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六:农民进入建设小康生活新阶段

2002/11/01 09:09

|

Aa

字体:
|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面对连年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和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迅速恢复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国人民在农村成功地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广大农民迅速过上了温饱生活。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广大农民成功地进入了建设小康生活的新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解放前夕,旧中国的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连年战争使生产力遭受极大破坏,市场萧条,物价飞涨,人民收入水平低下,广大农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避体的贫穷生活,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据统计,194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3.8元。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连年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土地改革、兴办农业合作社等,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迅速得以恢复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据统计,“一五”期间农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0%左右,195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元,比1949年增长66.7%。收入快速增长,迅速解决了农民的吃饭穿衣问题,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据统计,“一五”期间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水平年均提高6%。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的广大农民,对新中国和共产党充满了热爱与感激之情,以极大的热诚投入到新生活的建设中,使新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但是,此后的二十多年间,由于政治运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进入了曲折发展阶段,农民的生活水平徘徊不前,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1978年仍有2.5亿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处于贫困线以下。1957-1978年的21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3元提高到133.6元,平均每人每年仅增加2.9元,年均增长2.9%;生活消费支出由人均70.9元提高到人均116.1元,平均每人每年增加2.2元,年均增长2.4%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农民生活实现了第一次跨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率先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了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徘徊局面,得以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量增加,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迅速增长

 

  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3.6元,1981年超过200元,1983年超过300元,1986年超过400元,1988年超过500元,1989年突破600元,达到601.5元。与1949年相比,1989年农民收入增长了12.7倍;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4.5倍,年均递增28.5%,远远快于前30年年均递增4.4%的速度。在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上,富裕农户越来越多,到1989年,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1000元的农户占40.4%,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的农户占12.9%

 

  在纯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现金收入也迅速增加,在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处于半自给的状态,农民的现金收入很少,占收入的比重一般在50%以下,农民改善生活的能力低下。1978年这一比重为41.9%1989年提高到70.8%,提高了近29个百分点。

 

  ()农民生活实现第一次重大跨越

 

  恩格尔系数是从消费结构反映生活质量高低的指标,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定律制定了贫困与富裕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统计资料显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生活实现了两次重大跨越。1984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59%,实现生活质量的第一次重大跨越——由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到温饱。

 

  ()农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农民生活迅速实现由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到温饱的重大跨越,给农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生活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84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73.8元,比1978年提高1.7倍,年均增长18.2%,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62.3元,比1978年提高一倍,年均增长12.8%

 

  食品消费数量大幅度增加。1984年,农民人均消费:粮食267公斤,比1978年增加了10公斤,其中细粮209公斤,增加了70公斤;食用油4公斤,增加一倍;肉类10.6公斤,增加4.8公斤;蛋类1.8公斤,增加1.3倍;鱼虾1.7公斤,增加一倍。

 

  住房面积迅速扩大,质量提高。1984年,农民人均住房支出达到32.1元,是1978年的8.7倍,年均增长43.3%;人均住房面积13.6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5.5平方米,年均增加近1平方米。住房质量也明显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的住房占50.8%

 

  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显著增加。过去农民梦寐以求的“四大件”进入了农民家庭,代表更高消费水平的电视机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1984年,每百户农民拥有的自行车为74.5辆,比1978年增加了一倍;缝纫机42.6台,增加了0.8倍;钟表151.5只,增加了1.2倍;收音机61.1台,增加了0.8倍;电视机(主要是黑白电视机)7.2台,而1979年仅0.4台,可以说是从无到有。

 

  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农民进入了建设小康生活的新阶段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面临先通货膨胀后价格持续下降、严重水灾与严重干旱持续交替出现的严峻国内形势,在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不利国际环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英明决策,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包括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这些措施的落实到位,确保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收入水平由过去仅以百元计量提高到要以千元甚至几千元计量。

 

  ()农民收入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1989-2001年,农民收入由601.5元提高到2366.4元,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2.1%。收入水平提高,现金收入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和改善生活的能力。2001年农民的现金纯收入人均为1748元,比1989年的426元提高了1282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12.5%;现金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73.9%,比1989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

 

  ()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01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1741.1元,比1989年提高了1205.7元,增长了2.3倍;食品消费支出人均832元,比1989年提高了539元,增长1.8倍;恩格尔系数也进一步下降为47.8%,比1989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升级。1989年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是“一吃二穿三住”满足生存需求的特性明显。在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占54.8%,衣着支出占8.3%,居住支出占19.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6%,医疗保健支出占3.1%,交通通讯支出占1.6%,文教娱乐支出占5.7%,其他支出占0.8%。进入建设小康阶段后,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吃、穿、住等生存性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用于自身发展和享受生活的消费支出比重增加。在2001年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占47.8%,衣着支出占5.7%,居住支出占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4.4%,医疗保健支出占5.5%,交通通讯支出占6.3%,文教娱乐支出占11.1%,其他支出占3.2%。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分别比1989年下降7个、2.6个和3.7个百分点。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农民由过去只讲究吃饱转变为讲究吃好,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副食消费迅速增加。2001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832元,其中主食消费支出247元,占29.7%,所占比重比1989年下降4.2个百分点,副食消费支出365元,比1989年增加230元,年均增长4.5%。农民的热量摄取过去主要靠粮食,现在的热量摄取来源已变得丰富多彩。1989年在农民每日摄取的热量中,来源于粮食的热量占82.6%2001年这一比重下降为69.1%,下降了13.5个百分点。农民每日的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大幅度增加,2001年农民人均每日摄入的脂肪、蛋白质为49.5克和70.1克,分别比1989年增加了17.8%13.6%

