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时期的社会事业发展

2006/03/06 08:44

|

Aa

字体:
|

“十五”时期的社会事业发展

——“十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回顾系列报告

  一、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教育事业

  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7079万人。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超过9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2005年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3990万人,比2000年增加1472万人,年平均增长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52.7%,比2000年提高9.9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比2000年提高8.5个百分点。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达1562万人,比2000年增长1.8倍;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435万人,增长23%;在学研究生98万人,增长2.3倍。

  目前我国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8年,比2000年提高0.4年。

  (二)卫生事业

  2005年底,全国有卫生机构30万个,卫生技术人员446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07万张。五年诊疗人数超过100亿人次,住院约3亿人次。

  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10万下降到2004年的4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40‰下降到25‰,婴儿死亡率由32‰下降到22‰。2004年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87%,一岁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等单苗接种率均达98%。

  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取得实效。2004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60%,比2000年提高4.8个百分点;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3%,提高8.3个百分点;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由49.5%上升到57.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截止到2005年9月底,全国已有67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覆盖人口2.33亿,共有1.77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5.8%。参合农民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2004年,全国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共给予补偿1.2亿次,补偿资金支出50.4亿元。

  目前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已由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04年的72岁。

  (三)文化事业

  “十五”前4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166万场,其中到农村演出96万场,国内观众达到17.2亿人次。2002—2005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了102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加工提高,推出了30台精品剧目。

  2004年全国文物系统共有馆藏文物2388万件;举办展览6918个,参观人次1.45亿人次,比2000年增长12.8%,其中青少年参观人次达3454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70%。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博物馆及文物库房,一大批濒临毁坏的文物得到有计划、有重点的抢救和保护。

  2005年底,共有公共图书馆2736个,比2000年增加59个;博物馆1556个,增加164个。

  2004年底,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国家专门档案馆3385个。国家综合档案馆有馆藏档案17602万卷(件),开放档案4868万卷(件),分别比2000年增加32%和20%。2004年,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世界记忆国家名录的国家。

  2005年底,全国广播、电视的年播出能力分别为1019万小时和1283万小时,公共广播和电视节目套数分别为2146套和1227套。全年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共达737万小时,比五年前翻了两番。有线电视用户达1.26亿户,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4.5%和95.8%。全年生产故事影片260部,科教、纪录、美术片42部。

  2005年全国共出版图书约64亿册(张),报纸404亿份,期刊27.5亿册。2004年图书、报纸、期刊总印张合计为2102亿印张,比2000年增长65%。2004年出版音像制品3.4万种5.7亿张(盒),电子出版物6081种1.5亿张。网络出版从无到有,数字出版产业逐渐形成。

  (四)体育事业

  2004年我国7到70岁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占37%,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43万余人,比2000年翻了一番。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结果,2003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

  五年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493个世界冠军,创98项世界纪录。在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实现了冬季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又以32枚金牌,金牌总数第二、奖牌总数第三的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十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得到加强

  2003年,国务院做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

  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占到了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的80.6%,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主要由农民负担的状况。西部“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明显提高。

  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专项资金约64亿元,惠及中西部地区3000余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

  (二)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为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取得较大发展。

  2002—2005年,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补助4.8亿元,用于扶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大力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综合传输覆盖能力显著提高。

  “十五”时期,一批国有、民营龙头企业迅速成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轮廓初现。2004年,全国共有文化市场产业经营单位31万家,从业人员182.7万人,年上缴税金125.8亿元。2005年广播电视总收入达到888亿元;电影故事片产量从2003年的100部、2004年的140部跃升到2005年的260部。新闻出版业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群,200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的总资产达2098亿元,销售收入1546亿元。

  (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加大

  “十五”时期,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斗争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截止到2005年5月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投资达106亿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投资达114亿元。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农村三项建设”、“贫困县医院建设”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五年间累计投资50多亿元。

  (四)特殊群体的利益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十五”时期,在城市基本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在1534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共有2233万城市居民和777万农村居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分别是2000年的5.5倍和2.6倍,全年各级政府共支出低保资金216亿元。在尚未开展农村低保的地区,共有1024万农村五保户和困难群众得到定期生活救济。2005年全国共有356万城乡特困群众得到医疗救助,各级政府支出医疗救助资金8.9亿元。

  “十五”前4年,有547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截止到2004年底,城镇参加社会保险的残疾人为113万人,341万残疾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51万残疾人享受集中供养和五保供养,285万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定期补助和专项补助。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实现从强制性收容遣送到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重大转变。《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关爱性的救助管理制度正式确立,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生活救助。2005年各类救助站共救助155万人次。

  (五)司法保障水平提高

  2005年5-9月,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公安局长“开门大接访”活动,共接待群众来访20余万起,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信访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而且为社会消除了一批不和谐、不安定因素。

  人民法院在“十五”时期加快了诉讼活动的民主化进程,更加注重程序公平、实体公正、诉讼效率和裁判中立、对当事人同等尊重以及裁判过程公开透明。

  从2003年起,检察机关开始推行人民监督员试点和清理纠正超期羁押专项工作。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共选任人民监督员1.9万人,监督结案3341件;截止到2005年8月,有28个省份实现了各个诉讼环节无超期羁押。

  司法行政机关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条例》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对落实“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促进司法公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执笔:国家统计局社科司 刘巍)

