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七:工业在调整中快速发展

2002/10/11 13:13

|

Aa

字体: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工业经济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在调整中快速发展。1989年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下,不断深化改革,加快经济体制的转轨,工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国经济已融入国际经济大潮,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证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是成功驾御中国经济,带领全国人民与时俱进的伟大的领导集体。

 

  一、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经济迅速壮大

 

  1978年至198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对工业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使经济运行机制逐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针对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竞争力和活力等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施了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改革,主要包括197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1983年和1984年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利改税,1987年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企业在权、责、利方面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一时期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高速增长,规模壮大

 

  改革开放后的头十年,我国工业保持了较高速增长。19781988年间,工业增加值由1607亿元增长到57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10.9%。工业规模不断壮大: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3477.6亿元增加到10641.1亿元,增长3.1倍;利润总额由599.3亿元增加到1189.9亿元,增长2倍。

 

  ()工业实力增强,竞争力提高

 

  在改革开放的头十年间,我国工业实力快速增长,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1988年钢产量达5943万吨,比1978年增加2481万吨,增长1.87倍;原煤产量9.8亿吨,增加3.6亿吨,增长1.59倍;水泥21014万吨,增加14490万吨,增长3.22倍;农用化肥1740万吨,增加871万吨,增长2倍;电视机2507万台,增加2455万台,增长48.46倍;发电量5452亿千瓦小时,增加2886亿千瓦小时,增长2.12倍;原油13705万吨,增加3300万吨,增长1.32倍。迅速解决了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品短缺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改革开放的头十年,工业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工业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的74.6%来源于工业,1983年达到了86%1983年以后,随着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中来自工业的比重逐年有所回落,但1988年仍占53.7%,大大高于其他部门。工业为农业、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装备和支持。1988年与1978年相比,小型拖拉机增长4.1倍,机引农具增长1.1倍,汽车增长4.3倍,铁路机车增长1.6倍,铁路客车增长2.5倍。

 

  二、深化改革使工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从1989年开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解决了工业经济的从低到高,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标志着工业企业制度创新的开始。《工业企业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国有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计划、产品定价、职工录用、机构设置、人事管理、工资奖金分配、财产的经营管理等方面所享有的自主权。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加速了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要求。按照这一精神,1993年以来对国有企业实施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科学管理的三改一加强措施,使相当一批企业在制度上和内部管理运营机制上开始按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运作,股份制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等突破性的观点。1997年新一届政府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目标,1999年召开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方面的改革,我国工业已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的新格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旧体制下生存了几十年的许多老企业经过改制创新,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制度转轨中的阵痛,重新焕发了活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主要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19892001年,工业产品的增长仍保持了较快的势头。2001年末,发电量达到14780亿千瓦小时,比1989年增加9107亿千瓦小时;原油16500万吨,增加2736万吨;化肥3397万吨,增加1594万吨;钢15266万吨,增加9107万吨;汽车233万辆,增加175万辆;半导体集成电路63.6亿块,增加62.3亿块。但这一时期的增长已不同于过去粗放型的增长,其明显的特点是产品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加快,终于在1997年实现了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这标志着我国工业生产由单纯追求产品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档次的提高,工业品短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伴随着产品的即期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大幅回落。1989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18.6%,以后各年不断回落,1997年以后各年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基本在100%以下徘徊,成为这一时期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我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是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进行的。特别是1989年以来,经济的微观基础发生了深刻而又持久的变化,到2001年,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所有制结构呈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工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多元经济结构。1978年,我国只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改革开放为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小型企业积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破产、租赁、承包等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使产权单一的纯国有企业比重下降,产权多元化的国有控股企业比重上升,国有经济仍然保持对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和关键部门的控制和支配地位。按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计算,1989年纯国有企业的比重为67.95%2001年降为23.71%,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取得重大进展;非国有企业中的国有控股企业比重大幅上升,由1995年的7.4%上升到2001年的20.72%,国有与国有控股企业仍然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1989年以来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改造最快的时期,到2001年,股份制(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比重已达到29.58%。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比重由1989年的1.4%上升到28.52%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①能源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大大缓解了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1989年至2001年,煤炭采选业增长3.75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7.67倍,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13倍。除煤炭采选业受结构调整影响,增长缓慢外,其他能源工业的增长均快于全部工业,彻底打破了能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②高技术及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2001年与1993年相比,增长最快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了6.92倍,比重上升6.15个百分点;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长5.61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96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49倍,医药制造业增长2.96倍,均高于全部工业的增长,在工业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新兴产品发展迅速。新产品产值2001年达到9298亿元,比1995年增长1.6倍,占工业总产值的9.7%。这一时期是微电子、计算机、核工程、生物工程、航天工程、通信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产品等新兴产品迅速发展的时期。1989年与2001年相比,电子计算机由600部增长到15040部,增长25倍;微型电子计算机由7.54万部增长到758万部,增长101倍;半导体集成电路由1.32亿块增长到63.63亿块,增长48倍。③一些传统加工工业增长放缓,比重下降。这一时期,纺织工业仅增长1.6倍,比重下降2.98个百分点;普通机械制造业增长1.78倍,比重下降1.2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7倍比重下降1.32个百分点。

