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2002/10/14 08:51

|

Aa

字体:
|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水利管理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业。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视,从1978年到2001年,共安排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达67793亿元,是改革开放前26(19521977)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总和的近10倍。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都明确地对能源、交通、邮电通信、重要原材料等重点行业的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从1989年到2001年的13年中,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2516亿元,年均增长25.4%,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6.5个百分点。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过去一度曾是国民经济“瓶颈”的基础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投资环境、生存环境状况大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改革开放初期,以填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缺口和缓解“瓶颈”制约为目的,开始对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建设

 

  建国初期,我国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如:1949年我国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只有185万千瓦,年发电量43亿千瓦小时;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仅为21810公里,复线只有867公里,铁路机车以蒸汽机车为主;公路通车里程为8.07万公里,其中有路面的公路仅3.2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为7.36万公里,其中水深1米以上的航道仅2.42万公里;电话电报多用手工方式操作,全国约有一半左右的县没有自动电话,约有1/3的县不通电报和长途电话;全国仅有9个城市有煤气设施,煤气日生产能力24.9万立方米,供气管道长度1139公里,煤气供应总量3821万立方米;1952年全国仅有82个城市有供水设施,供水能力为每日267万立方米,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污水处理设施几乎没有,城市道路严重不足,路况不好,公共交通极为不便。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近30年,由于受国内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这段时期全社会投资总规模比较小,虽然大部分的投资都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总体发展不快。19531977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额为3583亿元,年均投资只有143亿元,年均增长10.2%

 

  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为了解决在经济建设中过份突出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人民生活方面的建设,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比较薄弱等问题,国家开始下大力气调整投资结构。从1978年到1988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277亿元,为前25年的1.5倍,年均投资额480亿元,年均增长10.4%。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461亿元,年均增长0.1%;能源工业完成投资2054亿元,年均增长13.9%;原材料工业完成投资1107亿元,年均增长4.9%;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1232亿元,年均增长12.9%;城市公共服务业投资423亿元,年均增长24.3%

 

  这一时期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对投资项目的安排上,集中财力、物力对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建设。从1982年开始,国家在基本建设年度计划中,每年从在建的基本建设项目中选择一批骨干项目,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到1989年底止,八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19个,累计完成投资2486亿元,占全国同期基本建设投资的29.0%。在这批重点项目中,能源、原材料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共261项,计划总投资2927亿元,占全部重点建设项目的94.2%,占全部基本建设项目的36.9%。其中能源工业123项,总投资1425亿元,占全部重点建设项目的45.9%;原材料工业73项,总投资950亿元,占30.6%;运输邮电65项,总投资552亿元,占17.7%

 

  通过这一时期的重点建设,先后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几十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建成了葛洲坝水电站、平朔露天煤矿等153个重点大中型能源项目;建成了上海宝钢,大庆、齐鲁、扬子三大乙烯和冀东水泥厂等88个重点大中型原材料项目;建成了大秦电气化铁路一期工程、青藏公路改扩建工程、秦皇岛煤码头三期工程、北京—武汉—广州中同轴电缆载波工程等125个重点大中型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项目。这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缓解能源、原材料供应等基础工业以及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紧张状况起了重要作用,也为90年代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11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累计建成投产基建大中型项目531个。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累计38个;能源工业202个;原材料工业131个;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121个;城市公共服务业39个。累计新增固定资产3844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369亿元;能源工业1388亿元;原材料工业为812亿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为992亿元;城市公共服务业283亿元。

 

  二、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迅速增长,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段时期,是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都明确地对能源、交通、邮电通信、重要原材料等行业的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继续加大。1989年到2001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2516亿元,比19781988年增长10.8倍,年均投资额4809亿元,年均增长25.4%,比改革开放前提高15.2个百分点,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15.0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4955亿元,年均增长27.5%;能源工业完成投资22038亿元,年均增长18.9%;原材料工业完成投资5244亿元,年均增长9.8%;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22998亿元,年均增长27.9%;城市公共服务业投资7281亿元,年均增长39.4%

 

  尤为重要的是,从1998年开始,为了刺激内需,国家连续四年共发行5100亿元特别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大规模的国债资金的注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得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飞速发展。

 

