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02/10/04 08:52

|

Aa

字体:
|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第三代集体领导的核心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我国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

 

  一、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摆脱了改革开放以前那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畸形发展,服务业水平低下” 的局面,通过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我国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一)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及其特点

 

  19792001年,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及其各个产业都呈快速发展态势,GDP年均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7%,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10.2%1990-2001年,GDP年均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2%8.3%。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28.148.223.7变为1989年的25.043.032.0,再变为2001年的15.251.133.6。与1978年和1989年相比,2001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2.9个和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上升3.1个和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9.9个和1.6个百分点(表1)。

 

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

 

GDP

(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GDP

( /)

(亿元)

构成(%

(亿元)

构成(%

(亿元)

构成(%

1978

3624

1018

28.1

1745

48.2

861

23.7

379

1989

16909

4228

25.0

7278

43.0

5403

32.0

1512

2001

95933

14610

15.2

49069

51.1

32254

33.6

 

“六五”时期平均

6445

2021

31.4

2851

44.2

1573

24.4

632

“七五”时期平均

14510

3809

26.2

6265

43.2

4436

30.6

1317

“八五”时期平均

37662

7884

20.9

17628

 46.8

12149

32.3

3193

“九五”时期平均

78433

14259

182

39100

498

25074

320

6319

 

  从年度间的连续变化上观察,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动规律互不相同。第一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初期保持上升趋势,此后基本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末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止降转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1992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较为稳定,变化不大(图1)。

 

 

  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衡量,19792001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22年间,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增加了3亿人,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加了7012万人、9453万人和约1.4亿人,这使三次产业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78年占绝对优势的的70.5%下降到1989年的60%,再下降到2001年的一半左右(50.1%),平均每年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由1978年的12.2%上升到1989年的18.3%,再上升为2001年的27.7%,平均每年上升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23年间仅上升5.9个百分点(2)

 

2: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

  

(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万人)

构成(%

(万人)

构成(%

(万人)

构成(%

1978

40152

28318

70.5

6945

17.3

4890

12.2

1989

55329

33225

60.0

11976

21.6

10129

18.3

2001

73025

36513

50.0

16284

22.3

20228

27.7

“六五”时期平均

46705

30757

65.8

9000

19.3

6948

14.8

“七五”时期平均

55696

33461

60.1

12185

21.9

10049

18.0

“八五”时期平均

66794

37527

56.2

14860

22.2

14407

21.6

“九五”时期平均

70577

35330

50.1

16398

23.2

18849

26.7

 

  动态观察,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分布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二产业比重年度间略有变化、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自1994年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图2)。

 

  三次产业结构的上述变化,反映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从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上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在80年代中期发生了标志性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于1985年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

 

  第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经历 “消费品工业补课──加强基础产业──加快重化工业发展”等一系列变化中有所加快,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按可比价计算,在19792001GDP增长的9.4%中,有5.4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产业的贡献,2.7个百分点来自第三产业,1.3个百分点来自第一产业;在1990-2001GDP增长的9.3%中,有5.8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产业的贡献,2.5个百分点来自第三产业,1.0个百分点来自第一产业。

 

  第三,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三者之间的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1979-2001年,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增长11%11.4%10.1%1990-2001年,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增长10%14.3%9.6%。由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导致三次劳动生产率由1978年的174.9扩大到2001年的17.54

 

31978-2001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单位:元/人)

年份

一产劳动生产率

二产劳动生产率

三产劳动生产率

1978

359.6

2512.9

1759.7

1980

466.8

2844.2

1746.9

1985

816.4

3723.6

3058.0

1989

1272.5

6077.2

5334.4

1990

1289.3

5175.7

5308.9

1991

1352.7

6494.6

5838.6

1992

1498.7

8150.1

6977.1

1993

1826.5

10977.9

7995.3

1994

2582.0

14610.9

9622.9

1995

3375.5

18229.3

10632.2

1996

3975.9

20744.9

11394.8

1997

4079.0

22495.1

12493.9

1998

4136.9

23264.6

13347.6

1999

4046.1

24698.7

14078.5

2000

3943.1

28046.0

14984.5

2001

4001.3

30133.3

15945.4

 

3 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

 