 

  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竞争力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三改一加强”,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九五”时期,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竞争力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2001年大中型企业达22987个,其工业总产值和资产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1%71.9%。通过改制重组,涌现出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并成功到国外上市融资,实现了规模效益,体现了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限产压库取得明显成效。针对部分传统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国家在“九五”时期对纺织、煤炭、冶金、建材、石化、烟草、电力等7个行业采取了控制总量、限产压库政策,关闭了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产品质量低劣、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五小”企业(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小炼油厂、小火电厂、小炼钢厂),取得了明显成效。至1999年底,纺织行业累计压缩906万棉纺锭,提前一年达到压锭目标。1999年关闭非法和不合理小煤矿31万处,压缩乡镇煤炭产量2.5万吨,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关井压产目标。2000年关闭糖厂150家,淘汰生产能力273万吨。市场供大于求的一般消费品、部分机电产品生产增长有所放缓,价格回升,行业利润显著提高。

 

  ()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989年至2001年,工业生产装备增加,技术改造加快,生产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200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达到86293亿元,人均装备15.8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6626亿元,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净值/原值)为0.66。技术改造投资大大增加,2000年达到2960亿元,比1989年增长4.2倍,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达到2297亿元,增长4.6倍,使大量传统产业焕发了生机。工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提高,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小。1995年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国产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37.3%80年代出厂的占53.2%。进口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27.9%80年代出厂的占67.8%。主要专业生产设备中达到国际水平的占26.1%,比1985年增加13.2个百分点;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7.7%,增加5.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拥有大中型计算机2319台,小型电子计算机10515台,自动化及半自动化生产线138835条,机械手40896台,工业机器人1219台。重点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从1989年到2000年,原煤生产全员效率由1.16/工提高到2.52/工,油井利用率由91.05%提高到92.22%,棉纺锭设备利用率由96.09%提高到100.16%,棉布入库一等品率由96.13%提高到98.17%。工业产品升级换代加快,新产品不断涌现。2001年新产品产值达929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7%,特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比例达32.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比例达2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比例达26.7%,医药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比例达15.2%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无论在组织形式、产权关系、经营机制,还是企业文化、理念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有企业由1989年的73501个下降到2001年的36286个。在这一历史性的蜕变过程中,国有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产品积压,生产下降,效益降低,亏损增加,下岗职工增多。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在1998年已滑落到了谷底,亏损额达到1737亿元,亏损面上升到28.9%,其中国有企业达42.1%,国有企业的40个大类中有27个出现了净亏损。1997年新一届政府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的目标,1999年召开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通过3年的努力,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到2000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实现了整体扭亏或盈利增加,国家重点监测的14个行业有12个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或继续增盈。1997年底亏损的6599户大中型工业企业到2000年底已有70%摆脱困境。可以说,国有企业已经从改革的阵痛中缓解过来从而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

 

  ()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工业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2001年我国终于加入WTO,这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标志。2001年工业出口交货值达1624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17.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1.7%。在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份额日益上升,2000年进出口达到39274亿元,比1989年增长9.5倍。其中出口223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9.8%,比1989年的71.3%提高18.5个百分点。

 

