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国民经济核算

简要说明

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及国际收支概况四个部分。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产业构成的资料,是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根据不同产业部门的特点和资料来源情况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有的部门以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为准,有的部门以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为准,最后将各产业部门增加值求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结果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标准数据。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之和,它与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不相等,两者的差额称为统计误差。为了避免在应用时产生混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对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指数的名称作了如下规定:按生产法和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国内生产总值;按生产法和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指数简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指数;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在上述国内生产总值标准数据的基础上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求得的。

本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最后一年数据不是最终数,还会发生变动;如果遇到普查年,在能够获得更为详细的基础资料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史数据也会发生变动。1995年,根据第一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史数据做了调整,年鉴中的数据是调整以后的数据。表中所列分地区的数据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各地区数据相加不等于全国总计。

二、投入产出表

本篇所列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是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制的。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为现价价值型表式,在总表上仍继续采用1992年的产品部门×产品部门的对称型表式(参见17x17的浓缩表)。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⒈从表式上看,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保留了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划分,以满足新旧两种核算体系历史数据的转换和投入产出表序列表的可比性。

  ⒉在指标设置上,为了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在一致性,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根据国民核算的总体要求,对有关指标的名称和概念做了进一步的修订与规范。如用“政府消费”取代“社会消费”,用“存货增加”取代“库存增加”,用“最终消费”取代“总消费”等。各部门的名称也与我国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相应名称保持一致,整个表式更加规范标准,从而大大增强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协调统一。

  ⒊从编表规模上看,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规模及部门分类,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分析的需要,参照我国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制定的。它既与我国现行的核算和统计口径具有完全的可比性,同时又保持了与中国1992年投入产出表一级分类水平上的基本可比性。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规模为124个产品部门,比1992年增加了5个部门。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在我国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原则加以确定的,而不是在1992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基础上的一种简单的增减变化。在这124个部门中,农业5个部门;工业84个部门,其中:采掘业8个部门,制造业72个部门,废品废料1个部门,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3个部门;建筑业1个部门;运输业由于按物质和非物质分组共有10个部门;仓储业1个部门;邮电业2个部门;商业、饮食业2个部门,其他服务业19个部门。 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是国家统计局正式编制的第五张投入产出表,前四张表分别是1987年表、1990年表、1992年表和1995年表。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构架,更好地利用它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现对投入产出表作一简要的介绍。

投入产出表也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它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使用去向纵横交叉组成的一张棋盘式平衡表,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来揭示部门间经济技术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 

投入产出表由三部分组成,我们称为第I、II、III象限。

第I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若干个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中间产品矩阵,其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含义:从横行的方向反映产出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各投入部门作为中间使用的数量;从纵列的方向反映投入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出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这一部分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以供生产和消耗的过程,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

第II象限是第I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主栏和第I象限的部门分组相同;宾栏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等各种最终使用。这一部分反映各生产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数量和构成。第II象限描述了已退出或暂时退出本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体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后的最终使用。

第I象限和第II象限组成的横表,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使用去向,即各部门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数量。

第III象限是第I象限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主栏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等各种最初投入;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I象限相同。这一部分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即最初投入)的构成情况,体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初次分配。

第I象限和第III象限组成的竖表,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投入来源及产品价值构成,即各部门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数量。

投入产出表三大部分相互连接,从总量和结构上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运动过程中的密切联系。

三、资金流量表

本篇所列1992年至1996年中国资金流量表,是对1998年本年鉴中正式公布的1992年至199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一种修订和延伸,是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和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共同编制的。这是第二次正式公布。

我国资金流量表表式与国际上通用的表式相似,是机构部门交易项目的矩阵表式。主栏为交易项目,主要反映分配方式和融资工具;宾栏按机构部门分类。机构部门分类是根据机构单位具有的基本特征所进行的部门分类。资金流量表把参与资金活动的主体分为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一般政府、住户和国外五个部门。每一部门下设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两栏。现行的资金流量表分为两大部分,上半部分为实物交易部分,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制;下半部分为金融交易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编制。

资金流量表的实物交易部分采用宏观资料分解法编制。基本思路是:在国民核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统计及财政、金融、税务、外汇收支、工商等经济部门统计资料、专业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解、调整、审核,尔后进行组装与平衡。

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分的资料主要是以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会计报表为基础,辅之以典型调查、推算来编制。主要借助于以下资料:各金融机构的会计业务状况表,信贷收支统计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对外业务统计表,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国际收支平衡表,货币流通量统计等。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概况)

本篇所列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概况)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编制。

我国自1980年开始着手建立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其概念、原则和框架取自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同时也根据我国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调整。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所需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原有的各个专业部委的有关业务统计,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再作专门的调查。这一制度实行了18年,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也逐渐显露出其缺陷。具体表现为:原有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与新的国际收支统计标准,即《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不衔接;原有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还保留了一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特色,与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原有的国际收支统计资料来源缺口较大,导致国际收支表误差与遗漏过大。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原有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引入了新的数据采集方法,即采用了交易主体申报制,将直接申报与间接申报、逐笔申报与定期申报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1996年1月1日实施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二是自1997年开始,我国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收支统计手册》(第五版),并按其要求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