  第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系数呈平稳波动之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系数被定义为三次产业结构与三次就业结构之差的绝对值之和,偏差系数越大,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越大,反之亦然。在1978-2001年期间,偏差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4.8逐步下降到1984年的60.8,从1985年开始回升,到1992年达到高点(73.4)后又逐步回落到1996年的60.2,从1997年又开始反弹。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与从业人员的比重变化并不同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却持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吸收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第三产业的效益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4: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系数(%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偏差系数

84.8

77.2

68

70.1

66

70.4

73.4

73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偏差系数

68.2

63.4

60.2

61.6

62.4

65

68.2

69.5

 

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系数

 

  从总体上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化阶段的任务,开始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

 

  二、我国需求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结构发生的变化不大。2001年,最终消费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60.6%,比1978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比1989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37.3%,比1978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比1989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2.1%,比1978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比1989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1979-2001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需求占支出法GDP的比重分别为60.1%37.9%2.0%1990-2001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需求占支出法GDP的比重分别为59.5%38.2%2.3%

 

51978-2001年支出法GDP及其构成

 

支出法GDP

(亿元)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

净出口

(亿元)

构成(%

(亿元)

构成(%

(亿元)

构成(%

1978

3605.6

2239.1

62.1

1377.9

38.2

-11.4

-0.3

1989

16466.0

10556.5

64.1

6095.0

37.0

-185.5

-1.1

2001

97455.0

59025.8

60.6

36377.7

37.3

2051.5

2.1

“六五”时期平均

6484.7

4287.0

66.1

2240.2

34.5

-42.5

-0.6

“七五”时期平均

14281.4

9055.0

63.4

5240.4

36.7

-14.0

-0.1

“八五”时期平均

37369.2

21942.2

58.7

15057.7

40.3

369.2

1.0

“九五”时期平均

78802.7

46865.8

59.5

29565.5

37.5

2371.4

3.0

1979-2001年平均

34381.3

20668.3

60.1

13041.8

37.9

671.2

2.0

1990-2001年平均

58052.8

34535.9

59.5

22161.5

38.2

1355.4

2.3

 

  从以上需求结构的变化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经济增长动力来看,消费需求居首位,投资需求次之,最后为国外净需求。1979-2001年,消费需求的贡献率为60.0%,投资需求的贡献率为32.1%,国外净需求的贡献率为7.9%1990-2001年,消费需求的贡献率为54.5%,投资需求的贡献率为34.8%,国外净需求的贡献率为10.7%

 

6: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年份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

净出口

1979

87.8

15.0

-2.8

1989

32.5

14.2

53.3

1999

79.1

25.7

-4.8

2000

64.9

18.4

16.7

2001

52.7

50.3

-3.0

“六五”时期平均

79.1

35.5

-14.7

“七五”时期平均

43.4

19.8

36.8

“八五”时期平均

52.7

49.0

-1.7

“九五”时期平均

58.5

24.8

16.7

1979-2001年平均

60.0

32.1

7.9

1990-2001年平均

54.5

34.8

10.7

 

5 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和净出口率的变化

 

  二是存货变动占支出法的比重大幅度下降。1978年,存货变动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8.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存货变动占支出法GDP的比重逐步下降,尤其2000年和2001年连续二年存货变动出现了绝对量下降,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就整个时期(1979-2001年)而言,存货变动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3.6%,尤其在最近的13年(1990-2001)降到3.1%。从某种程度上讲,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在逐步提高。

 

  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由于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很多,在产业结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7)。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一产比重一直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高,二产比重一直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三产比重一直比东部低,但略高于中部地区。如1978年,西部地区的一产比重高达37.2%,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高出14.31.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为44.0%,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13.72.4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为18.8%,比东部分别低0.7个百分点,但比中部地区高0.7个百分点。2001年,西部地区的一产比重降至20.0%,仍分别比东部和中部高出8.51.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升至41.8%,仍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6.51.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升至35.7%,比东部低4.5个百分点,但比中部高0.2个百分点。

 

