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要 说 明
本篇章的主要内容和资料来源
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四个部分。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根据不同产业部门、不同支出构成的特点和资料来源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国民总收入是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加上来自国外的初次分配收入净额求得的。
本年鉴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与之有关的指标数据,最后一年数据不是最终数,还会在获得更多的财务和行政记录等资料后发生变动。如果遇到普查或者重大核算方法改革,在能够获得更详细的基础资料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史数据还会发生变动。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国家统计局依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相关部门资料,修订了1952年以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本年鉴中的数据是修订后的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价值量指标,其价值的变化受价格变化和物量变化两大因素影响。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把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按某个固定期(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从而使两个不同时期的价值进行比较时,能够剔除价格变化的影响,以反映物量变化,反映生产活动成果的实际变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就是根据两个时期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得到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价格结构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反映这种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每隔若干年调整一次基期。我国自开始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以来,共有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10个不变价基期,目前的基期是2020年。也就是说,2021年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按照2020年价格计算的。由于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采用按不同基期分段计算,因此本年鉴中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也按分段方式公布。
该指标在地区层面被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本年鉴所列地区生产总值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得到。由于部分活动仅核算在全国不核算在地区,各地区数据相加之和略小于全国。
二、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分为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利用2017年投入产出调查和2020年有关统计资料,编制了2020年投入产出表(竞争型)。同时,还利用2020年进口货物使用去向调查及进出口资料,编制了2020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本年鉴中的投入产出表和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数据为17×17产品部门表。
三、资金流量表
我国资金流量表表式与国际上通用的表式相似,是机构部门与交易项目的矩阵表式。主栏为交易项目,主要反映分配方式和融资工具;宾栏按机构部门分类。机构部门分类是根据机构单位具有的基本特征所进行的部门分类。资金流量表把参与资金活动的主体分为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广义政府、住户和国外五个部门。每一部门下设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两栏。现行的资金流量表分为两大部分,上半部分为非金融交易部分,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制;下半部分为金融交易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编制。
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的变化以及《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利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和相关部门资料,改进和完善资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编制了2018年资金流量表(非金融交易部分),并修订了1992年以来的资金流量表(非金融交易部分)历史数据。本年鉴中的数据是修订后的数据。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收支统计手册》第六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