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五: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2002/10/30 09:26

|

Aa

字体:
|

  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改革的康庄大道上,城镇居民生活正沿着“温饱—小康—富裕”的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前(1978-1989年)为第一阶段,在小平同志的指引下,党中央拨乱反正,国家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供应大为改观,基本上扭转了过去那种消费品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城镇居民生活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1988年,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引发了挤兑、抢购风,进而又经受了国内外政治风波的考验,城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连续几年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的现象。1989-2001年为第二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国加快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整体进入小康阶段,提前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收入增长幅度远远高于1978年以前的30年。改革20多年中,特别是1989-2001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又明显高出1978-1989年。调查资料表明,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增长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7.1%,远远高出1978-19895.6%的年均增长率。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遵照小平同志“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精神,我国加快了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的步伐,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城镇居民开始转变就业观念,多种形式就业和自谋职业已被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所接受。收入来源多元化,促进了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城镇居民家庭中国有、集体职工人数减少,收入比重下降。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就业人口1.65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 1.17人,集体单位职工0.17人,分别比1989年减少0.32人和0.25人,国有、集体单位职工占家庭就业人口的比重从1989年的95.6%下降到81.2%。其他经济单位职工、个体就业和其他就业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由于国有、集体职工人数的减少,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按家庭人口平均(下同),来自国有、集体单位的收入4062元,比1989年增长3倍,收入比重从1989年的73.6%下降到58.8%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城镇居民家庭中个体劳动者逐年增加,家庭收入中个体劳动收入增长明显。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中平均每百户拥有个体劳动者16人,比1989年增长4.3倍。其中个体经营者10人,个体被雇者6人。按家庭人口平均,来自个体劳动者的收入400元,同比增长18.8倍。其中个体经营者净收入274元,个体被雇者收入126元。

 

  ()就业形式更加多样化。2001年,家庭收入中人均从事第二职业或从事其他零星劳动的收入215元,比1989年增长8.8倍;离退休人员再就业收入71元,增长3.9倍。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国有企业“铁饭碗”被打破,外资、合资企业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宠。2001年城镇居民收入中,来自其他经济类型职工的收入314元,其他就业者收入37元。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改变单一的按劳分配为按生产要素分配。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按家庭人口平均劳动收入5099元,比1989年增长3.7倍,劳动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从1989年的73.8%下降到68.7%。除劳动收入以外,还有财产收入135元,转移收入1669元。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城镇家庭中离退休人口的增加以及离退休金比重的扩大。2001年平均每户城镇家庭中有离退休人口0.45人,比1989年增加了0.21人。也就是说,12年前城镇家庭平均每四户有1个离退休人口,而目前差不多平均每两户就有1人。由于离退休人口的增加,以及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待遇,城镇家庭收入中人均离退休金1273元,比1989年的112元增长10.4倍,离退休金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从1989年的8.1%增加到18.4%

 

  二、消费质量逐年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也发生巨大的变化。1989年以前属于供给式消费向温饱型消费发展的模式,1989年以后则是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的发展过程。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09元,比1989年增长3.4倍,比1981年增长10.6倍。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品种丰富,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下降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比1989年增长2.1倍。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消费质量逐年提高。

 

  由于食品消费品种的日益丰富,以及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粮食支出188元,比1989年增长1.3倍,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从1989年的12.4%下降到9.3%。粮食购买量下降明显,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粮食79.7公斤,同比下降40.5%

 

  肉、油、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显著增加,营养结构有所改善。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用油8.5公斤,比1989年增长37.5%;购买牛羊肉3.2公斤,增长16.1%;购买家禽7.3公斤,增长1倍;购买蛋类11.1公斤,增长7.4%;购买鲜奶11.9公斤,增长1.8倍。购买猪肉16公斤,鱼虾5.6公斤,比1989年略有减少。

 