7: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单位:%

年份

一产比重

二产比重

    三产比重

西部

中部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部

1978

37.2

35.5

22.9

44.0

46.4

57.7

18.8

18.1

19.5

1989

32.7

29.6

22.2

39.8

41.5

47.4

27.5

28.9

30.4

2001

20.1

18.7

11.5

41.6

45.9

48.3

38.3

35.4

40.2

六五平均

38.2

37.2

26.7

39.6

42.1

50.1

22.2

20.7

23.2

七五平均

33.6

31.7

23.0

39.0

41.2

47.4

27.4

27.2

29.6

八五平均

27.6

26.0

17.1

40.5

43.9

48.7

31.8

30.1

34.2

九五平均

24.0

22.4

13.9

41.9

45.6

48.5

34.1

32.0

37.6

1979-2000平均

26.0

24.4

15.6

41.2

44.7

48.5

32.5

30.9

35.9

1990-2001平均

24.7

23.1

14.5

41.4

45.0

48.4

33.6

31.9

37.0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东部地区慢,因此,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份额总体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8),而东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份额则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978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6.8%,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35.713.9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一产占全国一产的比重为21.4%,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19.816.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二产占全国二产的比重为14.2%,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44.113.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三产占全国三产的比重为16.6%,比东部地区低37.412.8个百分点。2001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下降到13.6%,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45.913.3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一产占全国一产的比重下降到18.7%,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28.115.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二产占全国二产的比重微升到12.1%,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49.414.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三产占全国三产的比重下降到12.7%,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49.812.1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有不断扩大之势。就整个时期(1979-2001年)而言,东部对全国GDP的贡献率为57.8%,中部为27.9%,西部为14.3%

 

8: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GDP及其三次产业在全国所占份额的比较(单位:%)

 

占全国GDP的比重

占全国一产的比重

占全国二产的比重

占全国三产的比重

西部

中部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部

1978

16.8

30.7

52.5

21.4

37.4

41.2

14.2

27.5

58.3

16.6

29.4

54.0

1989

15.3

29.8

55.0

19.2

33.9

46.9

13.6

27.8

58.6

14.2

29.2

56.6

2001

13.6

26.9

59.5

18.7

34.5

46.8

12.1

26.4

61.5

12.7

24.8

62.5

六五平均

16.2

31.3

52.5

19.4

36.7

43.9

13.9

28.7

57.4

16.2

29.1

54.7

七五平均

15.7

30.2

54.1

19.3

35.0

45.7

13.8

28.1

58.1

15.1

28.9

56.0

八五平均

14.9

27.6

57.5

19.5

33.6

46.9

13.1

26.2

60.7

14.6

25.5

59.9

九五平均

13.9

27.7

58.4

18.9

35.2

46.0

12.4

27.0

60.6

13.3

24.9

61.8

79-2001年平均

14.3

27.9

57.8

19.0

34.9

46.1

12.7

26.9

60.4

13.6

25.4

61.0

90-2001年平均

14.1

27.6

58.3

19.0

34.7

46.3

12.5

26.7

60.8

13.5

25.0

61.5

 

  从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因此,西部地区要利用中央决定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大开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治理生态环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四、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得以调整和改进。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其主体地位仍未改变。

 

  初步测算,在1997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中,公有制经济实现56676亿元,占75.8%;而在1978年该比重高达99.1%。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6亿元(其中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4860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亿元(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1657亿元),分别占经济总量的41.9%33.9%1978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56.2%42.9%1997年与1978年相比,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了2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下降了14.3个百分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75.8%,仍处于主体地位。在具有垄断性的基础产业部门(如铁路、民航、邮电通信、城市水电煤气等)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如科研、教育、国防、金融保险等),国有经济仍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

 

  (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1997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18096亿元,占24.2%;而在1978年该比重仅为0.9%1997年与1978年相比,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了23.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在总量上增长较快,而且扩展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在1997年各产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部分所占比重最高的是“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53.8%),其次是“农林牧渔业”和“工业”(分别为27.5%21.2%),比重最低的是“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也占10%以上。

 

9: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结构(%

1997

1978

1997

1978

     合  计
一、公有经济
 1、国有经济
  其中:混合经济中国有
 2、集体经济
  其中:混合经济中集体
二、非公有经济

74772
56676
31296
4860
25380
657
18096

3624
3595
2039
__
1556
__
30

100
75.8
41.9
6.5
33.9
2.2
24.2

100
99.1
56.2
__
42.9
__
0.9

 

  五、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解决了产业结构失衡与不合理现象,但与发达国家走过的相应阶段相比,与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相比,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1、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在6080%,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超过35%,而我国2001年这一比重仅为33.6%。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仍然发育不足。

 

