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二:国内市场繁荣活跃

1999/09/18 15:00

|

Aa

字体:
|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二

    建国50年来,我国商品市场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商品市场始终保持着繁荣活跃、稳定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

一、新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的沿革

    我国商品市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对资本主义旧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是一个混乱不堪、生产力低下,贸易极不发达,商品极度匮乏的市场。当时的市场完全无法承担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改善生活的强大需求。对旧市场进行改造,建立适应新体制要求的新市场,是摆在新中国建设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就着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含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按照当时的提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就是要把私营工商业,逐步改造成为国营工商业,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剥削。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我党提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较好地利用了在革命胜利后一定时期内,资本主义工商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限制了其消极作用,并通过改造使其逐步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工商业。这一政策获得了成功。到1957年底,全国接受改造的商业达到188.9万户, 占当时私营商业户数的比重达到82%,个体商贩也被组织起来了,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新中国商业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

    2、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的建立与发展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与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一历史时期一直延续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此期间,虽然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对商业和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个体商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被遏制状态,但总起来说,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和市场的发展仍然是快速的和稳步的。据统计,由1957年到1978年底,在全国商业机构(网点)和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商业销售的商品总量却大幅度增加,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有474.2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1558.6亿元。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是公有制经济占居绝对的主导地位。资料显示:在197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通过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商业销售的零售额占到了98 %,真正形成了公有商业的“一统天下”。在这一历史时期,生产资料被认为是“非商品”,只能通过计划来调拨,不能进入市场流通,生产资料市场处于“空白”状态。

    3、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给我国经济与市场的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解放思想,突破传统体制束缚,国内市场发展速度空前加快。在市场发展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流通格局在不断建设之中,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填补了生产资料市场的“空白”。非国有经济成份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公有商业的“一统天下”。这一历史时期市场发展的特点是:⑴国有商业改革不断深化。改革重点是转机建制,搞活经营,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⑵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95%左右的商品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到5%。⑶流通领域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到目前为止,非国有经济在市场销售中所占的比重已达80%左右。

二、新中国市场发展的巨大成就

    建国50年来,我国商品市场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市场的建设更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解放初期满目疮痍、混乱不堪、商品极度匮乏的市场不见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流通渠道单一,供应短缺、运行僵滞的市场也不见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在繁荣经济、促进商品生产与消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崭新的市场。

    1、多层次、全方位、多种经济成份和运行方式并存的商品流通网络基本形成。

    建国初期,我国商品市场网点稀少,行业不全,私营企业和小商小贩占居主导地位,其店铺门面狭窄,设备简陋,规模极小。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商业网点遍及全国。据统计,到1996年末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机构(网点)已达到1599万个,从业人员达到4499万人。近几年来又有较大发展,据预测,到1999年末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机构(网点)将达到2000万个,从业人员将达到5800万人。现在,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都能够为顾客提供方便的服务。

    在商品流通网络不断发展的同时,商业服务设施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服务效能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城市,一座座具有时代气息和多种服务功能的大型综合商厦不断涌现,精美的装潢,一流的设施,丰富的商品,优质的服务,使广大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享受着现代生活的时尚。

    各类商品市场的空前发展是建国以来商品流通网络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1998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5379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51660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26236个,工业消费品交易市场9335个,生产资料交易市场6202个。1998年全国城乡集贸市场交易额达19836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数百倍之多。

    随着商品流通网络的建设,一些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获得快速发展,如连锁经营、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电视商场等,使商业网点的服务能力进一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市场需求旺盛,供给总量充裕,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获得了较快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1998年的5425元,增长14.8倍;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1998年的2160元,增长15.1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是建国以来最快的时期。由于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2)市场供给稳定增加。建国以来市场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运行态势,1978年以后市场总体逐步呈现出供给充裕状态,各类商品品种丰富,质量、档次大大提高。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工业生产势头良好,农业保持了连年丰收,国家通过调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菜篮子”工程取得实效,农副产品供应状况进一步好转,上市农副产品不论在质量上,还是档次上都有所提高,充分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

    90年代轻工业生产也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随着主要轻工产品产量增长、结构改善和消费品进口增加,市场上吃、穿、用各类商品更加琳琅满目。

    随着市场的发展,居民消费领域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品种、档次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市场发展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运行也曾出现过一定波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优质名牌商品上。粮食、食用植物油、猪肉、糖等商品曾一度出现过结构性和地区性短缺,但市场供求格局总体呈现稳定状态。

