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2002/10/09 09:04

|

Aa

字体:
|

  农村实行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生产连上新台阶,目前已基本形成5亿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从而结束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长期短缺,实现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居民生活整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跨越。中国农业用占全世界约10%的耕地解决了占全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

 

  一、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决定。农民在实践中创造了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至1983年底,全国已有1.75亿农户实行了“大包干”联产承包责任制,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4.5%。农业生产在经历19801984年超常规增长以后,19851988年农业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农村经济结构及农产品流通体制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这一阶段重点进行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将农产品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的“双轨制”,除棉花等少数品种外,其它农产品价格全部放开,由市场调节供求。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对其它农村非农产业和多种经营也实行鼓励政策,并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放松了限制。

 

  在1989199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村改革着重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来进行。首先是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粮食销价,19911992年提价幅度达140%,基本上使粮食购销同价。其次是大力发育农产品市场,从1990年国家在郑州建立小麦批发市场开始,先后在全国建立了9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和一大批综合和专业的批发市场,从而使绝大部分农产品由市场调节代替了计划调节,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从此步入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的新时期。

 

  1993年以来,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主要以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农村稳定为核心,给农村各项经济制度以法律确认,先后颁布《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乡镇企业法》、《种子法》等法律,以及一系列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负担、农村文教卫生的法规和条例。在农村经济制度建设方面,主要进行土地承包延期工作,将土地的二次承包期延长30年,新一轮土地承包关系确立;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8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总结了20年来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做出了全面的阐述,为新世纪的农村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行动纲领。

 

  从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其中有两个方面改革是最为重要的。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二是突破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束缚,将市场机制逐步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从而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强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农业生产在制度与技术创新中稳定增长,在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的条件下,生产出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近13亿人口的生活需要,也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并且还有部分农产品出口。农村非农产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正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农村经济转变。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

 

  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14610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85倍,比1989年实际增长60.4%。农业生产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由短缺向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1989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连上4.5亿吨、5亿吨两个台阶。粮食产量于1996年突破5亿吨大关,提前实现“九五”计划确定的粮食产量目标,在1996-1999年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四年间年平均产量超过5亿吨,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国家粮食储备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2001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旱灾和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2001年产量仍达到了45264万吨,比1989年增长11.1%。棉花生产在适应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受到出口及库存变化的影响,年际间产量波动较大,但供需仍然达到了总量平衡有余;油料产量稳步增长,2001年产量达到2865万吨,比1989年增长1.21倍,年均增长6.8%;肉类总产量2001年达6334万吨,比1989年增长1.41倍,年均增长7.6%;渔业快速发展,2001年水产品产量已达4381万吨,比1989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11.8%

 

  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2001年,肉、蛋、奶、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9.8公斤、18.3公斤、8.1公斤和34.4公斤,分别比1989年增长1.12倍、1.86倍、1.38倍和2.44倍。

 

  ()新一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给农业增添活力和后劲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了一次根本性的调整,这就是改变以粮食为纲,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次结构调整,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植业、乡镇企业都有了很大发展。近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受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新阶段,突出地表现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了适应新阶段变化的要求,农业生产以市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着力调整和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适应市场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所发挥的作用渐渐显现。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农业比重不断减小,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1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55.2%3.6%30.4%10.8%,与1989年相比,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牧业、渔业则分别上升了2.85.5个百分点。从各业内部看,种植业中大宗农作物调整力度较大,优质农产品发展迅速, 2001年我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已达25%;优质水稻面积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以上,优质油菜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比重超过57%;优质专用玉米、水果“高接换种”、无公害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开发进程加快。种植业生产正逐步向专业化分工、区域化生产方向发展。全国已初步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带、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新疆棉花产业带。据统计,2001年位于黄淮海地区的河北、安徽、山东、河南四省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小麦面积的比重约52%,小麦产量占全国的62%

 

  畜牧业生产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需要,由偏重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畜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猪肉在肉类产量中的比重由1989年的80.8%下降到200166.1%,牛、羊肉的比重分别由1989年的4.1%3.7%上升到2000年的8.7%4.6%,草食性家禽和家畜的比重不断增加。优质品种普及率提高,特种养殖规模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九五”时期,猪牛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30%55%

 

  渔业生产结构调整重点是增加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产量,从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近几年来渔业生产减少捕捞,进行伏季休渔。与1989年相比,2001年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殖产量比重提高12.3个百分点。

 

  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并开始实施中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草)战略性结构调整。2001年完成造林面积495万公顷,其中,重点生态工程造林331.4万公顷。

