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九:建筑业不断增强

1999/09/18 14:33

|

Aa

字体:
|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九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大规模的开展,建筑业从无到有,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筑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6%,仅次于工业、农业、商业,居第四位。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筑业大都是一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私营营造厂和个体建筑业劳动者。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我国建筑业从无到有,成长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

    一、产业的形成和成长阶段(1949年~1957年)

    1949年8月,我国第一个大型国营建筑公司华北建筑公司正式开业,并很快成长为地区建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95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全国建筑工作会议,研究了建筑业的发展问题,出台了改革建筑业的十一条办法,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提出了建筑业的改革思路。1952年1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发了新中国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对基本建设的范围、组织机构、设计施工、施工工作、监督拨款的检查工作、验收交接与工程预算以及计划的编制与批准等都作了明文规定。同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建筑工程部和各省市的建筑工程局,整理和合并国营建筑公司,接收和加强建筑工程师队伍,扩大建筑工程队伍。此后各地区陆续建立了建筑行业的主管部门,第一批建筑设计院相继建立,各地区的建筑队伍迅速发展。1956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为我国建筑业走上正规的、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建筑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1949年为1.1%,1952年提高到3.6%,1957年进一步提高到5.0%。我国建筑业从此茁壮地成长起来。

    二、曲折阶段(1958年~1976年)

    正当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时,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十年动乱使建筑业的发展遭到巨大的破坏。建筑队伍由1958年极度膨胀到六十年代初期高度压缩,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957年的3.1%减少为1965年的2.0%。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建筑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纷纷被撤消,已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制度被批判,建筑企业的管理陷入瘫痪状态。同时,用超经济手段取代了经济管理,造成建筑企业管理和施工生产的极度混乱,建筑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在工程造价提高近一倍的同时,工程质量普遍下降,工程事故之多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3年)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中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我国建筑业以此为契机,逐步摆脱了停滞不前的困境。1983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053亿元,净产值259亿元,分别比1976年增长了1.4倍和1.2倍;建筑业总产值和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分别由1975年的8.1%和4.5%上升到9.5%和5.5%,建筑业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增大的同时,建筑业开始摸索自身的改革之路。进行了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并在全行业推行了招标投标制。这些措施为建筑业的改革探索了道路,大大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1983年全民所有制施工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5148元/人,比1976年增长了近一倍。

    四、发展阶段(1984年以后)

    1、引入了工程施工竞争机制。在1983年全行业推行招标投标制的基础上,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到1998年招标承包面已由1984年的 20.5%上升到 40.1%,并仍在逐步扩大。随着竞争意识的增强,1987年建筑业又推行了“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为主要内容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2、建立了新的劳动工资制度。经过了恢复阶段改革建筑业劳动工资制度的探索后,1984年国务院在《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国有企业除必需的技术骨干外,原则上不再招收固定职工。这一政策加快了用工制度改革。在工资分配上,1984年国有建筑业企业普遍推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3、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1984年国家把建筑业的改革作为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任务分配开始走向市场调节下的招标投标的轨道,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项目法施工和实施资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快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

    4、加强了法制建设。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 、法规来保证。1997年11月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为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针对当前建筑市场管理混乱,建筑队伍问题较为严重的状况,1999年3月3日建设部又颁布了68号令--《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经济行为处罚办法》,以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控。

辉煌业绩

    一、建设能力不断加强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建筑业集中优势力量进行了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由694个新建的大中型和限额以上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五年中共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366.8亿元,建成大中型项目595个,新建铁路33条,恢复线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约1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5万多公里。此后的首都“十大工程”建设只用了十个月左右的时间,总建筑面积达67.3万平方米,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

    1964年开始,建筑业加入到轰轰烈烈的内地建设中,建成我国自行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建设的大型铝、镁、钛加工厂--四川西南铝加工厂;1965年建成投产河北保定第一胶片厂,结束了我国电影胶片主要依赖进口的历史;建成投产攀枝花、酒泉、武汉、包头、太原五大钢铁基地;建成京密引水工程,解决了北京用水问题;建成横贯雅鲁藏布江上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曲水大桥……。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改变内地经济落后状况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为我国建设事业做出了更加重要的贡献。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8年,建筑业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超过100000亿元,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亿多平方米,其中住宅23亿多平方米,为前30年的近4倍。