“十五”时期的社会事业发展

——“十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回顾系列报告

  一、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教育事业

  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7079万人。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超过9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2005年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3990万人,比2000年增加1472万人,年平均增长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52.7%,比2000年提高9.9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比2000年提高8.5个百分点。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达1562万人,比2000年增长1.8倍;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435万人,增长23%;在学研究生98万人,增长2.3倍。

  目前我国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8年,比2000年提高0.4年。

  (二)卫生事业

  2005年底,全国有卫生机构30万个,卫生技术人员446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07万张。五年诊疗人数超过100亿人次,住院约3亿人次。

  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10万下降到2004年的4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40‰下降到25‰,婴儿死亡率由32‰下降到22‰。2004年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87%,一岁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等单苗接种率均达98%。

  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取得实效。2004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60%,比2000年提高4.8个百分点;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3%,提高8.3个百分点;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由49.5%上升到57.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截止到2005年9月底,全国已有67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覆盖人口2.33亿,共有1.77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5.8%。参合农民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2004年,全国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共给予补偿1.2亿次,补偿资金支出50.4亿元。

  目前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已由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04年的72岁。

  (三)文化事业

  “十五”前4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166万场,其中到农村演出96万场,国内观众达到17.2亿人次。2002—2005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了102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加工提高,推出了30台精品剧目。

  2004年全国文物系统共有馆藏文物2388万件;举办展览6918个,参观人次1.45亿人次,比2000年增长12.8%,其中青少年参观人次达3454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70%。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博物馆及文物库房,一大批濒临毁坏的文物得到有计划、有重点的抢救和保护。

  2005年底,共有公共图书馆2736个,比2000年增加59个;博物馆1556个,增加164个。

  2004年底,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国家专门档案馆3385个。国家综合档案馆有馆藏档案17602万卷(件),开放档案4868万卷(件),分别比2000年增加32%和20%。2004年,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世界记忆国家名录的国家。

  2005年底,全国广播、电视的年播出能力分别为1019万小时和1283万小时,公共广播和电视节目套数分别为2146套和1227套。全年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共达737万小时,比五年前翻了两番。有线电视用户达1.26亿户,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4.5%和95.8%。全年生产故事影片260部,科教、纪录、美术片42部。

  2005年全国共出版图书约64亿册(张),报纸404亿份,期刊27.5亿册。2004年图书、报纸、期刊总印张合计为2102亿印张,比2000年增长65%。2004年出版音像制品3.4万种5.7亿张(盒),电子出版物6081种1.5亿张。网络出版从无到有,数字出版产业逐渐形成。

  (四)体育事业

  2004年我国7到70岁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占37%,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43万余人,比2000年翻了一番。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结果,2003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

  五年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493个世界冠军,创98项世界纪录。在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实现了冬季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又以32枚金牌,金牌总数第二、奖牌总数第三的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十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得到加强

  2003年,国务院做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

  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占到了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的80.6%,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主要由农民负担的状况。西部“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明显提高。

  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专项资金约64亿元,惠及中西部地区3000余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

  (二)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为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取得较大发展。

  2002—2005年,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补助4.8亿元,用于扶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大力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综合传输覆盖能力显著提高。

  “十五”时期,一批国有、民营龙头企业迅速成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轮廓初现。2004年,全国共有文化市场产业经营单位31万家,从业人员182.7万人,年上缴税金125.8亿元。2005年广播电视总收入达到888亿元;电影故事片产量从2003年的100部、2004年的140部跃升到2005年的260部。新闻出版业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群,200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的总资产达2098亿元,销售收入1546亿元。

  (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加大

  “十五”时期,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斗争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截止到2005年5月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投资达106亿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投资达114亿元。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农村三项建设”、“贫困县医院建设”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五年间累计投资50多亿元。

  (四)特殊群体的利益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十五”时期,在城市基本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在1534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共有2233万城市居民和777万农村居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分别是2000年的5.5倍和2.6倍,全年各级政府共支出低保资金216亿元。在尚未开展农村低保的地区,共有1024万农村五保户和困难群众得到定期生活救济。2005年全国共有356万城乡特困群众得到医疗救助,各级政府支出医疗救助资金8.9亿元。

  “十五”前4年,有547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截止到2004年底,城镇参加社会保险的残疾人为113万人,341万残疾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51万残疾人享受集中供养和五保供养,285万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定期补助和专项补助。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实现从强制性收容遣送到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重大转变。《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关爱性的救助管理制度正式确立,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生活救助。2005年各类救助站共救助155万人次。

  (五)司法保障水平提高

  2005年5-9月,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公安局长“开门大接访”活动,共接待群众来访20余万起,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信访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而且为社会消除了一批不和谐、不安定因素。

  人民法院在“十五”时期加快了诉讼活动的民主化进程,更加注重程序公平、实体公正、诉讼效率和裁判中立、对当事人同等尊重以及裁判过程公开透明。

  从2003年起,检察机关开始推行人民监督员试点和清理纠正超期羁押专项工作。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共选任人民监督员1.9万人,监督结案3341件;截止到2005年8月,有28个省份实现了各个诉讼环节无超期羁押。

  司法行政机关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条例》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对落实“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促进司法公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执笔:国家统计局社科司 刘巍)

[责任编辑:]