  鲜菜、鲜瓜果消费品种繁多、跨越了地域和季节的限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城镇居民越来越有口福,大棚蔬菜、南方的鲜菜、水果,甚至国外的水果等琳琅满目,举不胜举,一年四季鲜菜、鲜瓜果不断。北方地区再也见不到白菜、土豆吃半年的现象。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干鲜瓜果60公斤,比1989年增长44.8%;购买鲜菜115.9公斤,由于白菜、萝卜等大路菜购买量的减少,以及家庭储存过程中的损耗的减少,因此购买量下降19.9%,但实际消费量特别是消费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中各种食物的成品半成品购买量不断增加,大大减轻了居民的家务劳动负担。许多家庭在过年过节以及宴请亲朋好友时都选择到饭馆,城镇居民在外饮食逐年增加,2001年达到人均314元,比1989年增长4.7倍。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下降,标志着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衡量生活质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它客观上反映了不同收入不同价格水平下各国居民的生活状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般为20%左右。1981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7%1989年降到54.5%。进入90年代,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4年首次跌破50%大关,2001年降到37.9%

 

  ()衣着消费增长较缓,消费比重略有下降

 

  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城市居民的衣着消费成为美化生活的一种方式。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衣着支出534元,比1989年增长2.6倍,衣着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89年的12.3%下降到10.1%

 

  衣着消费中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服装支出364元,比1989年增长6.2倍;购买衣着材料支出21元,同比下降26.8%

 

  ()用品消费增长逐年减缓,消费热点难以再现

 

  改革以来城镇居民生活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用品消费,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购买量的变化。改革前期的“三转一响”“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初期的“新六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一度曾供不应求,成为居民消费和厂家生产的热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市场秩序逐渐好转,居民需求逐渐得到满足,短短的十几年中耐用消费品市场从萌芽期到发展期,很快又进入饱和期,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1台,比1989年增长1.3倍;电冰箱82台,增长1.2倍;洗衣机92台,增长21%;电风扇171台,增长32.6%;照相机40架,增长1.3倍。另外还有影碟机43台,录放像机20台,组合音响24台,家用电脑13台,因此录音机的拥有量同比下降了27.1%

 

  由于主要耐用消费品的逐步饱和,城镇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390元,比2000年下降3.9%,消费比重从1989年的11.6%下降到7.3%

 

  ()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实现温饱以后,住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各级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居民的居住环境、住房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加大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延续了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体制彻底结束,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正全面实施,更加促进了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步伐。

 

  据抽样调查资料,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4.1平方米,比1989年增长53.3%;城镇居民家庭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拥挤户从1989年的5.7%下降到0.8%;住房中有自来水的家庭从1989年的79.8%增长到95.2%,有厕所浴室的家庭从1989年的43.3%增加到80.7%;使用空调或暖气取暖的家庭从1989年的23.9%增加到48%;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家庭从1989年的37.6%增加到78.7%

 

  到200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中居住在单元配套式住房的家庭占73.7%,其中一居室5.4%,二居室40.2%,三居室24.9%,四居室及以上的家庭为3.3%;有84.6%的家庭家中装有电话,平均每百户还有34部移动电话。

 

  由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发展,到2001年年底,有81.2%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或部分产权的房改房,比1989年增加61个百分点;租房的家庭从1989年的79.9%减少到18.5%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方面的消费支出548元,比1989年增长7倍,其中建筑材料费75元,增长2.2倍;房租112元,增长11.7倍;水费37元,增长11.2倍;电费141元,增长9.8倍;燃料费118元,增长4.8倍。居住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89年的5.7%增长到10.3%

 

  ()交通通信消费增势迅猛,成为持续增长的消费热点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中发展变化最大的就是交通和通信。改革初期,城镇居民的交通方式只有自行车和公共汽车,通信方式只有邮信和电报,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很少。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457元,比1989年增长21.6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89年的1.7%增加到8.6%。其中购买家庭交通工具支出53元,交通燃料费支出9元,交通工具维修服务费17元,出租汽车费22元,其他交通费74元;购买通信工具支出55元,电信费支出221元,邮费和其他支出6元。

 

  ()教育支出增长显著

 

  经济学理论中将居民消费划分为三个层次:生存、享乐和发展。“生存”为最低层次,主要是指衣食消费,“发展”为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教育、健身、环境等方面的消费。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层次处于享乐和发展之间,教育消费发展前景看好。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不断加强,子女上学要上好学校,课外还要学外语、学电脑、学音乐等等,成年人工作以后也不放弃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热引来许多发达国家的青睐,纷纷打入中国争夺教育消费市场,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增长显著。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包括书报杂志)461元,比1989年增长10.2倍,消费比重从3.4%增加到8.7%。其中学杂费支出308元,同比增长11.2倍;托儿费支出22元,增长3.2倍;书报杂志费64元,增长5倍。还有成人教育和其他教育支出68元。