    这一时期建成投产淮河干流治理工程,齐鲁、扬子大型石化联合装置,大亚湾、秦山核电站,宝钢二期工程,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京九铁路(包括北京西客站),京津唐高速公路,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广州国际大厦,天津体育馆,深圳帝王大厦,首都机场扩建等重大项目;同时对上海、天津、沈阳、哈尔滨、武汉和重庆六个老工业基地进行了改造。此外,还有大批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如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京深高速公路等等。

    二、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经过建国后五十年的发展建设,建筑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八五”期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 11547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 6.1%;进入“九五”时期后,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加强,1998年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062.0亿元,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783.8亿元。与1980年相比,国有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增长了19倍以上;集体企业分别增长56倍和61倍多。1998年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57亿平方米,其中住宅3.81亿平方米。与1980年相比,国有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和住宅竣工面积分别增长1.8倍和1.9倍;集体企业均增长7倍以上。

    三、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上缴税金大幅度上升。1998年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上缴税金301.9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别上缴税金131.6亿元和119.5亿元,比八十年代初期增长18倍和50倍以上。

    2、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1998 年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按建筑业总产值和建筑业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 48255 元和13350元,其中国有企业分别为59731元和17116元,分别比改革初期增长了 13.0倍和 11.8 倍;集体企业分别为 37365元和10145元,均比改革初期增长了9倍左右。与此同时,其他经济类型的建筑业企业,生产和劳动效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技术装备水平上升

    建国初期,建筑施工活动主要依靠手工劳动,拥有的机械设备数量少,装备水平低。1953年每一建筑工人的技术装备仅有57元,动力装备也只有0.3千瓦。到1998年,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率和动力装备率达到人均5127元和人均4.3千瓦。

    五、科技水平长足进步

    目前我国建筑业已初步建立了科技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筑科研单位的活力明显增强,建筑业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八五”末期建筑行业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约200个左右,共2万多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万多人,占科技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科技进步的加快,大大促进了我国建筑业企业向以技术求生存,以科研拓前景的智能型行业发展。

    六、对外承包市场拓宽

    我国建筑业的国际承包起步较晚,是从50年代中期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建筑业企业签订承建国外工程项目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只有200万美元。1979年建筑业正式开始开创海外业务,当年成交额为5117万美元,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工程承包和劳务合同。1998年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的国家和地区达187个,签订合同 25955份,比 1980年增加1149.9倍;签订合同金额117.73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62.6倍;完成合同金额101.34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58.6倍。不仅如此,取得对外经营权的企业所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的专业从房屋建筑发展到冶金、港口、电力、通讯、机械、石油化工、水利等建设;所承包的内容,也从提供简单劳务,发展到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维修、咨询等方面,极大地拓宽了对外承包与合作的领域,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主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堪忧

    我国建筑代表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工程质量优良品率在30%左右,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而且不够稳定,房屋、桥梁倒塌事件时有发生。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建筑工程的优良品率始终在40%以下,1993年曾经达到最高的 38.8% ,以后各年逐年下降 , 1998年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仅为30.3%,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严重。

    二、建筑业队伍严重膨胀

    我国建筑业企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领域广阔,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建筑队异军突起,致使全国建筑业劳动队伍迅速扩大,队伍出现严重膨胀,导致从业人员素质难以提高,直接导致了建筑领域的不良竞争。这也是建筑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一个主要原因。不仅如此,我国建筑业的整个组织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态势,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业应有的组织结构差异很大,难以实现不同规模企业的优势互补。

    三、国有建筑业企业整体优势逐步减弱

    通过进行国有和集体建筑企业比较,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整体上相对减弱,而且整体优势越来越弱。其原因:1、拖欠工程款日益严重,以致于长期负债经营,企业很难有作为。2、国有企业自有资本金严重不足,不得不长期依靠银行贷款维持周转,财务成本日趋扩大,债务负担长期积累,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升速很快。3、冗员严重,历史负担沉重,工资费用增长幅度居高不下,经营环境恶化。

    四、建筑业体制改革不到位

    企业划分层次不分明,条块分割使行业资源调配困难,平等交易原则往往被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发挥,企业资产和组织呈封闭、固化状态,建筑业的资源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优化调整和配置都较困难,我国建筑业市场化进程缓慢。

    回顾建筑业半个世纪走过的曲折历程,可谓风雨五十年,艰辛铸辉煌。展望未来,按照国家制定的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将积极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将给建筑业带来机遇。同时,由于建筑市场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建筑企业必将面临国际国内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更为艰巨的挑战。

