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三:对外贸易多元扩大

1999/09/28 09:04

|

Aa

字体:
|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三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由于受国内外各种条件的限制,对外贸易是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贸易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一、中国外贸体制的变迁

    (一)1949年至1978年。中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外贸体制,国家集外贸经营、管理于一体,统负盈亏。在这30年中,中国外贸体制的变迁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6年)。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确定了“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特别是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布的《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基础。从此,中国社会主义的对外贸易走上了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的道路。第二阶段(1957--1978年)。在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的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并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出口实行收购制,进口实行拨交制,盈亏由国家统负,从而结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并存经营的对外贸易的格局,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政企不分的外贸体制。

    (二)1979年至现在。在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中国对原有外贸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在这20多年中,中国外贸体制改革走过了以下4 个发展阶段。

    1979-1987年的放权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改革了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增设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完善外贸管理,重新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建立外贸经营权审批制;探索促进工贸(技贸、农贸)结合的途径;鼓励出口,对出口商品实行退税等。在外贸管理上,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中央和省分级管理。

    1988-1990年的推行承包经营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全行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核定地方和外贸总公司的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各专业外贸进出口总公司与大部分省市外贸专业分公司脱钩;国家开始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

    1991-1993年的深化改革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取消补贴,大力推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从1991年1月1日起,国务院通过调整和改革汇率机制、统一外汇留成,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取消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彻底打破实行多年的“大锅饭”机制,使外贸企业开始走上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

    1994年至现在的综合配套改革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按照中共十四大确定方针,实行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和推行代理制。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和经营机制逐步完善,外经贸协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二、对外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外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年代。由于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又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出口额很小,每年只有数亿美元。后来,在发展对原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的基础上,出口额逐年增长,到1959年达到22.6亿美元,9 年间每年平均增长17% 。第二阶段是60年代到7O年代初期。这期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对原苏联、东欧国家贸易急剧缩减,与欧美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渠道尚未开通,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徘徊的局面,1971年出口额只有26.4亿美元,12年间每年平均仅增长 l.3%。第三阶段是1972-1978年。这期间,由于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和打开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及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贸易的大门,出口额有了较大的增长。1978年达 97.5 亿美元,7 年间每年平均增长2O.5%。第四阶段是 1979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新时期。这期间,中国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1979年出口额突破100亿美元,1989年突破 500亿美元,1993年突破1000亿美元,1998年达到1837.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进口贸易大体上与出口贸易一致平衡发展。50年代进口高速增长。1950年中国进口额只有5.8亿美元,1959年达到21.2亿美元,9年间年平均递增15.8%。60年代至7O年代初,进口额徘徊在20亿美元上下。1960-1971年间进口额年均增长O.3%。1972年到 1978年,进口高速增长。1978年进口额达108.9亿美元,7 年间年平均递增25.6%。改革开放以来,进口规模越来越大,198O年突破 200亿美元,1988年突破 5OO亿美元,1993年突破1O0O亿美元,1998年进口额达到1401.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12倍,年均递增14.5%。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进出口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日益增大,1978年中国在世界贸易排名中居第32位,到1998年上升到第11位,其中出口在世界出口贸易排名中居第9位;进口在世界进口贸易中的排名居第11位。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上升。5O年代,中国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为主,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为 42.2%;60年代,轻纺工业发展较快,其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为 45%;7O年代重工业的发展使其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6O年代末的21.4%上升到70年代的31.9%。80年代,中国在巩固发展轻纺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达到 80%,其中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及服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上升到15.8%和25%。90年代,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和多元化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到88.8 %,出口额达1631.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5.7倍,其中机电产品出口达 665.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2%,连续4 年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尤其是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较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由 1977 年的4.9%上升到27.3%。

