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时期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6/03/20 15:39

|

Aa

字体:
|

“十五”时期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回顾系列报告

  “十五”时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改革举措,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消费增长出现积极变化,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回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253元增加到2005年的3255元,增加1002元,增长44.4%,五年平均递增7.6%;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5.2%,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快0.5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农业增收为“十五”时期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十五”时期,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民增收的重大政策,农业走出多年徘徊局面,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亮点。受政策支持和粮价回升的共同影响,2004年农业收入创历史新高。2005年粮价虽有小幅回落但由于产量增加,全年农业收入仍保持稳定增长,达到人均1098元,比2000年增加264元,对“十五”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6.3%,比“九五”时期增加21.2个百分点。

  第二,工资性收入增长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2005年工资性收入人均1175元,比2000年增加473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7.2%。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31.2%,到2005年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上升为36.1%,提高了4.9个百分点。

  第三,政策性收入大量增加,税费负担显著下降。“十五”时期农民从“三补贴、两减免”上受益颇多,2004年和2005年两年间农民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得到的收入人均34元。农民税费负担从2000年的人均96元下降到2005年的人均13元,税费负担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4.2%下降为2005年的0.4%。

  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一)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实际增长6.4%,各项支出全面增长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5元,比2000年增加885元,年均增加177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6.4%,快于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分项来看,2005年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1162元、149元、370元和111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41.6%、54.8%、43.3%和47.7%;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水平提高更快,分别达到245元、168元和295元,比2000年增加了1.6倍、92%和58.2%。

  (二)消费结构继续优化

  2005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5.5%,比2000年下降3.7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向追求生活便利、提高质量、注重健康方面进一步发展,用于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的支出增幅明显快于其他支出。200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结构序列为吃、住、文教娱乐、穿、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服务,2005年转变为吃、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穿、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层次较高的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支出在消费支出结构序列中位置提前,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向享受型、发展型结构转变。

  (三)现金消费支出比重提高

  2005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现金消费支出2138元,比2000年增加853元,增长66.4%,现金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3.7%,比2000年提高6.8个百分点。

  (四)消费质量明显改善

  1、食品消费质量提高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表现为主食消费减少,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消费增加。2005年农民人均消费粮食210公斤,比2000年减少15.7%;植物油6.9公斤,比2000年增加26%;奶及奶制品2.9公斤,是2000年的2.7倍;水产品4.9公斤,比2000年增加26.1%。随着高质量的食物数量的增加,农村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也有所改善。2005年农村居民每人每日食物热能摄入量为2437千卡,蛋白质摄入量67克,热量、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比重分别为11.3%和17.5%,分别比2000年提高2.7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

  2、高档耐用消费品在普通百姓家庭迅速普及

  2005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84台,比2000年增加35.3台;电冰箱20.1台,比2000年增加7.8台;洗衣机40.2台,比2000年增加11.6台。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2005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话机58.3部,移动电话50.2部,空调6.4台,电脑2.1台,分别是2000年的2.2倍、12倍、4.8倍和3倍。

  3、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居住日趋舒适

  从住房面积和质量来看,2005年人均居住面积29.7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4.9平方米,增长19.7%,其中55.9%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大于25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12.4个百分点。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人均11.2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5平方米,增长82.1%;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31.1%,增加11.4个百分点。砖木结构住房面积人均14.1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0.5平方米,增长3.6%;居住在砖木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58.9%,减少2.9个百分点。

  从居住条件来看,一是住房卫生条件改善,90.6%的农户居住的住房拥有卫生设备,比2000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住房有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农户占13.1%,提高6.1个百分点,无厕所的农户占9.4%,减少个4.2个百分点。二是供暖条件改善,43.9%的农户住房拥有取暖设备,比2000年提高2个百分点。三是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增加,使用清洁燃料液化气和电的农户占13.6%,提高6.2个百分点。四是饮用水更加卫生,2005年71.5%农户饮用安全饮用水,比2000年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37.6%,提高9.9个百分点。五是住房外部环境改善,28.3%的农户住宅外有水泥或柏油状路面, 26.3%的农户住宅外有石头或石板等硬质路面。

  (五)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普遍改善

  2005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57元,比2000年增加1141元;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14元,比2000年增加796元;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33元,比2000年增加661元。2005年东中西部消费比为1.69:1.20:1,比2000年的1.66:1.19:1有所扩大。

  三、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制约消费增长

  虽然“十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年均增幅均明显高于前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长出现积极变化,农村消费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缺乏增收长效机制等问题仍然存在。“十五”时期农民增收的支撑因素主要是政策支持、粮价回升、粮食增产及务工增长,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对农民增收的拉动效应趋降,粮食大幅增产的可能性不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从而制约农民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消费环境差

