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云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三号
云南省统计局 2010-04-21 17:07:06
 

云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三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云南省统计局

 

201047

 

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省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2204个,比2004年末增加889个,从业人员16.45人,比2004年末增加0.91万人。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交通运输业[1]88.6%,仓储业占8.8%,邮政业占2.6%;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87.4%,仓储业占3.6%,邮政业占9.0%(详见表1)。

 

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指标名称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2008

2004

2008

200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204    

1315

164504

155363

铁路运输业

6

1

34826

35571

道路运输业

1251    

738

65459

68892

城市公共交通业

138

150

15109

14196

水上运输业

39

30

860

1027

航空运输业

28

7

3776

6157

管道运输业

1

-

145

-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490

234

23542

12810

仓储业

193

131

5943

3523

邮政业

58

24

14844

13187

 

(二)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

 

2008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27.21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66.1%。在资产总计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分别占92.8%5.3%1.9%

 

2008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73.58亿元,比2004年末增加81.6%。其中,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占87.9%8.1%4.0%,比2004年末分别增加76.1%2.4倍和45.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利润-6.39亿元(详见表2 )。

 

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资产总计

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利润

2008

2004

2008

2004

2008

200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27.21

498.02

273.58

150.67

-6.39

-0.02

铁路运输业

394.33

259.95

55.56

40.93

-14.36

-0.72

道路运输业

187.97

103.28

113.65

40.12

7.57

0.88

城市公共交通业

28.72

19.62

12.07

7.77

-0.84

1.12

水上运输业

0.85

0.68

0.27

0.15

0.03

0.01

航空运输业

121.71

74.97

8.53

37.76

0.30

1.66

管道运输业

10.57

-

9.61

-     

2.06

  -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23.45

11.09

40.82

9.82

1.20

0.49

仓储业

43.95

24.82

22.05

6.54

0.65

-0.47

邮政业

15.66

3.60

11.02

7.58

-3.00

-2.99

 

二、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0287个,从业人员30.92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55.9%22.8%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12534个,零售业7753个,分别占61.8 %38.2 %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57.3 %,零售业占42 .7%(详见表 3)。

 

3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20287

309165  

批发业

12534

177143   

农畜产品批发

431

7072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1271

40445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592

5727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367

3401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584

16262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5341

63231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3015

31091

贸易经纪与代理

129

932

其他批发

804

8982

零售业

7753

132022

综合零售

919

39064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783

10856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664

7968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502

9704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474

14504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1777

25879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1192

12396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766

5604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676

6047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568个,占2.8%,集体企业 987个,占4.9 %,私营企业15543个,占76.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1个,占0.25%,外商投资企业55个,占0.27%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13.1%,集体企业占3.4%,私营企业占55.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1%,外商投资企业占2.2%(详见表4)。

 

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20287

309165

  内资企业

20181

299020

   国有企业

568

40616

  集体企业

987

10558

  股份合作企业

298

4787

  联营企业

40

562

  有限责任公司

1946

51405

  股份有限公司

544

17486

  私营企业

15543

171239

    其他内资企业

255

236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1

3458

  外商投资企业

55

6687

 

(二)资产总计

 

 200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339.20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89.2%。其中,批发业法人单位资产1935.59亿元,零售业法人单位资产403.62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92.6%74.3%(详见表5)。

 

5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亿元)

    

2339.20

批发业

1935.59

农畜产品批发

193.98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548.78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19.90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42.08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75.92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773.97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198.60

贸易经纪与代理

4.98

其他批发

77.38

零售业

403.62

综合零售

71.18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28.86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9.35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30.16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21.91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173.86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26.16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12.48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19.67

 

(三)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3600.98亿元,比2004年增长89.4%。其中,批发业2981.34亿元,零售业 619.64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83.7%122.4%(详见表6)。

 

6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3600.98

批发业

2981.34

农畜产品批发

141.5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705.41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25.95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29.78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144.74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478.89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305.56

贸易经纪与代理

3.04

其他批发

146.48

零售业

619.64

综合零售

96.9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19.74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5.86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26.63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31.05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344.81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56.15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8.88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19.54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2526个,从业人员 9.95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10.5%6.6%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1773个,餐饮业753个,分别占70.2%29.8%。在住宿和餐饮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72.3%,餐饮业占27.7%(详见表7)。 

 