  2、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的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由此可见,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18-19%左右,这表明我国的消费率仍有很大提高的余地。当然,目前我国投资率偏高和消费率偏低是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从亚洲四小龙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看,较高投资率是一个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从长远看,消费率提高和投资率降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据测算,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达93.5%以上,甚至省内地市间的产业趋同化现象也很严重。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造成贫富差距扩大,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现行所有制结构还存在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目前初步现成了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虽然,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占整个GDP的四分之一左右,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该比例仍然偏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融资等方面仍然受到许多不公正和不平等待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仍大有潜力可挖。另外,所有制结构在不同地区仍有明显的差异。

 

  六、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结构“纠偏”与合理化过程已基本结束,正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任务;所有制结构正逐渐向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方向发展。下阶段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首先,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继续调整、改造我国传统工业行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加入WTO为契机,全方位开放和提升我国的第三产业。为此,(1)加快服务业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消除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必须尽快转变观点,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有步骤地开放金融、保险市场,进一步鼓励并规范证券业的有序发展。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改革步伐,拓宽服务领域,制定和完善服务业行业标准。(2)加快房地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健全住房产权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理顺租售房比价关系,规范税费,降低售价,完善住房售后服务,培育二级市场,加强物业管理,规范住房装修业的发展。(3)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的发展,推进信息高速网络建设。(4)改革传统商业的运营模式,逐步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5)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产业等,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6)大力促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租赁、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以及法律、会计、审计、评估等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

 

  其次,调整需求结构,即提高消费需求比重和降低投资需求比重。从理论上讲,如果不考虑进出口因素,提高消费需求比重和降低投资需求比重是一回事。但在政策操作上,侧重点不同所造成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是压缩投资,另一种是增加消费。前者很可能是以牺牲经济增长率为代价求得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协调,这种调控策略不在非常时刻不足取。因此,我们赞成后者,即通过积极扩大消费实现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协调。为此,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居民消费。具体地说,一是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费改税”试点的进度,精减县乡机构,减轻农民负担,同时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二是破除陈旧消费观念,积极发展以住房和汽车为主的消费信贷;三是加强收入的结构性调控,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范围,尤其对对于城乡低收入者,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扶贫济困,确保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四是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

 

  再次,调整地区经济结构,缩小地区之间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为了避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相对优势,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和战略。尤其是西部地区要抓住中央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用好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西部开发和建设。另外,发达地区也要加大对不发达地区在人材、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最后,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优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第三代集体领导的核心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我国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

 

  一、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摆脱了改革开放以前那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畸形发展,服务业水平低下” 的局面,通过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我国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一)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及其特点

 

  19792001年,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及其各个产业都呈快速发展态势,GDP年均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7%,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10.2%1990-2001年,GDP年均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2%8.3%。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28.148.223.7变为1989年的25.043.032.0,再变为2001年的15.251.133.6。与1978年和1989年相比,2001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2.9个和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上升3.1个和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9.9个和1.6个百分点(表1)。

 

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

 

GDP

(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GDP

( /)

(亿元)

构成(%

(亿元)

构成(%

(亿元)

构成(%

1978

3624

1018

28.1

1745

48.2

861

23.7

379

1989

16909

4228

25.0

7278

43.0

5403

32.0

1512

2001

95933

14610

15.2

49069

51.1

32254

33.6

 

“六五”时期平均

6445

2021

31.4

2851

44.2

1573

24.4

632

“七五”时期平均

14510

3809

26.2

6265

43.2

4436

30.6

1317

“八五”时期平均

37662

7884

20.9

17628

 46.8

12149

32.3

3193

“九五”时期平均

78433

14259

182

39100

498

25074

320

6319

 

  从年度间的连续变化上观察,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动规律互不相同。第一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初期保持上升趋势,此后基本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末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止降转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1992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较为稳定,变化不大(图1)。

 

 

  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衡量,19792001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22年间,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增加了3亿人,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加了7012万人、9453万人和约1.4亿人,这使三次产业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78年占绝对优势的的70.5%下降到1989年的60%,再下降到2001年的一半左右(50.1%),平均每年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由1978年的12.2%上升到1989年的18.3%,再上升为2001年的27.7%,平均每年上升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23年间仅上升5.9个百分点(2)

 

2: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

  

(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万人)

构成(%

(万人)

构成(%

(万人)

构成(%

1978

40152

28318

70.5

6945

17.3

4890

12.2

1989

55329

33225

60.0

11976

21.6

10129

18.3

2001

73025

36513

50.0

16284

22.3

20228

27.7

“六五”时期平均

46705

30757

65.8

9000

19.3

6948

14.8

“七五”时期平均

55696

33461

60.1

12185

21.9

10049

18.0

“八五”时期平均

66794

37527

56.2

14860

22.2

14407

21.6

“九五”时期平均

70577

35330

50.1

16398

23.2

18849

26.7

 

