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九:科技事业 蓬勃发展

1999/09/28 10:07

|

Aa

字体:
|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九

    旧中国的科技工作几乎一片空白,专门的科研机构寥寥无几,科技人才严重匮乏,新中国的诞生成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腾飞的光辉起点。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我国的科技事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实力迅速增强,科研成果举世瞩目。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和强大动力。

    一、统筹规划,为科技发展奠基础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 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不足 500人,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京成立,之后各部门、各地区也相继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科技力量得到迅速发展。到“文革”前,全国科研机构已增加到1600多个,形成了中科院、高校、产业部门、国防部门和地方科研机构五方面组成的科技大军。

    为壮大我国科技力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迎接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1956年我国制定了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无线电电子学、半导体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喷气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列为发展重点。规划的主要任务在1962年提前五年完成,从而建立和发展了我国一批新兴科学技术领域,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对我国科技体系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这七年时间里得到快速发展,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和核爆炸问题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1959年,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研制成功;1964年,第一次核试验成功,第一枚自己设计制造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获得成功。规划的顺利实施对我国的科研机构布局和科技队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1962年,全国科研机构已由规划伊始时的 380个增加到1296个,这些机构遍布了各主要学科领域和技术领域;专业从事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从6 万人发展到近20万。之后,我国在1962年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规划确定了重点科研项目 374项,3205个中心问题和1.5 万个研究课题。这一规划对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二、改革开放,为科技腾飞插翼翅

    十年动乱,使我国的科技事业横遭摧残。许多科研机构被撤消,大批科研人员遭受迫害,经过17年积聚起来的科技力量受到极大损失。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迎来了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春天,我国的科技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

    为解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局面,1985年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十几年来,在《决定》精神和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我国科技体制和科技工作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1.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科研机构的改革目标是解决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问题,使科研机构设置和科学研究活动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改革目标看,除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院所独立设置外,其他应用类研究院所要逐步进入企业集团,或转制为企业。九十年代以来,进入企业集团和转制为企业的院所达600多家,产业管理部门所属的242家科研院所也将整建制进入企业。在科研体制转轨过程中,科研活动方式也由独立选题—科研成果—推广,逐步转变为面向企业需求解决现实生产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问题。据统计,目前已有1400多个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600多个参加或成为行业的技术中心,研究院所的自办企业已发展到5000多个。

    2.改革科技拨款制度,增强科研机构的动力和活力

    科技拨款制度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拨款制度的改革逐步改变了科研机构的经费单纯由国家包揽的状况,科研机构经费来源不断拓宽,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的格局已经形成。1998年全国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共筹集科技经费545.2 亿元,其中政府拨款247.5 亿元, 占45.4%;自筹资金158.6亿元,占29.1%;银行贷款64.6亿元,占11.8%; 其他资金74.6亿元,占13.7% 。在筹集的科技经费中,政府拨款所占比重逐年减少,1998年比1991年减少近8 个百分点;同时,研究与开发机构通过转让技术、开展社会服务、开发新产品等方式积极增加收入,自筹经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1998年比1991年提高了近7 个百分点。科技拨款制度的改革,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也使研究开发机构增加了活力。到1998年,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人员人均经费支出8万元,是1991年的3.8倍。

    3.技术市场稳步发展,技术贸易日趋活跃

    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技术市场在“放开、搞活、扶植、引进”方针的指引下,从无到有,健康发展,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至1998年全国有各种类型技术贸易机构6.3 万个, 从业人员113.7万人,其中专职人员74.1万人, 分别是1991年的3倍、3.4倍和3.3倍。技术交易机构的不断壮大,促进了技术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交易水平的提高。1998年共缔结技术合同 28.2万项, 成交技术金额 435.8亿元,分别是1986年的 3.3倍和21.2倍;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5.5万元,是1986年平均2.4万元的6.5倍。我国技术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改变了科技与经济长期脱节的局面。

    (二)科技计划顺利实施,科技活动广泛开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关于加快科学技术进步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形成了我国科技工作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基础研究三个层次上全面发展的战略格局。