 

  2001年农民人均消费粮食238公斤,比1989年减少4.6%;人均消费动物油1.5公斤,比1989年减少5.6%。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如豆类食品、植物油、奶及奶制品、水产品和水果及其制品的消费增加。2001年农民人均消费豆类食品5.7公斤;植物油5.5公斤,比1989年增加66.7%;奶及奶制品1.2公斤,比1989年增加26.3%;水产品4.1公斤,比1989年增加95.2%;水果及其制品20.3公斤,比1989年增加2.7倍。

 

  耐用消费品消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在温饱阶段农民追求的“新四大件”得到极大普及。2001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54.4台,比1989年增加14倍;电冰箱13.6台,比1989年增加14倍;洗衣机29.9台,比1989年增加2.7倍;电风扇129.4台,比1989年增加2.8倍。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2001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话机34.1部、移动电话8.1部、空调1.7台、组合音响8.7台。

 

  居住条件改善。2001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5.7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8.5平方米,增长49.4%。其中:砖木结构的住房13.8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4.5平方米,增长48.4%;楼房面积6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6平方米,增长6.5倍。在住房条件改善的同时,农民也开始注意住房卫生和舒适。2001年,87.1%的农户居住的住房带有卫生设备;67%的农户使用的是安全饮用水;44%的农户的住房拥有取暖设备,其中:0.8%的农户使用的是空调,5.8%的农户使用的是暖气,37.4%的农户使用的是火炕。

 

  精神生活日益充实。随着农民生活由解决温饱进入建设小康,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各种耐用消费品在农村得到普及。同时,农民意识到了知识、信息和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将更多的消费支出用于满足精神生活消费的需求。2001年,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的支出人均193元,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5.2倍;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人均110元,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近12倍。

 

  ()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大量减少

 

  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29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2%,与1989年相比,贫困人口减少了73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0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8.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7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面对连年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和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迅速恢复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国人民在农村成功地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广大农民迅速过上了温饱生活。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广大农民成功地进入了建设小康生活的新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解放前夕,旧中国的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连年战争使生产力遭受极大破坏,市场萧条,物价飞涨,人民收入水平低下,广大农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避体的贫穷生活,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据统计,194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3.8元。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连年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土地改革、兴办农业合作社等,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迅速得以恢复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据统计,“一五”期间农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0%左右,195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元,比1949年增长66.7%。收入快速增长,迅速解决了农民的吃饭穿衣问题,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据统计,“一五”期间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水平年均提高6%。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的广大农民,对新中国和共产党充满了热爱与感激之情,以极大的热诚投入到新生活的建设中,使新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但是,此后的二十多年间,由于政治运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进入了曲折发展阶段,农民的生活水平徘徊不前,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1978年仍有2.5亿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处于贫困线以下。1957-1978年的21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3元提高到133.6元,平均每人每年仅增加2.9元,年均增长2.9%;生活消费支出由人均70.9元提高到人均116.1元,平均每人每年增加2.2元,年均增长2.4%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农民生活实现了第一次跨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率先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了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徘徊局面,得以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量增加,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迅速增长

 

  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3.6元,1981年超过200元,1983年超过300元,1986年超过400元,1988年超过500元,1989年突破600元,达到601.5元。与1949年相比,1989年农民收入增长了12.7倍;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4.5倍,年均递增28.5%,远远快于前30年年均递增4.4%的速度。在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上,富裕农户越来越多,到1989年,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1000元的农户占40.4%,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的农户占12.9%

 

  在纯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现金收入也迅速增加,在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处于半自给的状态,农民的现金收入很少,占收入的比重一般在50%以下,农民改善生活的能力低下。1978年这一比重为41.9%1989年提高到70.8%,提高了近29个百分点。

 

  ()农民生活实现第一次重大跨越

 

  恩格尔系数是从消费结构反映生活质量高低的指标,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定律制定了贫困与富裕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统计资料显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生活实现了两次重大跨越。1984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59%,实现生活质量的第一次重大跨越——由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到温饱。

 

  ()农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农民生活迅速实现由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到温饱的重大跨越,给农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生活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84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73.8元,比1978年提高1.7倍,年均增长18.2%,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62.3元,比1978年提高一倍,年均增长12.8%

 

