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咨询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年度统计年鉴数据中家庭户规模口径的具体界定标准。(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表2-8 2020年人口普查测算的2020年家庭户规模为2.62。(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表2-9 2021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测算的2021年家庭户规模为2.77。(3)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方案》问题H2本户应登记人数包括:202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数以及户口在本户,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户的人数。(4)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表6-1各年全国居民人均收支,“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说明“根据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分城镇和农村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的覆盖人群主要变化:一是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分母包括了在城镇地区常住的农民工,计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分母不包括在城镇地区常住的农民工;二是由本户供养的在外大学生视为常住人口。
问题:(1)应在您家普查登记的人中:如果保姆常住家中,确认属于应该登记的人?如果分居两地的夫妻,来到妻子居住地登记,丈夫在外地打工,丈夫单独为集体户口,确认不属于应该登记的人?2020年家庭户规模2.62是否为2020年普查中本户应登记人数(住在本户+户口在本户没有住在本户)?如果不一致的话,普查中哪些人计入了家庭户规模?(2)2021年家庭户规模2.77,是基于中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测算,户规模的定义是否与2020年人口普查一致?进一步地,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的人口,或者还有其他人口,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居住生活在同一家庭户的人,不论其工作性质如何,农业户口还是非农业户口,有无正式户口,都应登记为一户。请问该定义口径,是否就是2021年家庭户规模的口径?(3)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收支测算过程中,分母的家庭户规模,农民工户口不管在哪里,都算为城镇常住人口,但是在普查中,如果户口还在老家,属于应登记人口。本户供养的在外大学生,如果户口在学校且调查时间在学校,那么在人口普查中不属于家庭户需登记人口,但在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中属于本家庭户人口。据此,计算人均收支的户规模与人口普查的户规模口径不一致,对吗?请问人均收支的户规模的界定标准具体是什么?(4)2020年普查数据公布了一代户、二代户等不同户类别分布,请问不同户类别具体是怎么界定的,比如家庭中有户主、户主的祖父母,因为有户主和祖父母两代,属于二代户还是三代户?家庭中有户主、户主子女、户主的祖父母,属于三代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