  动态观察,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分布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二产业比重年度间略有变化、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自1994年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图2)。

 

  三次产业结构的上述变化,反映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从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上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在80年代中期发生了标志性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于1985年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

 

  第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经历 “消费品工业补课──加强基础产业──加快重化工业发展”等一系列变化中有所加快,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按可比价计算,在19792001GDP增长的9.4%中,有5.4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产业的贡献,2.7个百分点来自第三产业,1.3个百分点来自第一产业;在1990-2001GDP增长的9.3%中,有5.8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产业的贡献,2.5个百分点来自第三产业,1.0个百分点来自第一产业。

 

  第三,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三者之间的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1979-2001年,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增长11%11.4%10.1%1990-2001年,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增长10%14.3%9.6%。由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导致三次劳动生产率由1978年的174.9扩大到2001年的17.54

 

31978-2001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单位:元/人)

年份

一产劳动生产率

二产劳动生产率

三产劳动生产率

1978

359.6

2512.9

1759.7

1980

466.8

2844.2

1746.9

1985

816.4

3723.6

3058.0

1989

1272.5

6077.2

5334.4

1990

1289.3

5175.7

5308.9

1991

1352.7

6494.6

5838.6

1992

1498.7

8150.1

6977.1

1993

1826.5

10977.9

7995.3

1994

2582.0

14610.9

9622.9

1995

3375.5

18229.3

10632.2

1996

3975.9

20744.9

11394.8

1997

4079.0

22495.1

12493.9

1998

4136.9

23264.6

13347.6

1999

4046.1

24698.7

14078.5

2000

3943.1

28046.0

14984.5

2001

4001.3

30133.3

15945.4

 

3 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

 

  第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系数呈平稳波动之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系数被定义为三次产业结构与三次就业结构之差的绝对值之和,偏差系数越大,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越大,反之亦然。在1978-2001年期间,偏差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4.8逐步下降到1984年的60.8,从1985年开始回升,到1992年达到高点(73.4)后又逐步回落到1996年的60.2,从1997年又开始反弹。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与从业人员的比重变化并不同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下降,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却持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吸收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第三产业的效益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4: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系数(%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偏差系数

84.8

77.2

68

70.1

66

70.4

73.4

73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偏差系数

68.2

63.4

60.2

61.6

62.4

65

68.2

69.5

 

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系数

 

  从总体上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化阶段的任务,开始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

 

  二、我国需求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结构发生的变化不大。2001年,最终消费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60.6%,比1978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比1989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37.3%,比1978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比1989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2.1%,比1978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比1989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1979-2001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需求占支出法GDP的比重分别为60.1%37.9%2.0%1990-2001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需求占支出法GDP的比重分别为59.5%38.2%2.3%

 

51978-2001年支出法GDP及其构成

 

支出法GDP

(亿元)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

净出口

(亿元)

构成(%

(亿元)

构成(%

(亿元)

构成(%

1978

3605.6

2239.1

62.1

1377.9

38.2

-11.4

-0.3

1989

16466.0

10556.5

64.1

6095.0

37.0

-185.5

-1.1

2001

97455.0

59025.8

60.6

36377.7

37.3

2051.5

2.1

“六五”时期平均

6484.7

4287.0

66.1

2240.2

34.5

-42.5

-0.6

“七五”时期平均

14281.4

9055.0

63.4

5240.4

36.7

-14.0

-0.1

“八五”时期平均

37369.2

21942.2

58.7

15057.7

40.3

369.2

1.0

“九五”时期平均

78802.7

46865.8

59.5

29565.5

37.5

2371.4

3.0

1979-2001年平均

34381.3

20668.3

60.1

13041.8

37.9

671.2

2.0

1990-2001年平均

58052.8

34535.9

59.5

22161.5

38.2

1355.4

2.3

 

  从以上需求结构的变化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经济增长动力来看,消费需求居首位,投资需求次之,最后为国外净需求。1979-2001年,消费需求的贡献率为60.0%,投资需求的贡献率为32.1%,国外净需求的贡献率为7.9%1990-2001年,消费需求的贡献率为54.5%,投资需求的贡献率为34.8%,国外净需求的贡献率为10.7%