 

——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九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大规模的开展,建筑业从无到有,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筑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6%,仅次于工业、农业、商业,居第四位。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筑业大都是一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私营营造厂和个体建筑业劳动者。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我国建筑业从无到有,成长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

    一、产业的形成和成长阶段(1949年~1957年)

    1949年8月,我国第一个大型国营建筑公司华北建筑公司正式开业,并很快成长为地区建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95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全国建筑工作会议,研究了建筑业的发展问题,出台了改革建筑业的十一条办法,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提出了建筑业的改革思路。1952年1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发了新中国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对基本建设的范围、组织机构、设计施工、施工工作、监督拨款的检查工作、验收交接与工程预算以及计划的编制与批准等都作了明文规定。同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建筑工程部和各省市的建筑工程局,整理和合并国营建筑公司,接收和加强建筑工程师队伍,扩大建筑工程队伍。此后各地区陆续建立了建筑行业的主管部门,第一批建筑设计院相继建立,各地区的建筑队伍迅速发展。1956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为我国建筑业走上正规的、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建筑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1949年为1.1%,1952年提高到3.6%,1957年进一步提高到5.0%。我国建筑业从此茁壮地成长起来。

    二、曲折阶段(1958年~1976年)

    正当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时,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十年动乱使建筑业的发展遭到巨大的破坏。建筑队伍由1958年极度膨胀到六十年代初期高度压缩,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957年的3.1%减少为1965年的2.0%。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建筑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纷纷被撤消,已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制度被批判,建筑企业的管理陷入瘫痪状态。同时,用超经济手段取代了经济管理,造成建筑企业管理和施工生产的极度混乱,建筑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在工程造价提高近一倍的同时,工程质量普遍下降,工程事故之多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3年)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中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我国建筑业以此为契机,逐步摆脱了停滞不前的困境。1983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053亿元,净产值259亿元,分别比1976年增长了1.4倍和1.2倍;建筑业总产值和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分别由1975年的8.1%和4.5%上升到9.5%和5.5%,建筑业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增大的同时,建筑业开始摸索自身的改革之路。进行了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并在全行业推行了招标投标制。这些措施为建筑业的改革探索了道路,大大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1983年全民所有制施工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5148元/人,比1976年增长了近一倍。

    四、发展阶段(1984年以后)

    1、引入了工程施工竞争机制。在1983年全行业推行招标投标制的基础上,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到1998年招标承包面已由1984年的 20.5%上升到 40.1%,并仍在逐步扩大。随着竞争意识的增强,1987年建筑业又推行了“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为主要内容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2、建立了新的劳动工资制度。经过了恢复阶段改革建筑业劳动工资制度的探索后,1984年国务院在《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国有企业除必需的技术骨干外,原则上不再招收固定职工。这一政策加快了用工制度改革。在工资分配上,1984年国有建筑业企业普遍推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3、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1984年国家把建筑业的改革作为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任务分配开始走向市场调节下的招标投标的轨道,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项目法施工和实施资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快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

    4、加强了法制建设。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 、法规来保证。1997年11月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为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针对当前建筑市场管理混乱,建筑队伍问题较为严重的状况,1999年3月3日建设部又颁布了68号令--《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经济行为处罚办法》,以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控。

辉煌业绩

    一、建设能力不断加强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建筑业集中优势力量进行了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由694个新建的大中型和限额以上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五年中共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366.8亿元,建成大中型项目595个,新建铁路33条,恢复线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约1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5万多公里。此后的首都“十大工程”建设只用了十个月左右的时间,总建筑面积达67.3万平方米,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

    1964年开始,建筑业加入到轰轰烈烈的内地建设中,建成我国自行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建设的大型铝、镁、钛加工厂--四川西南铝加工厂;1965年建成投产河北保定第一胶片厂,结束了我国电影胶片主要依赖进口的历史;建成投产攀枝花、酒泉、武汉、包头、太原五大钢铁基地;建成京密引水工程,解决了北京用水问题;建成横贯雅鲁藏布江上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曲水大桥……。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改变内地经济落后状况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为我国建设事业做出了更加重要的贡献。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8年,建筑业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超过100000亿元,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亿多平方米,其中住宅23亿多平方米,为前30年的近4倍。