7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2526

99509

住宿业

1773

71926

旅游饭店

669

49682

一般旅馆

990

20121

其他住宿服务

114

2123

餐饮业

753

27583

正餐服务

630

23658

快餐服务

34

2224

饮料及冷饮服务

36

232

其他餐饮服务

53

1469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316个,占12.5%,集体企业共198个,占7.8%,私营企业共1482个,占 58.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共27个,占1.07%,外商投资企业共46个,占1.82%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17.5%,集体企业占4.96%,私营企业占45.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4.2%,外商投资企业占2.75%(详见表8)。

 

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计

2526

99509

  内资企业

2453

92577

  国有企业

316

17369

 集体企业

198

4937

 股份合作企业

39

1293

 联营企业

10

848

 有限责任公司

277

16987

 股份有限公司

73

4386

 私营企业

1482

45111

    其他内资企业

58

1646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7

4192

  外商投资企业

46

2740

 

    (二)资产总计

 

200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为248.65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23.9%(详见表9)。

 

9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资产总计(亿元)

   

248.65

住宿业

213.25

旅游饭店

162.88

一般旅馆

44.40

其他住宿服务

5.96

餐饮业

35.40

正餐服务

31.22

快餐服务

2.47

饮料及冷饮服务

0.19

其他餐饮服务

1.52

 

(三)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69.91亿元,比2004年增长65.3%。其中,住宿业47.46亿元,餐饮业22.46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48.1%119 %(详见表10)。

 

10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69.92

住宿业

47.46

旅游饭店

36.53

一般旅馆

9.60

其他住宿服务

1.33

餐饮业

22.46

正餐服务

17.36

快餐服务

3.78

饮料及冷饮服务

0.08

其他餐饮服务

1.23

 

四、房地产业

 

(一)企业单位数

 

 2008年末,全省房地产业企业4298个,比2004年增长87.9%。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222个,物业管理 844个,中介服务业 719个,其他房地产513个,分别比2004年增长1.3倍、1.3倍、63.0%2.6%(详见表11)。

 

11   房地产业企业单位地区分布

分州市

房地产业企业个数(个)

 

房地产开发

物业管理

中介服务

其他房地产

  

4298

2222

844

719

513

   

1866

825

415

449

177

   

359

199

61

73

26

   

234

119

35

55

25

   

118

63

17

13

25

   

133

72

23

7

31

   

112

66

24

13

9

   

151

76

33

6

36

   

124

80

27

7

10

   

162

103

30

8

21

   

322

195

61

31

35

   

138

104

18

10

6

西双版纳州

167

100

23

14

30

   

243

131

52

21

39

   

143

74

18

9

42

   

16

7

6

3

 

   

10

8

1

 

1

 

(二)从业人员和企业实收资本

 

2008 年,全省房地产业企业共有从业人员 9.03万人,比2004年增长66.9%。其中,房地产开发业4.19万人,物业管理3.44万人,中介服务业 0.53万人,其他房地产0.87万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85.4%1.1倍、77.0%-29.3%(详见表12)。

 

12   房地产业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地区分布

分州市

房地产业年末从业人员(人)

 

房地产开发

物业管理

中介服务

其他房地产

 

90334

41870

34351

5338

8775

   

41279

15524

18159

2768

4828

   

8322

4468

2898

688

268

   

5987

2300

3064

423

200

   

2852

1813

379

169

491

   

2140

1220

487

88

345

   

1874

985

702

111

76

   

2565

1231

779

30

525

   

1885

1347

407

31

100

   

3192

1835

939

233

185

   

7132

3413

3011

210

498

   

2489

1916

344

159

70

西双版纳州

2532

1353

784

114

281

   

5662

2925

2059

227

451

   

2014

1267

233

60

454

   

320

189

104

27

— 

   

89

84

2

 

3

 

2008 年,全省房地产业企业实收资本379.45亿元。

 

(三)企业资产总额、负债合计和主营业务收入

 

2008 年,全省房地产业企业资产总额为3847.4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32.24亿元,负债合计1730.26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5.0倍、1.4倍和3.0倍(详见表13)。

 

13   房地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地区分布情况

分州市

房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房地产开发

物业管理

中介服务

其他房地产

  

432.24

405.34

13.14

3.82

9.94

   

244.65

226.98

9.35

1.94

6.38

   

40.43

39.38

0.68

0.28

0.08

   

13.76

12.79

0.79

0.1

0.08

   

