0.86 |
1.33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58.29 |
27.83 |
30.46 |
其他采矿业 |
0.33 |
0.12 |
0.21 |
制造业 |
4854.31 |
2791.98 |
2062.33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19.00 |
56.33 |
62.67 |
食品制造业 |
63.29 |
33.57 |
29.72 |
饮料制造业 |
89.15 |
44.13 |
45.02 |
烟草制品业 |
59.24 |
26.45 |
32.79 |
纺织业 |
81.18 |
45.26 |
35.92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21.84 |
8.72 |
13.12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22.41 |
12.12 |
10.29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8.11 |
7.30 |
10.81 |
家具制造业 |
30.87 |
15.28 |
15.59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00.00 |
62.82 |
37.18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64.36 |
38.24 |
26.12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1.32 |
0.34 |
0.98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27.67 |
14.93 |
12.74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452.71 |
254.91 |
197.80 |
医药制造业 |
214.74 |
123.72 |
91.02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2.59 |
1.22 |
1.37 |
橡胶制品业 |
33.10 |
18.91 |
14.19 |
塑料制品业 |
55.34 |
32.05 |
23.2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41.67 |
253.36 |
188.31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02.35 |
113.12 |
89.23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24.09 |
137.10 |
86.99 |
金属制品业 |
102.10 |
59.23 |
42.87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80.50 |
154.67 |
125.83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70.21 |
184.66 |
85.55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497.91 |
865.48 |
632.43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213.21 |
132.39 |
80.82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68.54 |
42.11 |
26.43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77.86 |
45.58 |
32.28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11.51 |
5.23 |
6.28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7.44 |
2.75 |
4.69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152.82 |
726.06 |
426.76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950.79 |
629.31 |
321.48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69.03 |
35.71 |
33.32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33.00 |
61.04 |
71.96 |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采矿业51.8%,制造业57.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3.0%。
(四)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6513.92亿元,比2004年增长155.2%。其中,采矿业增长215.8%,制造业增长154.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5.8%。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437.34亿元,比2004年增长203.3%。其中,采矿业增长237.6%,制造业增长200.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4.5%(详见表5)。
表5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行业分布 |
|
2008年 |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
利润总额
(亿元) |
合 计 |
6513.92 |
437.34 |
采矿业 |
414.24 |
51.6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52.37 |
27.71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36.37 |
4.60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32.05 |
5.24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4.02 |
0.34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88.81 |
13.57 |
其他采矿业 |
0.62 |
0.16 |
制造业 |
5664.70 |
355.79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71.61 |
17.84 |
食品制造业 |
91.30 |
8.96 |
饮料制造业 |
92.45 |
11.13 |
烟草制品业 |
73.64 |
8.41 |
纺织业 |
132.90 |
7.08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27.24 |
2.75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54.92 |
5.78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26.34 |
3.11 |
家具制造业 |
47.76 |
5.69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70.29 |
4.70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55.18 |
7.56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1.78 |
0.26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39.85 |
1.99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381.51 |
36.89 |
医药制造业 |
137.84 |
7.56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4.64 |
0.31 |
橡胶制品业 |
36.17 |
1.87 |
塑料制品业 |
78.99 |
6.4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90.21 |
40.99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317.57 |
12.78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312.19 |
11.87 |
金属制品业 |
123.26 |
9.09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00.68 |
24.93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54.13 |
7.19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967.23 |
76.33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291.54 |
21.60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78.66 |
3.05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75.47 |
5.92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16.63 |
2.50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12.72 |
1.24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34.98 |
29.93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345.57 |
17.44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58.90 |
8.54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30.51 |
3.95 |
(五)企业科技活动
2008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合计465280.0万元,比2004年增加311029.7万元,增长201.6%;投入强度[3]为0.82%,比2004年提高0.23个百分点。
采矿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合计1369.1万元,比2004年增长31.4%,投入强度为0.04%,比2004年下降0.04个百分点;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合计461635.9万元,比2004年增长202.1%,投入强度为0.93%,比2004年提高0.26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合计2275.0万元,比2004年增长504.9%,投入强度为0.06%,比2004年提高0.04个百分点。
从各行业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投入强度最高,分别为2.42%和2.20%(详见表6)。
表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行业分布 |
|
2008年 |
经费投入
(万元) |
投入强度
(%) |
合 计 |
465280.0 |
0.82 |
采矿业 |
1369.1 |
0.04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1012.6 |
0.05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0.0 |
0.00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0.0 |
0.00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0.0 |
0.00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356.5 |
0.11 |
其他采矿业 |
0.0 |
0.00 |
制造业 |
461635.9 |
0.93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586.8 |
