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五:控制人口增长成绩巨大 坚持基本国策任重道远

1999/09/28 09:24

|

Aa

字体:
|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五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是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和20年的减速增长。50年来,中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人口环境。
 
    一、总量得到控制,素质提高,结构改变

    总量增加,增速减慢。从建国初期1949-1964年的15年间,我国人口从5亿增加到7亿,每增加1 亿人平均需用7年半的时间。从1964年到1974年,是我国人口的高速增长阶段,10年间人口由7亿增加到9亿,每增加1 亿人所需的时间缩短为5年。从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20年,每增加1亿人口所需的时间又延长到7 年多。1981年我国人口为10亿,1988年为11亿,1995年为12亿, 到1998年末全国总人口达到了124810万人,实现了在本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13亿的目标。

    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中国人口再生产由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进入了高出生、低死亡的人口高增长时期。建国初期,全国人口增长较快。从1950-1957年,人口出生率始终保持在30‰ 以上,最高达到37‰,妇女总和生育率高达6以上。三年困难时期,尽管出生率急剧下降,1961年降到18.02‰。但从1962年后出生率开始急速回升,1963年高达 43.37‰,出现补偿性的高水平生育,1964-1970年出生率大致在33-35‰的范围内,总和生育率在 6左右。从70年代以后,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妇女总和生育率有了明显下降,人口出生率由70年代初的33‰下降到80年代的21‰,妇女总和生育率也由6下降到2.3左右,人口出生率基本稳定在18-23‰,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迅速扭转。90年代以来,虽然我们面临育龄妇女人数处在高峰期的沉重压力,在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平均每年超过1 亿人的情况下,人口出生率仍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有效地降低了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出生率又从90年代初21‰下降到1998年 16.03‰,自然增长率由14.4‰下降到9.53‰,首次降至10‰以下,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8左右。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健康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育水平明显下降,人口增长的速度和人口增加的绝对量都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我国人口也由曾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下降到今天约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口增长率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巨大成就,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赢得了宝贵的时机,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

    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旧中国,战乱连绵,人民生活困苦,医疗卫生条件很差。霍乱、伤寒、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人口死亡率很高,约为25-33‰,婴儿死亡率在200-250‰以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善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50年来,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化大致可分为2 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初期到60年代末,死亡率属于快速下降时期,由1949年的 20‰下降到8‰,婴儿死亡率下降到50‰左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65岁。第二阶段从70年代到90年代,是死亡率处于平稳下降的时期。由70年代初的7.6‰下降到1998年的6.5‰,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3‰,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 70.83岁,男性为68.75岁,女性为73.20岁,
比发展中国家高出10岁。特别是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3岁,比联合国提出的到2000年世界妇女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5岁的目标高出了8岁。

    50年来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疾病死亡率的下降。许多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较高的地方病、职业病、妇女病、婴儿疾病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特别是经济发展,城市饮水条件的改善,农村新法接生的推广,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等是降低死亡率的决定因素。70年代以来,除疾病因素死亡率下降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也是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少年人口比重下降,15-64岁人口比重逐年上升, 大多数人口集中在死亡率较低的中年阶段,使人口死亡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年龄结构转变为成年型。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1953、1964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属于年轻型。1964年0-14岁少年人口比重为40.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3.6%,15-64岁人口比重为55.7%。年轻型人口的特点是年轻人口所占比重高,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小。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很快,特别是婴儿死亡率下降快,人口出生率在原来较高水平上又有所提高,使人口中的少儿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从人口学上讲,这一时期是年轻人口增多,充满活力的人口发展时期。

    70年代末,由于计划生育在全国范围开展,人口出生率下降,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了成年型,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33.6%,61.5%,4.9%。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成为典型的成年型。1998年,全国0-14岁的人口比重已由1990年的27.7% 下降到 25.7%,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5.6% 上升到6.7%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由66.7%上升到1998年67.6%,占总人口的比重继续呈上升趋势。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社会物质生产创造了充裕的生产力条件,同时也造成了目前社会的就业困难。

    城镇化进程稳步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城镇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城镇人口的发展也显示出强劲的增势,经历了3 个发展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60年代初,属于城镇人口的增长时期,比重由10.46%增加到1960年的19.75%。这一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建成投产,40多个新兴城市涌现。尤其在“大跃进”的年代,城镇人口迅猛增加,由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到1962年的10373万人。
  
