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公报
第 一 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12月7号
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
为全面掌握我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1](R&D,以下简称R&D)活动情况,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宏观管理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于2009年联合开展了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2]。此次清查的标准时点为
在国家、省和地方各级R&D资源清查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全省广大统计人员的艰苦努力,清查的数据采集、质量核查、汇总及评估工作已经结束。根据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结果,现将我省全社会R&D主要指标公布如下:
一、R&D人员情况
2009年全省R&D人员72666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37731人,占51.9%;女性人员19097人,占26.3%。
2009年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4]54159人年,其中研究人员[5]37080人年,占68.5%。R&D人员全时当量是2000年的2.1倍。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6965人年,占12.9%;应用研究人员8071.6人年,占14.9%;试验发展人员39123.4人年,占72.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分别是2000年的3.4倍、1倍和2.6倍。
二、R&D经费情况
2009年全省R&D总经费1091704万元,是2000年的7.3倍,年平均增长24.7%。R&D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27%,比2000年提高了0.85个百分点。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经费114210.4万元,占10.5%;应用研究经费209705.1万元,占19.2%;试验发展经费767787.8万元,占70.3%。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是2000年的35.5倍、5.3倍和7.6倍。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制造业R&D经费490843.4万元,占4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09322.7万元,占19.2%;教育194271.7万元,占17.8%(详见附表1)。
按地区分,哈尔滨市R&D经费678311.3万元,占62.1%;齐齐哈118942.5万元,占10.9%;大庆市213031万元,占19.5%(分地区情况详见附表2)。
三、R&D项目(课题) [6]情况
2009年全国各类单位共开展R&D项目19175项,参加项目人员全时当量45220.5人年,项目经费754774.1万元。
按社会经济目标[7]分,工商业发展项目经费467697万元,占62.0%;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项目39999.7万元,占5.3%;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项目29006.7万元,占3.8%;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和农村规划项目6146.9万元,占0.8%;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项目14484.6万元,占1.9%;其他项目197439.2万元,占26.2%。
四、研究开发机构[8]情况
2009年全省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735个。机构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25692人,其中博士和硕士6117人,占23.8%。机构R&D经费481373.6万元。机构中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原价567447.1万元。
按学科分,自然科学领域27个,占3.7%;农业科学领域165个,占22.4%;医药科学领域88个,占12%;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402个,占54.7%;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53个,占7.2%。
附表1
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
|
R&D人员全时当量 |
R&D经费 | ||
总量 (人年) |
比重 (%) |
总量 (万元) |
比重 (%) | |
总计 |
54159 |
— |
1091704 |
— |
农、林、牧、渔业 |
542 |
1.00 |
4731.1 |
0.43 |
采矿业 |
3152 |
5.82 |
100414.8 |
9.19 |
制造业 |
21639 |
39.95 |
490843.4 |
44.96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881 |
5.32 |
36033.7 |
3.30 |
建筑业 |
247 |
0.46 |
5528.5 |
0.5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70 |
0.13 |
345.1 |
0.03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259 |
0.48 |
3949.2 |
0.3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775 |
6.97 |
35988.6 |
3.29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7508 |
13.86 |
209322.7 |
19.1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5 |
0.06 |
170 |
0.02 |
教育 |
10818 |
19.97 |
194271.7 |
17.79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3225 |
5.95 |
10056.2 |
0.92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8 |
0.03 |
49 |
0.03 |
附表2
2009年各地区R&D投入情况
地 区 |
R&D人员 全时当量 (人年) |
R&D经费 (万元) |
R&D经费与GDP之比 (%) |
全 省 |
54159 |
1091704 |
1.27 |
哈尔滨市 |
30701.7 |
678311.3 |
2.14 |
齐齐哈尔市 |
5286 |
118942.5 |
1.72 |
鸡西市 |
1136 |
9179.9 |
0.26 |
鹤岗市 |
216 |
3349.2 |
0.17 |
双鸭山市 |
1179 |
15265.5 |
0.51 |
大庆市 |
10399 |
213031 |
1.00 |
伊春市 |
233 |
4966.6 |
0.29 |
佳木斯市 |
1945.7 |
16092.3 |
0.37 |
七台河市 |
204 |
2993.3 |
0.13 |
牡丹江市 |
1790 |
19018.7 |
0.30 |
黑河市 |
238 |
2221.9 |
0.10 |
绥化市 |
622.6 |
7052.6 |
0.12 |
大兴安岭 |
208 |
1279.2 |
0.16 |
注释:
[1]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即R&D,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也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 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和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于2000年联合在全国开展了第一次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
[3] 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依据第一次全国R&D资源清查及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摸底调查结果确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4]R&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指R&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例如:有2个R&D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9年和1年)和3个R&D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2年、0.3年和0.7年),则R&D人员全时当量=1+1+0.2+0.3+0.7=3.2(人年)。
[5]研究人员指R&D人员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学位)的人员。
[6]R&D项目(课题)指调查单位在当年立项并开展研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究的研究开发项目或课题,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究工作已告失败的研发项目或课题。
[7]按社会经济目标分组不含工业企业立项经费不足10万元的项目。
[8]研究开发机构包括各类独立的研究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办的非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