    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一直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其结构也发生了变化。5O年代,中国主要进口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和原材料,其占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2% ,这对推动工农业生产起了重大作用。6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影响,农业欠收,中国开始大量进口粮食、棉花和食糖等生活资料。前期,生活资料进口约占进口总额4O% 左右,对保障供给、解决人民生活需要起了重要补充作用。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生活资料进口比重基本上维持在20%左右。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扩大,进口相应增长,工业制成品进口增长尤快。1980年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为65.2%,1983年提高到72.8%,1984年后,一直保持在80%以上,1998年工业制成品进口达1172.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 83.6%,其中机电产品进口638.7亿美元,比 1980年增长近10倍,占进口总额的 45.6%。大量机电产品的进口加快了中国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国际贸易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50年代初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60多个,随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改善,中国对外贸易伙伴不断增加,到1980年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上升到180 个左右,到1998年,中国已与世界 227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逐步形成了以日本、香港、欧盟、美国为主,周边国家和地区为辅的贸易市场格局。

    目前中国已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稳定的经贸关系,1980年,中国对其出口在l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9个,从其进口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29个,1989年,分别增加到37个和47个,到1998年分别上升到75个和50个。随着贸易国别的增加,各贸易伙伴的位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到1998年中国对其出口额最多的前十位贸易伙伴依次为:香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荷兰、英国、新加坡、台湾、法国,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合计占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76.4%。中国从其进口额最多的前十位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美国、台湾、韩国、德国、香港、新加坡、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从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额合计占中国进口贸易总额的74.3%。

    (四)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拓展了对外贸易领域

    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5O年代,中国主要和苏联及东欧国家发展政府协议记帐贸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贸易的发展,在大力开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中国又发展了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图(样)加工的出口贸易及补偿贸易。1980年一般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额的 94.3%,加工贸易只占4.4%。到1998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高达 1730.4亿美元 ,比1980年增长了102.6倍,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3.4%,超过了一般贸易的进出口额,成为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同时,边境小额贸易也得到较快发展,
贸易额从1980年的0.12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20.2亿美元。目前,中国已形成了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边境小额贸易争相发展,多种贸易方式共同推动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局面。

    (五)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1979年中外合资企业法的诞生,中国对外资敞开了大门,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改革开放初,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突出,1981年出口额仅占中国出口总额的0.1%,进口额占0.5%。到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达12.6%,进口额比重达23.1%。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外商来华投资迅猛增加,大批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了经营期,其进出口额随之大幅度增加,占中国对外贸易的份额逐年上升,在中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到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达 809.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4.1%,进口767.2亿美元,占54.7%。

三、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加强

   (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对外贸易作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通的桥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 。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9.8%上升到1998年的 33.8%,其中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78年的4.6 %上升到1998年的18.9%,进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5.2%提高到14.9%。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并表明中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深度与广度有显著的提高,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越来越相互融为一体。中国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使中国国内生产尤其是工业生产所创造的价值,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的份额越来越大,对外贸易已成为推动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对外贸易发展为中国改革和开放创造了基本条件

    对外贸易的发展使中国外汇储备和国际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为中国改革和开放的持续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外汇紧缺一直是制约进口原材料、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利用外资的不利因素。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仅为 8.4亿美元,到1998年达1449.6亿美元。对外贸易出口收汇能力的不断增强,不仅提高了中国对外债的承受能力,同时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设备的更新大大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提高,这与对外贸易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

    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不断扩大,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中国技术引进以成套设备和技术许可为主,主要涉及能源、机械、电子、石化、冶金、纺织、邮电、交通等行业,先进技术与国内企业结合促进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同时加快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就业

    中国的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据测算,每出口1 亿元的工业品可为1.2 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按近年来的出口规模计算,中国出口的工业品可以扩大就业人数大约4000多万人。同时进口也为扩大劳动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按国内每亿元工业生产成本约容纳8000个劳动力计算,1998年进口的生产资料可大约解决3000万人左右的就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对外经贸一直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为整个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经济发展中不断释放出能量。