 

  ()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

 

  农村改革以来,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异军突起,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89199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出现徘徊。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再度出现高速增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乡镇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日益严峻,通过加快体制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乡镇企业逐步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化增长方式转变,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2001年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9356亿元,比改革之初的1978年增长近140倍,比1989年增长13.1倍。19892001年年均增长24.7%,占到国内生产总值净增部分的34.5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推进了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2001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中,农业(农林牧渔业)所占的比重为67.3%,非农产业所占比重为32.7%,非农产业所占比重比1989年上升了11.9个百分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得到的纯收入由1989142.4元提高到2001年的1066.4元,增长6.4倍。农民人均非农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89年的23.7%提高到2001年的44.7%

 

  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工业的布局。据乡镇企业局统计,2001年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达20315亿元,比1989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23.8%,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7.8%。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出现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优势互补、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各类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与完善,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89年的26.2%提高到2001年的37.7%

 

  ()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国家逐年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1999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达到1085.8亿元,比1978年增长6.2倍,比1989年增长3.1倍。在努力增加财政农业支出的同时,通过社会筹资、资本市场融资、吸引外资等形式多渠道增加农业投资。1999年中央在新增的1000亿元财政国债中,有375亿元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利设施、保护天然林、治理生态环境、节水灌溉工程等。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田排灌能力大大提高,200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425万公顷,其中机电排灌面积3621万公顷。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重要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已建成商品粮基地县1000个左右,优质棉基地县200多个,以及“双低”油菜籽、糖料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在全国形成了稳定的农产品商品供应体系;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十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面展开。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为启动内需,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鼓励集体和个人投资。2001年,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212.3亿元,比1989年增长4.7倍,年均增长15.5%。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2001年,在全国的行政村中,自来水受益村所占比重达到47%;全国农村有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87%的行政村通了电话,农村电话用户2001年达6843.1万户;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电。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便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而实现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由基本生存型向温饱生活过渡及温饱向小康生活的跨越。

 

  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4元,比1989年增长2.9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4.3%。随着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收入增长呈现多元化:一是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稳中趋降,在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 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为61.7%,比1989年下降了10.5个百分点。二是农村居民工资性报酬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为32.6%,比1989年上升了9.9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居民市场意识增强,农产品商品率提高,现金收入增长较快。200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由1989年的426元提高到2001年的1748元,增长3.1倍。

 

  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

 

  1989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535.4元提高到1741.1元,增长了2.3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4.1%。随着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01年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830.7元、98.7元、279.1元和77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了1.8倍、1.2倍、1.7倍和1.4倍;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水平提高更快,分别达到96.6元、110元、192.6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了4.9倍、11.9倍和5.3倍。基本生存资料需求收入弹性已逐渐缩小,享受和发展资料的需求收入弹性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1989年的54.8%下降到2001年的47.7%,下降了7.1个百分点,成为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由温饱区间迈入小康门槛的重要标志。二是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提高。医疗保健支出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的比重12年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交通通讯支出提高了4.7个百分点,文教娱乐支出提高了5.4个百分点。三是现金消费支出比重提高较快。全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额由1989年的378.5元提高到2001年的1364.1元,增长了2.6倍,现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由1989年的70.7%提高到2001年的78.4%,提高了7.7个百分点。

 

  伴随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农村居民消费档次提高,消费质量明显改善。食品消费中,肉、蛋、奶、鱼、水果等消费量增多,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1989年在农民每日摄取的热量中,来源于粮食的热量占82.6%2001年这一比重下降为69.1%,下降了13.5个百分点。农民每日的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大幅度增加,2001年农民人均每日摄入的脂肪、蛋白质为49.5克和70.1克,分别比1989年增加了17.8%3.6%。主要营养素已基本满足需要。衣着更趋成衣化。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方面的支出达到98.7元,比1989年增长1.2倍,其中购买服装支出人均55.6元。居住质量、居住条件明显改善。1989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人均住房面积由17.21平方米增加到25.73平方米,增加2.52平方米,增长48.4%。其中:砖木结构住房13.8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4.5平方米,增长48.4%;楼房面积6.9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6平方米,增长6.5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需求弹性系数较大的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成倍增长。2001年末农民平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54.4台,比1989年增长14倍;电冰箱13.6台,同比增长14倍;摩托车24.7台,增长25倍;洗衣机29.9,同比增长2.7倍。近年来,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2001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话机34.1部、移动电话8.1部、空调1.7台、组合音响8.7台。