    从1962-1978年,由于我国经历了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一批建设工程下马,国家实行了精减职工,下放干部,压缩市镇数目,减少城镇人口,“文化大革命”10年,干部知识分子下放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系列减少城镇人口政策的实施,使全国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由1961年的19.29%下降到1972年的17.13%,直到1977年城镇人口还处于滞缓增长阶段,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仅为17.92%,城镇人口17245万人。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提高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政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向城市发展,务工经商,参加城镇建设,一部分农民在城市有些行业中已成为主力军,为繁荣城乡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城镇人口较快增长。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人户分离人口为7073万,跨县、市、区的流动人口为5058万,其中 70%的是农民向城镇流动。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有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一批新的城镇相继诞生,发展很快,从而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城镇人口比重有了较明显的增加。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上升到20.6%,人口为2.07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比重为26.2%,人口为2.96亿。到1998年,城镇人口比重已上升到30.4%,人口达到了3.8亿。从1949-1978年的30年, 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10.6%上升至17.9%,只增加了7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的20年间就增加了12个百分点,为我国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也标志着城镇人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物质生活十分贫困,加上各种烈性、急性传染病和地方病十分严重,造成人口的高死亡率和妇女的高不育率,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缓慢、停滞,有的甚至不断下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改善文化生活条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超过了全国和汉族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953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为350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1%。 到1982年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673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6.7%,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也由1953年的10个发展到1982年的16个。到199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已达到9120万人,占总人口的8.04%,同1982年相比, 八年间汉族人口增长了10.80%,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35.52%,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由16个增加到19个。到1995年,少数民族人口突破了1亿,增加到1084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98%。

    我国少数民族的迅速发展,证明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党和政府积极扶持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是非常正确的,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实行的一系列特殊民族政策得到了认真贯彻落实,从而实现了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已过上了温饱生活,并在奔小康的路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国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得到了全面发展。

    受教育程度提高。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20年中,我国人口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受教育状况大大改善,人口增长质量迅速提高,这一显著变化,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积蓄了强大的后劲。

    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人口的文化水平很低,文盲和半文盲约占总人口的60% 以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扫盲运动。到1964年,文盲、半文盲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降到 38.1%。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年中,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到80年代初,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为 23.5%,1990年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为15.88%, 1997年下降为 12.1%。90年代以来,我国把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扫盲工作的重点。1997年全国15-45 岁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45岁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10.4%下降到1997年的5.5%,下降了4.9个百分点,青壮年文盲人口由1990年6219万,减少为1997年的3525万,减少了2694万,占全部文盲减少量的84.6%。除了受年龄结构的变动和老年文盲人口自然减员的影响外,青壮年文盲的减少对我国文盲率的下降起了主要作用。如果继续按这种趋势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的到本世纪末,使青壮年中的非文盲达到95%左右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8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从1982年到1997年, 平均每千人受大学教育的人数由6 人增加到25人, 受高中教育的人数由66人增加到95人,受初中教育的人数由176人增加到268人,受小学教育的人数由283人减少到243人。受小学教育人数的不断减少,说明了我国的受教育程度在向更高一级的层次转化。受初中以上教育人口的不断增加,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得初中的入学率和在校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比重明显增加,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普通高等、中等教育不断巩固发展的前提下,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中等教育,如电视函授、夜大、成人自学考试,以及职业学校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快,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受过高等教育和各种专业教育的人才。

    二、坚持基本国策,任重道远

    人均增长水平提高。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计划生育所取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人口规模过大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教育 、医疗、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从1952年到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7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崐了1.8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4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7倍,缩小了人均增长水平明显低于总量增长水平的差距。再从人均占有量来看,1997与1978年相比,人均粮食产量由319 公斤增加到398 公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 378元提高到6079元。到1995年,我国已提前5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综合国力的加强,另一方面也与近二十年总人口增量减少分不开。如果我国的人口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今天我们将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就业人口也不仅仅是1200万。因此,昨天有效地抑制了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不仅减缓了今天人口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压力,同样也为下个世纪的人口控制目标打了良好的基础。

    人口控制,任务繁重。尽管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出生率明显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出生的人口仍在2000万左右,净增人口为1200万左右,这仍然对我国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压力。今后,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还很繁重,而且还将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战略任务。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但在经济发展还没有足以从根本上转变生育观念的时候,还可能刺激生育。计划生育政策同农民的生育意愿还存在着差距,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迁移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增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巨量人口所反映的人口结构方面深层次的问题也很突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6 年,特别是高级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对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的绝对量已超过了8000万,而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我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但就业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就业人口在1200万人以上。

    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看,改革开放时期持续的高增长在世界上创造了奇迹。2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人口“分母效应”的作用, 我国在世界上仍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人均占有量在重要的经济指标上,还大 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资源分布很不均衡,承载能力有限,浪费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的1/3,人均草场占有量不到1/2,人均森林面积不到1/8。同时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环境污染还有待进一步的整治。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 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是十分重要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为我国在下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五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是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和20年的减速增长。50年来,中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人口环境。
 