    (四)出口的多样化与放开经营促进了企业改革的进程

    从党的十三大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方针的提出,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提出了中国利用市场机制走向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依靠市场机制发展出口的一个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放开经营,外贸改革特别是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的改革,使中国外贸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外贸企业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竞争提高了外贸企业的效益,促使外贸企业在技术、组织和管理上取得进展。众多的外贸企业同国际市场接触,并将这一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向其他企业进行传播,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发生联系,从而使中国经济更多分享了对外贸易带来的间接好处。

四、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外贸体制正在初步形成

    外经贸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从1979年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起,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即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外贸体制正在初步形成。

    (一)逐步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外贸宏现调控体系

     1、不断强化经济调控手段,其中包括:改革汇率制度,强化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机制,逐步降低关税,清理非法定减免关税,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实行有利于外贸出口发展的信贷政策;设立出口商品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国家成立进出口银行,对资本货物出口提供信贷支持,对出口贸易提供风险担保。

     2、对外贸易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199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与经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1997年3月 25日,在《对外贸易法》基础上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标志着中国正式建立起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反倾销反补贴机制。其他相关的配套法规和细则,也在陆续颁布和施行。

     3、外贸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改革

    中国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取消指令性计划,对部分限制进出口的商品实行配额和许可证管理。随着出口指令性计划的取消,国家进一步改革了进出口商品经营办法,大量减少主动配额和许可证管理进出口商品品种。目前,出口管理实行统一联合经营的商品为11种、60个税号。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的商品为35种、376个税号。对配额许可证商品按效益、公开、公正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实行配额有偿招标、拍卖或规则化分配。

    (二)外贸经营体制正在改变

     赋予更多有条件的国有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经济实体以外贸经营权,形成了贸工、贸农、贸技、贸商等各部门相结合,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科研院所和外商等共同参与外经贸经营的新格局。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外经贸企业23000多家。从1999年1月 1日起凡符合《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进出口经营权的暂行规定》的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可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享受与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同等待遇。1996年9月 30日外经贸部发布《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暂行办法》,在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试办中外合资外贸公司。1997年 7月,东菱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兰生大宇有限公司及中技一鲜京贸易有限公司在上海和深圳获准设立。

    扩大生产企业外贸经营权登记备案制范围,并通过试点逐步过渡到完全的登记备案制。为了稳步实行外贸经营从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在1997年对 5个经济特区的生产企业外贸经营权实行自动登记试点的基础上,1998年对1000家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实行了登记备案制。

    大力推行外贸代理制,加快实现外贸经营方式从传统的收购制向服务型的代理制转变。推行外贸代理制的重点是鼓励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机电产品和代理广大中小生产企业的产品。代理制的实行可以引导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提高外贸出口整体效益。

    (三)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机制

    加强社会中介机构建设。改进商会职能,加强商会领导机构,进行民主选举会长的试点;完善社会监督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学会、协会的信息服务功能;建立必要的法律、会计、审计事务所,为企业提供服务,并对企业经营进行社会监督。加强外经贸信息网络建设,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输送广交会的有关信息,电脑网络化技术在外贸领域得到进一步推广。

     (四)完善贸易促进措施

    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中国外经贸企业联系国外客商的一条重要贸易渠道。与此同时,各种区域性的小型交易会,如华东出口商品交易会、天津出口商品交易会、大连出口商品交易会、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及各种地方性的对外经贸洽谈会(如哈尔滨洽谈会)在中国对外经贸交往和促进企业出口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在境外举办各种宣传中国出口商品的展览会,并在有条件的地区组建贸易中心和分拨中心。目前,外经贸部已陆续在非洲东西南北中5 个地区的10个国家设立了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中心,为国企内业开拓对非洲贸易、投资建厂及工程承包牵线搭桥。其中,设在埃及、几内亚,喀麦隆、尼日利亚、马里、加蓬和科特迪瓦等地的7 个中心已经开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发生的根本变化,使中国在参与世界经贸活动中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在新世纪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三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由于受国内外各种条件的限制,对外贸易是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贸易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一、中国外贸体制的变迁