    1.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科技攻关计划”始于1982年,其宗旨是集中全国主要科技力量,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计划实施以来,获得大量科研成果,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其中仅“八五”期间就安排了180 个国民经济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五年间投入资金总额90多亿元,获科技成果6 万多项(其中有35% 达到了国际水平),累计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0亿元。

    “星火计划”是引导农村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和提高农民素质的一项计划。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经营观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1998年底,“星火计划”已累计完成项目4.5万项。1998年实施项目1753项,当年落实资金121.3亿元,新增产值333.4亿元。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国家于1996年开始启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并已取得进展。1998年国家共安排了 528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实施了1420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完成了15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及鉴定验收。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至1998年底,国家已分三批认定了20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超过500家。

    2.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推动经济增长

    为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自1986年起国家开始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余年来,这一计划取得了较大进展。至1995年底,计划已取得研究成果1200项,其中有 540项达到国际水平,获国家级奖73项,获国内外专利244项。“九五”的前两年又取得了268项科研成果,其中超过半数的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863”计划的顺利实施,为中国高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引导和推动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尽快建立起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从1988年开始实施“火炬计划”。至1998年,该计划已累计实施项目近1.5万项,其中1998年实施项目2249项,当年新增产值732亿元,实现利税132.5亿元,出口创汇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崛起,区内的高技术企业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增长。至1998年,国家级高技术开发区已从1991年的27个发展为53个,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由2587家迅速发展到16097家,从业人员由13.8万人猛增到174万人;199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839.6亿元,总产值4333.6亿元,出口创汇85.3亿美元,分别是1991年的55.4倍、60.9倍和12.1倍。

    3.发展基础研究,赶超世界水平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事业持续发展的根基。为保证基础研究的稳步发展,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1998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37亿元,是1991年的5倍;全国投入基础研究人员7.1万人年,比1991年增长16.4%。为支持基础研究,1984-1997年间,国家累计投资18.1亿元建成了150多个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这些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据统计,1997年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科研项目5871项,筹集经费 4.9亿元;全年取得获奖成果347项,发表论文12221篇;当年毕业研究生2862人。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稳定基础研究队伍,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成立,为我国基础研究的稳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1998年,基金会共累计资助项目5 万项,资助经费约45亿元。从1991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旨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攀登计划”,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几年来该计划共实施项目 213项,累计落实资金3.9亿元;1998年项目发表论文4970篇,其中有1975篇发表在国际刊物上。我国基础研究的迅速发展,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据主要反映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和成果的国际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 (SCI)》所收录的论文数统计,1997年我国有论文16883 篇,已从1987年居世界第24位跃升到第12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基础研究的水平和国际地位。

    (三)国际合作日益广泛,科技交流空前活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工作逐步摆脱了封闭局面,实施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和活跃起来。迄今,我国已先后同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政府科技合作或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以民间形式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更为活跃。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团体共参加了244个国际科技组织,有293人次的科学工作者在国际科技组织中担任执委会(理事会)执委(理事)以上职务,281 人次担任国际组织专业委员会领导职务;中国科学院有253 名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组织中担任职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已与36个国家科学基金组织签定了合作协议和备忘录。1998年我国官方和民间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达2.2万项,人员往来7万人次,分别是改革开放之初的21倍和12倍。近五年来,我国引进国外专家超过40万人,派出培训的各类技术管理人员约20万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扩大,推动了我国技术贸易的不断发展。1998年我国签定技术引进合同6254项,成交金额163.8亿美元,是1991年的17.5倍和4.7倍;1998年签定技术出口合同2500项,成交金额66.9亿美元,是1991年的5.4倍和5.2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广泛开展,对加快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发展壮大,为科技事业添伟绩

    (一)科技力量不断增强,投入稳步增加

    1.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98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已达2091.3万人,是1978年的4.8倍,平均每年增加82.8万人,是改革前年均增加15.1万人的5.5倍。同时,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形成。到1998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已达281.4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49万人,分别比1991年增长23.1%和12.8%。

    2.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较快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科学研究机构得到较快发展,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构成了我国科学技术体系的主体,成为开展科技活动的三大支柱 。到 1998年底,全国共有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21663个,其中政府部门属县及县以上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7496个,占34.6%;高校属研究与发展机构3241个,占15%;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10926个,占50.5%。