  首先,国债资金的注入,直接加快了这一时期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债资金的有力推动下,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受国债项目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行业基本建设投资都取得了长足发展。1998年五大行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增幅高出同期全国基本建设增幅15.6个百分点;1999年高出4.2个百分点;2000年高出4.4个百分点;2001年高出0.7个百分点。

 

  其次,在地区分布上,国债资金坚持了向中西部倾斜的方针。2001年中西部国债项目个数占了60%以上,国债项目计划总投资也占了近50%,分别比当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中西部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高4.911.6个百分点。国债资金的注入,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的矛盾,在这些地区投资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如内昆铁路,重庆的长涪、上界高速公路,四川的成灌、成雅高速公路,云南太保公路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城乡电网改造工程,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西部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等。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必将大大改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为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用国债资金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四年来国家利用国债资金已建成700多亿斤仓容的中央直属储备库;国债项目新增公路已达16000多公里;大江大河综合防洪能力显著提高;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效果明显,部分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农户通电率达98%以上,到户电价普遍下降,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300多亿元。此外,由于国债资金中有一部分专门用于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贴息扶持,很好地带动了银行和社会资金对技术改造的投入,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一些重点行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如冶金行业已基本淘汰平炉炼钢,轿车用板、不锈钢板、高碳盘条等8大关键钢材品种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连铸比由67.8%提高到80%以上;有色金属行业技术改造后,重点铝厂的污染问题得到彻底治理,重点铜冶炼企业的烟气排放全部达到环保要求,铅冶炼企业的二氧化硫利用率提高到92%。石化行业技术改造后,国内市场急需的电缆用料,家电用树脂、高强度薄膜用料等高档树脂可实现国产化。

 

  13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累计建成投产基建大中型项目1553个,比前11年多1022个,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106个;能源工业687个;原材料工业241个;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481个;城市公共服务业38个。累计新增固定资产42646亿元,比前11年增长10.1倍,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2700亿元;能源工业15861亿元;原材料工业4275亿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15342亿元;城市公共服务业4468亿元。

 

  三、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过去一度是国民经济“瓶颈”的基础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投资环境、生存环境状况大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林牧渔水利业:到2000年底,共兴建水库97000座,总库容5420亿立方米,兴建水闸38000座;整修新修堤防27.4万公里;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967处,全国有效灌溉面积55496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7432千公顷;机电井455万眼,机电排灌面积37094千公顷。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确保了农业高产稳产,连年丰收。到2001年底,全国粮食产量达到45264万吨,棉花532万吨,油料2865万吨。

 

  能源工业:19782001年共新增原煤开采能力46672万吨,天然原油开采29331万吨,开然气开采378亿立方米,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5417万千瓦。到2001年底,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1.07亿吨,原油产量16500万吨,发电量14780亿千瓦小时。

 

  交通运输业:1978年至2001年,累计新建铁路交付运营里程18167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57661万吨,新建公路160937公里,长途电缆161056皮长公里。现已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2.18万公里增至2001年的7.01万公里,增长2.2倍。公路里程由1949年的8.07万公里增至2001年的169.8万公里,增长20.0倍,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大为改善。内河航道经过疏浚,通航条件大大改善,通航里程由1949年的7.36万公里增加到2001年的12.2万公里。民用航空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到2001年底,民用航空开通了1143条国际国内航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蓝天运输网。管道运输伴随石油工业的成长迅速发展,输油(气)管道里程由1958年的200公里增加到2001年的2.8万公里。

 

  邮电通信业: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目前,全国已有77.6%的乡镇设有邮电局,通电话乡镇的比重达100%,进入长话自动网的县市比重达100%,电话网规模容量迅速扩大。全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由1978年的405.9万门猛升至2001年的2.06亿门。网路规模在世界上迅速上升,居世界第二位。移动通讯、数据通信从无到有,迅猛发展。2001年我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14522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总用户已突破3亿户大关,全国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0.4/百人上升到2001年的25.9/百人。

 

  市政建设:19812001年共新增自来水供水能力12952万吨/日,自来水管道长度28639公里,城市煤气供应能力84475万立方米/年,城市液化气供应能力140万吨/年,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购置24678辆,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5088公里,污水管道铺设长度22343公里。到2001年底,全国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2900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达到72.33%;全国656个城市有燃气供应设施,供气普及率达到60.42%;全国222个城市拥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6.43%;全国城市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16979标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6.1标台;拥有城市道路17.6万公里,道路面积249431万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面积7.0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8203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4%;全国拥有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63208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4.6平方米。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水利管理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业。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视,从1978年到2001年,共安排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达67793亿元,是改革开放前26(19521977)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总和的近10倍。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都明确地对能源、交通、邮电通信、重要原材料等重点行业的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从1989年到2001年的13年中,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2516亿元,年均增长25.4%,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6.5个百分点。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过去一度曾是国民经济“瓶颈”的基础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投资环境、生存环境状况大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改革开放初期,以填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缺口和缓解“瓶颈”制约为目的,开始对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建设