  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改革的康庄大道上,城镇居民生活正沿着“温饱—小康—富裕”的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前(1978-1989年)为第一阶段,在小平同志的指引下,党中央拨乱反正,国家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供应大为改观,基本上扭转了过去那种消费品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城镇居民生活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1988年,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引发了挤兑、抢购风,进而又经受了国内外政治风波的考验,城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连续几年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的现象。1989-2001年为第二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国加快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整体进入小康阶段,提前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收入增长幅度远远高于1978年以前的30年。改革20多年中,特别是1989-2001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又明显高出1978-1989年。调查资料表明,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增长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7.1%,远远高出1978-19895.6%的年均增长率。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遵照小平同志“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精神,我国加快了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的步伐,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城镇居民开始转变就业观念,多种形式就业和自谋职业已被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所接受。收入来源多元化,促进了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城镇居民家庭中国有、集体职工人数减少,收入比重下降。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就业人口1.65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 1.17人,集体单位职工0.17人,分别比1989年减少0.32人和0.25人,国有、集体单位职工占家庭就业人口的比重从1989年的95.6%下降到81.2%。其他经济单位职工、个体就业和其他就业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由于国有、集体职工人数的减少,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按家庭人口平均(下同),来自国有、集体单位的收入4062元,比1989年增长3倍,收入比重从1989年的73.6%下降到58.8%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城镇居民家庭中个体劳动者逐年增加,家庭收入中个体劳动收入增长明显。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中平均每百户拥有个体劳动者16人,比1989年增长4.3倍。其中个体经营者10人,个体被雇者6人。按家庭人口平均,来自个体劳动者的收入400元,同比增长18.8倍。其中个体经营者净收入274元,个体被雇者收入126元。

 

  ()就业形式更加多样化。2001年,家庭收入中人均从事第二职业或从事其他零星劳动的收入215元,比1989年增长8.8倍;离退休人员再就业收入71元,增长3.9倍。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国有企业“铁饭碗”被打破,外资、合资企业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宠。2001年城镇居民收入中,来自其他经济类型职工的收入314元,其他就业者收入37元。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改变单一的按劳分配为按生产要素分配。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按家庭人口平均劳动收入5099元,比1989年增长3.7倍,劳动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从1989年的73.8%下降到68.7%。除劳动收入以外,还有财产收入135元,转移收入1669元。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城镇家庭中离退休人口的增加以及离退休金比重的扩大。2001年平均每户城镇家庭中有离退休人口0.45人,比1989年增加了0.21人。也就是说,12年前城镇家庭平均每四户有1个离退休人口,而目前差不多平均每两户就有1人。由于离退休人口的增加,以及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待遇,城镇家庭收入中人均离退休金1273元,比1989年的112元增长10.4倍,离退休金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从1989年的8.1%增加到18.4%

 

  二、消费质量逐年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也发生巨大的变化。1989年以前属于供给式消费向温饱型消费发展的模式,1989年以后则是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的发展过程。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09元,比1989年增长3.4倍,比1981年增长10.6倍。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品种丰富,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下降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比1989年增长2.1倍。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消费质量逐年提高。

 

  由于食品消费品种的日益丰富,以及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粮食支出188元,比1989年增长1.3倍,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从1989年的12.4%下降到9.3%。粮食购买量下降明显,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粮食79.7公斤,同比下降40.5%

 

  肉、油、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显著增加,营养结构有所改善。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用油8.5公斤,比1989年增长37.5%;购买牛羊肉3.2公斤,增长16.1%;购买家禽7.3公斤,增长1倍;购买蛋类11.1公斤,增长7.4%;购买鲜奶11.9公斤,增长1.8倍。购买猪肉16公斤,鱼虾5.6公斤,比1989年略有减少。

 

  鲜菜、鲜瓜果消费品种繁多、跨越了地域和季节的限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城镇居民越来越有口福,大棚蔬菜、南方的鲜菜、水果,甚至国外的水果等琳琅满目,举不胜举,一年四季鲜菜、鲜瓜果不断。北方地区再也见不到白菜、土豆吃半年的现象。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干鲜瓜果60公斤,比1989年增长44.8%;购买鲜菜115.9公斤,由于白菜、萝卜等大路菜购买量的减少,以及家庭储存过程中的损耗的减少,因此购买量下降19.9%,但实际消费量特别是消费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中各种食物的成品半成品购买量不断增加,大大减轻了居民的家务劳动负担。许多家庭在过年过节以及宴请亲朋好友时都选择到饭馆,城镇居民在外饮食逐年增加,2001年达到人均314元,比1989年增长4.7倍。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下降,标志着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衡量生活质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它客观上反映了不同收入不同价格水平下各国居民的生活状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般为20%左右。1981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6.7%1989年降到54.5%。进入90年代,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4年首次跌破50%大关,2001年降到37.9%