 

6: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年份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

净出口

1979

87.8

15.0

-2.8

1989

32.5

14.2

53.3

1999

79.1

25.7

-4.8

2000

64.9

18.4

16.7

2001

52.7

50.3

-3.0

“六五”时期平均

79.1

35.5

-14.7

“七五”时期平均

43.4

19.8

36.8

“八五”时期平均

52.7

49.0

-1.7

“九五”时期平均

58.5

24.8

16.7

1979-2001年平均

60.0

32.1

7.9

1990-2001年平均

54.5

34.8

10.7

 

5 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和净出口率的变化

 

  二是存货变动占支出法的比重大幅度下降。1978年,存货变动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8.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存货变动占支出法GDP的比重逐步下降,尤其2000年和2001年连续二年存货变动出现了绝对量下降,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就整个时期(1979-2001年)而言,存货变动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3.6%,尤其在最近的13年(1990-2001)降到3.1%。从某种程度上讲,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在逐步提高。

 

  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由于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很多,在产业结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7)。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一产比重一直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高,二产比重一直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三产比重一直比东部低,但略高于中部地区。如1978年,西部地区的一产比重高达37.2%,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高出14.31.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为44.0%,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13.72.4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为18.8%,比东部分别低0.7个百分点,但比中部地区高0.7个百分点。2001年,西部地区的一产比重降至20.0%,仍分别比东部和中部高出8.51.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升至41.8%,仍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6.51.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升至35.7%,比东部低4.5个百分点,但比中部高0.2个百分点。

 

7: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单位:%

年份

一产比重

二产比重

    三产比重

西部

中部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部

1978

37.2

35.5

22.9

44.0

46.4

57.7

18.8

18.1

19.5

1989

32.7

29.6

22.2

39.8

41.5

47.4

27.5

28.9

30.4

2001

20.1

18.7

11.5

41.6

45.9

48.3

38.3

35.4

40.2

六五平均

38.2

37.2

26.7

39.6

42.1

50.1

22.2

20.7

23.2

七五平均

33.6

31.7

23.0

39.0

41.2

47.4

27.4

27.2

29.6

八五平均

27.6

26.0

17.1

40.5

43.9

48.7

31.8

30.1

34.2

九五平均

24.0

22.4

13.9

41.9

45.6

48.5

34.1

32.0

37.6

1979-2000平均

26.0

24.4

15.6

41.2

44.7

48.5

32.5

30.9

35.9

1990-2001平均

24.7

23.1

14.5

41.4

45.0

48.4

33.6

31.9

37.0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东部地区慢,因此,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份额总体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8),而东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份额则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978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6.8%,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35.713.9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一产占全国一产的比重为21.4%,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19.816.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二产占全国二产的比重为14.2%,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44.113.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三产占全国三产的比重为16.6%,比东部地区低37.412.8个百分点。2001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下降到13.6%,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45.913.3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一产占全国一产的比重下降到18.7%,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28.115.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二产占全国二产的比重微升到12.1%,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49.414.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三产占全国三产的比重下降到12.7%,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49.812.1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有不断扩大之势。就整个时期(1979-2001年)而言,东部对全国GDP的贡献率为57.8%,中部为27.9%,西部为14.3%

 

8: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GDP及其三次产业在全国所占份额的比较(单位:%)

 

占全国GDP的比重

占全国一产的比重

占全国二产的比重

占全国三产的比重

西部

中部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部

西部

中部

东部

1978

16.8

30.7

52.5

21.4

37.4

41.2

14.2

27.5

58.3

16.6

29.4

54.0

1989

15.3

29.8

55.0

19.2

33.9

46.9

13.6

27.8

58.6

14.2

29.2

56.6

2001

13.6

26.9

59.5

18.7

34.5

46.8

12.1

26.4

61.5

12.7

24.8

62.5

六五平均

16.2

31.3

52.5

19.4

36.7

43.9

13.9

28.7

57.4

16.2

29.1

54.7

七五平均

15.7

30.2

54.1

19.3

35.0

45.7

13.8

28.1

58.1

15.1

28.9

56.0

八五平均

14.9

27.6

57.5

19.5

33.6

46.9

13.1

26.2

60.7

14.6

25.5

59.9

九五平均

13.9

27.7

58.4

18.9

35.2

46.0

12.4

27.0

60.6

13.3

24.9

61.8

79-2001年平均

14.3

27.9

57.8

19.0

34.9

46.1

12.7

26.9

60.4

13.6

25.4

61.0

90-2001年平均

14.1

27.6

58.3

19.0

34.7

46.3

12.5

26.7

60.8

13.5

25.0

61.5

 