    (3)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建国以来,市场多数时间里呈现出的都是稳定和均衡运行态势,尤其是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淡旺季节逐渐不甚分明,月度之间、年度之间没有大的波动。这表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消费品市场已初步进入成熟状态。

    分城乡市场看,建国以来,不论是城市市场还是农村市场多数时间里都表现出均衡运行态势。在规模上,农村市场多数时间里大于城市市场,特别是80年代,由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市场快速发展起来,到1989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40亿元,比1952年的137亿元,增长 24.8倍。1990年以后,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市场增速开始加快,在规模上迅速扩大并超过农村市场。1998年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28亿元,比1952年增长81.6 倍;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25亿元,比1952年增长140.9倍。

    从各地区市场发展看,市场规模也呈不断扩大之势。与1952年相比,各地市场均有较大增幅。

    3、买方市场初步形成,消费需求出现新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最快的50年。经过50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商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连续丰收,商品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短缺经济的束缚被彻底打破,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⑴多数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长期以来和改革开放初期商品供应紧张的状况已不复存在,据测算目前市场上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 100%,供不应求的商品已很难找到。⑵物价涨幅由升转降。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多数商品实行国家定价,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商品供应紧张,价格又不断放开,致使物价指数节节攀升。近二年由于商品供求状况发生变化,物价涨幅也出现了回落走势。⑶消费者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短缺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的主要商品不是凭票就是凭证供应,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改革开放以后,商品供应日益丰富,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商品,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⑷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增强。过去生产者按照计划进行生产,生产与市场脱节较多。现在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市场对生产者起导向作用。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居主导地位,高质量、高档次、高营养、新口味的商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性吃、穿、用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保健等精神享受方面的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上升。消费需求在相对向名优商品集中的同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4、生产资料进入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照搬原苏联经济管理的模式,在经济建设中全面实行计划管理,建立了以计划分配调拨为主的物资管理体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均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分配调拨,并由国家统一定价。到1979年,国家统一分配物资的品种达到791种。这种体制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其特点是重要生产资料都通过集中的计划管理,不进入市场流通。这种管理体制适应了当时我国的经济阶段,保证了国家的重点建设,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所固有的缺乏活力的种种弊端就显露出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先后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等理论模式。在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理论束缚也被突破,使我国的生产资料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实践中,逐步打破了重要生产资料单纯依靠计划分配的格局,市场调节的比重不断增加。

    目前,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商流和物流相结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融通,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生产资料市场已初步建立,并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

    生产资料市场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特点:(1)指令性计划分配物资的品种和数量逐步缩小。目前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进入市场流通,市场经济和市场配置资源已成为生产资料流通的主导形式。(2)多元化的生产资料市场流通格局已经形成。在全社会生产资料流通规模中,国有物资企业垄断的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被打破,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竞争并存的格局。(3)生产资料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到1998年,全国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已达6200多个,经营生产资料的网点更多。全国性物资贸易中心、物资配送中心、期货经纪公司、各类专业生产资料市场(钢材、有色金属、煤炭、木材)均有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相继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期货交易所,在引导价格、调节供求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规模在波动中不断扩大,1998年与1981年相比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12.8倍,连续四年达到3万亿元以上,保证了生产建设的需要。(5)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在波动中走向平稳,工业品短缺制约现象已不复存在。

    5、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建国50年来,我国商品市场作为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一是调节供需,保障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50年来,我国居民购买力每年均以较高速度增长,居民消费占国内最终消费的比重约为80%左右。面对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国内市场通过购销活动源源不断地将各种商品输送到不同消费者手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商业职工通过组织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使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二是支持和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另一方面又需要将产品不断地输送出去,市场正是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据测算,在我国轻工业生产中有70%的原料来自于农副产品,而这些农副产品中的绝大部分是通过市场采购的。农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如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农机具等绝大部分也是通过市场供应的。流通体制改革以后,通过市场流通供应的生产原料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市场在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料的同时销售其产品,并为生产者提供需求变化信息,促进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三是积累和上缴了大量资金,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经济建设资金来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新中国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展望

    建国50年来,商品市场在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放开搞活”与“秩序混乱”相并行,流通环节剧增的问题;一些地区搞地方保护主义,阻碍商品流通,纵容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购买力分流、市场消费不振的问题;国有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的问题;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开发问题等等。

    展望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市场将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市场发育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作用将更加突出,稳定发展将继续成为国内商品市场运行的主旋律,城乡市场差距可望进一步缩小,农村市场将被进一步开拓,城乡居民在整体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不同消费层次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生产资料市场在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同时,将进一步朝全方位、现代化方向发展。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二