    (一)1949年至1978年。中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外贸体制,国家集外贸经营、管理于一体,统负盈亏。在这30年中,中国外贸体制的变迁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6年)。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确定了“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特别是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布的《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基础。从此,中国社会主义的对外贸易走上了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的道路。第二阶段(1957--1978年)。在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的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并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出口实行收购制,进口实行拨交制,盈亏由国家统负,从而结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并存经营的对外贸易的格局,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政企不分的外贸体制。

    (二)1979年至现在。在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中国对原有外贸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在这20多年中,中国外贸体制改革走过了以下4 个发展阶段。

    1979-1987年的放权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改革了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增设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完善外贸管理,重新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建立外贸经营权审批制;探索促进工贸(技贸、农贸)结合的途径;鼓励出口,对出口商品实行退税等。在外贸管理上,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中央和省分级管理。

    1988-1990年的推行承包经营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全行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核定地方和外贸总公司的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各专业外贸进出口总公司与大部分省市外贸专业分公司脱钩;国家开始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

    1991-1993年的深化改革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取消补贴,大力推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从1991年1月1日起,国务院通过调整和改革汇率机制、统一外汇留成,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取消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彻底打破实行多年的“大锅饭”机制,使外贸企业开始走上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

    1994年至现在的综合配套改革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按照中共十四大确定方针,实行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和推行代理制。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和经营机制逐步完善,外经贸协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二、对外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外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年代。由于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又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出口额很小,每年只有数亿美元。后来,在发展对原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的基础上,出口额逐年增长,到1959年达到22.6亿美元,9 年间每年平均增长17% 。第二阶段是60年代到7O年代初期。这期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对原苏联、东欧国家贸易急剧缩减,与欧美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渠道尚未开通,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徘徊的局面,1971年出口额只有26.4亿美元,12年间每年平均仅增长 l.3%。第三阶段是1972-1978年。这期间,由于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和打开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及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贸易的大门,出口额有了较大的增长。1978年达 97.5 亿美元,7 年间每年平均增长2O.5%。第四阶段是 1979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新时期。这期间,中国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1979年出口额突破100亿美元,1989年突破 500亿美元,1993年突破1000亿美元,1998年达到1837.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进口贸易大体上与出口贸易一致平衡发展。50年代进口高速增长。1950年中国进口额只有5.8亿美元,1959年达到21.2亿美元,9年间年平均递增15.8%。60年代至7O年代初,进口额徘徊在20亿美元上下。1960-1971年间进口额年均增长O.3%。1972年到 1978年,进口高速增长。1978年进口额达108.9亿美元,7 年间年平均递增25.6%。改革开放以来,进口规模越来越大,198O年突破 200亿美元,1988年突破 5OO亿美元,1993年突破1O0O亿美元,1998年进口额达到1401.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12倍,年均递增14.5%。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进出口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日益增大,1978年中国在世界贸易排名中居第32位,到1998年上升到第11位,其中出口在世界出口贸易排名中居第9位;进口在世界进口贸易中的排名居第11位。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上升。5O年代,中国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为主,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为 42.2%;60年代,轻纺工业发展较快,其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为 45%;7O年代重工业的发展使其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6O年代末的21.4%上升到70年代的31.9%。80年代,中国在巩固发展轻纺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达到 80%,其中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及服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上升到15.8%和25%。90年代,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和多元化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到88.8 %,出口额达1631.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5.7倍,其中机电产品出口达 665.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2%,连续4 年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尤其是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较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由 1977 年的4.9%上升到27.3%。