    一、总量得到控制,素质提高,结构改变

    总量增加,增速减慢。从建国初期1949-1964年的15年间,我国人口从5亿增加到7亿,每增加1 亿人平均需用7年半的时间。从1964年到1974年,是我国人口的高速增长阶段,10年间人口由7亿增加到9亿,每增加1 亿人所需的时间缩短为5年。从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20年,每增加1亿人口所需的时间又延长到7 年多。1981年我国人口为10亿,1988年为11亿,1995年为12亿, 到1998年末全国总人口达到了124810万人,实现了在本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13亿的目标。

    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中国人口再生产由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进入了高出生、低死亡的人口高增长时期。建国初期,全国人口增长较快。从1950-1957年,人口出生率始终保持在30‰ 以上,最高达到37‰,妇女总和生育率高达6以上。三年困难时期,尽管出生率急剧下降,1961年降到18.02‰。但从1962年后出生率开始急速回升,1963年高达 43.37‰,出现补偿性的高水平生育,1964-1970年出生率大致在33-35‰的范围内,总和生育率在 6左右。从70年代以后,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妇女总和生育率有了明显下降,人口出生率由70年代初的33‰下降到80年代的21‰,妇女总和生育率也由6下降到2.3左右,人口出生率基本稳定在18-23‰,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迅速扭转。90年代以来,虽然我们面临育龄妇女人数处在高峰期的沉重压力,在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平均每年超过1 亿人的情况下,人口出生率仍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有效地降低了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出生率又从90年代初21‰下降到1998年 16.03‰,自然增长率由14.4‰下降到9.53‰,首次降至10‰以下,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8左右。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健康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育水平明显下降,人口增长的速度和人口增加的绝对量都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我国人口也由曾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下降到今天约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口增长率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巨大成就,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赢得了宝贵的时机,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

    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旧中国,战乱连绵,人民生活困苦,医疗卫生条件很差。霍乱、伤寒、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人口死亡率很高,约为25-33‰,婴儿死亡率在200-250‰以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善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50年来,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化大致可分为2 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初期到60年代末,死亡率属于快速下降时期,由1949年的 20‰下降到8‰,婴儿死亡率下降到50‰左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65岁。第二阶段从70年代到90年代,是死亡率处于平稳下降的时期。由70年代初的7.6‰下降到1998年的6.5‰,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3‰,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 70.83岁,男性为68.75岁,女性为73.20岁,
比发展中国家高出10岁。特别是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3岁,比联合国提出的到2000年世界妇女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5岁的目标高出了8岁。

    50年来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疾病死亡率的下降。许多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较高的地方病、职业病、妇女病、婴儿疾病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特别是经济发展,城市饮水条件的改善,农村新法接生的推广,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等是降低死亡率的决定因素。70年代以来,除疾病因素死亡率下降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也是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少年人口比重下降,15-64岁人口比重逐年上升, 大多数人口集中在死亡率较低的中年阶段,使人口死亡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年龄结构转变为成年型。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1953、1964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属于年轻型。1964年0-14岁少年人口比重为40.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3.6%,15-64岁人口比重为55.7%。年轻型人口的特点是年轻人口所占比重高,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小。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很快,特别是婴儿死亡率下降快,人口出生率在原来较高水平上又有所提高,使人口中的少儿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从人口学上讲,这一时期是年轻人口增多,充满活力的人口发展时期。

    70年代末,由于计划生育在全国范围开展,人口出生率下降,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了成年型,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33.6%,61.5%,4.9%。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成为典型的成年型。1998年,全国0-14岁的人口比重已由1990年的27.7% 下降到 25.7%,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5.6% 上升到6.7%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由66.7%上升到1998年67.6%,占总人口的比重继续呈上升趋势。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社会物质生产创造了充裕的生产力条件,同时也造成了目前社会的就业困难。

    城镇化进程稳步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城镇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城镇人口的发展也显示出强劲的增势,经历了3 个发展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60年代初,属于城镇人口的增长时期,比重由10.46%增加到1960年的19.75%。这一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建成投产,40多个新兴城市涌现。尤其在“大跃进”的年代,城镇人口迅猛增加,由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到1962年的10373万人。
  