 

  建国初期,我国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如:1949年我国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只有185万千瓦,年发电量43亿千瓦小时;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仅为21810公里,复线只有867公里,铁路机车以蒸汽机车为主;公路通车里程为8.07万公里,其中有路面的公路仅3.2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为7.36万公里,其中水深1米以上的航道仅2.42万公里;电话电报多用手工方式操作,全国约有一半左右的县没有自动电话,约有1/3的县不通电报和长途电话;全国仅有9个城市有煤气设施,煤气日生产能力24.9万立方米,供气管道长度1139公里,煤气供应总量3821万立方米;1952年全国仅有82个城市有供水设施,供水能力为每日267万立方米,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污水处理设施几乎没有,城市道路严重不足,路况不好,公共交通极为不便。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近30年,由于受国内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这段时期全社会投资总规模比较小,虽然大部分的投资都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总体发展不快。19531977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额为3583亿元,年均投资只有143亿元,年均增长10.2%

 

  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为了解决在经济建设中过份突出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人民生活方面的建设,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比较薄弱等问题,国家开始下大力气调整投资结构。从1978年到1988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277亿元,为前25年的1.5倍,年均投资额480亿元,年均增长10.4%。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461亿元,年均增长0.1%;能源工业完成投资2054亿元,年均增长13.9%;原材料工业完成投资1107亿元,年均增长4.9%;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1232亿元,年均增长12.9%;城市公共服务业投资423亿元,年均增长24.3%

 

  这一时期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对投资项目的安排上,集中财力、物力对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建设。从1982年开始,国家在基本建设年度计划中,每年从在建的基本建设项目中选择一批骨干项目,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到1989年底止,八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19个,累计完成投资2486亿元,占全国同期基本建设投资的29.0%。在这批重点项目中,能源、原材料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共261项,计划总投资2927亿元,占全部重点建设项目的94.2%,占全部基本建设项目的36.9%。其中能源工业123项,总投资1425亿元,占全部重点建设项目的45.9%;原材料工业73项,总投资950亿元,占30.6%;运输邮电65项,总投资552亿元,占17.7%

 

  通过这一时期的重点建设,先后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几十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建成了葛洲坝水电站、平朔露天煤矿等153个重点大中型能源项目;建成了上海宝钢,大庆、齐鲁、扬子三大乙烯和冀东水泥厂等88个重点大中型原材料项目;建成了大秦电气化铁路一期工程、青藏公路改扩建工程、秦皇岛煤码头三期工程、北京—武汉—广州中同轴电缆载波工程等125个重点大中型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项目。这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缓解能源、原材料供应等基础工业以及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紧张状况起了重要作用,也为90年代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11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累计建成投产基建大中型项目531个。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累计38个;能源工业202个;原材料工业131个;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121个;城市公共服务业39个。累计新增固定资产3844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369亿元;能源工业1388亿元;原材料工业为812亿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为992亿元;城市公共服务业283亿元。

 

  二、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迅速增长,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段时期,是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都明确地对能源、交通、邮电通信、重要原材料等行业的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继续加大。1989年到2001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2516亿元,比19781988年增长10.8倍,年均投资额4809亿元,年均增长25.4%,比改革开放前提高15.2个百分点,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15.0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4955亿元,年均增长27.5%;能源工业完成投资22038亿元,年均增长18.9%;原材料工业完成投资5244亿元,年均增长9.8%;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22998亿元,年均增长27.9%;城市公共服务业投资7281亿元,年均增长39.4%

 

  尤为重要的是,从1998年开始,为了刺激内需,国家连续四年共发行5100亿元特别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大规模的国债资金的注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得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飞速发展。

 

  首先,国债资金的注入,直接加快了这一时期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债资金的有力推动下,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受国债项目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行业基本建设投资都取得了长足发展。1998年五大行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增幅高出同期全国基本建设增幅15.6个百分点;1999年高出4.2个百分点;2000年高出4.4个百分点;2001年高出0.7个百分点。

