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统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国内统计发展需求和国家外交大局,与联合国统计司、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统计司、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组织积极开展多边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一、开展统计国际合作项目,助力统计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不断扩大与国际组织的统计交流合作,以项目为抓手, 不断促进中国统计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我国统计能力。与联合国统计司实施“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统计能力开发”信托基金项目,通过技术培训、专家咨询、专题研讨等方式,为南南合作提供经验分享平台,在提升区域及全球统计能力方面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实施“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估价”项目,通过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的方式为国家层面探索编制实物量和价值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联合国《2012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试验性生态系统核算》框架后续修订提供支撑。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实施联合数据项目,有力推动我国在人口普查、妇女儿童统计和性别统计等方面的改革发展。与世界银行开展统计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助力国家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经济普查信息化水平。
此外,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通过专家咨询、开展培训和研讨、交流互访等多种方式,在工业统计、数字经济、国民核算、先行指标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 有力推动了中国统计与国际接轨。
二、参与并筹办重要国际会议,扩大中国统计影响力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会议是国际统计界最高级别会议,我国自1984年起多次成功竞选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成员,国家统计局局长或副局长率领高级代表团参加了历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会议。在世界统计大会、世界数据论坛等重要国际统计会议中,我代表团积极争取演讲机会,推介中国统计工作改革进展,分享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成为推动全球统计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时,积极开展多边主场外交,多次承办重要国际统计会议,如:第一届“官方统计与大数据”国际会议、第一届和第二届“世界统计日”庆祝活动等,为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和中国统计打开了一扇窗,得到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以及各国统计机构的高度评价。2015年至今,积极响应国家外交倡议,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统计交流合作,在广西南宁连续主办了6届中国—东盟统计论坛,为共建“一带一路”和共筑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优质高效统计服务。
三、利用统计交流与合作多边平台,贡献中国统计智慧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充分利用统计交流与合作多边平台,深度参与国际统计标准、规则和方法的制修订,为国际和亚太区域统计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制定贡献中国统计智慧,展现大国责任担当。
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国家统计局领导于2019年成功当选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统计伙伴关系、协调和能力建设高级别小组”(下称高级别小组)成员,在高级别小组会议中积极发声,为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统计监测和加强各国统计能力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国家统计局统计专家于2015年至2019年连续两届当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机构间专家小组”东亚地区代表,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指标框架的研制和实施,参与国际统计规则制定。
在推动大数据应用方面,国家统计局领导担任大数据全球平台咨询委员会成员,国家统计局专家担任官方统计大数据全球工作组成员,积极参加大数据相关国际会议,为大数据应用建言献策。同时,国家统计局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依托国家统计局大数据应用中心,建立联合国大数据全球平台中国区域中心,该中心作为全球平台的亚太区域中心,将进一步推进大数据和数据科学在官方统计中的应用。
此外,国家统计局领导多次担任联合国亚太统计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统计司和联合国亚太统计研修所的活动;作为国际比较项目全球理事会成员,多次参与技术评审会、技术咨询组会议和理事会会议,对项目的开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积极选派专家参加环境经济核算专家小组、全球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专家小组、企业统计专家小组等国际组织统计平台,涉及国民经济核算、人口普查、贫困监测、物价统计、贸易统计、能源统计、气候变化统计、农业统计等多个统计专业领域。
四、拓展交流互鉴渠道,促进统计信息互联互通
一方面,国家统计局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借鉴国际组织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推进中国统计工作与国际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的接轨。先后聘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部原主任、著名统计学家卡尔 • 卡森女士、联合国统计司原司长张保罗等作为国际统计顾问,为中国统计发展增添国际视野。同时,为破解统计难题,通过邀请专家来访、派出团组或邮件沟通,学习了解国际组织的先进统计理念与做法,如:与联合国统计司就新经济、共享经济等统计新兴领域进行探讨;与世界银行就营商环境统计进行咨询;与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在收入和财富分配领域开展资料交换等。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组织越来越重视收集中国统计数据,用于经济监测报告和统计出版物。国家统计局每年向包括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20多个国际组织提供年度、季度和月度统计资料,以及非定期统计报表,内容涉及国民经济核算、人口、能源、工业、农业、交通、企业景气、价格和教育等众多领域。
未来,中国统计将持续深化多边交流与合作,扎实推进统计外事工作,努力开创统计多边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统计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统计改革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
(撰稿:巴运红 王娟 查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