    从1962-1978年,由于我国经历了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一批建设工程下马,国家实行了精减职工,下放干部,压缩市镇数目,减少城镇人口,“文化大革命”10年,干部知识分子下放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系列减少城镇人口政策的实施,使全国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由1961年的19.29%下降到1972年的17.13%,直到1977年城镇人口还处于滞缓增长阶段,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仅为17.92%,城镇人口17245万人。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提高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政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向城市发展,务工经商,参加城镇建设,一部分农民在城市有些行业中已成为主力军,为繁荣城乡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城镇人口较快增长。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人户分离人口为7073万,跨县、市、区的流动人口为5058万,其中 70%的是农民向城镇流动。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有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一批新的城镇相继诞生,发展很快,从而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城镇人口比重有了较明显的增加。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上升到20.6%,人口为2.07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比重为26.2%,人口为2.96亿。到1998年,城镇人口比重已上升到30.4%,人口达到了3.8亿。从1949-1978年的30年, 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10.6%上升至17.9%,只增加了7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的20年间就增加了12个百分点,为我国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也标志着城镇人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物质生活十分贫困,加上各种烈性、急性传染病和地方病十分严重,造成人口的高死亡率和妇女的高不育率,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缓慢、停滞,有的甚至不断下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改善文化生活条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超过了全国和汉族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953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为350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1%。 到1982年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673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6.7%,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也由1953年的10个发展到1982年的16个。到199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已达到9120万人,占总人口的8.04%,同1982年相比, 八年间汉族人口增长了10.80%,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35.52%,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由16个增加到19个。到1995年,少数民族人口突破了1亿,增加到1084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98%。

    我国少数民族的迅速发展,证明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党和政府积极扶持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是非常正确的,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实行的一系列特殊民族政策得到了认真贯彻落实,从而实现了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已过上了温饱生活,并在奔小康的路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国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得到了全面发展。

    受教育程度提高。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20年中,我国人口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受教育状况大大改善,人口增长质量迅速提高,这一显著变化,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积蓄了强大的后劲。

    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人口的文化水平很低,文盲和半文盲约占总人口的60% 以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扫盲运动。到1964年,文盲、半文盲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降到 38.1%。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年中,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到80年代初,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为 23.5%,1990年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为15.88%, 1997年下降为 12.1%。90年代以来,我国把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扫盲工作的重点。1997年全国15-45 岁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45岁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10.4%下降到1997年的5.5%,下降了4.9个百分点,青壮年文盲人口由1990年6219万,减少为1997年的3525万,减少了2694万,占全部文盲减少量的84.6%。除了受年龄结构的变动和老年文盲人口自然减员的影响外,青壮年文盲的减少对我国文盲率的下降起了主要作用。如果继续按这种趋势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的到本世纪末,使青壮年中的非文盲达到95%左右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8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从1982年到1997年, 平均每千人受大学教育的人数由6 人增加到25人, 受高中教育的人数由66人增加到95人,受初中教育的人数由176人增加到268人,受小学教育的人数由283人减少到243人。受小学教育人数的不断减少,说明了我国的受教育程度在向更高一级的层次转化。受初中以上教育人口的不断增加,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得初中的入学率和在校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比重明显增加,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普通高等、中等教育不断巩固发展的前提下,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中等教育,如电视函授、夜大、成人自学考试,以及职业学校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快,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受过高等教育和各种专业教育的人才。

    二、坚持基本国策,任重道远

    人均增长水平提高。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计划生育所取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人口规模过大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教育 、医疗、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从1952年到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7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崐了1.8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4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7倍,缩小了人均增长水平明显低于总量增长水平的差距。再从人均占有量来看,1997与1978年相比,人均粮食产量由319 公斤增加到398 公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 378元提高到6079元。到1995年,我国已提前5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综合国力的加强,另一方面也与近二十年总人口增量减少分不开。如果我国的人口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今天我们将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就业人口也不仅仅是1200万。因此,昨天有效地抑制了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不仅减缓了今天人口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压力,同样也为下个世纪的人口控制目标打了良好的基础。

    人口控制,任务繁重。尽管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出生率明显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出生的人口仍在2000万左右,净增人口为1200万左右,这仍然对我国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压力。今后,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还很繁重,而且还将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战略任务。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但在经济发展还没有足以从根本上转变生育观念的时候,还可能刺激生育。计划生育政策同农民的生育意愿还存在着差距,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迁移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增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巨量人口所反映的人口结构方面深层次的问题也很突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6 年,特别是高级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对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的绝对量已超过了8000万,而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我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但就业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就业人口在1200万人以上。

    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看,改革开放时期持续的高增长在世界上创造了奇迹。2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人口“分母效应”的作用, 我国在世界上仍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人均占有量在重要的经济指标上,还大 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资源分布很不均衡,承载能力有限,浪费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的1/3,人均草场占有量不到1/2,人均森林面积不到1/8。同时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环境污染还有待进一步的整治。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 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是十分重要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为我国在下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