  20多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工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用20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工业经济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使企业发展正在走向良性循环;我国已经加入WTO,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人类社会已进入电子信息时代,网络和电子商务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波澜壮阔地展开。我们要转变观念,抓住这一新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速产业升级,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坚定信心,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我国工业就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工业经济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在调整中快速发展。1989年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下,不断深化改革,加快经济体制的转轨,工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国经济已融入国际经济大潮,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证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是成功驾御中国经济,带领全国人民与时俱进的伟大的领导集体。

 

  一、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经济迅速壮大

 

  1978年至198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对工业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使经济运行机制逐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针对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竞争力和活力等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施了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改革,主要包括197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1983年和1984年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利改税,1987年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企业在权、责、利方面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一时期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高速增长,规模壮大

 

  改革开放后的头十年,我国工业保持了较高速增长。19781988年间,工业增加值由1607亿元增长到57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10.9%。工业规模不断壮大: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3477.6亿元增加到10641.1亿元,增长3.1倍;利润总额由599.3亿元增加到1189.9亿元,增长2倍。

 

  ()工业实力增强,竞争力提高

 

  在改革开放的头十年间,我国工业实力快速增长,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1988年钢产量达5943万吨,比1978年增加2481万吨,增长1.87倍;原煤产量9.8亿吨,增加3.6亿吨,增长1.59倍;水泥21014万吨,增加14490万吨,增长3.22倍;农用化肥1740万吨,增加871万吨,增长2倍;电视机2507万台,增加2455万台,增长48.46倍;发电量5452亿千瓦小时,增加2886亿千瓦小时,增长2.12倍;原油13705万吨,增加3300万吨,增长1.32倍。迅速解决了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品短缺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改革开放的头十年,工业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工业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的74.6%来源于工业,1983年达到了86%1983年以后,随着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中来自工业的比重逐年有所回落,但1988年仍占53.7%,大大高于其他部门。工业为农业、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装备和支持。1988年与1978年相比,小型拖拉机增长4.1倍,机引农具增长1.1倍,汽车增长4.3倍,铁路机车增长1.6倍,铁路客车增长2.5倍。

 

  二、深化改革使工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从1989年开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解决了工业经济的从低到高,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标志着工业企业制度创新的开始。《工业企业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国有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计划、产品定价、职工录用、机构设置、人事管理、工资奖金分配、财产的经营管理等方面所享有的自主权。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加速了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要求。按照这一精神,1993年以来对国有企业实施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科学管理的三改一加强措施,使相当一批企业在制度上和内部管理运营机制上开始按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运作,股份制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等突破性的观点。1997年新一届政府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目标,1999年召开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方面的改革,我国工业已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的新格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旧体制下生存了几十年的许多老企业经过改制创新,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制度转轨中的阵痛,重新焕发了活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主要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19892001年,工业产品的增长仍保持了较快的势头。2001年末,发电量达到14780亿千瓦小时,比1989年增加9107亿千瓦小时;原油16500万吨,增加2736万吨;化肥3397万吨,增加1594万吨;钢15266万吨,增加9107万吨;汽车233万辆,增加175万辆;半导体集成电路63.6亿块,增加62.3亿块。但这一时期的增长已不同于过去粗放型的增长,其明显的特点是产品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加快,终于在1997年实现了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这标志着我国工业生产由单纯追求产品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档次的提高,工业品短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伴随着产品的即期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大幅回落。1989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18.6%,以后各年不断回落,1997年以后各年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基本在100%以下徘徊,成为这一时期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我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是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进行的。特别是1989年以来,经济的微观基础发生了深刻而又持久的变化,到2001年,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所有制结构呈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工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多元经济结构。1978年,我国只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改革开放为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小型企业积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破产、租赁、承包等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使产权单一的纯国有企业比重下降,产权多元化的国有控股企业比重上升,国有经济仍然保持对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和关键部门的控制和支配地位。按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计算,1989年纯国有企业的比重为67.95%2001年降为23.71%,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取得重大进展;非国有企业中的国有控股企业比重大幅上升,由1995年的7.4%上升到2001年的20.72%,国有与国有控股企业仍然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1989年以来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改造最快的时期,到2001年,股份制(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比重已达到29.58%。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比重由1989年的1.4%上升到28.52%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①能源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大大缓解了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1989年至2001年,煤炭采选业增长3.75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7.67倍,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13倍。除煤炭采选业受结构调整影响,增长缓慢外,其他能源工业的增长均快于全部工业,彻底打破了能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②高技术及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2001年与1993年相比,增长最快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了6.92倍,比重上升6.15个百分点;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长5.61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96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49倍,医药制造业增长2.96倍,均高于全部工业的增长,在工业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新兴产品发展迅速。新产品产值2001年达到9298亿元,比1995年增长1.6倍,占工业总产值的9.7%。这一时期是微电子、计算机、核工程、生物工程、航天工程、通信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产品等新兴产品迅速发展的时期。1989年与2001年相比,电子计算机由600部增长到15040部,增长25倍;微型电子计算机由7.54万部增长到758万部,增长101倍;半导体集成电路由1.32亿块增长到63.63亿块,增长48倍。③一些传统加工工业增长放缓,比重下降。这一时期,纺织工业仅增长1.6倍,比重下降2.98个百分点;普通机械制造业增长1.78倍,比重下降1.2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7倍比重下降1.32个百分点。