  农村消费环境差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和流通体制不健全两个方面。“十五”时期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虽然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地区电网设施落后,电压不稳,电价高,电视信号弱,制约了农村居民电器购买欲望;多数地区没有自来水系统,限制了洗衣机使用,部分地区甚至连人畜饮水都困难,更谈不上用洗衣机;交通通讯条件差,产品维修不便与售后服务跟不上也使部分农村居民放弃了购买计划。另一方面,目前农村流通体制尚不健全,农村市场规模小、服务质量差,有的地方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民不敢放心消费。

  (三)农村居民内部消费能力不均衡

  农村低收入组恩格尔系数还在50%以上,很大一部分人尚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中等收入组整体生活步入温饱,但同低收入组一样,购买力仍然有限,有效需求明显不足。高收入组整体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过渡,具有购置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能力,消费结构升级的愿望强烈。但是,只依靠高收入组来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显然是不够的,要注重提高中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

  (四)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大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5元,相当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32%。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0年的2.79:1扩大到2005年的3.22:1,消费比从2000年的2.99:1扩大到2005年的3.09:1。总的来看,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均落后城市10余年。城乡差距日益突出可能成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

  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建议

  当前要抓住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历史机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扩大农村消费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城镇化发展已进入加速阶段,新农村建设即将启动,工业化发展空间广阔,农民增收进程必将与此紧密联系在一起,收入增长会越来越依靠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因此,要适应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村非农产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提高消费能力。建议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改水、改电、改厕、改厨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同时,政府还应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市场秩序,加强市场法制建设,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并鼓励商家生产农村地区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改善农民生活、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信贷市场建设,转变农民消费观念,提高农民消费倾向

  在收入之外的众多因素中,预防性储蓄多和流动性约束高是使得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长期偏低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比较保守,为了养老和防病,总要留一笔钱防患于未然;没有攒够足够的钱不敢消费,更不敢借贷消费。因此,一方面要帮助农民逐步转变保守的传统消费观念,另一方面要加快包括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提高农户防范风险的能力,减少预防性储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信贷市场,减少农户所受到的流动性约束,增加跨时预算能力,提高即期消费水平。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拓宽农村居民消费空间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潮流,可以达到提高收入和增加消费双赢的目标。发展小城镇,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城,迅速减少农村人口,让余下的农村人口更多地分享农村剩余;发展小城镇,可以拓宽农产品消费市场,支撑农业附加值;发展小城镇,可以让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建设中获得更多的非农收入。这是小城镇建设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效应。如果农村居民进城了,他就要建房置业,增加消费;第三产业也顺应而起,促进消费。

(执笔:国家统计局农村司 阎芳)

“十五”时期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回顾系列报告

  “十五”时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改革举措,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消费增长出现积极变化,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回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253元增加到2005年的3255元,增加1002元,增长44.4%,五年平均递增7.6%;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5.2%,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快0.5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农业增收为“十五”时期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十五”时期,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民增收的重大政策,农业走出多年徘徊局面,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亮点。受政策支持和粮价回升的共同影响,2004年农业收入创历史新高。2005年粮价虽有小幅回落但由于产量增加,全年农业收入仍保持稳定增长,达到人均1098元,比2000年增加264元,对“十五”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6.3%,比“九五”时期增加21.2个百分点。

  第二,工资性收入增长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2005年工资性收入人均1175元,比2000年增加473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7.2%。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31.2%,到2005年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上升为36.1%,提高了4.9个百分点。

  第三,政策性收入大量增加,税费负担显著下降。“十五”时期农民从“三补贴、两减免”上受益颇多,2004年和2005年两年间农民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得到的收入人均34元。农民税费负担从2000年的人均96元下降到2005年的人均13元,税费负担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4.2%下降为2005年的0.4%。

  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一)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实际增长6.4%,各项支出全面增长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5元,比2000年增加885元,年均增加177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6.4%,快于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分项来看,2005年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1162元、149元、370元和111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41.6%、54.8%、43.3%和47.7%;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水平提高更快,分别达到245元、168元和295元,比2000年增加了1.6倍、92%和58.2%。

  (二)消费结构继续优化

  2005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5.5%,比2000年下降3.7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向追求生活便利、提高质量、注重健康方面进一步发展,用于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的支出增幅明显快于其他支出。200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结构序列为吃、住、文教娱乐、穿、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服务,2005年转变为吃、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穿、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层次较高的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支出在消费支出结构序列中位置提前,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向享受型、发展型结构转变。

  (三)现金消费支出比重提高

  2005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现金消费支出2138元,比2000年增加853元,增长66.4%,现金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3.7%,比2000年提高6.8个百分点。

  (四)消费质量明显改善

  1、食品消费质量提高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表现为主食消费减少,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消费增加。2005年农民人均消费粮食210公斤,比2000年减少15.7%;植物油6.9公斤,比2000年增加26%;奶及奶制品2.9公斤,是2000年的2.7倍;水产品4.9公斤,比2000年增加26.1%。随着高质量的食物数量的增加,农村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也有所改善。2005年农村居民每人每日食物热能摄入量为2437千卡,蛋白质摄入量67克,热量、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比重分别为11.3%和17.5%,分别比2000年提高2.7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