7.58

6.55

0.08

0.1

0.86

   

9.37

9.04

0.21

0.06

0.06

   

9.01

8.6

0.14

0.2

0.07

   

9.09

8.21

0.41

0.05

0.42

   

7.05

6.4

0.11

0.28

0.26

   

14.61

14.15

0.23

0.08

0.14

   

25.69

24.77

0.48

0.1

0.34

   

15.85

15.64

0.02

0.19

0

西双版纳州

12.5

11.98

0.16

0.26

0.1

   

15.56

14.23

0.37

0.14

0.83

   

4.25

3.81

0.09

0.03

0.32

   

1.86

1.83

0.02

0.01

0

   

0.98

0.98

0

0

0

 

(四)房地产业企业经营情况

 

 2008年末,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557.69亿元;全省商品房建设施工面积 5367.64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051.65万平方米,分别比2004年增长1.3倍、1.9倍和49.1%;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643.0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440.31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3倍和2.0倍,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78.25万平方米;住宅销售额为360.77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3倍和1.9倍。

 

2008年末,全省物业管理企业在管房屋建筑面积9325.98万平方米,比2004年增长1.9倍。

 

 2008年末,全省中介服务业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面积89.95万平方米,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35.45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9.1%1.3倍。

 

五、其他第三产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2]的法人单位数69258个,从业人员184.02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加13277个和34.71万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3250个,从业人员39.05万人,行政事业及其他非企业单位56008个,从业人员144.96万人。(详见表14)。

 

14  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法人单位

从业人员

企业

行政事业及其他

企业

行政事业及其他

2008

2004

2008

2004

2008

2004

2008

2004

  

13250     

7451

56008

48530

390536

264700

1449647

122840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290

1128

233

126

47636

31000

2331

2400

金融业

696    

493    

76  

34   

108265     

82100     

  8253  

550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259

2912

1137

941

108532

67700

14572

9800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828

961

3080

2591

39153

31800

54337

5000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56

264

1308

1348

19717

10400

33667

3060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376

826

189

111

27213

18200

2522

1400

教育

334

190

6936

6075

7346

4700

496893

44310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28

221

3898

3531

15961

7000

151821

12950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38

456

1501

1485

16713

11800

24453

22600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37650

32288

-

-

660798

533500

 

(二)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

 

2008年,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6022.83亿元,营业收入1634.30亿元,营业利润210.29亿元。在资产总计中,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是3.3%71.5%22.1%,三个行业合计占95.9%。在主营业务收入中,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是13.0%58.9%19.1%,三个行业合计占91.0%。营业利润中,上述三个行业分别占27.9%37.9%33.2%,合计占99.0%(详见表15)。

 

15  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资产总计

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利润

2008

2004

2008

2004

2008

2004

    

16022.83

6679.44

1634.30

609.06

210.29

60.0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530.26

312.97

212.58

124.00

48.48

16.76

金融业

11462.00

5204.35

962.40

326.44

131.88

22.7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544.81

904.84

311.55

82.55

10.99

19.9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01.77

94.31

74.46

44.51

10.97

0.9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98.04

75.91

14.25

6.08

0.65

-0.3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6.98

18.54

21.72

9.17

4.20

0.30

教育

29.97

14.95

6.63

4.89

0.21

0.4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48.95

9.22

11.65

3.86

0.92

0.2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0.05

44.35

19.06

7.56

1.99

-1.16

 

(三)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收入和支出

 

2008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原价1880.02亿元,全年收入合计1334.91亿元,全年支出合计1238.44亿元(详见表16)。

 

16 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收入和支出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固定资产原价

本年收入合计

本年支出合计

2008

2004

2008

2004

2008

2004

      

1880.02

961.79

1334.91

625.36

1238.44

606.79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96

3.41

1.02

1.17

0.99

1.1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55

10.55

10.65

6.49

7.53

5.9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13.39

37.97

51.63

36.36

48.87

34.2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2.53

56.93

29.85

12.90

26.17

12.5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66

1.55

1.26

0.83

1.06

0.75

教育

493.91

254.98

269.59

141.35

257.11

141.2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88.21

120.50

197.64

102.82

181.75

99.1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7.22

33.11

25.47

16.09

23.43

15.83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824.59

442.79

747.80

307.35

691.53

295.88

 

注释

 

[1]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2]其他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未作机械调整。 


 附件

 相关文档
中国经济普查网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