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 按行业划分的就业人数 | |||||
| 单位: 人 | |||||
| 行 业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 制造业 | 489900 | 443000 | 379600 | 353900 | 333700 |
| 建筑业 | 273100 | 303100 | 306600 | 286800 | 301700 |
| 批发、零售、进出口 | |||||
| 贸易、饮食及酒店业 | 907800 | 960800 | 953500 | 935100 | 981700 |
| 运输、仓库及通讯业 | 336200 | 343400 | 349200 | 339400 | 356600 |
| 金融、保险、地产及 | |||||
| 商用服务业 | 363800 | 405100 | 410300 | 437700 | 452700 |
| 社区、社会及个人 | |||||
| 服务业 | 667900 | 678200 | 695600 | 732900 | 754700 |
| 其他 | 34600 | 30000 | 27200 | 26500 | 26200 |
| 总计 | 3073300 | 3163600 | 3122000 | 3112100 | 3207300 |
| 注: 有关就业统计数字, 可分别按“综合住户统计调查”及“雇佣及职位空缺按季统计调查”的结果编制。此两套数字用于反映有关就业 | |||||
| 情况时,各有优点和局限。上表载列了“综合住户统计调查”的估计数字,是由于其包括的就业人口范围较全面。再者,个别人士, | |||||
| 包括有多过一份工作的职位持有者,都只计算一次。但“综合住户统计调查”的就业估计数字有一个主要局限,就是被访者有困难准 | |||||
| 确地提供其本身所属行业的资料,尤以制造业员工为甚。随着香港制造业机构将部分工序移往中国内地,这些机构在香港的传统运作 | |||||
| 模式已有改变。就一些已将大部分工序移往中国内地的机构而言,他们应归类为进出口贸易业。不过,由于有关机构的员工,尤其是 | |||||
| 技师及技工级等员工,未必全部都能清楚理解这个统计分类上的改变,有些被访者仍认为他们是属于制造业而非进出口贸易业,因 | |||||
| 而使“综合住户统计调查”的有关制造业估计就业人数有高估的现象。 | |||||
| 载于本表内的数字与载于本年鉴前几期的数字或有不同,这是由于以下其中一项或两项因素所致: | |||||
| (1)自2000年8月起编制人口数字的方法有所改变。 | |||||
| (2)2001年人口普查结果为人口数据提供最新基准资料。 | |||||
| 有关详情,请参阅本章节的“简要说明”第三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