    这一时期建成投产淮河干流治理工程,齐鲁、扬子大型石化联合装置,大亚湾、秦山核电站,宝钢二期工程,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京九铁路(包括北京西客站),京津唐高速公路,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广州国际大厦,天津体育馆,深圳帝王大厦,首都机场扩建等重大项目;同时对上海、天津、沈阳、哈尔滨、武汉和重庆六个老工业基地进行了改造。此外,还有大批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如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京深高速公路等等。

    二、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经过建国后五十年的发展建设,建筑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八五”期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 11547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 6.1%;进入“九五”时期后,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加强,1998年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062.0亿元,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783.8亿元。与1980年相比,国有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增长了19倍以上;集体企业分别增长56倍和61倍多。1998年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57亿平方米,其中住宅3.81亿平方米。与1980年相比,国有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和住宅竣工面积分别增长1.8倍和1.9倍;集体企业均增长7倍以上。

    三、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上缴税金大幅度上升。1998年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上缴税金301.9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别上缴税金131.6亿元和119.5亿元,比八十年代初期增长18倍和50倍以上。

    2、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1998 年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按建筑业总产值和建筑业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 48255 元和13350元,其中国有企业分别为59731元和17116元,分别比改革初期增长了 13.0倍和 11.8 倍;集体企业分别为 37365元和10145元,均比改革初期增长了9倍左右。与此同时,其他经济类型的建筑业企业,生产和劳动效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技术装备水平上升

    建国初期,建筑施工活动主要依靠手工劳动,拥有的机械设备数量少,装备水平低。1953年每一建筑工人的技术装备仅有57元,动力装备也只有0.3千瓦。到1998年,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率和动力装备率达到人均5127元和人均4.3千瓦。

    五、科技水平长足进步

    目前我国建筑业已初步建立了科技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筑科研单位的活力明显增强,建筑业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八五”末期建筑行业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约200个左右,共2万多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万多人,占科技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科技进步的加快,大大促进了我国建筑业企业向以技术求生存,以科研拓前景的智能型行业发展。

    六、对外承包市场拓宽

    我国建筑业的国际承包起步较晚,是从50年代中期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建筑业企业签订承建国外工程项目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只有200万美元。1979年建筑业正式开始开创海外业务,当年成交额为5117万美元,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工程承包和劳务合同。1998年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的国家和地区达187个,签订合同 25955份,比 1980年增加1149.9倍;签订合同金额117.73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62.6倍;完成合同金额101.34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58.6倍。不仅如此,取得对外经营权的企业所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的专业从房屋建筑发展到冶金、港口、电力、通讯、机械、石油化工、水利等建设;所承包的内容,也从提供简单劳务,发展到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维修、咨询等方面,极大地拓宽了对外承包与合作的领域,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主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堪忧

    我国建筑代表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工程质量优良品率在30%左右,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而且不够稳定,房屋、桥梁倒塌事件时有发生。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建筑工程的优良品率始终在40%以下,1993年曾经达到最高的 38.8% ,以后各年逐年下降 , 1998年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仅为30.3%,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严重。

    二、建筑业队伍严重膨胀

    我国建筑业企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领域广阔,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建筑队异军突起,致使全国建筑业劳动队伍迅速扩大,队伍出现严重膨胀,导致从业人员素质难以提高,直接导致了建筑领域的不良竞争。这也是建筑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一个主要原因。不仅如此,我国建筑业的整个组织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态势,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业应有的组织结构差异很大,难以实现不同规模企业的优势互补。

    三、国有建筑业企业整体优势逐步减弱

    通过进行国有和集体建筑企业比较,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整体上相对减弱,而且整体优势越来越弱。其原因:1、拖欠工程款日益严重,以致于长期负债经营,企业很难有作为。2、国有企业自有资本金严重不足,不得不长期依靠银行贷款维持周转,财务成本日趋扩大,债务负担长期积累,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升速很快。3、冗员严重,历史负担沉重,工资费用增长幅度居高不下,经营环境恶化。

    四、建筑业体制改革不到位

    企业划分层次不分明,条块分割使行业资源调配困难,平等交易原则往往被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发挥,企业资产和组织呈封闭、固化状态,建筑业的资源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优化调整和配置都较困难,我国建筑业市场化进程缓慢。

    回顾建筑业半个世纪走过的曲折历程,可谓风雨五十年,艰辛铸辉煌。展望未来,按照国家制定的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将积极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将给建筑业带来机遇。同时,由于建筑市场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建筑企业必将面临国际国内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更为艰巨的挑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