  农村实行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生产连上新台阶,目前已基本形成5亿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从而结束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长期短缺,实现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居民生活整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跨越。中国农业用占全世界约10%的耕地解决了占全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

 

  一、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决定。农民在实践中创造了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至1983年底,全国已有1.75亿农户实行了“大包干”联产承包责任制,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4.5%。农业生产在经历19801984年超常规增长以后,19851988年农业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农村经济结构及农产品流通体制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这一阶段重点进行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将农产品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的“双轨制”,除棉花等少数品种外,其它农产品价格全部放开,由市场调节供求。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对其它农村非农产业和多种经营也实行鼓励政策,并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放松了限制。

 

  在1989199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村改革着重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来进行。首先是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粮食销价,19911992年提价幅度达140%,基本上使粮食购销同价。其次是大力发育农产品市场,从1990年国家在郑州建立小麦批发市场开始,先后在全国建立了9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和一大批综合和专业的批发市场,从而使绝大部分农产品由市场调节代替了计划调节,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从此步入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的新时期。

 

  1993年以来,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主要以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农村稳定为核心,给农村各项经济制度以法律确认,先后颁布《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乡镇企业法》、《种子法》等法律,以及一系列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负担、农村文教卫生的法规和条例。在农村经济制度建设方面,主要进行土地承包延期工作,将土地的二次承包期延长30年,新一轮土地承包关系确立;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8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总结了20年来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做出了全面的阐述,为新世纪的农村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行动纲领。

 

  从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其中有两个方面改革是最为重要的。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二是突破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束缚,将市场机制逐步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从而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强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农业生产在制度与技术创新中稳定增长,在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的条件下,生产出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近13亿人口的生活需要,也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并且还有部分农产品出口。农村非农产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正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农村经济转变。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

 

  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14610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85倍,比1989年实际增长60.4%。农业生产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由短缺向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1989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连上4.5亿吨、5亿吨两个台阶。粮食产量于1996年突破5亿吨大关,提前实现“九五”计划确定的粮食产量目标,在1996-1999年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四年间年平均产量超过5亿吨,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国家粮食储备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2001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旱灾和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2001年产量仍达到了45264万吨,比1989年增长11.1%。棉花生产在适应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受到出口及库存变化的影响,年际间产量波动较大,但供需仍然达到了总量平衡有余;油料产量稳步增长,2001年产量达到2865万吨,比1989年增长1.21倍,年均增长6.8%;肉类总产量2001年达6334万吨,比1989年增长1.41倍,年均增长7.6%;渔业快速发展,2001年水产品产量已达4381万吨,比1989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11.8%

 

  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2001年,肉、蛋、奶、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9.8公斤、18.3公斤、8.1公斤和34.4公斤,分别比1989年增长1.12倍、1.86倍、1.38倍和2.44倍。

 

  ()新一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给农业增添活力和后劲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了一次根本性的调整,这就是改变以粮食为纲,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次结构调整,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植业、乡镇企业都有了很大发展。近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受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新阶段,突出地表现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了适应新阶段变化的要求,农业生产以市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着力调整和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适应市场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所发挥的作用渐渐显现。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农业比重不断减小,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1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55.2%3.6%30.4%10.8%,与1989年相比,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牧业、渔业则分别上升了2.85.5个百分点。从各业内部看,种植业中大宗农作物调整力度较大,优质农产品发展迅速, 2001年我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已达25%;优质水稻面积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以上,优质油菜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比重超过57%;优质专用玉米、水果“高接换种”、无公害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开发进程加快。种植业生产正逐步向专业化分工、区域化生产方向发展。全国已初步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带、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新疆棉花产业带。据统计,2001年位于黄淮海地区的河北、安徽、山东、河南四省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小麦面积的比重约52%,小麦产量占全国的62%

 

  畜牧业生产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需要,由偏重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畜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猪肉在肉类产量中的比重由1989年的80.8%下降到200166.1%,牛、羊肉的比重分别由1989年的4.1%3.7%上升到2000年的8.7%4.6%,草食性家禽和家畜的比重不断增加。优质品种普及率提高,特种养殖规模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九五”时期,猪牛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30%55%

 

  渔业生产结构调整重点是增加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产量,从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近几年来渔业生产减少捕捞,进行伏季休渔。与1989年相比,2001年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殖产量比重提高12.3个百分点。

 

  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并开始实施中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草)战略性结构调整。2001年完成造林面积495万公顷,其中,重点生态工程造林331.4万公顷。