    3.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增强科技发展后劲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稳步增加。1998年全国科技经费支出总额达1128.5亿元,是1991年的 2.9倍;全国人均科技经费支出额由1991年的33.5元提高到90.4元;全年投入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551亿元,是1991年的3.2倍。改革开放以来,为确保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 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国家仍逐年加大对科学技术事业的投入,国家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以平均每年11.2% 的速度递增,1998年财政对科技的拨款已达 466.5亿元,是1978年52.9亿元的 8.8倍。作为科技投入主体的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较快增加,1998年达到478.7亿元,是1988年的4.1倍。

    (二)科技产出丰硕,成果举世瞩目

    建国五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经千万科技工作者的刻苦攻关,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科技成果举世瞩目,国家科技实力大为增强。

    早在文革之前,我国已开发了一批尖端技术,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更是硕果累累、繁花似锦。1978--1998年,我国成功发射了51颗卫星,其中返还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原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成为继原苏联、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此外,我国成功地完成了水下导弹发射;攻克了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等关键技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5 兆瓦低温核供应反应堆、大亚湾核电站投入使用;原子级操纵技术和原子级加工技术居世界前列;在世界上首先培育成转基因杂交水稻;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银河—Ⅲ”百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6000米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洋底调查任务;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单克隆抗体技术用于临床治疗。这些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据统计,1981年以来我国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46.5万项,其中有近20% 的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79--1998年共获国家发明奖290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297项。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逐年增加。1997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科技论文12.2万篇,比1989年增长 40.1%。同时,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也有大幅度增长,据统计,1997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国际上发表的期刊论文3.5万篇,是1989年的2.9倍,按论文数量排序,我国已从1989年的第15位跃居到第9位。

    为鼓励和保护发明创造,促进技术交流和经济发展,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正式实施。《专利法》实施十几年来,我国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专利申请量与专利授权量逐年上升。1985年--1998年,中国专利局累计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86万件,授权专利43万件,其中1998年受理申请专利12.2万件,授权专利6.8 万件。在已授权的专利中,大批成果得到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专利水平在国际上也产生较大影响,据1997度对120 个国家、地区(组织)的排序,我国当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第21位和第24位。我国专利成果的快速发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九

    旧中国的科技工作几乎一片空白,专门的科研机构寥寥无几,科技人才严重匮乏,新中国的诞生成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腾飞的光辉起点。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我国的科技事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实力迅速增强,科研成果举世瞩目。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和强大动力。

    一、统筹规划,为科技发展奠基础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 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不足 500人,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京成立,之后各部门、各地区也相继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科技力量得到迅速发展。到“文革”前,全国科研机构已增加到1600多个,形成了中科院、高校、产业部门、国防部门和地方科研机构五方面组成的科技大军。

    为壮大我国科技力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迎接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1956年我国制定了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无线电电子学、半导体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喷气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列为发展重点。规划的主要任务在1962年提前五年完成,从而建立和发展了我国一批新兴科学技术领域,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对我国科技体系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这七年时间里得到快速发展,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和核爆炸问题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1959年,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研制成功;1964年,第一次核试验成功,第一枚自己设计制造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获得成功。规划的顺利实施对我国的科研机构布局和科技队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1962年,全国科研机构已由规划伊始时的 380个增加到1296个,这些机构遍布了各主要学科领域和技术领域;专业从事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从6 万人发展到近20万。之后,我国在1962年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规划确定了重点科研项目 374项,3205个中心问题和1.5 万个研究课题。这一规划对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二、改革开放,为科技腾飞插翼翅

    十年动乱,使我国的科技事业横遭摧残。许多科研机构被撤消,大批科研人员遭受迫害,经过17年积聚起来的科技力量受到极大损失。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迎来了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春天,我国的科技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

    为解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局面,1985年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十几年来,在《决定》精神和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我国科技体制和科技工作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1.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科研机构的改革目标是解决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问题,使科研机构设置和科学研究活动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改革目标看,除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院所独立设置外,其他应用类研究院所要逐步进入企业集团,或转制为企业。九十年代以来,进入企业集团和转制为企业的院所达600多家,产业管理部门所属的242家科研院所也将整建制进入企业。在科研体制转轨过程中,科研活动方式也由独立选题—科研成果—推广,逐步转变为面向企业需求解决现实生产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问题。据统计,目前已有1400多个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600多个参加或成为行业的技术中心,研究院所的自办企业已发展到5000多个。