  从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因此,西部地区要利用中央决定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大开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治理生态环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四、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得以调整和改进。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其主体地位仍未改变。

 

  初步测算,在1997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中,公有制经济实现56676亿元,占75.8%;而在1978年该比重高达99.1%。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6亿元(其中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4860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亿元(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1657亿元),分别占经济总量的41.9%33.9%1978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56.2%42.9%1997年与1978年相比,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了2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下降了14.3个百分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75.8%,仍处于主体地位。在具有垄断性的基础产业部门(如铁路、民航、邮电通信、城市水电煤气等)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如科研、教育、国防、金融保险等),国有经济仍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

 

  (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1997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18096亿元,占24.2%;而在1978年该比重仅为0.9%1997年与1978年相比,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了23.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在总量上增长较快,而且扩展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在1997年各产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部分所占比重最高的是“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53.8%),其次是“农林牧渔业”和“工业”(分别为27.5%21.2%),比重最低的是“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也占10%以上。

 

9: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结构(%

1997

1978

1997

1978

     合  计
一、公有经济
 1、国有经济
  其中:混合经济中国有
 2、集体经济
  其中:混合经济中集体
二、非公有经济

74772
56676
31296
4860
25380
657
18096

3624
3595
2039
__
1556
__
30

100
75.8
41.9
6.5
33.9
2.2
24.2

100
99.1
56.2
__
42.9
__
0.9

 

  五、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解决了产业结构失衡与不合理现象,但与发达国家走过的相应阶段相比,与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相比,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1、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在6080%,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超过35%,而我国2001年这一比重仅为33.6%。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仍然发育不足。

 

  2、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的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由此可见,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18-19%左右,这表明我国的消费率仍有很大提高的余地。当然,目前我国投资率偏高和消费率偏低是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从亚洲四小龙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看,较高投资率是一个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从长远看,消费率提高和投资率降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据测算,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达93.5%以上,甚至省内地市间的产业趋同化现象也很严重。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造成贫富差距扩大,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现行所有制结构还存在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目前初步现成了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虽然,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占整个GDP的四分之一左右,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该比例仍然偏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融资等方面仍然受到许多不公正和不平等待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仍大有潜力可挖。另外,所有制结构在不同地区仍有明显的差异。

 

  六、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结构“纠偏”与合理化过程已基本结束,正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任务;所有制结构正逐渐向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方向发展。下阶段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首先,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继续调整、改造我国传统工业行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加入WTO为契机,全方位开放和提升我国的第三产业。为此,(1)加快服务业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消除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必须尽快转变观点,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有步骤地开放金融、保险市场,进一步鼓励并规范证券业的有序发展。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改革步伐,拓宽服务领域,制定和完善服务业行业标准。(2)加快房地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健全住房产权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理顺租售房比价关系,规范税费,降低售价,完善住房售后服务,培育二级市场,加强物业管理,规范住房装修业的发展。(3)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的发展,推进信息高速网络建设。(4)改革传统商业的运营模式,逐步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5)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产业等,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6)大力促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租赁、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以及法律、会计、审计、评估等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

 

  其次,调整需求结构,即提高消费需求比重和降低投资需求比重。从理论上讲,如果不考虑进出口因素,提高消费需求比重和降低投资需求比重是一回事。但在政策操作上,侧重点不同所造成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是压缩投资,另一种是增加消费。前者很可能是以牺牲经济增长率为代价求得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协调,这种调控策略不在非常时刻不足取。因此,我们赞成后者,即通过积极扩大消费实现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协调。为此,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居民消费。具体地说,一是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费改税”试点的进度,精减县乡机构,减轻农民负担,同时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二是破除陈旧消费观念,积极发展以住房和汽车为主的消费信贷;三是加强收入的结构性调控,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范围,尤其对对于城乡低收入者,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扶贫济困,确保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四是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

 

  再次,调整地区经济结构,缩小地区之间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为了避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相对优势,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和战略。尤其是西部地区要抓住中央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用好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西部开发和建设。另外,发达地区也要加大对不发达地区在人材、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最后,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优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