    建国50年来,我国商品市场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商品市场始终保持着繁荣活跃、稳定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

一、新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的沿革

    我国商品市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对资本主义旧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是一个混乱不堪、生产力低下,贸易极不发达,商品极度匮乏的市场。当时的市场完全无法承担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改善生活的强大需求。对旧市场进行改造,建立适应新体制要求的新市场,是摆在新中国建设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就着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含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按照当时的提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就是要把私营工商业,逐步改造成为国营工商业,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剥削。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我党提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较好地利用了在革命胜利后一定时期内,资本主义工商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限制了其消极作用,并通过改造使其逐步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工商业。这一政策获得了成功。到1957年底,全国接受改造的商业达到188.9万户, 占当时私营商业户数的比重达到82%,个体商贩也被组织起来了,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新中国商业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

    2、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的建立与发展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与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一历史时期一直延续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此期间,虽然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对商业和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个体商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被遏制状态,但总起来说,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和市场的发展仍然是快速的和稳步的。据统计,由1957年到1978年底,在全国商业机构(网点)和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商业销售的商品总量却大幅度增加,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有474.2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1558.6亿元。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是公有制经济占居绝对的主导地位。资料显示:在197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通过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商业销售的零售额占到了98 %,真正形成了公有商业的“一统天下”。在这一历史时期,生产资料被认为是“非商品”,只能通过计划来调拨,不能进入市场流通,生产资料市场处于“空白”状态。

    3、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给我国经济与市场的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解放思想,突破传统体制束缚,国内市场发展速度空前加快。在市场发展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流通格局在不断建设之中,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填补了生产资料市场的“空白”。非国有经济成份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公有商业的“一统天下”。这一历史时期市场发展的特点是:⑴国有商业改革不断深化。改革重点是转机建制,搞活经营,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⑵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95%左右的商品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到5%。⑶流通领域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到目前为止,非国有经济在市场销售中所占的比重已达80%左右。

二、新中国市场发展的巨大成就

    建国50年来,我国商品市场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市场的建设更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解放初期满目疮痍、混乱不堪、商品极度匮乏的市场不见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流通渠道单一,供应短缺、运行僵滞的市场也不见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在繁荣经济、促进商品生产与消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崭新的市场。

    1、多层次、全方位、多种经济成份和运行方式并存的商品流通网络基本形成。

    建国初期,我国商品市场网点稀少,行业不全,私营企业和小商小贩占居主导地位,其店铺门面狭窄,设备简陋,规模极小。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商业网点遍及全国。据统计,到1996年末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机构(网点)已达到1599万个,从业人员达到4499万人。近几年来又有较大发展,据预测,到1999年末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机构(网点)将达到2000万个,从业人员将达到5800万人。现在,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都能够为顾客提供方便的服务。

    在商品流通网络不断发展的同时,商业服务设施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服务效能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城市,一座座具有时代气息和多种服务功能的大型综合商厦不断涌现,精美的装潢,一流的设施,丰富的商品,优质的服务,使广大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享受着现代生活的时尚。

    各类商品市场的空前发展是建国以来商品流通网络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1998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5379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51660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26236个,工业消费品交易市场9335个,生产资料交易市场6202个。1998年全国城乡集贸市场交易额达19836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数百倍之多。

    随着商品流通网络的建设,一些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获得快速发展,如连锁经营、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电视商场等,使商业网点的服务能力进一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市场需求旺盛,供给总量充裕,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获得了较快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1998年的5425元,增长14.8倍;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1998年的2160元,增长15.1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是建国以来最快的时期。由于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2)市场供给稳定增加。建国以来市场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运行态势,1978年以后市场总体逐步呈现出供给充裕状态,各类商品品种丰富,质量、档次大大提高。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工业生产势头良好,农业保持了连年丰收,国家通过调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菜篮子”工程取得实效,农副产品供应状况进一步好转,上市农副产品不论在质量上,还是档次上都有所提高,充分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

    90年代轻工业生产也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随着主要轻工产品产量增长、结构改善和消费品进口增加,市场上吃、穿、用各类商品更加琳琅满目。

    随着市场的发展,居民消费领域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品种、档次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市场发展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运行也曾出现过一定波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优质名牌商品上。粮食、食用植物油、猪肉、糖等商品曾一度出现过结构性和地区性短缺,但市场供求格局总体呈现稳定状态。