 

  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竞争力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三改一加强”,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九五”时期,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竞争力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2001年大中型企业达22987个,其工业总产值和资产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1%71.9%。通过改制重组,涌现出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并成功到国外上市融资,实现了规模效益,体现了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限产压库取得明显成效。针对部分传统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国家在“九五”时期对纺织、煤炭、冶金、建材、石化、烟草、电力等7个行业采取了控制总量、限产压库政策,关闭了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产品质量低劣、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五小”企业(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小炼油厂、小火电厂、小炼钢厂),取得了明显成效。至1999年底,纺织行业累计压缩906万棉纺锭,提前一年达到压锭目标。1999年关闭非法和不合理小煤矿31万处,压缩乡镇煤炭产量2.5万吨,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关井压产目标。2000年关闭糖厂150家,淘汰生产能力273万吨。市场供大于求的一般消费品、部分机电产品生产增长有所放缓,价格回升,行业利润显著提高。

 

  ()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989年至2001年,工业生产装备增加,技术改造加快,生产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200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达到86293亿元,人均装备15.8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6626亿元,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净值/原值)为0.66。技术改造投资大大增加,2000年达到2960亿元,比1989年增长4.2倍,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达到2297亿元,增长4.6倍,使大量传统产业焕发了生机。工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提高,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小。1995年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国产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37.3%80年代出厂的占53.2%。进口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27.9%80年代出厂的占67.8%。主要专业生产设备中达到国际水平的占26.1%,比1985年增加13.2个百分点;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7.7%,增加5.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拥有大中型计算机2319台,小型电子计算机10515台,自动化及半自动化生产线138835条,机械手40896台,工业机器人1219台。重点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从1989年到2000年,原煤生产全员效率由1.16/工提高到2.52/工,油井利用率由91.05%提高到92.22%,棉纺锭设备利用率由96.09%提高到100.16%,棉布入库一等品率由96.13%提高到98.17%。工业产品升级换代加快,新产品不断涌现。2001年新产品产值达929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7%,特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比例达32.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比例达2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比例达26.7%,医药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比例达15.2%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无论在组织形式、产权关系、经营机制,还是企业文化、理念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有企业由1989年的73501个下降到2001年的36286个。在这一历史性的蜕变过程中,国有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产品积压,生产下降,效益降低,亏损增加,下岗职工增多。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在1998年已滑落到了谷底,亏损额达到1737亿元,亏损面上升到28.9%,其中国有企业达42.1%,国有企业的40个大类中有27个出现了净亏损。1997年新一届政府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的目标,1999年召开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通过3年的努力,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到2000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实现了整体扭亏或盈利增加,国家重点监测的14个行业有12个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或继续增盈。1997年底亏损的6599户大中型工业企业到2000年底已有70%摆脱困境。可以说,国有企业已经从改革的阵痛中缓解过来从而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

 

  ()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工业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2001年我国终于加入WTO,这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标志。2001年工业出口交货值达1624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17.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1.7%。在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份额日益上升,2000年进出口达到39274亿元,比1989年增长9.5倍。其中出口223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9.8%,比1989年的71.3%提高18.5个百分点。

 

  20多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工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用20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工业经济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使企业发展正在走向良性循环;我国已经加入WTO,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人类社会已进入电子信息时代,网络和电子商务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波澜壮阔地展开。我们要转变观念,抓住这一新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速产业升级,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坚定信心,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我国工业就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