0.12 |
食品制造业 |
3821.7 |
0.56 |
饮料制造业 |
2979.2 |
0.46 |
烟草制品业 |
0.0 |
0.00 |
纺织业 |
2428.3 |
0.25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3.0 |
…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27.1 |
0.01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5.5 |
0.02 |
家具制造业 |
15.0 |
0.01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348.0 |
0.06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112.5 |
0.03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0.0 |
0.00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1976.0 |
0.53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38590.1 |
1.09 |
医药制造业 |
22700.7 |
1.70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0.0 |
0.00 |
橡胶制品业 |
1107.2 |
0.36 |
塑料制品业 |
925.1 |
0.16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1243.0 |
0.41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6855.2 |
0.22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3655.6 |
0.45 |
金属制品业 |
3031.1 |
0.36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63032.6 |
2.42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8845.5 |
2.20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217930.4 |
1.18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7595.3 |
0.63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8193.5 |
1.11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13305.4 |
1.99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288.1 |
0.37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24.0 |
0.03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275.0 |
0.06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2275.0 |
0.07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0.0 |
0.00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0.0 |
0.00 |
二、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5565个,从业人员124.5万人。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230个,占4.1%;集体企业180个,占3.2%;私营企业3757个,占67.5%。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8.7%,集体企业占3.8%,私营企业占48.7% (详见表7)。
表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2008年 |
企业法人
(个) |
从业人员
(万人) |
合 计 |
5565 |
124.5 |
国有企业 |
200 |
10.1 |
集体企业 |
180 |
4.7 |
股份合作企业 |
34 |
0.2 |
联营企业 |
17 |
0.2 |
国有联营企业 |
5 |
0.1 |
集体联营企业 |
6 |
… |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
0 |
0.0 |
其他联营企业 |
6 |
0.1 |
有限责任公司 |
1010 |
44.6 |
国有独资公司 |
30 |
0.7 |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
980 |
43.9 |
股份有限公司 |
173 |
3.3 |
私营企业 |
3757 |
60.6 |
其他内资企业 |
177 |
0.8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9 |
… |
外商投资企业 |
8 |
… |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单位2725个,占49.0%;建筑安装业单位642个,占11.5%;建筑装饰业单位1384个,占24.9%;其他建筑业单位814个,占14.6%。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5.2%,建筑安装业占4.6%,建筑装饰业占4.7%,其他建筑业占5.5%(详见表8)。
表8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
|
2008年 |
合计 |
资质内企业 |
资质外企业 |
企业法人
(个) |
从业人员
(万人) |
企业法人
(个) |
从业人员
(万人) |
企业法人
(个) |
从业人员
(万人) |
合 计 |
5565 |
124.5 |
2758 |
113.6 |
2807 |
10.9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2725 |
106.1 |
1663 |
99.9 |
1062 |
6.2 |
建筑安装业 |
642 |
5.7 |
359 |
4.8 |
283 |
0.9 |
建筑装饰业 |
1384 |
5.9 |
484 |
4.6 |
900 |
1.3 |
其他建筑业 |
814 |
6.8 |
252 |
4.3 |
562 |
2.5 |
(二)总产值
2008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1673.87亿元。其中,资质内企业[4]完成1515.53亿元,资质外企业完成158.34亿元。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5.6%;建筑安装业占7.0%,建筑装饰业占3.6%,其他建筑业占3.8%(详见表9)。
表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总产值的行业分布 |
|
2008年 |
合计(亿元) |
|
资质内企业
(亿元) |
资质外企业
(亿元) |
合 计 |
1673.87 |
1515.53 |
158.34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1433.22 |
1335.24 |
97.98 |
建筑安装业 |
116.41 |
104.11 |
12.30 |
建筑装饰业 |
61.14 |
38.77 |
22.37 |
其他建筑业 |
63.10 |
37.41 |
25.69 |
(三)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
2008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485.3万平方米,竣工价值553.92亿元,其中住宅建筑竣工面积4864.8万平方米,竣工价值406.73亿元(详见表10)。
表10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 |
|
2008年 |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
房屋建筑竣工价值
(亿元) |
合 计 |
6485.3 |
553.92 |
1.厂房、仓库 |
662.9 |
58.79 |
2.住宅 |
4864.8 |
406.73 |
3.办公用房 |
220.8 |
22.16 |
4.批发和零售用房 |
104.2 |
9.92 |
5.住宿和餐饮用房 |
51.5 |
4.62 |
6.居民服务业用房 |
107.7 |
8.34 |
7.教育用房 |
222.1 |
20.29 |
8.文化、体育和娱乐用房 |
27.9 |
2.43 |
9.卫生医疗用房 |
43.4 |
4.47 |
10.科研用房 |
5.0 |
0.47 |
11.其他用房 |
175.0 |
15.70 |
(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的资产合计1214.89亿元,负债合计738.34亿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476.55亿元,资产负债率60.8%(详见表11)。
表11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行业分布 |
|
2008年 |
资产合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所有者权益合计
(亿元) |
合 计 |
1214.89 |
738.34 |
476.55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1031.72 |
628.04 |
403.68 |
建筑安装业 |
102.12 |
61.74 |
40.38 |
建筑装饰业 |
43.72 |
23.01 |
20.71 |
其他建筑业 |
37.33 |
25.55 |
11.78 |
(五)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1470.58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8.6%,建筑安装业占6.7%,建筑装饰业占2.6%,其他建筑业占2.1%;利润总额89.14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90.4%,建筑安装业占6.4%,建筑装饰业占1.8%,其他建筑业占1.4%(详见表12)。
表12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
|
2008年 |
工程结算收入
(亿元) |
利润总额
(亿元) |
合 计 |
1470.58 |
89.14 |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
1303.40 |
80.57 |
建筑安装业 |
97.71 |
5.69 |
建筑装饰业 |
37.96 |
1.66 |
其他建筑业 |
31.51 |
1.22 |
注释:
[1] 所有者权益合计: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即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3]投入强度:是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4]资质内企业:是指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2001年第87号)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2001]82号),已经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
资质外企业是指虽然没有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实际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
[5]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承包企业是指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的建筑业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是指具有专业承包资质,可以承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的建筑业企业。不包括资质以外的建筑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