    (3)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建国以来,市场多数时间里呈现出的都是稳定和均衡运行态势,尤其是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淡旺季节逐渐不甚分明,月度之间、年度之间没有大的波动。这表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消费品市场已初步进入成熟状态。

    分城乡市场看,建国以来,不论是城市市场还是农村市场多数时间里都表现出均衡运行态势。在规模上,农村市场多数时间里大于城市市场,特别是80年代,由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市场快速发展起来,到1989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40亿元,比1952年的137亿元,增长 24.8倍。1990年以后,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市场增速开始加快,在规模上迅速扩大并超过农村市场。1998年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28亿元,比1952年增长81.6 倍;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25亿元,比1952年增长140.9倍。

    从各地区市场发展看,市场规模也呈不断扩大之势。与1952年相比,各地市场均有较大增幅。

    3、买方市场初步形成,消费需求出现新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最快的50年。经过50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商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连续丰收,商品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短缺经济的束缚被彻底打破,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⑴多数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长期以来和改革开放初期商品供应紧张的状况已不复存在,据测算目前市场上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 100%,供不应求的商品已很难找到。⑵物价涨幅由升转降。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多数商品实行国家定价,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商品供应紧张,价格又不断放开,致使物价指数节节攀升。近二年由于商品供求状况发生变化,物价涨幅也出现了回落走势。⑶消费者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短缺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的主要商品不是凭票就是凭证供应,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改革开放以后,商品供应日益丰富,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商品,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⑷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增强。过去生产者按照计划进行生产,生产与市场脱节较多。现在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市场对生产者起导向作用。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居主导地位,高质量、高档次、高营养、新口味的商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性吃、穿、用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保健等精神享受方面的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上升。消费需求在相对向名优商品集中的同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4、生产资料进入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照搬原苏联经济管理的模式,在经济建设中全面实行计划管理,建立了以计划分配调拨为主的物资管理体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均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分配调拨,并由国家统一定价。到1979年,国家统一分配物资的品种达到791种。这种体制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其特点是重要生产资料都通过集中的计划管理,不进入市场流通。这种管理体制适应了当时我国的经济阶段,保证了国家的重点建设,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所固有的缺乏活力的种种弊端就显露出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先后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等理论模式。在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理论束缚也被突破,使我国的生产资料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实践中,逐步打破了重要生产资料单纯依靠计划分配的格局,市场调节的比重不断增加。

    目前,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商流和物流相结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融通,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生产资料市场已初步建立,并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

    生产资料市场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特点:(1)指令性计划分配物资的品种和数量逐步缩小。目前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进入市场流通,市场经济和市场配置资源已成为生产资料流通的主导形式。(2)多元化的生产资料市场流通格局已经形成。在全社会生产资料流通规模中,国有物资企业垄断的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被打破,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竞争并存的格局。(3)生产资料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到1998年,全国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已达6200多个,经营生产资料的网点更多。全国性物资贸易中心、物资配送中心、期货经纪公司、各类专业生产资料市场(钢材、有色金属、煤炭、木材)均有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相继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期货交易所,在引导价格、调节供求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规模在波动中不断扩大,1998年与1981年相比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12.8倍,连续四年达到3万亿元以上,保证了生产建设的需要。(5)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在波动中走向平稳,工业品短缺制约现象已不复存在。

    5、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建国50年来,我国商品市场作为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一是调节供需,保障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50年来,我国居民购买力每年均以较高速度增长,居民消费占国内最终消费的比重约为80%左右。面对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国内市场通过购销活动源源不断地将各种商品输送到不同消费者手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商业职工通过组织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使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二是支持和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另一方面又需要将产品不断地输送出去,市场正是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据测算,在我国轻工业生产中有70%的原料来自于农副产品,而这些农副产品中的绝大部分是通过市场采购的。农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如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农机具等绝大部分也是通过市场供应的。流通体制改革以后,通过市场流通供应的生产原料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市场在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料的同时销售其产品,并为生产者提供需求变化信息,促进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三是积累和上缴了大量资金,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经济建设资金来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新中国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展望

    建国50年来,商品市场在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放开搞活”与“秩序混乱”相并行,流通环节剧增的问题;一些地区搞地方保护主义,阻碍商品流通,纵容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购买力分流、市场消费不振的问题;国有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的问题;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开发问题等等。

    展望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市场将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市场发育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作用将更加突出,稳定发展将继续成为国内商品市场运行的主旋律,城乡市场差距可望进一步缩小,农村市场将被进一步开拓,城乡居民在整体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不同消费层次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生产资料市场在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同时,将进一步朝全方位、现代化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