    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一直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其结构也发生了变化。5O年代,中国主要进口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和原材料,其占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2% ,这对推动工农业生产起了重大作用。6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影响,农业欠收,中国开始大量进口粮食、棉花和食糖等生活资料。前期,生活资料进口约占进口总额4O% 左右,对保障供给、解决人民生活需要起了重要补充作用。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生活资料进口比重基本上维持在20%左右。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扩大,进口相应增长,工业制成品进口增长尤快。1980年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为65.2%,1983年提高到72.8%,1984年后,一直保持在80%以上,1998年工业制成品进口达1172.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 83.6%,其中机电产品进口638.7亿美元,比 1980年增长近10倍,占进口总额的 45.6%。大量机电产品的进口加快了中国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国际贸易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50年代初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60多个,随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改善,中国对外贸易伙伴不断增加,到1980年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上升到180 个左右,到1998年,中国已与世界 227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逐步形成了以日本、香港、欧盟、美国为主,周边国家和地区为辅的贸易市场格局。

    目前中国已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稳定的经贸关系,1980年,中国对其出口在l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9个,从其进口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29个,1989年,分别增加到37个和47个,到1998年分别上升到75个和50个。随着贸易国别的增加,各贸易伙伴的位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到1998年中国对其出口额最多的前十位贸易伙伴依次为:香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荷兰、英国、新加坡、台湾、法国,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合计占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76.4%。中国从其进口额最多的前十位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美国、台湾、韩国、德国、香港、新加坡、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从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额合计占中国进口贸易总额的74.3%。

    (四)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拓展了对外贸易领域

    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5O年代,中国主要和苏联及东欧国家发展政府协议记帐贸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贸易的发展,在大力开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中国又发展了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图(样)加工的出口贸易及补偿贸易。1980年一般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额的 94.3%,加工贸易只占4.4%。到1998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高达 1730.4亿美元 ,比1980年增长了102.6倍,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3.4%,超过了一般贸易的进出口额,成为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同时,边境小额贸易也得到较快发展,
贸易额从1980年的0.12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20.2亿美元。目前,中国已形成了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边境小额贸易争相发展,多种贸易方式共同推动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局面。

    (五)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1979年中外合资企业法的诞生,中国对外资敞开了大门,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改革开放初,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突出,1981年出口额仅占中国出口总额的0.1%,进口额占0.5%。到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达12.6%,进口额比重达23.1%。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外商来华投资迅猛增加,大批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了经营期,其进出口额随之大幅度增加,占中国对外贸易的份额逐年上升,在中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到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达 809.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4.1%,进口767.2亿美元,占54.7%。

三、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加强

   (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对外贸易作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通的桥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 。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9.8%上升到1998年的 33.8%,其中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78年的4.6 %上升到1998年的18.9%,进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5.2%提高到14.9%。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并表明中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深度与广度有显著的提高,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越来越相互融为一体。中国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使中国国内生产尤其是工业生产所创造的价值,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的份额越来越大,对外贸易已成为推动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对外贸易发展为中国改革和开放创造了基本条件

    对外贸易的发展使中国外汇储备和国际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为中国改革和开放的持续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外汇紧缺一直是制约进口原材料、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利用外资的不利因素。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仅为 8.4亿美元,到1998年达1449.6亿美元。对外贸易出口收汇能力的不断增强,不仅提高了中国对外债的承受能力,同时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设备的更新大大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提高,这与对外贸易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

    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不断扩大,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中国技术引进以成套设备和技术许可为主,主要涉及能源、机械、电子、石化、冶金、纺织、邮电、交通等行业,先进技术与国内企业结合促进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同时加快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就业

    中国的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据测算,每出口1 亿元的工业品可为1.2 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按近年来的出口规模计算,中国出口的工业品可以扩大就业人数大约4000多万人。同时进口也为扩大劳动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按国内每亿元工业生产成本约容纳8000个劳动力计算,1998年进口的生产资料可大约解决3000万人左右的就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对外经贸一直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为整个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经济发展中不断释放出能量。