    2.改革科技拨款制度,增强科研机构的动力和活力

    科技拨款制度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拨款制度的改革逐步改变了科研机构的经费单纯由国家包揽的状况,科研机构经费来源不断拓宽,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的格局已经形成。1998年全国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共筹集科技经费545.2 亿元,其中政府拨款247.5 亿元, 占45.4%;自筹资金158.6亿元,占29.1%;银行贷款64.6亿元,占11.8%; 其他资金74.6亿元,占13.7% 。在筹集的科技经费中,政府拨款所占比重逐年减少,1998年比1991年减少近8 个百分点;同时,研究与开发机构通过转让技术、开展社会服务、开发新产品等方式积极增加收入,自筹经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1998年比1991年提高了近7 个百分点。科技拨款制度的改革,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也使研究开发机构增加了活力。到1998年,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人员人均经费支出8万元,是1991年的3.8倍。

    3.技术市场稳步发展,技术贸易日趋活跃

    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技术市场在“放开、搞活、扶植、引进”方针的指引下,从无到有,健康发展,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至1998年全国有各种类型技术贸易机构6.3 万个, 从业人员113.7万人,其中专职人员74.1万人, 分别是1991年的3倍、3.4倍和3.3倍。技术交易机构的不断壮大,促进了技术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交易水平的提高。1998年共缔结技术合同 28.2万项, 成交技术金额 435.8亿元,分别是1986年的 3.3倍和21.2倍;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5.5万元,是1986年平均2.4万元的6.5倍。我国技术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改变了科技与经济长期脱节的局面。

    (二)科技计划顺利实施,科技活动广泛开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关于加快科学技术进步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形成了我国科技工作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基础研究三个层次上全面发展的战略格局。

    1.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科技攻关计划”始于1982年,其宗旨是集中全国主要科技力量,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计划实施以来,获得大量科研成果,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其中仅“八五”期间就安排了180 个国民经济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五年间投入资金总额90多亿元,获科技成果6 万多项(其中有35% 达到了国际水平),累计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0亿元。

    “星火计划”是引导农村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和提高农民素质的一项计划。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经营观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1998年底,“星火计划”已累计完成项目4.5万项。1998年实施项目1753项,当年落实资金121.3亿元,新增产值333.4亿元。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国家于1996年开始启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并已取得进展。1998年国家共安排了 528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实施了1420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完成了15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及鉴定验收。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至1998年底,国家已分三批认定了20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超过500家。

    2.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推动经济增长

    为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自1986年起国家开始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余年来,这一计划取得了较大进展。至1995年底,计划已取得研究成果1200项,其中有 540项达到国际水平,获国家级奖73项,获国内外专利244项。“九五”的前两年又取得了268项科研成果,其中超过半数的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863”计划的顺利实施,为中国高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引导和推动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尽快建立起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从1988年开始实施“火炬计划”。至1998年,该计划已累计实施项目近1.5万项,其中1998年实施项目2249项,当年新增产值732亿元,实现利税132.5亿元,出口创汇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崛起,区内的高技术企业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增长。至1998年,国家级高技术开发区已从1991年的27个发展为53个,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由2587家迅速发展到16097家,从业人员由13.8万人猛增到174万人;199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839.6亿元,总产值4333.6亿元,出口创汇85.3亿美元,分别是1991年的55.4倍、60.9倍和12.1倍。

    3.发展基础研究,赶超世界水平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事业持续发展的根基。为保证基础研究的稳步发展,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1998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37亿元,是1991年的5倍;全国投入基础研究人员7.1万人年,比1991年增长16.4%。为支持基础研究,1984-1997年间,国家累计投资18.1亿元建成了150多个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这些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据统计,1997年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科研项目5871项,筹集经费 4.9亿元;全年取得获奖成果347项,发表论文12221篇;当年毕业研究生2862人。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稳定基础研究队伍,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成立,为我国基础研究的稳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1998年,基金会共累计资助项目5 万项,资助经费约45亿元。从1991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旨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攀登计划”,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几年来该计划共实施项目 213项,累计落实资金3.9亿元;1998年项目发表论文4970篇,其中有1975篇发表在国际刊物上。我国基础研究的迅速发展,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据主要反映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和成果的国际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 (SCI)》所收录的论文数统计,1997年我国有论文16883 篇,已从1987年居世界第24位跃升到第12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基础研究的水平和国际地位。