  2、高档耐用消费品在普通百姓家庭迅速普及

  2005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84台,比2000年增加35.3台;电冰箱20.1台,比2000年增加7.8台;洗衣机40.2台,比2000年增加11.6台。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2005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话机58.3部,移动电话50.2部,空调6.4台,电脑2.1台,分别是2000年的2.2倍、12倍、4.8倍和3倍。

  3、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居住日趋舒适

  从住房面积和质量来看,2005年人均居住面积29.7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4.9平方米,增长19.7%,其中55.9%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大于25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12.4个百分点。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人均11.2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5平方米,增长82.1%;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31.1%,增加11.4个百分点。砖木结构住房面积人均14.1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0.5平方米,增长3.6%;居住在砖木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58.9%,减少2.9个百分点。

  从居住条件来看,一是住房卫生条件改善,90.6%的农户居住的住房拥有卫生设备,比2000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住房有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农户占13.1%,提高6.1个百分点,无厕所的农户占9.4%,减少个4.2个百分点。二是供暖条件改善,43.9%的农户住房拥有取暖设备,比2000年提高2个百分点。三是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增加,使用清洁燃料液化气和电的农户占13.6%,提高6.2个百分点。四是饮用水更加卫生,2005年71.5%农户饮用安全饮用水,比2000年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37.6%,提高9.9个百分点。五是住房外部环境改善,28.3%的农户住宅外有水泥或柏油状路面, 26.3%的农户住宅外有石头或石板等硬质路面。

  (五)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普遍改善

  2005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57元,比2000年增加1141元;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14元,比2000年增加796元;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33元,比2000年增加661元。2005年东中西部消费比为1.69:1.20:1,比2000年的1.66:1.19:1有所扩大。

  三、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制约消费增长

  虽然“十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年均增幅均明显高于前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长出现积极变化,农村消费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缺乏增收长效机制等问题仍然存在。“十五”时期农民增收的支撑因素主要是政策支持、粮价回升、粮食增产及务工增长,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对农民增收的拉动效应趋降,粮食大幅增产的可能性不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从而制约农民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消费环境差

  农村消费环境差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和流通体制不健全两个方面。“十五”时期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虽然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地区电网设施落后,电压不稳,电价高,电视信号弱,制约了农村居民电器购买欲望;多数地区没有自来水系统,限制了洗衣机使用,部分地区甚至连人畜饮水都困难,更谈不上用洗衣机;交通通讯条件差,产品维修不便与售后服务跟不上也使部分农村居民放弃了购买计划。另一方面,目前农村流通体制尚不健全,农村市场规模小、服务质量差,有的地方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民不敢放心消费。

  (三)农村居民内部消费能力不均衡

  农村低收入组恩格尔系数还在50%以上,很大一部分人尚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中等收入组整体生活步入温饱,但同低收入组一样,购买力仍然有限,有效需求明显不足。高收入组整体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过渡,具有购置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能力,消费结构升级的愿望强烈。但是,只依靠高收入组来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显然是不够的,要注重提高中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

  (四)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大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5元,相当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32%。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0年的2.79:1扩大到2005年的3.22:1,消费比从2000年的2.99:1扩大到2005年的3.09:1。总的来看,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均落后城市10余年。城乡差距日益突出可能成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

  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建议

  当前要抓住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历史机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扩大农村消费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城镇化发展已进入加速阶段,新农村建设即将启动,工业化发展空间广阔,农民增收进程必将与此紧密联系在一起,收入增长会越来越依靠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因此,要适应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村非农产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提高消费能力。建议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改水、改电、改厕、改厨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同时,政府还应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市场秩序,加强市场法制建设,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并鼓励商家生产农村地区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改善农民生活、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信贷市场建设,转变农民消费观念,提高农民消费倾向

  在收入之外的众多因素中,预防性储蓄多和流动性约束高是使得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长期偏低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比较保守,为了养老和防病,总要留一笔钱防患于未然;没有攒够足够的钱不敢消费,更不敢借贷消费。因此,一方面要帮助农民逐步转变保守的传统消费观念,另一方面要加快包括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提高农户防范风险的能力,减少预防性储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信贷市场,减少农户所受到的流动性约束,增加跨时预算能力,提高即期消费水平。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拓宽农村居民消费空间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潮流,可以达到提高收入和增加消费双赢的目标。发展小城镇,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城,迅速减少农村人口,让余下的农村人口更多地分享农村剩余;发展小城镇,可以拓宽农产品消费市场,支撑农业附加值;发展小城镇,可以让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建设中获得更多的非农收入。这是小城镇建设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效应。如果农村居民进城了,他就要建房置业,增加消费;第三产业也顺应而起,促进消费。

(执笔:国家统计局农村司 阎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