 

  ()衣着消费增长较缓,消费比重略有下降

 

  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城市居民的衣着消费成为美化生活的一种方式。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衣着支出534元,比1989年增长2.6倍,衣着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89年的12.3%下降到10.1%

 

  衣着消费中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服装支出364元,比1989年增长6.2倍;购买衣着材料支出21元,同比下降26.8%

 

  ()用品消费增长逐年减缓,消费热点难以再现

 

  改革以来城镇居民生活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用品消费,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购买量的变化。改革前期的“三转一响”“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初期的“新六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一度曾供不应求,成为居民消费和厂家生产的热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市场秩序逐渐好转,居民需求逐渐得到满足,短短的十几年中耐用消费品市场从萌芽期到发展期,很快又进入饱和期,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1台,比1989年增长1.3倍;电冰箱82台,增长1.2倍;洗衣机92台,增长21%;电风扇171台,增长32.6%;照相机40架,增长1.3倍。另外还有影碟机43台,录放像机20台,组合音响24台,家用电脑13台,因此录音机的拥有量同比下降了27.1%

 

  由于主要耐用消费品的逐步饱和,城镇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390元,比2000年下降3.9%,消费比重从1989年的11.6%下降到7.3%

 

  ()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实现温饱以后,住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各级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居民的居住环境、住房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加大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延续了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体制彻底结束,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正全面实施,更加促进了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步伐。

 

  据抽样调查资料,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4.1平方米,比1989年增长53.3%;城镇居民家庭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拥挤户从1989年的5.7%下降到0.8%;住房中有自来水的家庭从1989年的79.8%增长到95.2%,有厕所浴室的家庭从1989年的43.3%增加到80.7%;使用空调或暖气取暖的家庭从1989年的23.9%增加到48%;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家庭从1989年的37.6%增加到78.7%

 

  到200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中居住在单元配套式住房的家庭占73.7%,其中一居室5.4%,二居室40.2%,三居室24.9%,四居室及以上的家庭为3.3%;有84.6%的家庭家中装有电话,平均每百户还有34部移动电话。

 

  由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发展,到2001年年底,有81.2%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或部分产权的房改房,比1989年增加61个百分点;租房的家庭从1989年的79.9%减少到18.5%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方面的消费支出548元,比1989年增长7倍,其中建筑材料费75元,增长2.2倍;房租112元,增长11.7倍;水费37元,增长11.2倍;电费141元,增长9.8倍;燃料费118元,增长4.8倍。居住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89年的5.7%增长到10.3%

 

  ()交通通信消费增势迅猛,成为持续增长的消费热点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中发展变化最大的就是交通和通信。改革初期,城镇居民的交通方式只有自行车和公共汽车,通信方式只有邮信和电报,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很少。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457元,比1989年增长21.6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89年的1.7%增加到8.6%。其中购买家庭交通工具支出53元,交通燃料费支出9元,交通工具维修服务费17元,出租汽车费22元,其他交通费74元;购买通信工具支出55元,电信费支出221元,邮费和其他支出6元。

 

  ()教育支出增长显著

 

  经济学理论中将居民消费划分为三个层次:生存、享乐和发展。“生存”为最低层次,主要是指衣食消费,“发展”为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教育、健身、环境等方面的消费。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层次处于享乐和发展之间,教育消费发展前景看好。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不断加强,子女上学要上好学校,课外还要学外语、学电脑、学音乐等等,成年人工作以后也不放弃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热引来许多发达国家的青睐,纷纷打入中国争夺教育消费市场,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增长显著。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包括书报杂志)461元,比1989年增长10.2倍,消费比重从3.4%增加到8.7%。其中学杂费支出308元,同比增长11.2倍;托儿费支出22元,增长3.2倍;书报杂志费64元,增长5倍。还有成人教育和其他教育支出68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