    (四)出口的多样化与放开经营促进了企业改革的进程

    从党的十三大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方针的提出,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提出了中国利用市场机制走向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依靠市场机制发展出口的一个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放开经营,外贸改革特别是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的改革,使中国外贸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外贸企业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竞争提高了外贸企业的效益,促使外贸企业在技术、组织和管理上取得进展。众多的外贸企业同国际市场接触,并将这一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向其他企业进行传播,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发生联系,从而使中国经济更多分享了对外贸易带来的间接好处。

四、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外贸体制正在初步形成

    外经贸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从1979年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起,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即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外贸体制正在初步形成。

    (一)逐步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外贸宏现调控体系

     1、不断强化经济调控手段,其中包括:改革汇率制度,强化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机制,逐步降低关税,清理非法定减免关税,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实行有利于外贸出口发展的信贷政策;设立出口商品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国家成立进出口银行,对资本货物出口提供信贷支持,对出口贸易提供风险担保。

     2、对外贸易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199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与经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1997年3月 25日,在《对外贸易法》基础上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标志着中国正式建立起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反倾销反补贴机制。其他相关的配套法规和细则,也在陆续颁布和施行。

     3、外贸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改革

    中国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取消指令性计划,对部分限制进出口的商品实行配额和许可证管理。随着出口指令性计划的取消,国家进一步改革了进出口商品经营办法,大量减少主动配额和许可证管理进出口商品品种。目前,出口管理实行统一联合经营的商品为11种、60个税号。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的商品为35种、376个税号。对配额许可证商品按效益、公开、公正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实行配额有偿招标、拍卖或规则化分配。

    (二)外贸经营体制正在改变

     赋予更多有条件的国有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经济实体以外贸经营权,形成了贸工、贸农、贸技、贸商等各部门相结合,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科研院所和外商等共同参与外经贸经营的新格局。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外经贸企业23000多家。从1999年1月 1日起凡符合《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进出口经营权的暂行规定》的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可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享受与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同等待遇。1996年9月 30日外经贸部发布《关于设立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试点暂行办法》,在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试办中外合资外贸公司。1997年 7月,东菱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兰生大宇有限公司及中技一鲜京贸易有限公司在上海和深圳获准设立。

    扩大生产企业外贸经营权登记备案制范围,并通过试点逐步过渡到完全的登记备案制。为了稳步实行外贸经营从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在1997年对 5个经济特区的生产企业外贸经营权实行自动登记试点的基础上,1998年对1000家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实行了登记备案制。

    大力推行外贸代理制,加快实现外贸经营方式从传统的收购制向服务型的代理制转变。推行外贸代理制的重点是鼓励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机电产品和代理广大中小生产企业的产品。代理制的实行可以引导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提高外贸出口整体效益。

    (三)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机制

    加强社会中介机构建设。改进商会职能,加强商会领导机构,进行民主选举会长的试点;完善社会监督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学会、协会的信息服务功能;建立必要的法律、会计、审计事务所,为企业提供服务,并对企业经营进行社会监督。加强外经贸信息网络建设,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输送广交会的有关信息,电脑网络化技术在外贸领域得到进一步推广。

     (四)完善贸易促进措施

    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中国外经贸企业联系国外客商的一条重要贸易渠道。与此同时,各种区域性的小型交易会,如华东出口商品交易会、天津出口商品交易会、大连出口商品交易会、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及各种地方性的对外经贸洽谈会(如哈尔滨洽谈会)在中国对外经贸交往和促进企业出口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在境外举办各种宣传中国出口商品的展览会,并在有条件的地区组建贸易中心和分拨中心。目前,外经贸部已陆续在非洲东西南北中5 个地区的10个国家设立了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中心,为国企内业开拓对非洲贸易、投资建厂及工程承包牵线搭桥。其中,设在埃及、几内亚,喀麦隆、尼日利亚、马里、加蓬和科特迪瓦等地的7 个中心已经开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发生的根本变化,使中国在参与世界经贸活动中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在新世纪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