 

  ()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

 

  农村改革以来,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异军突起,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89199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出现徘徊。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再度出现高速增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乡镇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日益严峻,通过加快体制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乡镇企业逐步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化增长方式转变,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2001年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9356亿元,比改革之初的1978年增长近140倍,比1989年增长13.1倍。19892001年年均增长24.7%,占到国内生产总值净增部分的34.5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推进了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2001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中,农业(农林牧渔业)所占的比重为67.3%,非农产业所占比重为32.7%,非农产业所占比重比1989年上升了11.9个百分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得到的纯收入由1989142.4元提高到2001年的1066.4元,增长6.4倍。农民人均非农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89年的23.7%提高到2001年的44.7%

 

  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工业的布局。据乡镇企业局统计,2001年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达20315亿元,比1989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23.8%,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7.8%。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出现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优势互补、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各类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与完善,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89年的26.2%提高到2001年的37.7%

 

  ()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国家逐年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1999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达到1085.8亿元,比1978年增长6.2倍,比1989年增长3.1倍。在努力增加财政农业支出的同时,通过社会筹资、资本市场融资、吸引外资等形式多渠道增加农业投资。1999年中央在新增的1000亿元财政国债中,有375亿元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利设施、保护天然林、治理生态环境、节水灌溉工程等。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田排灌能力大大提高,200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425万公顷,其中机电排灌面积3621万公顷。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重要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已建成商品粮基地县1000个左右,优质棉基地县200多个,以及“双低”油菜籽、糖料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在全国形成了稳定的农产品商品供应体系;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十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面展开。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为启动内需,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鼓励集体和个人投资。2001年,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212.3亿元,比1989年增长4.7倍,年均增长15.5%。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2001年,在全国的行政村中,自来水受益村所占比重达到47%;全国农村有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87%的行政村通了电话,农村电话用户2001年达6843.1万户;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电。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便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而实现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由基本生存型向温饱生活过渡及温饱向小康生活的跨越。

 

  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4元,比1989年增长2.9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4.3%。随着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收入增长呈现多元化:一是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稳中趋降,在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 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为61.7%,比1989年下降了10.5个百分点。二是农村居民工资性报酬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为32.6%,比1989年上升了9.9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居民市场意识增强,农产品商品率提高,现金收入增长较快。200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由1989年的426元提高到2001年的1748元,增长3.1倍。

 

  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

 

  1989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535.4元提高到1741.1元,增长了2.3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4.1%。随着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01年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830.7元、98.7元、279.1元和77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了1.8倍、1.2倍、1.7倍和1.4倍;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水平提高更快,分别达到96.6元、110元、192.6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了4.9倍、11.9倍和5.3倍。基本生存资料需求收入弹性已逐渐缩小,享受和发展资料的需求收入弹性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1989年的54.8%下降到2001年的47.7%,下降了7.1个百分点,成为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由温饱区间迈入小康门槛的重要标志。二是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提高。医疗保健支出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的比重12年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交通通讯支出提高了4.7个百分点,文教娱乐支出提高了5.4个百分点。三是现金消费支出比重提高较快。全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额由1989年的378.5元提高到2001年的1364.1元,增长了2.6倍,现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由1989年的70.7%提高到2001年的78.4%,提高了7.7个百分点。

 

  伴随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农村居民消费档次提高,消费质量明显改善。食品消费中,肉、蛋、奶、鱼、水果等消费量增多,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1989年在农民每日摄取的热量中,来源于粮食的热量占82.6%2001年这一比重下降为69.1%,下降了13.5个百分点。农民每日的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大幅度增加,2001年农民人均每日摄入的脂肪、蛋白质为49.5克和70.1克,分别比1989年增加了17.8%3.6%。主要营养素已基本满足需要。衣着更趋成衣化。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方面的支出达到98.7元,比1989年增长1.2倍,其中购买服装支出人均55.6元。居住质量、居住条件明显改善。1989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人均住房面积由17.21平方米增加到25.73平方米,增加2.52平方米,增长48.4%。其中:砖木结构住房13.8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4.5平方米,增长48.4%;楼房面积6.9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6平方米,增长6.5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需求弹性系数较大的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成倍增长。2001年末农民平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54.4台,比1989年增长14倍;电冰箱13.6台,同比增长14倍;摩托车24.7台,增长25倍;洗衣机29.9,同比增长2.7倍。近年来,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2001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话机34.1部、移动电话8.1部、空调1.7台、组合音响8.7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