 

  其次,在地区分布上,国债资金坚持了向中西部倾斜的方针。2001年中西部国债项目个数占了60%以上,国债项目计划总投资也占了近50%,分别比当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中西部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高4.911.6个百分点。国债资金的注入,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的矛盾,在这些地区投资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如内昆铁路,重庆的长涪、上界高速公路,四川的成灌、成雅高速公路,云南太保公路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城乡电网改造工程,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西部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等。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必将大大改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为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用国债资金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四年来国家利用国债资金已建成700多亿斤仓容的中央直属储备库;国债项目新增公路已达16000多公里;大江大河综合防洪能力显著提高;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效果明显,部分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农户通电率达98%以上,到户电价普遍下降,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300多亿元。此外,由于国债资金中有一部分专门用于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贴息扶持,很好地带动了银行和社会资金对技术改造的投入,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一些重点行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如冶金行业已基本淘汰平炉炼钢,轿车用板、不锈钢板、高碳盘条等8大关键钢材品种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连铸比由67.8%提高到80%以上;有色金属行业技术改造后,重点铝厂的污染问题得到彻底治理,重点铜冶炼企业的烟气排放全部达到环保要求,铅冶炼企业的二氧化硫利用率提高到92%。石化行业技术改造后,国内市场急需的电缆用料,家电用树脂、高强度薄膜用料等高档树脂可实现国产化。

 

  13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累计建成投产基建大中型项目1553个,比前11年多1022个,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106个;能源工业687个;原材料工业241个;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481个;城市公共服务业38个。累计新增固定资产42646亿元,比前11年增长10.1倍,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2700亿元;能源工业15861亿元;原材料工业4275亿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15342亿元;城市公共服务业4468亿元。

 

  三、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过去一度是国民经济“瓶颈”的基础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投资环境、生存环境状况大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林牧渔水利业:到2000年底,共兴建水库97000座,总库容5420亿立方米,兴建水闸38000座;整修新修堤防27.4万公里;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967处,全国有效灌溉面积55496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7432千公顷;机电井455万眼,机电排灌面积37094千公顷。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确保了农业高产稳产,连年丰收。到2001年底,全国粮食产量达到45264万吨,棉花532万吨,油料2865万吨。

 

  能源工业:19782001年共新增原煤开采能力46672万吨,天然原油开采29331万吨,开然气开采378亿立方米,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5417万千瓦。到2001年底,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1.07亿吨,原油产量16500万吨,发电量14780亿千瓦小时。

 

  交通运输业:1978年至2001年,累计新建铁路交付运营里程18167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57661万吨,新建公路160937公里,长途电缆161056皮长公里。现已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2.18万公里增至2001年的7.01万公里,增长2.2倍。公路里程由1949年的8.07万公里增至2001年的169.8万公里,增长20.0倍,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大为改善。内河航道经过疏浚,通航条件大大改善,通航里程由1949年的7.36万公里增加到2001年的12.2万公里。民用航空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到2001年底,民用航空开通了1143条国际国内航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蓝天运输网。管道运输伴随石油工业的成长迅速发展,输油(气)管道里程由1958年的200公里增加到2001年的2.8万公里。

 

  邮电通信业: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目前,全国已有77.6%的乡镇设有邮电局,通电话乡镇的比重达100%,进入长话自动网的县市比重达100%,电话网规模容量迅速扩大。全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由1978年的405.9万门猛升至2001年的2.06亿门。网路规模在世界上迅速上升,居世界第二位。移动通讯、数据通信从无到有,迅猛发展。2001年我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14522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总用户已突破3亿户大关,全国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0.4/百人上升到2001年的25.9/百人。

 

  市政建设:19812001年共新增自来水供水能力12952万吨/日,自来水管道长度28639公里,城市煤气供应能力84475万立方米/年,城市液化气供应能力140万吨/年,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购置24678辆,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5088公里,污水管道铺设长度22343公里。到2001年底,全国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2900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达到72.33%;全国656个城市有燃气供应设施,供气普及率达到60.42%;全国222个城市拥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6.43%;全国城市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16979标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6.1标台;拥有城市道路17.6万公里,道路面积249431万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面积7.0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8203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4%;全国拥有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63208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4.6平方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