    (三)国际合作日益广泛,科技交流空前活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工作逐步摆脱了封闭局面,实施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和活跃起来。迄今,我国已先后同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政府科技合作或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以民间形式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更为活跃。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团体共参加了244个国际科技组织,有293人次的科学工作者在国际科技组织中担任执委会(理事会)执委(理事)以上职务,281 人次担任国际组织专业委员会领导职务;中国科学院有253 名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组织中担任职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已与36个国家科学基金组织签定了合作协议和备忘录。1998年我国官方和民间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达2.2万项,人员往来7万人次,分别是改革开放之初的21倍和12倍。近五年来,我国引进国外专家超过40万人,派出培训的各类技术管理人员约20万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扩大,推动了我国技术贸易的不断发展。1998年我国签定技术引进合同6254项,成交金额163.8亿美元,是1991年的17.5倍和4.7倍;1998年签定技术出口合同2500项,成交金额66.9亿美元,是1991年的5.4倍和5.2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广泛开展,对加快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发展壮大,为科技事业添伟绩

    (一)科技力量不断增强,投入稳步增加

    1.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98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已达2091.3万人,是1978年的4.8倍,平均每年增加82.8万人,是改革前年均增加15.1万人的5.5倍。同时,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形成。到1998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已达281.4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49万人,分别比1991年增长23.1%和12.8%。

    2.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较快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科学研究机构得到较快发展,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构成了我国科学技术体系的主体,成为开展科技活动的三大支柱 。到 1998年底,全国共有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21663个,其中政府部门属县及县以上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7496个,占34.6%;高校属研究与发展机构3241个,占15%;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10926个,占50.5%。

    3.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增强科技发展后劲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稳步增加。1998年全国科技经费支出总额达1128.5亿元,是1991年的 2.9倍;全国人均科技经费支出额由1991年的33.5元提高到90.4元;全年投入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551亿元,是1991年的3.2倍。改革开放以来,为确保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 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国家仍逐年加大对科学技术事业的投入,国家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以平均每年11.2% 的速度递增,1998年财政对科技的拨款已达 466.5亿元,是1978年52.9亿元的 8.8倍。作为科技投入主体的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较快增加,1998年达到478.7亿元,是1988年的4.1倍。

    (二)科技产出丰硕,成果举世瞩目

    建国五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经千万科技工作者的刻苦攻关,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科技成果举世瞩目,国家科技实力大为增强。

    早在文革之前,我国已开发了一批尖端技术,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更是硕果累累、繁花似锦。1978--1998年,我国成功发射了51颗卫星,其中返还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原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成为继原苏联、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此外,我国成功地完成了水下导弹发射;攻克了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等关键技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5 兆瓦低温核供应反应堆、大亚湾核电站投入使用;原子级操纵技术和原子级加工技术居世界前列;在世界上首先培育成转基因杂交水稻;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银河—Ⅲ”百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6000米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洋底调查任务;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单克隆抗体技术用于临床治疗。这些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据统计,1981年以来我国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46.5万项,其中有近20% 的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79--1998年共获国家发明奖290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297项。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逐年增加。1997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科技论文12.2万篇,比1989年增长 40.1%。同时,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也有大幅度增长,据统计,1997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国际上发表的期刊论文3.5万篇,是1989年的2.9倍,按论文数量排序,我国已从1989年的第15位跃居到第9位。

    为鼓励和保护发明创造,促进技术交流和经济发展,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正式实施。《专利法》实施十几年来,我国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专利申请量与专利授权量逐年上升。1985年--1998年,中国专利局累计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86万件,授权专利43万件,其中1998年受理申请专利12.2万件,授权专利6.8 万件。在已授权的专利中,大批成果得到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专利水平在国际上也产生较大影响,据1997度对120 个国家、地区(组织)的排序,我国当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第21位和第24位。我国专利成果的快速发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