  食品消费数量大幅度增加。1984年,农民人均消费:粮食267公斤,比1978年增加了10公斤,其中细粮209公斤,增加了70公斤;食用油4公斤,增加一倍;肉类10.6公斤,增加4.8公斤;蛋类1.8公斤,增加1.3倍;鱼虾1.7公斤,增加一倍。

 

  住房面积迅速扩大,质量提高。1984年,农民人均住房支出达到32.1元,是1978年的8.7倍,年均增长43.3%;人均住房面积13.6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5.5平方米,年均增加近1平方米。住房质量也明显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的住房占50.8%

 

  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显著增加。过去农民梦寐以求的“四大件”进入了农民家庭,代表更高消费水平的电视机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1984年,每百户农民拥有的自行车为74.5辆,比1978年增加了一倍;缝纫机42.6台,增加了0.8倍;钟表151.5只,增加了1.2倍;收音机61.1台,增加了0.8倍;电视机(主要是黑白电视机)7.2台,而1979年仅0.4台,可以说是从无到有。

 

  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农民进入了建设小康生活的新阶段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面临先通货膨胀后价格持续下降、严重水灾与严重干旱持续交替出现的严峻国内形势,在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不利国际环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英明决策,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包括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这些措施的落实到位,确保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收入水平由过去仅以百元计量提高到要以千元甚至几千元计量。

 

  ()农民收入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1989-2001年,农民收入由601.5元提高到2366.4元,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2.1%。收入水平提高,现金收入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和改善生活的能力。2001年农民的现金纯收入人均为1748元,比1989年的426元提高了1282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12.5%;现金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73.9%,比1989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

 

  ()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01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1741.1元,比1989年提高了1205.7元,增长了2.3倍;食品消费支出人均832元,比1989年提高了539元,增长1.8倍;恩格尔系数也进一步下降为47.8%,比1989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升级。1989年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是“一吃二穿三住”满足生存需求的特性明显。在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占54.8%,衣着支出占8.3%,居住支出占19.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6%,医疗保健支出占3.1%,交通通讯支出占1.6%,文教娱乐支出占5.7%,其他支出占0.8%。进入建设小康阶段后,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吃、穿、住等生存性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用于自身发展和享受生活的消费支出比重增加。在2001年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占47.8%,衣着支出占5.7%,居住支出占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4.4%,医疗保健支出占5.5%,交通通讯支出占6.3%,文教娱乐支出占11.1%,其他支出占3.2%。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分别比1989年下降7个、2.6个和3.7个百分点。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农民由过去只讲究吃饱转变为讲究吃好,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副食消费迅速增加。2001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832元,其中主食消费支出247元,占29.7%,所占比重比1989年下降4.2个百分点,副食消费支出365元,比1989年增加230元,年均增长4.5%。农民的热量摄取过去主要靠粮食,现在的热量摄取来源已变得丰富多彩。1989年在农民每日摄取的热量中,来源于粮食的热量占82.6%2001年这一比重下降为69.1%,下降了13.5个百分点。农民每日的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大幅度增加,2001年农民人均每日摄入的脂肪、蛋白质为49.5克和70.1克,分别比1989年增加了17.8%13.6%

 

  2001年农民人均消费粮食238公斤,比1989年减少4.6%;人均消费动物油1.5公斤,比1989年减少5.6%。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如豆类食品、植物油、奶及奶制品、水产品和水果及其制品的消费增加。2001年农民人均消费豆类食品5.7公斤;植物油5.5公斤,比1989年增加66.7%;奶及奶制品1.2公斤,比1989年增加26.3%;水产品4.1公斤,比1989年增加95.2%;水果及其制品20.3公斤,比1989年增加2.7倍。

 

  耐用消费品消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在温饱阶段农民追求的“新四大件”得到极大普及。2001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54.4台,比1989年增加14倍;电冰箱13.6台,比1989年增加14倍;洗衣机29.9台,比1989年增加2.7倍;电风扇129.4台,比1989年增加2.8倍。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2001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话机34.1部、移动电话8.1部、空调1.7台、组合音响8.7台。

 

  居住条件改善。2001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5.7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8.5平方米,增长49.4%。其中:砖木结构的住房13.8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4.5平方米,增长48.4%;楼房面积6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6平方米,增长6.5倍。在住房条件改善的同时,农民也开始注意住房卫生和舒适。2001年,87.1%的农户居住的住房带有卫生设备;67%的农户使用的是安全饮用水;44%的农户的住房拥有取暖设备,其中:0.8%的农户使用的是空调,5.8%的农户使用的是暖气,37.4%的农户使用的是火炕。

 

  精神生活日益充实。随着农民生活由解决温饱进入建设小康,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各种耐用消费品在农村得到普及。同时,农民意识到了知识、信息和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将更多的消费支出用于满足精神生活消费的需求。2001年,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的支出人均193元,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5.2倍;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人均110元,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近12倍。

 

  ()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大量减少

 

  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29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2%,与1989年相比,贫困人口减少了73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0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8.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7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